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币制改革的意义

清末币制改革的意义

1、不断暴落的上海外汇市场的混乱状况为之平稳下来;在南京政府统治区内,白银国有化顺利进行,法币流通正常,外汇比价稳定,产业开始复苏,而这一切更为后来的全面抗战打下了经济基础

2、法币政策的实施,统一了币制,是中国货币制度的进步,在实行初期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国民政府利用货币发行权的集中,加强了金融垄断;又以法币系拥有法偿资格的不兑现纸币,而用膨胀发行办法填补财政赤字,导致恶性通货膨胀,成为后来国民经济崩溃的根要原因。

扩展资料:

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统一货币发行权,实行法币政策。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之钞票为法币;其他银行不得继续发行新钞票;所有完粮纳税及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其他原经财政部核准发行之银行钞票,准其照常行使,由财政部定期以法币换回。

2、实行白银国有。禁止白银流通,并将收归国有的白银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凡银钱行号商店及其他公私机关或个人,持有银本位币或其他银币生银等银类者,应自11月4日起交由发行准备管理委员会或其指定之银行兑换法币。

3、放弃银本位制,采用外汇本位制。为使法币对外汇比价稳定,规定由中央、中国、交通三行无限制买卖外汇;法币的价值用外汇率来表示;法币与英镑保持固定汇率,当时规定法币1元合英镑1先令2.5便士。为此引起美国的争夺,同年12月美国变更购银办法,迫使世界银价猛跌,影响中国外汇基金的稳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民政府币制改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1935年中国实施的币制改革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2-06
1935年的币制改革,是废除货币的银本位制,实现纸币流通的法币政策。实现了自清末以来,历届政府为克服币制紊乱,屡经拟议而没有实现的币制改革。对缓和当时金融危机,稳定经济,保存国家抗日战争经济实力,促进上海经济开发,都起了积极作用,也为以后的通货膨胀开了方便之门。所以,币制改革是中国近代货币史上值得研究的大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