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安妮宝贝?

如题所述

你可以在他的前2本散文集:爱与痛的边缘梦里花落知多少看到,他对安妮的喜欢!
副下文章: 我想 / 有些事情 / 是可以遗忘的 / 有些事情 / 是可以纪念的 / 有些事情 / 能够心甘情愿 / 有些事情 / 一直无能为力 / 我爱你 / 这是 / 我的劫难
 那天在杂志上看到余杰说女性作家写小说有三个顶峰,一个是张爱玲,那个演尽末世繁华的女子;一个是王安忆,那个纤细而精致的女子;最后一个是安妮宝贝。



我忘了余杰是怎么评价安妮宝尾贝的了,但我很想知道。因为我想看看一个极度理性的男人是如何去评价一个极度感性的女人。我想应该很有意思。
 我想我是喜欢安妮的,但有时候我会主动地拒绝。因为安妮总是给我大片大片措手不及的空洞以及内心流离失所的荒芜。我想那不是我这个年龄应该承受的。所以我拒绝。
可是很多时候我需要一些敏锐细小的疼痛,让我抵抗生命中呼啸而来的麻木。只要你以相同的姿态阅读,我们就能彼此安慰。

 可是彼此安慰之后,是更加庞大的寂寞。

在接触安妮之前我是个阳光明媚的孩子,接触之后依然是,只是双子星的另一面有些蠢蠢欲动而已。我知道自己永远也不可能像安妮一样将自己——放逐,对,就是放逐。我是个听话的好孩子,我在陌生人面前得体地微笑,穿干净的衣服,写有些干净的文字。安妮对我来说就像是开在水中的蓝色鸢尾,是生命里的一场幻觉。幻觉降临的时候我们从时光的两个入口分别进入然后相见,幻觉消失,我们也就告别。安妮依然是那个落拓但美丽的女子,而我依然是那个用功读书准备考大学的好孩子,什么也没有改变。

 就像一个浪人在雨天里躲进一栋废宅,生起一团火,然后第二天雨停了,火灭了,浪人继续上路。那座废宅并没有改变浪人的方向,只是浪人会记得有个雨夜他在一栋废宅里用一堆火取暖。

浪人会感激那堆火,而我会感激安妮。

记得一年前我在桃成蹊——就是那个我曾经写到的书店——看到告别安微的时候天在下雨,也是春天,可是春寒料峭,高大的落地玻璃窗上雨滴沿着紊乱的轨迹下滑。那本蓝色的书被单独地放在醒目的位置,像安妮一样以孤独的姿态站立。
安妮说书的封面上那个身穿白色棉布长裙的女子有着寂寞的手势,于是她接受了这个封面设计
而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书面上那种暧昧的蓝色,蓝中透出苍白,恍惚荡漾的感觉。
我是个对颜色敏感的人,一种颜色对一个人来说注定是命中的囚禁,我们在劫难逃。我喜欢白色,有点纯净而无辜的感觉,像个受了伤的委屈的孩子。后来从小许的文章里知道,原来白色是一种破碎,是内心的流离失所。“白色有激越的热情,但是容易被摧毁。”而小杰子喜欢蓝色,纯净的嘹亮的蓝色,蓝过任何一块晴朗的天壁。而小蓓喜欢红色,她说她喜欢明媚温暖的感觉。
 而小A喜欢黑色,且没有任何理由。

黑色是收敛的,沉郁的,难以琢磨的。很多有伤口的人,只穿黑色的衣服。因为这样不容易让别人看到疼痛。”

有段时间看《告别薇安》看得很灰暗,心里空荡荡的。我总是梦见自己站在一个空旷巨大的停车场中茫然四顾,这种状态让我恐慌。

有时候在街上走,突然看到花店里的蓝色鸢尾或者精品店里梵高蓝色鸢尾的复制画时,我就会想到安妮,那个在黑暗中孤独地写字的女子。她把字写在湖面上,于是那些水中的幻觉,一边出现,一边消失。

  一直以来,城市生活在当代文学中久久缺席,于是安妮来了,带着她那些阴郁冷艳的文字,也给人们带来了伤口以及疼痛。在安妮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大批内心流离失所的人,他们有着空洞的眼神,寂寞的手势,以及一脸的落寞。所有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在后现代的水泥森林中浮动,等待末世,接受宿命。而安妮笔下的爱情,在夜色中渐渐幻化成了一把闪亮的匕首。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04
安妮宝贝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她错误地,或者说无意地,引领了潮流。

为什么说她错误地引领了潮流?

