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之”有几种意思

如题所述

强悍耽美狼 ,您好!
“之”在古文中意思很多,一般现在通用的释义具体如下:
1.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她)、他们”,极少数情况也作第一人称“我(我们)”;
如: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论语》
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物主代词“它(它们)”,或“一件事,几件事,这(那)件事”;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
③指示代词,表近指“这,此,这些,那,那些”;
如: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2.助词,
(1)结构助词,
①“的”,用于定语与中心语之间,表示人与物体或周围环境的关系(邻属关系),构成名词性偏正结构;
如: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②无义,用于主语与谓语之间,表示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结构成为名词性偏正结构;
如: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无义,用于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表示定语后置的标志,构成倒装句;
如: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劝学》
④无义,用于倒置的谓语动词与宾语之间,表示宾语前置的标志,构成倒装句;
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⑤可译为“得”,用于谓语动词与补语(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副词)之间,表示修饰关系;
如: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2)音节助词,
①无义,用于动词后,表示声音的延长,音节的补充;
如: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②无义,用于时间词后,表示时间的延长,舒缓语气;
如: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3.动词,
①到,往,走到,乘到。
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希望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31

“既”在古文当中,既可充当实词,又可充当虚词,在不同的语义环境中,词义不同。

一、“既”充当实词

“既”充当实词时,多为动词,其多种词义为:

1、本义:吃罢,吃过。例如:《说文》:既,小食也。罗振玉曰:“即,象人就食;既象人食既。许训既为小食,义与形不协矣。”

2、食尽。指日全食或月全食。例如:《春秋·桓公三年》: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杜预注:“既,尽也。”

3、完毕;完了。例如:《公羊传·宣公元年》:既而曰。注:“事毕也。”


二、“既”充当虚词


“既”是副词时,其多种词义为:
1、已经。例如:《论语·季氏》:既来之,则安之。又如:《左传·庄公十年》:既克。再如: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既加冠。

2、不久。随即。例如:《韩非子·内储说下》:楚成王以商臣为太子,既欲置公子职。又如:《盐铁论·毁学》:昔李斯与包丘子俱事荀卿,既而李斯入秦。

“既”是连词时,其多种词义为:
1、常与“则”、“就”、“那么”相呼应,可译为:“既然”。例如:梁启超《谭嗣同传》:既定策则仆须急归营。又如: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的党。

2、跟“且”、“又”、“也”、“还”等词配合,表示同时具有两种情况,可译为:既。例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既嫉之。又如:既高且大;既快又好;既坚持原则,又灵活运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1-19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第3个回答  2011-01-19
代词,结构助词 的 ,无意义补充音节
第4个回答  2012-04-10
1种

之在古文里是什么意思?
“之”分别有以下意思: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举例:赤子之心。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举例: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举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举例:置之度外。等闲视之。5、代词,这,那;举例:“之二虫...

之在古文中的六种意思 之在古文中的六种释义
之在古文中的六种意思有: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5、代词,这,那。6、虚用,无所指。1、动词,指到……去。如:《为学》:“吾欲之南海。”2、代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

之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请列句说明
1.生出,滋长。《说文·之部》:“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 徐灏 注笺:“之之言滋也,艸木滋长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公祖句兹 字 子之 。”按,兹,同“ 滋 ”。参见“ 之而 ”。2.往;至。《诗·鄘风·载驰》:“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汉书...

在古文中“之”的意思和用法
(3) 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he;her;it;they;them]郑商人弦高将市于 周,遇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4) 又 蹇叔哭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是指示代词,指代“巫医乐师百工”。)——唐· 韩愈《师说》(5) 又如:取而代之;战而胜之;为之感叹;使之顺利...

“之”字在古文中的解释
之、乎、者、也都是文言虚词,现在常用来形容咬文嚼字与迂腐的书呆子气 。例如:他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之流[zhī liú]同一类的某人或某物。例如:往往不是一位贵族,而是一个流浪汉之流的人 。之前 [zhī qián]表示在某个时间或处所的前面。例如:吃饭之前要洗手。之字路[zhī zì lù]山区...

文言文之的意思
古文中之的意思如下:1、施行、进展。例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2、出,生出,滋长。例如:枝茎益大,有所之。《说文》译文:枝茎逐渐生长壮大...

语文-古文‘之’字的意思
【之】(一)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①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②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2.指示代词,这,此。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在古文中“之”有几种意思
之 zhīㄓˉ◎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虚用,无所指:久而...

古文中“之”有几种意思
两种。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他们”,极少数情况也作第一人称“我(我们)”。2、物主代词“它(它们)”。之拼音zhī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之字在古文中的用法有几种
之字在古文中的用法有以下七种:1、动词,本义,出、进、发展。例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2、动词,往,到...去。例句:吾欲之南海,何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