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文学读本怎么样

如题所述

梵語(Sa51sk55ta)是印度古代語言。從廣義上說,梵語包括吠陀梵語、史詩梵語和古典梵語。但我們通常所說的梵語主要是指史詩梵語和古典梵語,尤其是古典梵語。史詩梵語相對于古典梵語,是通俗的梵語。 吠陀梵語也可以直接稱為吠陀語,主要是指四部吠陀使用的語言。這四部吠陀是《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達婆吠陀》。它們是印度現存的最古老文獻,約產生于公元前一千五百年至公元前一千年之間。由于在吠陀時代,這四部吠陀被确認為婆羅門教圣典,它們的語言也就固定不變。但是,人們日常使用的語言是處在變化發展中的。大約在公元前四世紀,也就是吠陀時代末期,波你尼(P 55ini)依据當時通行的口語(Bh 53 ),編制了一部語法,名為《八章書》(A5353 dhy y ),通常稱為《波你尼經》(P 55inis tra)。此后,公元前三世紀迦旃衍那(K ty yana)的《釋補》(V rttika)和公元前二世紀波顛 利(Pata09jali)的《大疏》(Mah bh 53ya)對《波你尼經》進行修訂、補充和疏解,由此形成了規范化的梵語語法。 “梵語”這個詞的詞根是sa51sk55,意謂“修飾”和“淨化”。因此,“梵語”一詞本身就含有“典范”或“規范”的意味。這种規范化的梵語后來長期成為印度古代的通用語言。而与此同時,印度各地依然存在方言俗語。在梵語中指稱“俗語”的一詞是Pr k55ta,意謂“原始的”、“俚俗的”。這樣,相對于“俗語”,梵語也可以稱為“雅語”。但實際上,梵語本身也可以有雅俗之分。 佛教從一世紀開始傳入中國,正值佛教中的大乘興起之時。早期佛教遵循佛陀釋迦牟尼的教導,使用方言俗語宣教。佛陀逝世后兩百年,在華氏城結集編定的上座部“三藏”佛典使用的就是印度東部俗語,也就是現在通稱的“巴利語”(P li)。而隨著大乘的興起,佛典語言開始普遍采用梵語。因此,當時傳入中國的佛典主要是大乘梵語佛典。在中國早期的譯經史料中,常將佛典語言稱為“胡語”。這是因為當時佛教經由西域傳入中國,佛典語言既有梵語,也有西域方言,故而籠統稱為“胡語”。后來明确了印度本土的佛典語言是梵語,便稱之為“梵文”、“梵言”或“梵書”。中國古代高僧將Sa51sk55ta命名“梵文”,則是依据印度神話傳說,即認為這种文字是由大神梵天創制的。梁僧祐在《出三藏記集》(卷第一)中稱印度的“造書之主”為“梵”(即梵天)[90]。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記》(卷第二)中也确認這個說法,稱印度“文字”為“梵天所制”[91]。這也就是我們至今將Sa51sk55ta稱為“梵語”的來由。 二印度和中國同為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梵語文獻和古漢語文獻一樣,是留給全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即使略去吠陀文獻不計,梵語文獻也浩如煙海,包含有史詩《摩訶婆羅多》和《羅摩衍那》、神話傳說(“往世書”)、寓言故事、抒情詩、敘事詩、戲劇、小說以及宗教(婆羅門教、佛教和耆那教)、哲學(數論、瑜伽、正理、胜論、彌曼差、吠檀多和順世論)、律法、語言學、詩學、天文學、醫學和其他科學著作。 隨著佛教傳入中國漢地,并經漢地傳入西藏,中國的譯經活動持續了一千多年。佛教在印度本土于十二世紀消亡,梵語佛典也隨之流失。然而,中國卻保存了卷帙浩繁的佛典漢譯本和藏譯本,堪稱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大奇觀。近代以來,隨著印度學的興起,學者們重視發掘佛經原典,先后在尼泊爾和克什米爾等地,尤其在中國西藏地區發現了數量可觀的梵語佛典抄本。這些抄本經過現代學者的整理和校勘,近兩百年來已經陸續出版了不少。