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里的“罗汉”是什么角色???

如题所述

十八罗汉是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的,因此,先说十六罗汉。
佛经中讲,十六罗汉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他们遵佛的嘱托,不入涅盘,常住人间,普度众生。最早北凉、道泰译的《入大乘论》中说:“尊者宾头卢、尊者罗骺罗如是等十六诸大声闻----守护佛法,”但未列出其余十四人的名字。最早十六罗汉的名字,是从何处来的呢?是唐、玄奘法师译的《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简称《法住记》)中最早记载的。

“阿罗汉”有三义:
其一曰“杀贼”,杀灭烦恼之贼;
其二曰“应供”,谓应受人天供养;
其三曰“无生”,谓不在受生死轮回的束缚,已达不生不灭的境界。
十六罗汉的名称:宾头卢突罗奢(俗称“坐鹿罗汉”)、迦诺迦伐磋(“喜庆罗汉”、知一切善恶法)、迦诺迦跋厘惰奢(“举钵罗汉”)、苏频陀(“托塔罗汉”)、诺矩罗(“静坐罗汉”)、跋陀罗(“过江罗汉”、意思为贤者)、迦理迦(“骑象罗汉”、佛的侍者)、伐奢罗弗多罗(“笑狮罗汉”、意思为“金刚子”)、戍博迦(“开心罗汉”、意思为“贱民”或“男根断者”,出家前是个宦者)、半托迦(“探手罗汉”、意思为“路边生”)、罗骺罗(“沉思罗汉”、释迦牟尼的亲生儿子)、那伽犀那(“挖耳罗汉”、意思为“龙军”,习惯上称“那先比丘”)、因揭陀(“布袋罗汉”)、伐那娑斯(“芭蕉罗汉”)、阿氏多(“长眉罗汉”、佛的侍者)、注荼半托迦(“看门罗汉”、是半托迦的弟弟)。
十六罗汉的形象:是后来的艺术家凭着自己的想象画出来的,原本没有定型的形象。现存最早的十六罗汉雕像在杭州烟霞洞,是吴越王的妻弟发愿所造。
后来如王维、贯休、李公鳞、张僧鹞、仇英等著名画家都画过十六罗汉图。

十八罗汉是怎麽来的呢?古代的中国人认为“九”是吉利数,因此总认为“十六”没有“十八”(两个“九”)好,如“十八般武艺”、“十八学士”----唐朝以后,十六罗汉又被加了两个尊者,成“十八罗汉”。
最早知道“十八罗汉”的是北宋的苏东坡,他自民间得到蜀、简州、金水张氏所画之“十八罗汉图”,但十八罗汉的名字苏东坡却未列出。
宋代的志磐在其《佛祖统记》中认为:第十七位罗汉和第十八位罗汉应该是迦叶尊者与君徒钵叹尊者(《弥勒下生经》中记载)。
直到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和章嘉呼图克图活佛认为:十八罗汉的最后两位应该是降龙罗汉(迦叶尊者)和伏虎罗汉(弥勒尊者),降龙伏虎很合中国人的口味,在加上是钦定,从此十八罗汉便被规定了下来。
西藏认为嘎沙雅巴尊者是降龙罗汉,纳达密答喇尊者是伏虎罗汉。
有些寺庙除十六罗汉外,另加上玄奘和弥勒,或错将第一尊者宾头罗跋罗惰奢分为二人再加庆友,有的将《因果见识颂》作者摩那罗多和《法住记》作者难提密多罗认为是降龙和伏虎,都不对。

