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重点

如题所述

  中国美术史重点第一部分
  名词解释:
  唐三彩:是在白色的粘土胎的外表,按设计需要,施以含铜铁锰等油料着色剂,加入铅作助溶剂,经低温烧制后,釉色成光鲜富丽的绿蓝赭三色。种类有俑和生活器具、殉葬的俑和驼、马动物是三彩中的精品。绚丽夺目、鲜艳多彩。三才的塑造以丰富多彩的变化,生动感人的形象,成为唐代雕塑和工艺美术的一个重要类别。
  画品:南齐的谢赫著作《画品》,是古代第一部对绘画作品,作者进行品评的理论文章。其中提出了绘画的社会功能以及品评绘画的六法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同时也对曹不兴以来的27位画家品第高下,提出的绘画功能继承了曹植的理论思想,明确的概括出绘画创作与政教密切相关的主张。
  吴门画派:明代中期活动于苏州,继承和发展了元代人文化的传统,重视诗书画三者的融汇,崇尚高洁而优雅的艺术风格,以绘画的形式表现理想的人文精神与审美情操,体现自得其乐的精神生活。代表人物:沈周,文徵明,唐伯虎,仇英。
  青山绿水:以石青和石绿色为主要色相描绘的青山绿水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个重要门类,其表现手法是先施以笔墨勾画出景物的轮廓,然后在添染浓重之青绿色,其显著特征是颜色覆盖性强,色相鲜丽光彩,具有装饰意味。
  院体画:又称院体院画,是中国画的一种,一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画家比较工致一路的绘画,同时也专指南宋画院的作品,或泛指非宫廷画家而效法南宋画家之作,这类作品为迎合帝王宫廷的需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
  彩陶:新石器时代的最重要的艺术形式,是指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胚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为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在橙红色的陶胚上呈现赭红,黑,白诸种颜色的美丽图案,形成的纹样与器物造型高度统一。达到装饰美化的效果,这样的陶器称为彩陶。
  画像石和画像砖:兼具绘画和雕塑两种功能。画像石萌发于西汉武帝时期,雕刻着不同的图画用于构筑墓室,石棺,享祠或石阀的建筑材料。画像砖是秦汉时代的一种建筑装饰构建,多用于装饰宫殿衙舍的阶基,西汉中期以后多用于墓室壁画,东汉则是其鼎盛时期。
  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西端敦煌境内,是古代关中通往西域的咽喉。尚存492个洞窟,保存历代塑像两千四百余身,壁画4.5万平方米,成为我国一处重要的石窟寺。洞窟内的壁画,雕塑,主要是北朝,隋,唐,宋,西夏,元代的作品。
  浙派:明初活跃于浙江地区的一个绘画流派,风格承接南宋院体画,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有戴进的《春游晚归图》,吴伟的《渔乐图》。
  白描:宋代李公麟所创,在白画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形成,以不着色彩完全以墨笔线描塑造形象而著称。既精密严谨又注重格法技巧,包含人文士大夫的审美情致。这一单纯洗练,朴素优美的艺术形式丰富了民族绘画的技巧。
  徐黄异体:以西蜀黄筌为代表的一派,被称为“黄家富贵”,他继承了唐代花鸟画的传统,以极细的线条勾勒,配以柔丽的赋色,线色相容几乎不见墨迹,体现精谨艳丽的富贵气象。江南的徐熙一派被称为徐家野逸,他注重落墨,用笔不拘于精勾细描,而是信笔书写,略加色彩。徐黄二人,一在宫廷,一在处土,不同的生活环境,思想和笔法技巧都使画面形成面貌迥异的风格。
  明式家具:明式家具继承了宋代的传统,并形成了独特的格式。采用的木材多是海外进口或南方优质木材,如花梨,紫檀,红木等硬木。也有一些采用木质轻松,纹理细直的的木材,如桐木,楠木等。其色泽柔和,纹理细密,木质坚实而有弹性,制成家具后无需镶嵌金玉螺丝即呈现细腻生动的质地美,轻巧挺拔,简洁又具有木质肌理的特点。
