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初学者如何备考?

如题所述

(一)坚持长期积累

1.从何处积累:

(1)官媒文章:浏览官方媒体网站、微信公众号上的评论员文章、热点新闻。如,人民日报、人民日报评论、南风窗、南方周末、新华网、人民网等。

(2)申论材料:多读申论材料,读申论答案、文章范文,训练作答中的语感。

(3)视频素材:焦点访谈、新闻1+1、创新中国等政论节目。

2.积累些什么

(1)积累高档词汇:摘取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尤其注意排比性、比喻性的高档词汇,文章中高档新颖的名人名言、古诗名句。

(2)积累规范表述:积累申论答案中较为规范的作答表述,在面对口语化材料时才能做到有词可写。

(3)积累相关案例:选取文章中、材料中、题目中典型的案例,作为文章素材。

(4)了解相关话题:对文章、材料中涉及的个别话题做深入了解,但不必死记硬背,只需熟悉了解相关话题、热点即可。

3.做好素材消化

(1)到文章中去消化:将所积累的好词好句、案例素材应用于日常学习的写作中,做好案例的迁移,尝试用同一个案例来论证不同的分论点,深化对案例的理解和印象。

(2)到题目中去消化:做过的题目,可以反复做、重复做,反思总结重复出现的问题,做好题目的回顾,直到做透、研究透。

(二)坚持研究试题

研究试题才能吃透试题,吃透试题才能考试出彩。研究试题要从题干设计、材料特点、作答技巧三方面进行研究。

1.研究题干设计:题干设计是作答的导向,平时做试题一定要总结同一类题型中题干的语言设计,作答要求中特殊要求是什么含义、读透题干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对作答思路的暗示。

2.研究材料特点:材料是答案的来源,研究材料要研究材料中的每一句话,研究每一句话之间是什么逻辑关系,以及在找点过程中用到的要点提示词有哪些、材料之间的逻辑是什么,通过体会多种类型的材料总结作答技巧。

3.总结作答技巧:申论学习中最忌讳的是眼高手低,方法摆在那里,更需要多次运用,尤其是提高对于要点提示词、关联词等词的运用,提高对这些词的敏感性。总结不同题目之间的共性,如综合分析如何让分析观点部分逻辑清楚、归纳概括中如何做好要点合并。

重视试题,静下心慢慢阅读,重新做题,不刻意记忆以往的答案,将试题重视起来,至少做三遍,做好试题才能体会命题人的设计意图、作答的技巧方法。

(三)打磨作文才能让作文更出彩

1.多动笔:文章写作在课堂上更多跟着老师思路走,自己写,发现还是不会写。因此要花会花更多的时间用于写作,不管写的好不好,先写出来。

2.多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一方面,先从老师那里寻求指点,听取老师的修改意见,指出写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听取老师的意见后更要自己动笔重新写作,感受好文章是如何写出来的。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11

【预约2021国考公告】

一、磨枪第一步:了解自己

在前期的时候大家可以先做一下历年试题,了解一下省考大致都考什么题型。很多考生存在一种误区,就是认为试题既然已经考过,就完全没有必要再做一遍了,其实这是十分错误的认识!首先,通过做历年试题可以让大家了解考试题型;其次,做题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可以让大家发现自己的不足,以便在接下来的复习中目标明确、有所偏重。

二、磨枪第二步:专项突破

在认清自己水平的基础上,考生们可以为自己私人订制一份专项突破计划,并着手准备。大家先选一本实用的行测教材,其中专项题型精讲是重中之重,涵盖了各种题型的具体内容和应对方法,需要重点掌握、灵活运用,形成步骤化的解题思维,并转化为实际应考能力。接着可以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项题库训练。“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其实任何一种考试都没有绝对意义上的捷径可走,都需要通过大量练习来加快阅读速度、拓宽思路、强化技巧,最终提高能力!而这期间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练习。所以,在这个阶段,考生们一定要舍得付出、狠下苦功,才有可能成就梦想!

三、磨枪第三步:模考再模考

在了解完每一专项的题型、以及做题的方法后,就要有计划的开始做成套的卷子了,因为考试时间只给大家120分钟,那么想要在有限的时间能够答完一整套题,就需要我们不停的去做成套的卷子,并且一共严格按照考试的时间即120分钟来限时,答题结束后一定要对照答案,记录错误的题目,形成错题本;在这一过程中总结适合自己的应试解题方法,重点研究错题本。

四、磨枪第四步:返璞归“真”

