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岁”元俨

宋仁宗时期的“八千岁”元俨,有具体资料吗?

  赵元俨
  赵元俨

  〔宋〕太宗(九二七至九七六)子封周王。喜聚书,好为文词,颇善三王书,工飞白。精于像物,所画鹤竹,雪毛丹顶,传警之姿;翠叶霜筠,尽含烟之态。亦尝自朽十六罗汉,令蜀人尹质描染。棱棱风骨,非常格所及。《宋史本传、图画见闻志》

  谁是八贤王?

  ◆史林野获

  传统戏曲和民间说唱节目里的“八贤王”赵德芳,几百年来,已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赵德芳果是“八贤王”吗?

  976年宋太祖赵匡胤死后,赵光义成为宋太宗。太宗为消除隐患,严防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德芳、德昭学他夺权,先是逼迫德昭于980年自刎。次年,德芳也“寝疾薨”,年仅23岁。德芳死后,赠中书命,谥岐王,从未封、赠、追、谥过“八贤王”。由此可见,戏曲、说唱、文学作品、民间传说故事里的“八贤王”,根本不是赵德芳。

  舞台上的八贤王形象,是张冠李戴,实际上应是宋太宗第八子,俗称“八大王”的赵元俨。真宗即位后,封赵元俨为广陵郡王等。仁宗即位后,封赵元俨为镇王等50多个官职。1044年,他病故在京都王府,年60多岁。

  赵元俨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藏书家。对宋朝的安邦治国,发展科学文化,都做出了贡献。他团结了一大批文官武吏,如寇准、包拯、范仲淹、杨六郎等。据《宋史》记载:八大王赵元俨“广颡丰颐,严毅不可犯,天下惮之,名闻外夷”。平生“寡嗜欲,惟喜藏书”。生母染病,他朝夕净手焚香祷祝神灵保佑,亲躬侍药,忧念母病而不食。仁宗即位后,刘太后临朝专政。赵元俨唯恐刘太后忌妒,深思沉晦,闭门与外人隔绝,自称谬语有阳狂病(神经病),不能上朝议事。

  据《宋人轶事汇编》说:“太宗第八子赵元俨,名闻外夷。燕冀小儿夜啼,其家必警之曰:‘八大王来也。’其畏之如此。”

  八大王在朝内外、国内外、宗室内外、民间百姓中,德高望重,老幼妇孺皆知其大名。所以,都称他“八大王”、“八贤王”。

  可传统戏曲和民间说唱节目中,为什么将赵德芳塑造成完人的“贤王”呢?赵匡胤夺得天下后,自己的子孙没有继承,却被其弟赵光义谋夺了皇权。按照封建社会的道德伦理,光义之子绝不会出现贤王。于是,“贤王”的典模,即八大王赵元俨事迹,被移花接木地塑造在赵德芳身上。这不过是为赵匡胤子孙鸣不平而已。

参考资料: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19333656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4-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