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里的回向是什么意思?

如果想拯救小动物为他们念经然后回向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回向,需要说什么?

我想用心去救他们,还有一些人.我想通过念佛来帮助息还有一些人和生命减少罪恶.

民俗二三事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2

1.“回向”是将自己所修的功德,智慧,善行,善知识,不愿自己独享,而将之‘回’转归‘向’与法界众生同享,以拓开自己的心胸,并且使功德有明确的方向而不致散失。

回向是佛教修学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行功夫。

2.回向时常用回向偈:

(1)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2)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扩展资料:

依佛法而言,‘回向’可分为三种:

1、回自向他

即将‘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施其‘他’法界一切众生,以示自己所修的功德,并非只属于自己所有,而实是一切众生所共有的。如此,可拓开自己的心胸与气度,同时学习菩萨念念‘利益众生’的伟大精神。

2、回事向理

即将所修千差万别的‘事’相功德,回向于不生不灭真如法界的‘理’体。由于真如法界的理体是普遍平等而无所不在的,所以吾人若将所修种种事相功德,一旦回向到法界理体中,并且真正做到‘三轮体空’,即‘内不见己,外不见人,中不见所施之物’,其功德自然普遍广大,而如虚空界一样的无穷无尽了。

3、回因向果

即将‘因’地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到最高无上的佛果。如‘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是出世因果;‘诸恶莫作是因,岁岁平安是果’及‘众善奉行是因,万事如意是果’,是世间因果。因此,吾人唯有努力认真去修善因,才能得到殊胜无比的果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回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9

无论做什麽善事,或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是万德洪名,具备有万种功德,我们念佛后,将无量无边大大小小的功德收摄起来,朝向一定的目标送出去,这称为回向。

所以念佛修行的人,心较安定,因为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有一个大目标存在,无论在家或出社会,守住本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希望将来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当我们做种种善事时,要将功德收摄起来,向西方净土送出去,念佛或行一切善事,都是为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结果而做,如此回向称为回因向果。 

一、回小向大 

1、平时行善做功德,一般人不知回向,将来只得小福报,小善因得小善果,大善因得大善果。回小向大是指行善做功德,不企求人间的福报,而将它回向西方极乐净土,这是念佛行善的第一层目的。第二层目的是为了能真正快速成就佛果,这是大结果。什麽小因能成大果呢?在佛法有大乘小乘之分,小乘阿罗汉为自己了生死,不愿度化众生,大乘则发菩提心, 

2、不仅自度而且度他,念佛做一切功德是为了自度度他发菩提心,发的心量大,念佛行善的功德就变大了。 

二、回自向他 

自即自己,将一切善的功德全数回向他,他指法界众生。在四十二章经佛作一比喻曰「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可见自己手中的烛火传送到他人手中,使各处大放光明,如此功德非但未减少,反而加倍的增长。所以念回向文必须真心至诚回向给一切众生,功德才能无限制的增加。

扩展资料

回事向理 

1、佛法将万事万物分为「事」「理」两方面,事,事相指看得见的一切事物。理,道理指只能体会、说明而看不到的道理。

2、深一层的道理即是理性,宇宙问的万事万物是如何来的,总源头在何处,这就是理性,万法唯心造,万法都是我们的心性变造出来的,真如本性虽看不到,摸不着,但却是存在的,依华严经的解释,万事万物是心性所变造的,故万法和心性是合为一体的,万法既然是心性所变造的,其本体即是真如本性。

3、 我们所见到的事物,若不被外面的现相所执着,我们就能直接悟到事物的本体心性,故华严经中的四种无碍,最根本的是事理无碍,看得见的事相和看不见的理性是相同的。但一般人只看到外表的事相,却看不到真正的理性,无法体会万事万物皆是因缘所生的,是无自性的。

4、如能悟到万事万物是空性的,就是事理无碍。回事向理,是希望将一切事相的功德回向到真如本性,如能体悟到真如本性即成佛了。修净土的人,若能对所作的一切功德不执着,又能将它回向西方极乐世界,如此即回事向理。 以上是四种回向的意义,我们作回向时能存此四种心,即能真正达到回向的作用,再来解释平常通用的回向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8

回向是佛教修学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行功夫。所谓‘回向’是将自己所修的功德,智慧,善行,善知识,不愿自己独享,而将之‘回’转归‘向’与法界众生同享,以拓开自己的心胸,并且使功德有明确的方向而不致散失。

有两种回向:

1、佛子平时做完课后,或者做完一些功德后的回向是这样的:

