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写一篇论文 关于《少年维特之烦恼》的 谁有好的研究方向?再就是给我比较下维特爱情观和现代人的区别

要有论有据 最好都是自己的话 谢谢

  春风呵,你为何将我唤醒?你轻轻抚摩着我的身儿回答: ‘我要滋润你以天上的甘霖!’可是啊,我的衰时近了,风暴即将袭来,吹打得我枝叶飘零!明天,有位旅人将要到来,他见过我的美好青春;他的眼儿将在旷野里四处寻觅,却见不着我的踪影……”
  记忆中莪相的诗歌总是让自己不寒而栗,那种莫名的忧郁与悲伤久久难以摆脱,这是年少时读歌德的成名作《少年维特的烦恼》所攒下的挥之不去的印象。而今经历人生种种,信仰科学理性的我偶尔重读“维特”,在感叹着维特纯真、真挚只应天上有的少年人情怀的同时,抑制不住冲动试图对少年维特之烦恼解析解析。
  曾在某报上不经意的瞥见过这样一句颇富哲理的话:在享受爱情所赐予的幸福的同时也要勇于接受爱情所带来的伤痛。爱情本是个会带来烦恼的东西,它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经久不衰的话题,引生了人间多少悲欢离合,也因之成就了多少绝世佳作,却如辨证的宇宙一样有极无极的一直演绎下去,没有天尽头。歌德通过维特这样一个艺术形象,向世人传达了自己对爱情的理解:爱情是一种男女双方自然的情感吸引与流露,不掺杂任何外在物质、肉欲的因素。这样一种自然、美好的情感是任何年轻人都会经历的情感体验,因之而引起的情感纠纷与烦恼自然也是每个年轻人不可避免的,因而维特的烦恼绝不仅仅是某个个体的烦恼,它具有社会意义,是人类类烦恼的表征。歌德的伟大就在于把人类爱情的类本质通过维特这个人物传神的表达出来,把少年人想说的通过维特的嘴说出来,把少年人想做的通过维特的活动展示出来,把少年人的心声也通过维特的心里活动表达出来,总之,通过揭露永恒的少年情感而使自己的作品永恒。
  当然,作为个体的人总是逃不脱时代的影响,歌德生活的时代,在德国历史上是一个命运多舛的时代,因而歌德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所描写的德国少年维特也受多舛时代的影响而命运坎坷。
  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产生于法国大革命之前,当时欧洲的社会、文化、思想正面临着伟大的历史转折,但德国国内却四分五裂、封建割据、战乱连绵,新兴资产阶级虽在经济实力上有所发展,但在政治上却仍然处于依附地位,十分软弱。不同于此的是,德国的文学领域却正在滋生着一股可贵的反叛力量,这就是追求个性解放和感情自由,崇尚自然的狂飙突进运动的开始。《维特》作为狂飙突进运动的杰出成果,以浓郁的诗意和强烈的激情宣泄了维特的痛苦、憧憬和绝望,以其反封建、追求自然和平等而成为形成、低调时期的资产阶级势力的表征。因而维特的烦恼是时代烦恼的镜像,维特的狂热、躁动中有很明显的不安、忧郁与绝望因素在里面,他那纯粹、自然感情的流露与奔腾,不受控制的爱情情感,在窒息人的封建社会环境里带来的是毁灭性的生活结局。这样一个结局也暗示着维特所代表的资产阶级势力的柔弱与无助。
  最后,好走极端的德意志民族思维方式也是导致维特悲剧的因素之一。
  我们知道德意志民族是以刚硬、理性闻名的,其爱走极端的特征在希特勒法西斯主义者身上得到了最极端的映证,而讲究中庸、和谐的中华民族作为模糊、整体思维方式的典型代表,其中庸之道在数千年大一统局面的维持和家和万事兴的持家理念上都有很好的贯彻,因而中国人办事讲究四平八稳而德国人却好走极端。
  关于三角爱情,中国近代史上同样有一个经典,只是不是悲剧而是佳话:哲学大家金岳霖先生恋着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夫人—一同为建筑学家和诗人的林徽因女士而终生不娶,并与林徽因夫妇朝夕相伴,亲如一家。德意志少年维特却没有如此幸运,他饱尝了可望而不可得的爱情之苦,作为排他性的爱情让他很难接受却又不得不面对绿蒂与阿尔伯特的结合。这对任何人都绝对是一种痛苦的折磨,何况维特本身又经受着社会的排挤与苦痛,再加之好走极端的民族思维方式影响,因而维特与金岳霖相似的爱情却演绎了不同的故事。
  “要么你有希望得到绿蒂,要么根本没有。好啦,如果是第一种情况,你就努力实现它,努力满足自己的愿望;否则,你就振作起来,摆脱那该死的感情,要不然它一定会把你的全部精力都吞掉。”这是维特的好友威廉劝说维特的话,也是他们企图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这样一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把维特推向了痛苦的深渊,因为他客观上得不到主观上又不愿失去绿蒂,最后只有通过消灭自己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来最终解决矛盾。
  为什么非得要非此即彼呢,世界本来是矛盾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矛盾之中取得一种相对的平衡,象深得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金岳霖先生既没有得到林徽因,也没有失去她,与梁思成夫妇和睦相处,并且做出了他在历史上应该做出的贡献,有什么不好呢?如果维特与阿尔伯特夫妇能像金岳霖与梁思成夫妇那样相处,也许能缓解社会与时代带给维特的烦恼,从而避免悲剧的发生。当然,这只是笔者的一孔之见而已。
  时下,陷入婚姻烦恼的人越来越多,婚外恋是造成婚姻危机的最主要的原因。据北京市红枫妇女热线负责人介绍,在他们接到的电话咨询中,有70%左右都是婚外恋问题。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性学专家潘绥铭有自己的看法。

