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是痴迷的,它就像一个知心朋友,是最有耐心,最令人愉快的伙伴。 一翻开《三国演义》,我仿佛回到了东汉末年,我与关公一起过关斩将;与孔明一起神机妙算;与赵子龙一起勇闯长坂坡。从“桃园结义”到“赤壁之战”,再到“三国归晋”,我从中认识了大仁大义的刘备,认识了鞠躬尽瘁的诸葛亮,认识了英勇无敌的关羽,认识了疑心重重的曹操……像我的各种朋友,伴我成长,他们给我启示,给我快乐。 同时,我为桃园三结义而敬佩;为舌战群儒而喝彩;为赤壁之战而高兴;为三国鼎立的局势而欣慰;但又为大意失荆州而伤心;为火烧蜀军八百营而着急;为出师未捷而惋惜;为蜀汉的最后灭亡而叹息!因此,读《三国演义》是种享受,有时快乐,有时悲愤,有时激情……随着故事的深入,我的七情六欲也就融入其中。 一来二去,我看《三国演义》就爱不释手了,成天废寝忘食,沉浸在书中。一天不看我便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至此,我们家便出了位“书呆子”。
读完厚厚的一本三国演义,不禁感叹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真的为读者生动活现地演义了一个历史故事,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 先来说说曹操这个人物带给我的启示。曹操一生都属于十分大胆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诈的。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错了,还要继续杀了吕伯奢,其无情无义至此,陈宫便离他而去,曹操后来说的那句话耐人寻味:“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反过来想想,如果当时他不赶尽杀绝的话,吕伯奢若真带了些人过来追杀他,可能曹操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了。但是奸诈带来的只会是一时的小利,一直是奸诈的话,自然会遭到报应。后来董承一伙人便刺杀曹操,可惜事败了。后来陆续都有一些人刺杀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败了,否则这位曹阿瞒也不会叱咤风云了。曹操给我的启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诈。 与曹操截然相反的一个人物就是刘备了,他以仁义当先,他热爱百姓。刘备一生的行为都与曹操相反,曹操奸诈,刘备仁义。刘备在落难时,还带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个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爱戴。 但不论是曹操还是刘备,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个吕韦,祭奠时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独哭吕韦。他的谋臣郭嘉死后,他也十分痛心。刘备则更重视人才了,起初赵云并不是刘家的将军,但他十分器重赵云,几次留他,后来终于归到了刘门下,才使得那个扶不起的阿斗两次脱险。徐庶被曹操“拐骗”到那边,在送别时,刘备哭着送别,还要砍掉挡在前面的竹林,后来徐庶才又回来推荐了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更是成为聘用人才的典范。 所以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买马,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创建事业,这才是成功之道。与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绍了,照说袁绍与曹操一战的时候,拥有明显的军事优势,但袁绍为人不重视人才,有许多忠臣在身边也不知道。他如果听忠臣的话,那曹操怎么可能胜得了他呢?而他却听信一些小人的话,致使败给了兵力较少的曹操。 三国演义还让我学到:要善于听取好的意见,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战为什么会败?我觉得还是因为没有听信好的意见,面对新来的庞统这个外人,他却毫不犹豫地相信了他的“连环计”,而面对另一个臣子对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说的是:“若敌人用火攻,如之耐何?”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现在这个季节,不会刮东南风,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烧他们自己的营了”。这也怪不了曹操,他又不像孔明这个气象专家能知风雨。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议,曹操也应该有所警觉呀,不然也不会败了。另外一次就是刘备在一片靠近水的树林中安七百里连营,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议,说敌人如果用火攻怎么办?但他没有接受,致使后来真的被陆逊七百里火烧连营。所以,能否正确听取他人的意见,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最终成败。 三国演义中的一些人物,也给我许多启示。那些贪财,贪色的人,最终一定不会有好结果。董卓与吕布之所以会兵刃,还不是让一个小女子貂婵在中间挑拨离间,所以董卓便是败在了自己的好色上。曹操也有点好色,张绣投降后,曹操在营中寻乐,便找了张绣老婆来玩弄,后来张绣当然恼火,便暗算曹操,曹操幸亏命大,否则也被张绣结果了。 曹操修了铜雀台后,还要把东吴的“二乔”放于台上,于是便让孔明用这点激了周瑜,让周瑜决心出兵打曹操,曹操才有赤壁一败。三国中还有一些卖主求荣的一些人,也得不到好结果。与之相反的则是关羽了,他不贪财也不好色,得到了曹操的敬佩,也得到了千千万万读者的敬佩。若不是因为他一点点的骄傲,以及刘封的见死不救,他也不会死得那么早了。所以,我又知道了,为人不能贪财色,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刚正不阿的人。 三国演义中,还可以学到许许多多的东西,比如研究历史的规律,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成败原因。毛泽东就曾经读了五次三国演义,原因大致也在这吧。名著是经得起反复阅读,反复推敲的,好的名著伴人一生成长