「弟子XXX愿以此功德回向十方法界一切有情众生,现前见闻者,历劫及现世父母师长、六亲眷属、冤亲债主,诸天护法圣众,本境山神、土地灵祗,无祀男女孤魂、流产堕胎之婴灵,及日常作务中所误伤亡之一切众生,一切地狱众生、

饿鬼众生、畜牲众生、天魔外道等一切罪苦六道众生,仰仗阿弥陀佛威神之力,消除无始劫来之一切业障、罪障、病障,忏除诽谤正法、轻毁三宝之罪业,断除一切无明烦恼,

舍离一切外道邪见,皈敬佛法僧三宝,圆满诸福慧,圆成胜善根,安住大乘,明心见性,修学种智,自在往生极乐世界,圆证无上正等菩提。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弟子们的观念是回向涉及的面越大越好,而且在《地藏菩萨本愿经》中〈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中有这样的经文:

【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

2、善知识在《起信论讲记》第三辑第283页中有这样的开示:【回向时不要像有些人那样打高空:「我某某某以什么功德回向法界。」……应当说:「回向给我某某某的一切冤亲债主。」】

答:两种回向皆正确无误,端视学人以何种心行自我安立。

扩展资料:

依佛法而言,‘回向’可分为三种:

1、回‘自’向‘他’

即将‘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施其‘他’法界一切众生,以示自己所修的功德,并非只属于自己所有,而实是一切众生所共有的。如此,可拓开自己的心胸与气度,同时学习菩萨念念‘利益众生’的伟大精神。

2、回‘事’向‘理’

即将所修千差万别的‘事’相功德,回向于不生不灭真如法界的‘理’体。由于真如法界的理体是普遍平等而无所不在的,所以吾人若将所修种种事相功德,一旦回向到法界理体中,

并且真正做到‘三轮体空’,即‘内不见己,外不见人,中不见所施之物’,其功德自然普遍广大,而如虚空界一样的无穷无尽了。

3、回‘因’向‘果’

即将‘因’地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到最高无上的佛果。如‘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是出世因果;‘诸恶莫作是因,岁岁平安是果’及‘众善奉行是因,万事如意是果’,是世间因果。

因此,吾人唯有努力认真去修善因,才能得到殊胜无比的果报。 回向既然这么重要,我们一般最常使用的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以及回向西方净土的偈:‘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我们要真正了解其回向文的意义—即将自己所修的种种功德,全部贡献出来,与法界众生同享,不存一己之私,如此不但使诸功德得到保障,亦可使功德加以扩大,

这就是佛法所说的:‘功不唐捐’也。是以修学佛法的同修,实应学普贤菩萨发广大心:‘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盘正路’,以期利益一切众生,使他们能究竟离苦得乐。

总之,我们将所修功德,不论回向众生或回向理体,并不是将功德作废,而是将功德遍施法界众生,使众生常得安乐,而我们自己也将因众生的安乐而得到安乐。

由上可知,回向的功德,是功不唐捐的,我们实应将我们所修的布施、诵经、念佛、行善等的功德,统统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期与法界众生共成佛道,同证菩提。

参考资料:回向-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3

所谓‘回向’是将自己所修的功德,智慧,善行,善知识,不愿自己独享,而将之‘回’转归‘向’与法界众生同享,以拓开自己的心胸,并且使功德有明确的方向而不致散失。

将回向种类归纳成六种:

1、回事向理

将所修千差万别的事相功德,回向於不生不灭的真如法界理体。

2、回因向果

将因中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最高无上的佛果。

3、回自向他

将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

4、回小向大

将自觉自度的小乘之心,回向转趣於大乘的自利利人。

5、回少向多

善根福德虽少,以欢喜心大回向,善摄一切众生。

6、回劣向胜

将随喜二乘凡夫之福,回向欣慕无上菩提。

依佛法而言,‘回向’可分为三种:

扩展资料

三种回向

1、回‘自’向‘他’

即将‘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施其‘他’法界一切众生,以示自己所修的功德,并非只属于自己所有,而实是一切众生所共有的。如此,可拓开自己的心胸与气度,同时学习菩萨念念‘利益众生’的伟大精神。

2、回‘事’向‘理’

即将所修千差万别的‘事’相功德,回向于不生不灭真如法界的‘理’体。由于真如法界的理体是普遍平等而无所不在的,所以吾人若将所修种种事相功德,一旦回向到法界理体中,并且真正做到‘三轮体空’,即‘内不见己,外不见人,中不见所施之物’,其功德自然普遍广大,而如虚空界一样的无穷无尽了。