  早在“五四”时,西方的浪漫情爱就搅乱了我国的传统爱情观。

  自古以来,未婚者就一直起伏于追求与失恋的漩涡之中。但是中国自古以来,绝大多数已婚者的生活却都是风平浪静,充其量不过有些小打小闹而已。

  但现在,婚变多了,婚外恋多了,真真假假的“廊桥遗梦”也多了。其实,这种现象从“五四”就开始出现了。根本原因是:中国人信奉了千百年的“夫妻恩爱”,突然之间被西方传来的“浪漫情爱”给搅乱了。到如今,这种爱情观方面的巨大冲突只是更加普遍了。

  从总体上说,中国人一直相信,所谓爱情,主要是指以恩恩爱爱为主要标志的夫妻感情。西方从12世纪起,从法国开始流行的浪漫情爱,则主要是一种不断追求精神感受的男女之恋。

  西方的“浪漫情爱”与中国的“夫妻恩爱”截然不同。

  第一方面,中国人说:恩爱,恩爱,恩在前,爱在后,有恩才有爱。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里的相濡以沫、互相支撑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就根本谈不到什么爱情。这是因为过去的日子实在太难熬了。如果你肯娶我或者嫁我,肯跟我同甘共苦,那就是一种极大的恩情。我在向你报恩的过程中,爱情就会油然而生。因此,即使被说成是典型的自由恋爱的牛郎织女,所企盼的、所幸福的,也是“你挑水来我浇园”式的“夫妻双双把家还”。

  但是西方人却相信,爱情的全部价值就在于它的浪漫与纯洁,“不食人间烟火”。因此“堕入爱河”纯粹是一种痴迷般的精神状态,并没有什么功利的考虑。所以爱必须喋喋不休地表达,必须表现在各种各样的非物质的方面,而且双方相爱,无恩可言,不讲回报。

  第二方面,中国人认为:夫妻恩爱是一种结婚之后才有的现象,或者最终必须体现为结婚。所追求的最高表现就是“长相厮守”。但西方人却认为,婚礼是爱情的葬礼,或者婚后没有浪漫情爱可言。他们相信,爱情只存在于不断追求之中,一有“结果”,爱情就没了。

  第三个方面,中国人相信恩爱必然带来和美,或者恩爱只能存在于和美。所以“一辈子没红过脸”被认为是恩爱的突出表现。但是西方人却有一种崇拜“爱之苦”的倾向,如果浪漫情爱里没有自虐或者被虐的成分,反而没有意思了。因此中国人说的“好事多磨”,必须以“终成好事”为前提,否则就被讥笑为“竹篮打水”。而西方人则被《少年维特之烦恼》式的单恋和失恋吸引了几百年。

  第四个方面,在西方的浪漫爱情故事里,总是骑士给小姐献殷勤,最后决定权总是掌握在女方的手中,即所谓“男追女跑”。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只是凤毛麟角。

  以前,我们的浪漫理想,主要是被生活给驱散的。

  这两种不同的爱情观,不能说谁好谁坏,因为双方的历史实在是太不一样了。但是西方的浪漫爱情观引进中国之后,确实给几乎所有读过书的男男女女带来了极大的思想冲击。但浪漫情爱的理想与当时的生活现实,却不可避免地打起架来。现在经济发展快速,我们的日常生活负担空前减少,我们的闲暇时间和剩余精力空前增加,各种娱乐活动风起云涌。西方发达国家又在拼命地展示他们的生活质量。于是,我们那从小就植入心底的浪漫理想又复苏了,或者终于看见彼岸了。

  于是,不少人开始烦恼或者开始变异。但是人们总是不愿意细想,或者不愿意相信:夫妻恩爱与浪漫情爱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分别寄生在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两种基本人格的上面。如果你没有或者不能把自己的生活和自己这个人来个天翻地覆,如果你出发前根本就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如果你以为山那边就没有凄风苦雨,那么你就会跟时下的许多人一样陷入泥潭,过上狼狈不堪的日子。

  这绝不是想贬低浪漫情爱。哪怕是一个来自山沟的小保姆爱上大红大紫的男歌星,我们也没有丝毫理由去贬低她。我们所关心的是:她有相应的能力吗?有没有克服艰难险阻的必要保障?有没有一往无前的支持系统?