五百罗汉:他们的来历,有以下几种说法。
其一指跟随佛祖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其二指参加印度佛教史上第一次结集三藏或第四次结集三藏的五百比丘,其三指言五百罗汉为五百大雁所化(见《贤愚经》),其四说五百罗汉的前身是五百蝙蝠(见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其实,在任何佛经中都没有记载五百罗汉的名号,“五百”,只是言其多而已。
至于五百罗汉怎麽到中国以及他们的名字----略!不过,由于五百罗汉人数众多,面孔一时难以分清,以至有些人借机混了进来,硬充罗汉。如成都宝光寺的罗汉堂内,康熙和乾隆分别被塑为奢夜多尊者和直福德尊者。
在佛教中,罗汉所证的果次于佛和菩萨,因此地位也比他们低,他们住的地方只能叫“堂”而不能叫做“殿”的。
罗汉的修行非常好,所以是“金身”,但从普度众生的角度来考察,就很难说了。
因此,菩萨的地位要比他们高的多。菩萨为了入世救世,有时甚至牺牲自我,不计个人得失,是这些“小乘”罗汉不能比的。在很多的佛经中,释迦牟尼佛经常呵骂阿罗汉,说他们是“焦芽败种”,自私自利,是应该向菩萨好好学习的。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2-28
罗汉

阿罗汉的简称,梵名(Arhat)。有杀贼、应供、无生的意思,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罗汉者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已断(杀贼)。已了脱生死,证入涅盘(无生)。堪受诸人天尊敬供养(应供)。于寿命未尽前,仍住世间梵行少欲,戒德清净,随缘教化度众。

在中国寺院中常供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在唐代《法住记》载,谓佛陀临涅盘时,嘱付十六大阿罗汉,自延寿量,常住世间,游化说法,作众生福田,故佛寺丛林里常雕塑罗汉像,供养者众。十八罗汉乃世人于十六罗汉外另加降龙、伏虎二罗汉。而五百罗汉,通常是指佛陀在世时常随教化的大比丘众五百阿罗汉,或佛陀涅盘后,结集佛教经典的五百阿罗汉。

五代时高僧贯休大师,所绘的十六罗汉像姿态不拘,形骨奇特,胡貌梵相,曲尽其志,为罗汉画像中之名作。罗汉像因无经典仪轨依据,会随各代的艺术家来创作表现。通常是剃发出家的比丘形像,身着僧衣,简朴清净,姿态不拘,随意自在,反映现实中清修梵行,睿智安祥的高僧德性。

据法住记所载,十六尊罗汉承佛敕命,永住世间守护正法,即:一宾头卢跋罗堕阇、二迦诺迦伐蹉、三迦诺迦跋厘堕阇、四苏频陀、五诺矩罗、六跋陀罗、七迦理迦、八伐阇罗弗多罗、九戍博迦、十半托迦、十一罗怙罗、十二那伽犀那、十三因揭陀、十四伐那婆斯、十五阿氏多、十六注荼半托迦。此外盛传于世的十八罗汉,即十六罗汉外再加绘达摩多罗尊者与布袋和尚,或降龙、伏虎二尊者。
第2个回答  2007-02-28
佛陀是主角是红花
那些菩萨,罗汉,护法天神就是配角是绿叶
还有很多他方世界的菩萨或是佛陀有些时候会来客串或是配角或是第二主角或是主角.
这些演员在一起表演了一出大戏,名字叫<觉悟人生>
角色虽然不同,但是一样重要,这些演员各个都是大腕,有些虽然是演配角,但是地位绝对不比佛陀差,比如观世音,地藏,文殊,普贤等等这样的大菩萨.地藏菩萨还是释迦牟尼佛的老师呢,老师为了配合学生,宁愿演一个配角.
那些演罗汉的一样如此,很多都是重量级的演员,地位和主角没有丝毫不同.
第3个回答  2007-03-02
按等级说,佛是第一级,菩萨是第二级,罗汉是第三级.
据说,他们都进入了永生境界.天知道是不是真的.
第4个回答  2007-02-28
是六道轮回的毕业生。但还没拿到硕士、博士学位。

佛教中所说的 :阿罗汉,是什么意思?
阿罗汉,意译为应供、杀贼、无生,汉语常简称为罗汉,是依照佛的教导修习四圣谛,脱离生死轮回达到涅槃的圣者。阿罗汉有三层意思:第一杀贼:意即杀掉烦恼之贼。阿罗汉在因地修行灭受想定,把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即五阴中的受阴与想阴的烦恼,也就是见惑烦恼与思惑烦恼,断...