3、回‘因’向‘果’

即将‘因’地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到最高无上的佛果。如‘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是出世因果;‘诸恶莫作是因,岁岁平安是果’及‘众善奉行是因,万事如意是果’,是世间因果。

因此,吾人唯有努力认真去修善因,才能得到殊胜无比的果报。 回向既然这么重要,我们一般最常使用的回向偈:‘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以及回向西方净土的偈:‘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我们要真正了解其回向文的意义—即将自己所修的种种功德,全部贡献出来,与法界众生同享,不存一己之私,如此不但使诸功德得到保障,亦可使功德加以扩大,这就是佛法所说的:‘功不唐捐’也。是以修学佛法的同修,实应学普贤菩萨发广大心:‘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盘正路’,以期利益一切众生,使他们能究竟离苦得乐。

参考资料:回向—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佛教中的回向是什么意思
1、回向是一个佛教用语,指佛教修学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行功夫。回向是将自己所修的功德,智慧,善行,善知识,不愿自己独享,而将之‘回’转归‘向’与法界众生同享,以拓开自己的心胸,并且使功德有明确的方向而不致散失。2、佛教是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纪至...

佛教中所说的回向是什么?
1. 在佛教中,回向是一种修行方式,通过念诵经文、佛号或真言,将个人的功德、善行或愿望导向特定的目标。2. 回向文的例子如下:愿以此功德回向给(名字)的历代宗亲、六亲眷属,以及历劫中的一切众生,包括冤亲债主、被错杀、误杀或故杀的生命。愿他们早日解脱痛苦,脱离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3. ...

什么是回向
回向是指佛教中的念诵回向文,是一种修行方式。回向是佛教用语,具体是指佛教修行过程中的一种仪式和行为。在佛教的日常修行中,念诵经文、咒语后,为了将所修得的功德分享给更多的众生,修行者会进行回向。通过回向,可以将自身的修行成果转化为对众生的利益,帮助众生解脱苦难,实现心灵的净化。回向的具...

什么是回向怎么回向
回向是佛教用语,指的是将修行所积累的功德导向特定目标的行为,这是对佛菩萨的尊敬和感恩的表达。在佛教修行中,回向意味着将个人的修行成果转化为利益众生的一种力量,并将这种力量传递出去,以此来积累功德。同时,回向也是一种将个人的愿力与佛菩萨的大愿相结合的方式,以便获得加持和庇佑。回向的具体...

什么是回向如何回向
回向,是一个佛教用语,意为通过某种方式将修行所获得的功德力量回馈给特定的对象或用于特定的目的。在佛教修行过程中,回向可以表达一种愿望,即将自己所积累的善缘和功德分享给他人或者用于利益众生。具体表现为在修持完某种法门或仪式后,将所获得的功德回向给特定的众生或目标,以此帮助他们获得庇佑和利益...

回向是什么意思
回向的解释 佛教语。谓回转自己的功德,趋向 众生 和佛果。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俱识还源,竝知回向。”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五娘到京知夫行踪》:“能吃酒,会噇斋,吃得醺醺醉,便去搂新戒。讲经和回向,全然尴尬。”《西游记》第一百回:“待交了经,就来与你...

什么是回向
回向是一个佛教用语,指佛教修学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行功夫。回向是将自己所修的功德用来回报大众,不愿自己独享,以拓开自己的心胸,并且使功德有明确的方向而不致散失。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

回向是什么意思
回向是一个佛教用语,指佛教修学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行功夫。回向是将自己所修的功德,智慧,善行,善知识,不愿自己独享,而将之回转归向与法界众生同享,以拓开自己的心胸,并且使功德有明确的方向而不致散失。依佛法而言,“回向”可分为三种:1、回自向他 即将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施其他...

中国佛教什么叫回向
回向即是“回己善根,有所趋向”,将所造善根力集中加于某目的,使之尽快得以实现。四众弟子每天课颂或做功德後,常把功德「回向」给亲友、怨亲债主、法界众生..等;到底「回向」在佛教里的意义是什麼?其实,「回向」是佛教极为殊胜而独特的修行法门之一;「回向」的原理就如手拿一根蜡炬去引燃...

回向是什么意思 做功德需要回向吗
回向是什么意思 回向是佛教修学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种修行功夫。所谓“回向”是将自己所修的功德,智慧,善行,善知识,不愿自己独享,而将之“回”转归“向”与法界众生同享,以拓开自己的心胸,并且使功德有明确的方向而不致散失。回向的分类 根据诸经记载,将回向种类归纳成六种:1、回事向理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