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的起源 发展 功能 意义

如题所述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来源:广州视窗)

  春联新议

  中国人的大节——春节——快到了!

  为了欢度春节,许多人按中国传统习俗,忙于办“年货”,除了传统的准备——衣食住行娱乐的准备、探亲访友的准备——之外,还有时尚的准备——制定在春节黄金周长假中的旅游计划。

  传统的准备中,除了物质生活方面的准备外,还有精神生活方面的准备。精神生活方面
  的准备,如今也与时俱进了,十分丰富多彩,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成果,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体现出改革开放之后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精华的成果,体现出我国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的和平崛起新面貌新姿态。这其中,最普遍的是不忘贴春联、贴年画的准备。

  春节贴春联,是最普遍的大众文化生活。所贴春联,或购买,或自书,或单位团体亲朋好友赠送。自书的联语,有自撰的,也有参考传统春联编改成的,更多的是选取他人所撰的——联书中的,报刊杂志上的,见他人历年所贴春联抄录于自己本子上的。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对”,成熟于唐朝律诗之兴,而“联”,则始于五代时过年悬挂桃符上的题词。真正的第一副“春联”,则是五代后蜀未归宋之前一年(公元964年),后蜀主孟昶自题桃符词“新年纳余庆,嘉节贺长春”。

  春联既有悠久的历史,保存于文档、图书、报刊、杂志、网页中的春联词,自然不少;人们历年亲见张贴于门、窗、柱的,自然也不少。长期以来,不仅张贴春联形成为一种风俗习惯,而且,欣赏、品评春联也形成为一种风俗习惯,形成为中国人美学观的一种体现,形成为中国人人文意识的一种体现。

  传统春联的内容,极为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要分类细说,几乎无法说清说尽;但主要是迎春接福,体现“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规律,表达人们在新一年的愿望、希望,甚至于包涵实现大理想的小目标或原则、策略。

  新春即刻降临大地,人们都想有新的作为,获新的气象,得新的利益;贴上春联,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希望,是无可非议的。春联促进社会进步,功劳不小!轻率随意说春联突出体现了人们爱听好话的劣根性,是不妥的。

  我们可喜的看到,春联的形式和内容,大都与时俱进,有所创新。但有些春联,形式是更新了,却走向了豪华浪费,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公意不合拍;有些春联的内容,不是与时俱进,而是与时背道。

  有些春联的内容,用今天科学发展观来看,不合科学精神。有封建迷信成分的不齿说;错别字、随意简化字、废弃异体字、古僻已不用字,屡见不鲜,这样面向公众,影响不好,是显而易见的,是不言自明的,也不在此去多说;就说类似“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自以为壮志凌云、自诩超人的春联,写着妄语、诳语、呓语,也曾不罕看到。还有的春联,鼓吹“斗争哲学”过了头,表达“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词语用过了头,给人的感觉是杀气腾腾。等等。

  贴春联,自然该遵纪守法,还该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其中包涵了科学精神要求,务实求真要求。大话、虚话、梦话不要说,要做老实人、做老实事、说老实话、贴老实联,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比较好。

  还有,贴春联,也有个门当户对问题,就是贴春联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和环境。我这样说,可能会有人异议,说我顽固保守,不合民主自由潮流。不是向来有行业春联吗?行业春联贴近行业性质特点,不仅起着广告的作用,还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人以特殊美的享受。既然是行业联,就要符合自己行业的性质特点,就要体现本行业的诚实诚信,绝不能说大话、说过头话,这事关行业(企业、单位)形象,事关人们对其行业(企业、单位)的信任程度。即使个人家门口贴的春联,也要注意避免言辞是巨人而行动是矮子的尴尬。曾有一户家门前的水沟被污染得臭气熏天,房子周围光秃秃的尽是乱石,没树没花草,门框上却贴着一副春联“门前绿水声声笑,屋后青山岁岁春”,不如贴一副“治山治水治家业,富国富民富精神”来得贴切些。