因为她是一个边缘作家,她书写的是边缘人,由于时代巧合的关系,她被大众阅读。

被大众阅读的后果是被广泛地误读。评论她小资、浪漫、空虚、孤僻自恋皆是如此。作为一个极致的INFP,她的作品明显有着根植极深的骨相,《莲花》是集大成者。

安妮宝贝很特殊的一点是,她从未改变过自己,就好像是一个一直钻牛角尖的人。而凭借作为写手积攒的物质财富,她得以深入她思考的中心。

于是到现在很多人觉得有点没对。没对的点在于,明明觉得她就是一个自恋病态物质的女人,但在她身上却存在争议。

有争议是好事,争议能引发思考。她是个极有意思的作者,而她引起的争议也很有意思。你可以给她贴标签然后不屑一顾,将之归为“逃避现实的产物”(如果有在现实世界活得充实的能力,艺术家又何必追求艺术?)也可以就此拨云见日,审视自我,获得某种不同的启发。

她的道路不是向外的,而是彻底向内的。

如果把她成长的历程看作一条线,那么这条线指向的是人生生死的终极,反的是重视物质追求而忽略内心世界的现代社会,关注的是非社会精英而有强大内心世界游走于边缘的普通人。

在这条线的初始部分,起于对于情爱的思索疑惑和部分内心向往的投射,而这部分恰恰是被误读最多的那部分。而除此之外,她作为一个极致敏感的人类,所思考的某些深刻议题,被很多读者忽略。为什么?还是因为她是一个小众作者,真正与之有共鸣的注定只是少数人,只有这少数人才能捕捉到她痛苦敏感的真正指向。

对她的作品不做评价,只说一点。
这个人的精神世界极为强大,以至于与外界格格不入。从她阅读的书来看,她已经在探索自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是她注定的道路。很高兴,很感慨,因为她所探索的世界对于当今社会的大多数人是陌生而艰难的。

记忆犹新的是,她曾经回答过读者这样一个问题:
“人最强大的力量来自哪里?”
“爱,相信。”
这个回答曾经在某些时刻带给我巨大力量。
——相信她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克里希那穆提所谓“人生的实相”。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19

安妮宝贝,笔名庆山,作家,浙江宁波人。曾任职中国银行、广告公司、网站、杂志社等。出版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摄影图文集、随笔集等各种著作。1998年起发表小说,题材多围绕城市中游离者的边缘生活,探索人之内心与自身及外界的关系。2014年6月“安妮宝贝”发微博证明自己笔名改为“庆山”。

有人说“安妮宝贝的小说是从网上发迹的,她是网上出名的写手,如今却远离了网络。”首先,我并不相信这样的说法是真的,但一直到看过安妮宝贝本人的专访才知道她现如今真的是不那么热衷于上网。不过,至于她的作品的行文是大概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个并没有提及的太多。

安妮宝贝的存在跟她绮丽的行文一样,也许是一个另类。日本的文学评论认为她的小说具有跨越国境的重要因素,同时她也表示会按照这样一条思路写下去。

一直以来,城市生活在当代文学中久久缺席,于是安妮宝贝就来了,带着她那些阴郁冷艳的文字,也给人们带来了伤口以及疼痛。在安妮宝贝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大批内心流离失所的人,他们有着空洞的眼神,寂寞的手势,以及一脸的落寞。所有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在后现代的水泥森林中浮动,等待末世,接受宿命。而安妮笔下的爱情,在夜色中渐渐幻化成了一把闪亮的匕首。

其实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好与坏,要看是否对这个人喜欢,我个人比较喜欢阴郁冷艳的文字。

第3个回答  2020-09-19

先吐槽一下吧。

   语言的单调重复是安小说的一大弊病。

  安、 乔、林这些简洁的名字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出现 , 本身就是一种重复。你会觉得他们是没有五官的,人物塑造好像很随便。只要仔细阅读安的几部作品 , 就会发现某些词汇像冷漠、疏离、颓败、疼痛等有过高的使用频率。真的是太多了,有种千篇一律的感觉。

还有就是,对相同细节描写的热爱 ,对另类和品位的追逐, 对冷艳和凄美的偏好 , 对别离和死亡的反复咏叹 , 都造成了阅读的重复的烦躁, 这不能不说是小说创作的一个失误。但我还是觉得她的笔法还是不错的。从前只觉得她的小说就是好读、感人,用几个形容词就能概括,但她表现的言语以及蕴涵的人性,却是我一直以来都会忽略到的。

 

