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二本院校有哪些

是二本院校!不要随便复制下。。。。。。。。

    全国排名前五的(去年的排名,目前或许有变)有: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
    另外,有这个专业的学校还有:重庆大学,东南大学,上海电力学院,华北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长沙电力学院,湛江海洋大学,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南京工程学院等,很多的,其它肯定还有一些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一些专科院校,就看如何选择了。

    “热能与动力工程”是多门科学技术的综合,其中包括现代能源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主要涉及热能动力设备及系统的设计、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环境保护、制冷空调、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等工作,面向及培养知识面广、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本专业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热学、力学、电学、机械、自动控制、系统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毕业生能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也可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27
热能与动力工程其实是很多个专业合并的集合体,分很多方向,笼统地说有没有发展前景这就不好说了。
按专业分为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低温工程及制冷技术三个小专业。但是这个一般在研究生阶段才分得比较细。
按研究方向,电厂、内燃机、工业炉、空调制冷、核工程、热处理、能源造船等方向
具体是学哪个方向要看学校的强项是哪个。
如果如果分数有限,二本可以参考昆明理工,东北电力,江苏大学,上海理工(制冷方向)
这些不是最好的学校因为最好的学校分太高,我只说的几个分数比较现实的,这些都是我知道或者同学之中热能专业口碑不错的学校

以上是我自己的看法,不是复制的,下面内容是我复制的

开设学校太多了,我也不是都知道。下边是热能的排名,09年的,现在也差不多。参考一下吧。
1 西安交通大学 A
2 清华大学 A
3 上海交通大学 A
4 华中科技大学 A
5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6 浙江大学 A
7 东南大学 A
8 天津大学 A
9 华北电力大学 A
1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
11 重庆大学 A
12 大连理工大学 A
13 上海理工大学 A
14 山东大学 A
15 中南大学 A
16 江苏大学 A
17 北京科技大学 A
18 哈尔滨工程大学 A
19 东北电力大学 A
2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21 同济大学 A
22 北京理工大学 A
23 内蒙古工业大学 A
24 兰州理工大学 A
25 山东科技大学 A

B 等 (38个):东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吉林大学、长春工程学院、武汉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西华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上海电力学院、中北大学、邵阳学院、昆明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天津商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沙理工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沈阳化工学院、大连水产学院、河南理工大学、河海大学、集美大学
B等 (38个):兰州交通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贵州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新疆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上海海事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四川大学、广西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烟台大学、茂名学院、山东建筑大学、沈阳工程学院、山东理工大学、中原工学院、青岛理工大学、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长安大学、燕山大学、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南昌大学、郑州大学、佳木斯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天津理工大学、广东海洋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青岛大学、攀枝花学院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6-18
"热能与动力工程"是多门科学技术的综合,其中包括现代能源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等,主要涉及热能动力设备及系统的设计、运行、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计算机应用、环境保护、制冷空调、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等工作,面向及培养知识面广、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