读《三国演义》有感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第三次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不胜数。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刘禅,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耻笑的事情,乐不思蜀。谁会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呢? 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 再谈谈国家,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终于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不过他太过于嫉妒,死正中年时。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的)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 黄巾之乱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讲了黄巾起义之后,东汉政府的反击,出现了刘备,曹操等英雄,而东汉政权也快灭亡了. 董卓之乱是讲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从何进与十常侍对战到少帝逃出京城,结果被董卓救驾.董卓入京后收买了猛将吕布,又废少帝,立献帝,大权独揽,实施暴政,逼得群雄联军伐董卓,虽然后来联军失败了,但是董卓最后也被吕布所杀. 群雄割据是讲董卓死后,中原诸侯群龙无首,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互相厮杀,最主要分为三个战区,即北方的袁绍与公孙瓒,江东地区孙策的崛起,中原地区曹操,刘备,吕布,袁术之间的战争. 再后来的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我就不一一细说了,最主要的我想谈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读《三国演义》有感 三国时期,一个英雄倍出的时代,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就是一部以这一时期作为历史背景而创作的小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两千年前三国纷争的传奇,多少英雄豪杰谱出一曲曲英雄的赞歌、历史的壮歌。 《三国演义》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比如:被喻为智慧的化身——诸葛亮、一代奸雄——生性多疑狡诈的曹操、忠肝义胆的能将——关羽等等。 读《三国演义》,让我仿佛看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展现于我眼前,让我看得津津有味,流连往返。我读到第四回,讲到曹操与陈宫行至成皋决定到吕伯奢家觅一宿时,误杀了吕伯奢一家。后来知道是自己误会了吕伯奢一家后,又复杀吕伯奢。当时曹操还说了一句很没良心的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以致陈宫认为孟德是个狼心之徒,弃而他往。 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确实太没良心,太没血性了。令世人感到气愤,致使曹操在民间背负骂名,毁誉参半。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也感到很愤恨。我想: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啊,宁可自己对不起天下人,也不能让天下人对不起自己。同时也令我想起了这么一句话“宁可杀错一百个,也不能放过一个”我当时就觉得曹操很残忍,很没血性,做人怎么能这么自私呢?可后来我就发现这样的看法是很肤浅的。细细想来:哪个人没有半点私心?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刘备忠厚仁义,他不自私?他攻城掠地,口口声声要兴复汉室,其最终目的也还不是要一分天下、掌握权势、称王称帝?所以刘备和曹操都是一路子人,只是两人所走的政治路线不一样罢了。刘备善于保持住良好形象,这就是虚伪吧。相比于刘备,曹操就显得真得多了,他是奸诈中有坦诚。“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心里头有这种想法的不乏其人,可是 又有几个敢说出这样的话来?恐怕这天底下也只有曹操一人了。有勇气说得出这句话显示出曹操身上的一种王者气概,绝非一般之人。再说,曹操杀吕伯奢一家是个误会,杀吕伯奢则是迫不得已的。试想一下当时如果吕伯奢回到家看到这一幕惨状,他能承受得了吗?我估计有三种结果:一,吕伯奢因悲伤过度含恨离世;二,吕伯奢痛苦地活着,沉浸于失去家人的莫大悲痛之中终其一生;三,吕伯奢从此与曹操不共戴天,决意为家人报仇。无论是哪种结果,对于吕伯奢而言都痛苦不堪的。这种失去家人的莫大悲痛,换了谁都承受不了,还不如被曹操一刀斩下来来得干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曹操杀掉吕伯奢未必是一件坏事。 