什么是罗汉
三、罗汉的社会角色。除了自身的修行,罗汉还扮演着传播佛法的角色。他们通过讲解佛法,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并走上修行之路。同时,他们也以自身的行为为信徒们树立了榜样,展示了修行的种种好处。四、罗汉在佛教艺术中的形象。在佛教艺术中,罗汉通常被描绘为拥有神通的高僧形象。他们慈悲为怀,能够自由游走...

罗汉是什么
罗汉是一种佛教修行者的称号。罗汉,为阿罗汉的简称,是梵语具足引满之意者。在佛教中,罗汉的修行层次极高,他们已经通过修行达到了涅槃的境界,断除了所有的烦恼和障碍,证得最高的智慧。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解释:1. 罗汉的修行境界:罗汉是修行佛道的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层次之一。他们通过长时间...

佛教中常说的“阿罗汉”是什么意思
佛教中常说的“阿罗汉”在梵语的音译中,即得道者、圣者的意思。南传上座部佛教所理想的最高果位,根据原始佛教的定义,阿罗汉是依照正法修行而达到涅槃的圣者,解脱了烦恼、受人崇拜敬仰的圣人的一种称呼。也可以称作罗汉。阿罗汉按巴利语应翻译为“阿拉汉”。“阿拉汉”是对佛陀的尊称,也可以指一切的...

罗汉是指什么人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梵音译(Arhat)。含有杀贼、无生、应供等义。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无生是解脱生死不受后有,应供是应受天上人间的供养。在小乘佛教中,是伟大的佛陀得法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罗汉者皆身心六根清净,无明烦恼已断(杀贼)。已了脱生死,证入涅槃(无生)。堪受诸人天...

罗汉是佛吗?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梵音译义为“杀贼”,杀除一切烦恼与恶业者。杀贼是杀除烦恼之贼,灭除邪恶之徒的意思。杀贼这个名词出现于佛教中,如《大乘本生论》:“我若起欲心杀贼,即是不修善法。”这里的“杀贼”是指没有按照因果报应的原则来修行的人。佛指觉悟者,意为“开悟的人”。凡夫俗子...

佛教里的十八罗汉个个叫什么名字
静坐罗汉:诺距罗尊者,又为大力罗汉,因过去乃武士出身,故力大无穷。长眉罗汉:阿氏多尊者,传说出生时就有两条长眉。挖耳罗汉:那迦犀那尊者,以论"耳根清净"闻名,故称挖耳罗汉。骑象罗汉:迦理迦尊者,本是一名驯象师。乘鹿罗汉:宾罗跋罗多尊者,曾乘鹿入皇宫劝喻国王学佛修行。开心罗汉:戍博迦...

罗汉在佛教中的地位是怎样的?他们的职务是什么?
在小乘佛教中,佛只有释迦牟尼,其他人修行的最高果位就是罗汉,全称“阿罗汉”。 到了罗汉果位之后,就超脱了生死轮回。 罗汉的职责:遵照佛祖的嘱托,常住世间,推动佛法流传,护佑众生。 在中国的佛教中,流行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等。罗汉的名号为比如“降龙罗汉”或...

罗汉和尊者有什么区别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在小乘佛教中,是伟大的佛陀得法弟子修证最高的果位。尊者指智德皆胜,可为人师表者。2、适用范围不同 罗汉适用于佛教范围,而至后世,"尊者"一词的使用,渐渐不限于佛弟子。尊者范围更广,除了可作对罗汉的敬称,但还可以用来对佛弟子以及对于祖师或先德的尊称。3、含义分类...

佛跟菩萨,使者,罗汉有什么区别
佛、菩萨、使者、罗汉在佛教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角色。首先,佛是佛教中的最高境界,代表着觉悟和智慧。佛已经超越了生死轮回,拥有无比的智慧和功德,能够引导所有众生走向解脱和超越。在佛教中,成佛是所有修行者的最终目标。佛通常被描述为智慧、慈悲和无私的化身,例如释迦牟尼佛就是佛教的创始人,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