它們對于研究印度佛教,具有重要的學術价值。 應該說,佛教于十二世紀在印度本土上消亡,佛教學術中斷,歷時已久。因此,梵語文獻中的佛典研究,對于印度或西方現代學者來說,也是一個難點。這正是他們在梵語佛典研究中始終重視梵語佛典漢譯本和藏譯本的原因。中國原本是一個具有佛教研究傳統的大國。但現代學者長期以來主要依据漢文和藏文佛經研究佛教。縱然也認識到結合梵語佛典進行研究的重要性,而且中國學者在利用梵語佛典漢譯本和藏譯本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优勢,也有先驅者如陳寅恪、湯用彤、呂澂和季羡林等先生開辟了道路,但終究由于缺少梵語人才,這項工作沒有全面展開。可喜的是,近一二十年來,已有新一代學者,在掌握梵語后,開始投身這項工作。 同時,我們應該看到,佛教只是印度古代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印度古代有三大宗教:婆羅門教、佛教和耆那教。其中,婆羅門教(現在通稱“印度教”)始終占据主流地位。耆那教也沒有像佛教那樣在印度本土消亡,而是傳承至今。它們都留下了大量的梵語文獻。印度古代的神話傳說文獻數量也稱得上舉世無雙。印度古代的傳統哲學也在世界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國現代學者以往主要借助于英文資料研究印度古代哲學,而依据梵語原典研究印度哲學的學者,可謂鳳毛麟角。中國對印度古代哲學研究雖說也取得了不少成績,但若要更上一層樓的話,則必須充分利用梵語哲學原典展開研究。印度古代丰富的梵語文學遺產,更是需要依据梵語原典進行研究。因為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脫离了原文,依据第二手資料從事翻譯和研究,則如隔霧觀花。總之,印度古代文化是一座宏大的寶庫。而要打開這座寶庫,首先要掌握梵語這把鑰匙,否則只能在這座寶庫的門外徘徊。 三正是在上述古往今來的學術背景下,現在有不少青年學者有志于學習梵語。我也是感受到了這股學術气息,心有所動,而于2007年夏至2009年夏,開設了一個為期兩年的梵語研讀班。參加這個研讀班的學生都已具備梵語語法基礎知識,我的任務是帶領他們精讀梵語原典。 這些學生的梵語語法知識的來源是德國學者斯坦茨勒(A. F. Stenzler)的《梵語基礎讀本》(Elementarbuch der Sanskrit-Sprache)。1960年至1965年,季羡林和金克木兩位先生在北京大學開設梵語巴利文班。我本人就是這個班的學生之一。季先生教授梵語語法使用的就是這個語法讀本。當時由他編譯成中文,印成油印本,作為我們的教材。[92]經過多年的學習和此后長期的工作實踐,我覺得這是一部出色的梵語語法讀本。它以盡可能簡約的文字篇幅對梵語語法作了盡可能全面的歸納,可以說是一本方便實用的梵語語法手冊。因此,盡管這部語法讀本出版于1868年,但它的生命力經久不衰。直至1992年仍有學者將它譯成英文出版(Primer of the Sanskrit Language,translated by Renate S02hnen,London)。 除了季先生使用的這個語法讀本外,當時金先生也編寫了一部《梵文文法》,用作我們的教材。這部《梵文文法》主要講述梵語构詞法以及各种語法形式的意義和用法,很有實用价值。這次趁出版這部《梵語文學讀本》的机會,我將它作為附錄收入本書。因為金先生已去世,無法再請他過目,只能根据當時的油印本排印,我只是做了一些必要的文字訂正和加工。這部《梵文文法》得以“薪火相傳”,也是對金先生的最好紀念。 毫無疑問,現代人學習古代語言,掌握語法是一條捷徑。第一步學語法,第二步讀原典。實際上,也只有結合閱讀原典,才能真正理解和記住語法。當然,要讀懂原典,也不僅僅是語法問題,還要熟悉与原典相關的古代文化知識。 相對而言,梵語語法比較繁复,但也比較嚴密。概括地說,梵語的名詞(連同代詞和形容詞)有性、數和格的變化。