  对夫妻来说,如果已经感受到两种爱情观的冲突,最好的选择是那句很古老的话:首先认识你自己。最高目标越大越好,越长远越好,但是最低目标却是越小越好,越近越好。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求《少年维特之烦恼》之论文提纲
的。”维特第一次见到绿蒂时,绿蒂与年幼的弟妹们和谐相处的一幕可谓人间乐景,这个情景给维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应该说正是维特的童心使他对美丽善良的绿蒂着了迷,又是亲近小孩子的共同点拉近了他们间的距离。他天真自然,甚至于在乡村舞会上“暗暗起誓”,永远不让这位他心爱的、渴望得到的姑娘“同别人跳华尔兹...

求《少年维特之烦恼》之论文提纲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简单提纲举例 [编辑本段]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简单提纲可以写...

以“挫折”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急用)
面对挫折 挫折使人生的必修课,是人生必经之路,是人生的财富。经过挫折的磨练,人就拥有坚强有力的翅膀,拥有灿烂辉煌的未来。英国诗人雪莱曾说;如果你十分珍爱自己的羽毛,不使它受一点损伤,那么,你将失去两只翅膀,永远不再能够凌空飞翔。面对挫折,想想这挫折带给你的是不便还是困难,当你发现让你愤...

想象力对科研创新很重要吗?
从做学问的角度,我对孔子这两句话的解读是:首先要对研究的问题有一种探知的欲望或“好奇心”,这就是“知之”;进一步要对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这就是“好之”;再进一步,以钻研问题为乐,是更高的思想境界,就是“乐之”。关于如何做学问,宋朝大文学家苏轼有句名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里的“博...

求议论文的写作素材
写出了《浮士德》、《葛兹》、《少年维特之烦恼》等世界名著。他从不肯白白浪费时间。曾经说:“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找到充裕的时间。”他终日刻苦读书,不倦写作。 17.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海伦凯勒,幼年因病造成又聋又瞎。她自信自强,14岁攻克多种外语,通晓德、法、古罗马、希腊文学。20岁考入著名的哈佛大学。

...红与黑》《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要哪个版本、出版社翻译的...
《基督山伯爵》:我觉得郑克鲁的译本最好,一是译者好,郑克鲁是国内权威的法国文学学者,人民文学出的《法国文学史》他是著者之一,此外他对法国小说有精深研究,译林版《基督》前还有他写的长篇译序,是一篇极出色的导读,也很有学术价值;第二是译文好,译得特别流畅,还保留了不少原汁原味的东西。...

以“挫折”为话题,写一篇平行结构的议论文。800左右
对待挫折态度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同样是失恋,日本相朴力士清水川堕落了;而歌德却写出了千古名作《少年维特之烦恼》.弱者不敢面对挫折,害怕再一次努力后的失败,因此陷在失败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其实,挫折不等于失败,真正的失败是自己失去信心,失去成功的信念.挫折可以战胜,挫折孕育着成功,而前提是具有...

郭沫若有哪写作品?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卜辞研究》、《殷商青铜器金文研究》、《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文史论集》、《郭沫若文集》(38卷)等。6、翻译书目:《菌梦湖》(小说)德国施笃谟著、与钱君胥合译,1921年,泰尔 《少年维特之烦恼》(长篇小说)德国歌德著、1922年,泰东 《社会...

结合作品,谈文学欣赏中的情感共鸣和艺术升华
读了《少年维特之烦恼》就要自杀,看了《少林寺》就想出家……我们看一下吴俊忠先生对崔颢《黄鹤楼》诗的鉴赏和分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已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鉴赏者初读这首被誉为‘绝唱’的七言律诗,很自然...

古典音乐家的资料
意思是指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末尾对死去的维特的描写,暗示了他那维特式的痛苦。 最后,在他离开克拉拉20年后,他把这个作品交给出版商去出版。他在信中说:“你在封面上必须画上一幅图画:一个用手枪对准的头。这样你就可以形成一个音乐的观念!” 维特用手枪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而勃拉姆斯则用音符记录下维特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