我从《三国演义》中所读出的曹操确实是一代奸雄,可是他奸得真,是一个有雄才伟略的能人。 回答者: 热心网友 | 2011-2-14 14:46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是痴迷的,它就像一个知心朋友,是最有耐心,最令人愉快的伙伴。 一翻开《三国演义》,我仿佛回到了东汉末年,我与关公一起过关斩将;与孔明一起神机妙算;与赵子龙一起勇闯长坂坡。从“桃园结义”到“赤壁之战”,再到“三国归晋”,我从中认识了大仁大义的刘备,认识了鞠躬 同时,我为桃园三结义而敬佩;为舌战群儒而喝彩;为赤壁之战而高兴;为三国鼎立的局势而欣慰;但又为大意失荆州而伤心;为火烧蜀军八百营而着急;为出师未捷而惋惜;为蜀汉的最后灭亡而叹息!因此,读《三国演义》是种享受,有时快乐,有时悲愤,有时激情……随着故事的深入,我的七情六欲也就融入其中。 一来二去,我看《三国演义》就爱不释手了,成天废寝忘食,沉浸在书中。一天不看我便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至此,我们家便出了位“书呆子”。
读完厚厚的一本三国演义,不禁感叹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真的为读者生动活现地演义了一个历史故事,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 先来说说曹操这个人物带给我的启示。曹操一生都属于十分大胆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诈的。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错了,还要继续杀了吕伯奢,其无情无义至此,陈宫便离他而去,曹操后来说的那句话耐人寻味:“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反过来想想,如果当时他不赶尽杀绝的话,吕伯奢若真带了些人过来追杀他,可能曹操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了。但是奸诈带来的只会是一时的小利,一直是奸诈的话,自然会遭到报应。后来董承一伙人便刺杀曹操,可惜事败了。后来陆续都有一些人刺杀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败了,否则这位曹阿瞒也不会叱咤风云了。曹操给我的启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诈。 与曹操截然相反的一个人物就是刘备了,他以仁义当先,他热爱百姓。刘备一生的行为都与曹操相反,曹操奸诈,刘备仁义。刘备在落难时,还带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个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爱戴。 但不论是曹操还是刘备,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个吕韦,祭奠时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独哭吕韦。他的谋臣郭嘉死后,他也十分痛心。刘备则更重视人才了,起初赵云并不是刘家的将军,但他十分器重赵云,几次留他,后来终于归到了刘门下,才使得那个扶不起的阿斗两次脱险。徐庶被曹操“拐骗”到那边,在送别时,刘备哭着送别,还要砍掉挡在前面的竹林,后来徐庶才又回来推荐了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更是成为聘用人才的典范。 所以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买马,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创建事业,这才是成功之道。与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绍了,照说袁绍与曹操一战的时候,拥有明显的军事优势,但袁绍为人不重视人才,有许多忠臣在身边也不知道。他如果听忠臣的话,那曹操怎么可能胜得了他呢?而他却听信一些小人的话,致使败给了兵力较少的曹操。 三国演义还让我学到:要善于听取好的意见,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战为什么会败?我觉得还是因为没有听信好的意见,面对新来的庞统这个外人,他却毫不犹豫地相信了他的“连环计”,而面对另一个臣子对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说的是:“若敌人用火攻,如之耐何?”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现在这个季节,不会刮东南风,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烧他们自己的营了”。这也怪不了曹操,他又不像孔明这个气象专家能知风雨。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议,曹操也应该有所警觉呀,不然也不会败了。另外一次就是刘备在一片靠近水的树林中安七百里连营,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议,说敌人如果用火攻怎么办?但他没有接受,致使后来真的被陆逊七百里火烧连营。所以,能否正确听取他人的意见,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最终成败。 三国演义中的一些人物,也给我许多启示。那些贪财,贪色的人,最终一定不会有好结果。董卓与吕布之所以会兵刃,还不是让一个小女子貂婵在中间挑拨离间,所以董卓便是败在了自己的好色上。曹操也有点好色,张绣投降后,曹操在营中寻乐,便找了张绣老婆来玩弄,后来张绣当然恼火,便暗算曹操,曹操幸亏命大,否则也被张绣结果了。 曹操修了铜雀台后,还要把东吴的“二乔”放于台上,于是便让孔明用这点激了周瑜,让周瑜决心出兵打曹操,曹操才有赤壁一败。三国中还有一些卖主求荣的一些人,也得不到好结果。与之相反的则是关羽了,他不贪财也不好色,得到了曹操的敬佩,也得到了千千万万读者的敬佩。若不是因为他一点点的骄傲,以及刘封的见死不救,他也不会死得那么早了。所以,我又知道了,为人不能贪财色,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刚正不阿的人。 三国演义中,还可以学到许许多多的东西,比如研究历史的规律,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成败原因。毛泽东就曾经读了五次三国演义,原因大致也在这吧。名著是经得起反复阅读,反复推敲的,好的名著伴人一生成长