性有陽性、陰性和中性。數有單數、雙數和复數。格有体格、業格、具格、為格、從格、屬格、依格和呼格。梵語的動詞變位含有單數、雙數和复數,人稱有第一、第二和第三人稱,時態有現在時、未完成時、完成時、不定過去時、將來時和假定時,語態有主動、中間和被動,語气有陳述、虛擬、命令和祈使。梵語中還有一類不變詞,起到副詞、介詞或語气詞的作用。 讀解梵語原典的要領主要有三條:一是拆開句中詞与詞之間的連聲,二是拆解句中的各种复合詞,三是認准每個詞(名詞和動詞)的語法形態。只要正确地做到這三條,便能讀通梵語原典。接著,就應該用恰當的漢語將梵語原典的意義表達出來。這也就是我的教學方法。因而,在對梵語原典進行語法解析之后,我也提供漢語譯文,供大家參考。為了便于梵漢對照,我的譯文采取盡量貼近原文的譯法,但也保持一定的翻譯自由度。 經過兩年的教學實踐,大家覺得很有收獲,并強烈希望能將我們的教學成果保存下來。這樣,既可以供大家日后复習和參考之用,也可以為國內提供一部學習梵語的輔助讀物。于是,便有了這部《梵語文學讀本》的誕生。 四這部《梵語文學讀本》選讀的都是梵語文學中的一些經典性作品。《薄伽梵歌》出自史詩《摩訶婆羅多》,是印度古代最著名的一部宗教哲學長詩。佛教詩人馬鳴的《佛所行贊》是古典梵語敘事詩的早期典范作品。迦梨陀娑是享有最高聲譽的古典梵語詩人。我們選讀了他的抒情詩集《時令之環》、敘事詩《羅怙世系》和《鳩摩羅出世》。其中的《羅怙世系》可以說是學習梵語的必讀書目。胜天的《牧童歌》是古典梵語抒情詩的晚期优秀作品。以上都是詩体作品。波那的《戒日王傳》則是一部散文敘事作品。 在這部讀本中,我們對于每篇作品的編排方式是:先列出每首詩的梵語原文,并提供漢語譯文,然后對每首詩進行逐句逐詞的語法解析。那些漢語譯文都是由我翻譯的,并根据需要添加必要的注釋。而那些語法解析則是由研讀班的學生們依据我的講授所記筆記,并結合自己的學習心得編寫的,最后由我審定。他們的具体分工如下(按這部讀本中出現的先后為序): 于怀瑾:《薄伽梵歌》第一章和第二章,《時令之環》第一章。黃怡婷:《薄伽梵歌》第三章,《時令之環》第三章。賈姍姍:《薄伽梵歌》第四章,《佛所行贊》第二章。陳秀蘭:《佛所行贊》第一章。党素萍:《佛所行贊》第三章,《羅怙世系》第一章和第八章。張遠:《時令之環》第二章和《牧童歌》(五首)。常蕾:《羅怙世系》第二章和第三章。鄭國棟:《鳩摩羅出世》第一章、第三章和第四章。 最后那篇選讀作品《戒日王傳》,我只是提供梵語原文和漢語譯文,以及一些必要的注釋,而沒有提供語法解析。因為我想,只要認真學習和領會了以上作品的語法解析,應該已經基本掌握讀解梵語的方法,也就可以嘗試獨立閱讀梵語原典了。從這個意義上說,這篇《戒日王傳》可以算是提供的一個補充讀物。 此外,我們還依据這部讀本中出現的詞匯編制了一個詞匯表,收錄詞匯約6000個。而其中標出的每個詞的詞義并不局限于這部讀本中使用的詞義。我將它看成是為將來編纂《梵漢詞典》作准備。因為中國迄今為止還沒有一部《梵漢詞典》,而這項編纂工作遲早總是要做的。 除了這些梵語文學作品之外,我們在教學中,也選讀過《奧義書》和《瑜伽經》。由于它們屬于哲學作品,也就沒有收入這部讀本。我确實感到國內應該有類似這部讀本的《梵語哲學讀本》和《梵語佛經讀本》,但這只能寄希望于國內新一代的梵語學者了。 黃寶生 2009年12月23日 [90] 參閱蘇晉仁、蕭煉子點校《出三藏記集》第12頁,中華書局,1995。 [91] 參閱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記》第182頁,中華書局,1985。 [92] 這本教材已于1996年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道里书院论坛)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梵文字典
有的,梵文字典,但是绝版了,可以购买影印版,原版标价100,二手现在已经几百块钱了。影印版几十块钱。