  海派:19世纪中叶,上海工商业的发展活跃了这里的艺术市场,吸引了江浙一带的众多画家,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海派善于把诗书印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美术传统相结合,将明清大写意水墨画技艺和金石艺术中刚健雄强的审美特色,强烈鲜艳的色彩融会贯通,描写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形成雅俗共赏的风貌。
  历代名画记:唐代张彦远所著,是中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史论结合,内容丰富的绘画通史著作。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史论结合的著史传统,成书于大中元年,整理前人的著述并发挥自己的见解。全书分为三部分:绘画史发展的评述及理论认识;绘画有关的资料,著录以及鉴赏收藏;画家传记及作品。在中国绘画史学的发展上具有承先启后的划时代意义,长期以来被认定是一部绘画史学名著。
  中国美术史重点第二部分
  1.秦汉雕塑的功能、形式与代表作品:
  功能: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美化陵园建筑,纪念勇士而铸造。
  形式:陵墓装饰雕塑,冥器雕塑,建筑前雕塑,工艺雕塑,宫苑装饰雕塑。
  代表作:陵墓雕塑代表作《马踏匈奴》《卧马》,建筑前代表作有李冰石像,冥器雕塑如秦代兵马俑。
  2.秦代兵马俑与霍去病墓雕塑艺术风格:
  1)秦兵马俑:崇尚写实,手法严谨;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在整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其严谨的布局,排列成面向东方,气势磅礴,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再现秦军宏伟气派。
  2)霍去病墓:汉代纪念碑性质的一组大型石刻,作者运用循石造型的艺术手法,巧妙的将圆雕、浮雕、线刻等技法融汇在一起,刻画形象恰到好处,足以表现客体特征为度,绝不做作自然主义的过度雕镂,从而加强了作品的整体感和力度感。体积巨大,环境辽阔;因势象形,朴拙粗旷;形态各异,动感有力。
  3.莫高窟北朝壁画的内容及代表作品:
  内容:一般位于四壁上层及顶部:飞天和天宫伎乐;下层为药叉;中层:除千佛外主要画说法。本生和因缘故事。(佛像画是以佛为主体的说法图;故事画,向人们灌输佛教思想宣传佛教教义,具有一定情节性的绘画;装饰性图案,具有象征意义;民族传统神话题材。)
  代表作品:《鹿王本生图》《萨埵那太子本生》。
  4.顾恺之的绘画成就:
  1)顾恺之,东晋人,士大夫专业画家,并有三绝之称,艺术成就表现在艺术创作和理论建树。
  2)在艺术实践上,师承卫协,注重传神写照,善于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性格特征和眼神描绘,体现人的精神风貌;顾恺之的绘画创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女史箴图》将战国以来形成的“高古游丝描”发展到完美无缺的境地;《洛神赋图》画面中的两人物之间情思不是通过面部表情显露,而是依靠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巧妙处理表现出来的。
  3)理论上他总结了前人的理论和艺术创作,实践经验上建立传神写照体系,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承上启下的理论价值。《画云台山记》《论画》。
  5.唐代人物画家与作品:(阎、吴、张、周。题材;风格;作品)
  1)阎立本:初唐画家,擅长故事画,取材贵族、官宦以及宫廷的历史事件;强劲的线描,深沉的设色,动态虽然拘谨,但是重视刻画面部特征都反映了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历代帝王图》《步辇图》。