  总而言之,撰写春联,书写春联,张贴春联,都该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让科学发展观来率领大众习俗舆论阵地,让科学发展观来创造大节氛围,让科学发展观来贯穿所有人文活动;公意认识到:这是为避免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穷折腾所该做的实事、这是为顺利建设和谐小康社会所必须做的实事、这是有益于大众的现在和将来所该做的实事。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02
春联,起源于桃符。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贴春联是春节的主要风俗之一。它可以给节日增加喜庆气氛,是我国城乡人民十分喜爱的春节活动之一,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文学色彩的娱乐活动。 “新年新月共新春,花红对联贴满门”。几乎家家忘不了往大门上贴一幅春联。在爆竹声中,人们喜笑颜开地簇拥着,把用大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到门框上或门心里。它美化了街巷、带来了喜气,把春意点缀得分外浓厚。
春联的形式和内容,大都与时俱进,有所创新。但有些春联,形式是更新了,却走向了豪华浪费,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公意不合…
贴春联,自然该遵纪守法,还该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其中包涵了科学精神要求,务实求真要求。大话、虚话、梦话不要说,要做老实人、做老实事、说老实话、贴老实联,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比较好。
第2个回答  2019-02-15
春联,起源于桃符。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1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明代桃符才改称为“春联。”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以致被流传至今。
第3个回答  2021-02-23
对联是用文字码的太极图,它是道的文字演化。
对联文化讲究关联对性对称和合是对立统一规律的文字上的体现,对联的上下联既不同(对立)又相同(统一),对联是文字的太极图,人读写对联就是在寻求与万事万物中的规律相合一。
对联是文字的太极图,人写对联就是在寻求与万事万物中的规律相合一。
对联中的平仄声律就是阴阳,对联中的平仄声是相反的,上下联联尾字是上仄下平,这以示事物可发展,止处的乾不如未挤好,这应了八卦中的最后卦未挤。
人阅读对联,人心存对联,人回味对联,人作对联,人对对联,人思考对联,人修改对联,人的意识就在寻类而聚,它让人心理有序不乱,它增进人的思维品质,人面向社会容易近到同类的人事物。
对联有对的严肃有对的活泼,它是语言的艺术的同时又是智力比赛智力游戏,对联有利于社会有序和谐。
第4个回答  2019-02-17
春联,起源于桃符。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贴春联是春节的主要风俗之一。它可以给节日增加喜庆气氛,是我国城乡人民十分喜爱的春节活动之一,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文学色彩的娱乐活动。 “新年新月共新春,花红对联贴满门”。几乎家家忘不了往大门上贴一幅春联。在爆竹声中,人们喜笑颜开地簇拥着,把用大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到门框上或门心里。它美化了街巷、带来了喜气,把春意点缀得分外浓厚。
春联的形式和内容,大都与时俱进,有所创新。但有些春联,形式是更新了,却走向了豪华浪费,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公意不合…
贴春联,自然该遵纪守法,还该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其中包涵了科学精神要求,务实求真要求。大话、虚话、梦话不要说,要做老实人、做老实事、说老实话、贴老实联,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比较好。

春联的起源和发展
起源:春联,起源于桃符。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降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发展:“春联”的得名和推广,是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颁布御旨才得以在...

春联起源 春联的来源
1、周朝。春联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发展为春联,表达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美好愿望。春联,又称“春贴”、“桃符”,过年时所贴红色喜庆元素“年红”中一个种类。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文学形式,是华人们过年重要习...

春联儿的起源和发展趋势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朝鲜、越南的春联(2张)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五代十国时...

春联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一、起源:春联,起源于桃符。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流传至今。二、发展:1、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楹联分为春联、寿联、挽联,门联、厅联、...

春联的来历是什么?
逐渐发展为春联。二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明朝建都金陵后,曾在除夕时要求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从而推广了春联的使用。春联的寓意是辟邪除灾、迎祥纳福,与门神配套,强化门神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功能。

对联的起源和发展是怎样的?
春联的寓意和功能:1. 春联为春节增添了喜庆的气氛。它们通常采用红底黑字或红底金字的格式,搭配各种纹饰,符合新春的喜庆和欢乐。2. 春联表达了人们美好的祝愿和愿景。例如,春联中的纹饰如鱼寓意年年有余,而美好的语言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等,传达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望。3. ...

春联是怎么来的?
1、春联的起源: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据说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贴春联已成风俗,红色的对联贴在大门上,房子顿时生辉。2、春联的传说:相传在...

春联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一、起源:春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在五代时期,西蜀的宫廷中,人们开始在桃符上书写联语,如“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饥手橘长春”,这被认为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到了宋代,春联仍然被称为“桃符”。直到明代,桃符才正式改称为“春联”,并沿袭至今,成为一种流行的习俗。二、发展:1、春联是楹联的...

春联的来历和意义是什么?
4、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5、春联结构 上下联对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尽可能相同。如“一心常忍辱;万事且随缘。”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宾结构,其中,“一心”对“万事”皆为偏正结构,“忍辱”对...

春联的来历?
春联的来历 一、起源 春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文化。最早的春联可以追溯到五代时期,那时人们常在农历新年前后,挂上桃木制成的桃符以驱邪避凶。随着时间的推移,桃符逐渐演变成春联,并在唐宋时期逐渐盛行起来。二、历史发展 在宋代以后,贴春联成为民间过年的一种传统习俗。明清时期,春联文化得到了极大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