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的梵文巴利文教材是什么?
回答:去年我在北大东语系跟着高鸿老师上研究生的梵语基础课,用的是perry的a sanskrit primer。这个课本学梵语不错,循序渐进,由易至难。那个学期课多,此书练习量又比较大,我经常做到两三点甚至通宵。 这书自己看是不行的,得跟着班学,尤其是做练习的时候。 此书有两个汉译本,一是罗世方的《梵语课本...

伐致诃利一百七十八
人生在世,快乐如同天边的流星,瞬间璀璨而后消逝,如同云端的电光。生命的长度仿佛风中的雨滴,轻盈却难以持久,青春的嬉戏转瞬即逝,提醒我们珍惜眼前,智者当心无旁骛,修炼内心,切勿拖延。人生短暂,实则不过百年,其中一半已被黑夜笼罩,另一半又分去了一半,留给幼年和暮年。剩下的岁月,疾病和离别愁...

季羡林的著作及写作时间和当然的背景。 越多越好要一一列举。_百度知 ...
回答: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

为什么法语是最美的语言
法语所有单词有严格的正字法,怎么读,怎么拼,大部分词尾,词缀,严格来源于古希腊语和拉丁语的祖先,所以看上去非常的养眼,而不是像英语很多单词读法和写法差别那么离谱。法语是世界上诺贝尔文学奖最多的获得者的母语,英语的文学就算美国,加拿大,印度,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澳大利亚,等所有英语国家加起来也无法与法语...

诗人泰戈尔简介
在丈夫的严格要求下,她用孟加拉语改写了梵语的简易读本《罗摩衍那》。不仅如此,她还登台演出了泰戈尔的戏剧《国王和王后》。她对角色的分析,真是入木三分。所以毫不奇怪,最后,她在丈夫心里赢得了自己的地位。泰戈尔在她患病时,为自己的忠诚提供了大量的证据——整整两个月,他昼夜看护她,拒绝雇佣职业看护。当时...

《十王子传》小说作品内容简介
主要著作有:《印度古代文学》《印度古典诗学》《摩诃婆罗多导读》《梵语文学读本》和《巴利语读本》;译著:《佛本生故事选》《摩诃婆罗多》《梵语诗学论著汇编》《奥义书》和《薄伽梵歌》;译注:《梵汉对勘;入楞伽经;》《梵汉对勘;入菩提行论;》《梵汉对勘;维摩诘所说经;》《实用巴利语语法...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作者简介
他还翻译了多部重要学术著作,如《梵语基础读本》、《唐代密宗》等,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钱文忠的学术成果丰硕,资料编集与古籍整理超过十种,发表各类文章近三百篇,展现了他对学术研究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他的作品不仅丰富了学术界,也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和理解做出了重要贡献。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作者简介
钱文忠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他在中国学术界有着显著的成就。他现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同时在复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担任特聘教授,并在季羡林研究所担任副所长。198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专攻梵文巴利文专业,成为了我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的高足。...

伐致诃利作品赏析
第二十三首诗则以滴水入不同材质的比喻,暗示上中下三等品质的形成,暗示了人们在共处中的相互影响。第八十二和八十九首诗则转而描绘女性的魅力,女郎的调笑和莲花的自然色彩,被比喻为愚人和蠢笨蜜蜂的反应,展现出智慧与愚昧的对比。第九十一首诗以爱情的双面性为题,"没有甘露和毒药,如若不算女姣娥...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