读《三国演义》有感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第三次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不胜数。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刘禅,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耻笑的事情,乐不思蜀。谁会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呢? 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 再谈谈国家,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终于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不过他太过于嫉妒,死正中年时。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的)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 黄巾之乱是从桃园三结义开始,讲了黄巾起义之后,东汉政府的反击,出现了刘备,曹操等英雄,而东汉政权也快灭亡了. 董卓之乱是讲董卓入京前后的故事,从何进与十常侍对战到少帝逃出京城,结果被董卓救驾.董卓入京后收买了猛将吕布,又废少帝,立献帝,大权独揽,实施暴政,逼得群雄联军伐董卓,虽然后来联军失败了,但是董卓最后也被吕布所杀. 群雄割据是讲董卓死后,中原诸侯群龙无首,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互相厮杀,最主要分为三个战区,即北方的袁绍与公孙瓒,江东地区孙策的崛起,中原地区曹操,刘备,吕布,袁术之间的战争. 再后来的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我就不一一细说了,最主要的我想谈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读《三国演义》有感 三国时期,一个英雄倍出的时代,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就是一部以这一时期作为历史背景而创作的小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两千年前三国纷争的传奇,多少英雄豪杰谱出一曲曲英雄的赞歌、历史的壮歌。 《三国演义》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比如:被喻为智慧的化身——诸葛亮、一代奸雄——生性多疑狡诈的曹操、忠肝义胆的能将——关羽等等。 读《三国演义》,让我仿佛看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展现于我眼前,让我看得津津有味,流连往返。我读到第四回,讲到曹操与陈宫行至成皋决定到吕伯奢家觅一宿时,误杀了吕伯奢一家。后来知道是自己误会了吕伯奢一家后,又复杀吕伯奢。当时曹操还说了一句很没良心的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以致陈宫认为孟德是个狼心之徒,弃而他往。 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确实太没良心,太没血性了。令世人感到气愤,致使曹操在民间背负骂名,毁誉参半。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也感到很愤恨。我想: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啊,宁可自己对不起天下人,也不能让天下人对不起自己。同时也令我想起了这么一句话“宁可杀错一百个,也不能放过一个”我当时就觉得曹操很残忍,很没血性,做人怎么能这么自私呢?可后来我就发现这样的看法是很肤浅的。细细想来:哪个人没有半点私心?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刘备忠厚仁义,他不自私?他攻城掠地,口口声声要兴复汉室,其最终目的也还不是要一分天下、掌握权势、称王称帝?所以刘备和曹操都是一路子人,只是两人所走的政治路线不一样罢了。刘备善于保持住良好形象,这就是虚伪吧。相比于刘备,曹操就显得真得多了,他是奸诈中有坦诚。“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心里头有这种想法的不乏其人,可是 又有几个敢说出这样的话来?恐怕这天底下也只有曹操一人了。有勇气说得出这句话显示出曹操身上的一种王者气概,绝非一般之人。再说,曹操杀吕伯奢一家是个误会,杀吕伯奢则是迫不得已的。试想一下当时如果吕伯奢回到家看到这一幕惨状,他能承受得了吗?我估计有三种结果:一,吕伯奢因悲伤过度含恨离世;二,吕伯奢痛苦地活着,沉浸于失去家人的莫大悲痛之中终其一生;三,吕伯奢从此与曹操不共戴天,决意为家人报仇。无论是哪种结果,对于吕伯奢而言都痛苦不堪的。这种失去家人的莫大悲痛,换了谁都承受不了,还不如被曹操一刀斩下来来得干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曹操杀掉吕伯奢未必是一件坏事。 我从《三国演义》中所读出的曹操确实是一代奸雄,可是他奸得真,是一个有雄才伟略的能人。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