考前一周时,考生们要把做过的试题拿出来再做一遍,也就是纠错。这个时候,所有的方法、技巧都已掌握,再来做这些试题应该是很容易,这样的话,无形之中对大家的自信心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怀着满满的信心走向考场,相信考生们终会得偿所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官方电话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2个回答  2020-06-11
我觉得公务员考试,还是要先提前复习,不能临时抱佛脚,看题型,看解答方法,不需要去刷题。
第3个回答  2020-06-11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人员只能报考一个岗位,至于怎么报考?你可以在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期间登录,考试的网站,然后详细的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上传照片之后通过审核之后缴费就完成了报名。
第4个回答  2020-10-13
公告就快出了。备考时间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作为初学者可以先自学着,建议等公告出来后确定有适合自己的岗位,去选一个适合自己的班。朋友说现在机构都有全程督学严管的课程,自制力差且可以全程备考的朋友可以选择这个课程,朋友现在在上华图的密训班,上课收手机,每天8点开始早读,晚上还有晚自习,全程有班主任监督想不学习都不行。老师讲的也好课下有问题随时问随时解答。因个人专业限制,寻思出来公告有合适岗位就打算去报个同类型的班。去真正让自己摆脱手机安心学习。

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该如何备考?
从现在开始脚踏实地的重新学习,积极早备考。二、及时总结,寻找薄弱。明确目标之后建议广大考生应从以往的教训入手,找到自身短板才是走上成“公”道路的基石。公职考试区别于学术性考试,它不要求应试者在某一方面极为突出,更要求全面、权衡的能力。从以往经验看除非竞争不激烈否则在某一学科上存在明显短...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如何备考?
第二阶段:相恋国考 与国考的相恋,懵懂且充满惊喜,在这个阶段我们核心要学习行测和申论的每个具体专项和基本题型。我们要对每个科目的每个题型进行具体的学习和训练,时间上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安排20-40天的时间,学习的方式可以根据自身的时间,选择网上学习和线下学习,如果有时间进行封闭式集中学习是...

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初学者如何备考?
1.多动笔:文章写作在课堂上更多跟着老师思路走,自己写,发现还是不会写。因此要花会花更多的时间用于写作,不管写的好不好,先写出来。2.多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一方面,先从老师那里寻求指点,听取老师的修改意见,指出写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听取老师的意见后更要自己动笔重新写作,感...

零基础考生公考薄弱环节应该如何复习?
1、首抓基础 对于自己的公务员考试薄弱版块,一定要对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梳理,了解常见的命题特点、考查形式、题型特征以及常见的解题方法,吃透、融会贯通,这才是突破和提升的前提和基础,不然,你就算刷再多的题,也无济于事。这好比我们经常看的武侠片里练功一样,为什么都让你先扎马步,练基...

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备考建议有哪些?
2021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建议:行测之数量关系复习,如:1)了解数量关系的题型及特征,熟记并掌握各类题的运算公式(自己推导验证);2)分题型进行专项练题,举一反三,掌握答题技巧;3)整理错题集,归纳各类题的解题步骤,避免重复犯错;4)每天坚持练一套数量关系题,弄懂每道题的解法及技巧,不...

如何准备2021国考?
2021国考高效备考计划表 第一阶段,公考初识,宏观了解。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备考初期,广大公务员考生应对行测、申论相关内容以及自我水平有所认识。1.可登录中公教育的官方网站,或中公教育 APP,查阅往年考试公告与大纲分析,了解行测、申论考试的形式以及内容。2.认真做一套考试试题,是...

2021国考怎么该怎么准备考试?
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如何作备考 行测的备考方法:系统的把所有公务员行测知识点过一遍,可以看相关公务员考试的网课,主要就是把所有的知识点,系统的过一遍,了解行测考什么,有什么技巧,在看的过程中,一定要记笔记,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看过就忘记了。系统刷题:一定要多刷题,而且每天都要刷,刷题...

2021国考行测怎么备考?
2021国考行测怎么备考?1、不要丢了不该丢的分如果问大家,最怕、感觉最难的行测题型是什么?那绝对是数量。而如果问感觉自己最弱、最需要突破的题型是什么?百分之九十的答案也是数量或者资分。但是,这只是我们感觉难而已,很多时候,解决不了的顶多是一半题目,跟着老师学习之后,正确率数量70%、资...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内容是什么? 有什么好的备考技巧?
一、备考方式 1、平时多关注热点素材和新闻,比如说利用抖音平台、头条平台、以及各类公众号进行知识的积累,各大类平台都是相应的知识整理,都可以进行搜集整理。2、做题过程当中及时把自己的错题进行收集整理,将个套模拟卷之间的异同点找出,然后进行查缺补漏,对于已知的知识点,可以加深记忆,对于未知...

有没有姐妹了解公务员考试的呀,我一个小白该怎么准备公务员考试啊?
1)参考近年国考、报考地公务员招考公告了解招录范围及对象、报考条件、报名流程、考试安排等招录事宜;查看职位表,或以所学专业进行筛选,了解对应岗位对于专业、学历、学位、工作经验等资格条件的具体要求。2)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比如:①根据考试科目及内容选教材,梳理各模块的知识点,夯实理论基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