选材表现了都市生活的荒芜;人物塑造的孤独与绝望,以及渴望逃离困境的心理;句式多用单句、短句,语言简练、快速、实用地传意;修辞上的比喻,既能重塑事物的形象生动,又具有强烈明显的情感倾向性;同杜一样热衷于研究人性的局限 , 直指人性的阴暗与脆弱。

 

个人感觉,安妮宝贝的文字很容易读,不需要你费太多的脑力,就像是没事干吃零食那样得惬意。纯粹听听别人的故事,想想自己的人生,比看微博热搜、恶俗小视频之类的东西要好。

总得来说,安妮的文字,简单却不浅薄,唯美却不浮华。


更多的文学解读,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我从心理学和文学的角度,为你破解生活密码。

微信公众号:文学有毒

有趣轻松的文学解读,别轻易关注,小心中毒。

如何评价安妮宝贝? - 知乎
安妮宝贝的文学作品,无论是早期的年轻幻想,还是后来的成熟思考,都展现了她作为作家的独特视角和情感表达。通过她的文字,读者得以窥见她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亲情、爱情等主题的深刻理解。安妮宝贝的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情感深度,为读者带来了不同寻常的阅读体验,同时也为文学界贡献了宝贵...

用一句话评价安妮宝贝
1.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2.当一个女子在看天空的时候,她并不想寻找什么。她只是寂寞。3.我微笑。在任何我难过或者快乐的时候,我只剩下微笑。

如何评价安妮宝贝
安妮宝贝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她错误地,或者说无意地,引领了潮流。为什么说她错误地引领了潮流?因为她是一个边缘作家,她书写的是边缘人,由于时代巧合的关系,她被大众阅读。被大众阅读的后果是被广泛地误读。评论她小资、浪漫、空虚、孤僻自恋皆是如此。作为一个极致的INFP,她的作品明显有着根植极...

安妮宝贝的评价
安妮应该是这样的人。具有多面性以及窥探价值,在她身上,你能寻找到更为丰盛的形象。通过对她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作品的阅读,应当看到不同的她。在《告别薇安》,《八月未央》《彼岸花》中是带着叛逆稚气的女童,她塑造的形象,造出的词句,都影射了一个女童浓烈不可抵挡的叛逆。即便是在这样平静...

大家对安妮宝贝是怎样看的?
这也是她对自己一直在做的事。所有的事情都会有它专属的特性,她只是依照自然的规律,回到最初的地方,净化自己。她倡导古书之美,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回到质朴中,所以远离尘嚣,不需要与外界做太多的交流,真正灵丹妙药的治愈,只有自己可以满足自己。这些年,无论如何,感谢她文字的陪伴。

评价一下安妮宝贝的书
应该说安妮宝贝一直是倾心文学的,这一点从她的一些文字中也能看出,比如在《重读杜拉斯》中关于川端康成的议论:“我觉得他的文字应该有一种冷寂的艳丽,可是每次在书店翻到他的作品,心里总是失望。很久以前看他的那篇《古都》,印象很深是那段描写两姐妹一起度过的唯一一个夜晚,清晨的时候面对着...

安妮宝贝的外界评价
傅小平:一般的理解看,(安妮宝贝)都给人一种末世的颓废感。颓废,但并不荒凉。 外滩画报:安妮宝贝也许是最文如其人的一个写作者,她和她笔下的人物都离现实的人烟很远,然而她又非常抗拒读者和公众将她的写作和生活对应起来。 张丙:她确实是一个感性而缺乏逻辑的人,尽管非常努力想让自己做到...

有没有人看过安妮宝贝的书?写的怎么样?
不喜欢,整本书都弥漫着颓废的气息,而且感觉离生活很远,又没有什么内涵,看了一本不会再想看她的其他作品了。就是这种感觉

安妮宝贝。八月未央 主要人物。性格。关系、主要故事内容是什么、_百度...
2.评价:安妮以低调清冷的笔调,淡淡地诠释着宿命与无常、爱情与死亡、告别与流浪。书中的女子衣裙和眼神如花般艳丽,却有着一颗无法坦露的疼痛的压抑的心 ;书中的男子平静俊秀的脸庞下,深藏着决绝和脆弱。“大丛的蔷薇和月季已经快要枯萎,散发出死亡之前辛辣的芳香。”这种让人绝望却明显渗着坚定的...

安妮个人简介
创作了第七本书。随后,最新长篇小说于2006年出版,进一步巩固了她在文学界的地位。读者评价安妮宝贝的作品“辞藻阴郁艳丽,行文飘忽诡异”。她的作品以低调的清冷风格,诠释了她对世事无常、如风情缘的独特感悟和深入思考。安妮宝贝用文字触动每一个灵魂,引领我们深入探索自我与世界的奥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