  2)吴道子:盛唐画家,擅长宗教题材壁画;高度的想象力创造不同的情景和气氛,结合内容的表现和形象的创造,在线条上渗透着强烈的情感,富有强烈的节奏感和运动感,并创造了一种“炖菜条”描法。《天王送子图》《观音图》。
  3)张萱:擅长人物画,常以宫廷游宴如画;题材:贵公子,鞍马,宫苑等;画面表现健康美和雍容华贵的气质。《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后一作品不依靠背景,仅以一组人物的配置,马的跑动和色彩的运用衬托春天的气息。
  4)周昉:擅长贵族阶级生活和宗教壁画;人物的形象准确,能通过画笔揭示人物的心理和性情,感受和追求足以概括出盛唐,中唐的人物画的特征,对社会现实与人物心理状态的深刻理解,同时宗教画中的“水月观音”形象被称为“周家样”。《游春仕女图》《杨妃出浴图》。
  6.五代山水的发展:
  五代时期一些画家深入自然,创造了真实生动的北方重峦峻岭和江南的秀丽风光。
  北方以荆浩,关仝为代表。荆浩着重笔法的变化,在皴擦点染的笔法技巧上有开创性的贡献。他的画面场面宏大,气势雄伟。空间感很强,著有《笔法记》。关仝的写景绘形更为概括提炼,笔简气壮,景少意长。《关山行旅图》是其代表作。
  南方以董源和巨然为代表。董源,他创造了披麻皴和点子皴等表现技法,水墨和着色并用,画面幽雅。代表作《潇湘图》等。巨然的山水画笔墨秀润,其《秋山问道图》山势高耸,但结构圆润,布局宏大,有天雄奇骏之感。
  7.董源山水画的特征及其对后代的影响:
  特征: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峻之笔,所画风光一派江南丘陵江湖景色,与荆浩相比更具有优美抒情的意趣,他的水墨山水,皴擦点染结合并用,创造了披麻皴和点子皴等表现技法,具有革新精神,风格平淡天真。代表作:《潇湘图》《夏山图》《龙宿教民图》
  影响:在元明以后产生重大影响,他得平淡天真的风格特别受到北宋书法家米蒂的推崇。
  8.范宽山水画特征以及代表作品:
  北宋山水画巨匠,源于五代北方山水画派,画崇山峻岭往往以顶天立地的章法突出雄壮的气势,又用碎而坚实的笔墨皴出有质感的山石,被誉为“得山之骨,与山传神”,成功的刻画北方关陕地区“山峦浑厚。势状雄强”的特色。代表作:《雪景寒林图》
  9.南宋山水画的特征及代表人物、作品:
  特征:靖康之变,宋室南渡,在作品风格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同时南宋是处于北宋向元代过度的时期,所以作品既略透北宋时期的雄沉壮伟,也同时流露出元代寄情于景的风格。(课本没有做具体的解释,关于南宋的山水画特征还需具体找答案)
  代表人物:马远。继承并发展了李唐的画风,尤善于在章法上大胆取舍剪裁,描绘山之一角,水之一涯的局面,画面上留出大幅空白,以突出景观,表现空间及浓郁的诗意,马远突破了全景式山水,创造了诸多富于表现力的山水技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画。
  作品:《踏歌图》《寒江独钓》《水图》
  10.元代山水画与宋代山水画相比有了哪些发展:
  宋代以宫廷绘画为主,院体山水画构图饱满,画面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多样,画面雄沉壮伟,境界开阔,空间旷达。元代多以文人画为主,画风简练,用笔精炼,从构图看,画面宁静致远,没有大的起伏,山石也稀少许多,从内容到笔墨都追求士气、人文士大夫的审美情趣,使宋代精密不苟的画风得以改造,“自娱”而不屈于社会审美爱好。
  11.清初四王与四僧的不同之处:
  四王:王时敏,王鉴,王原祈,王翚,信奉董其昌的艺术主张,对古人的师承不遗余力,苦心精研宋元所谓的海宗大家,致力于摹古或在摹古中求变化,尤其推崇“元四家”,他们十分重视笔墨,表现平静安闲的情感状态,体现所谓的士气和书卷气,但较少观察自然,描写具体感受。审美与趣味的表达更加精致。
  四僧:朱耷,石涛,髡残,洪仁。带有深挚的情感色彩,借笔墨抒发激越,压抑的情感。绘画的形式不守前人规范,有强烈个性,与当时占主流地位的正流画风大异其趣,表现内容情感来自客观世界又有高度加工的艺术形象,丰富了自然美的表现和意境的创造,与客观相结合。尚义,又有法则的新手法,突破了旧形式在发挥诗歌书法入画的效用并密切结合似与不似之间的形象上,发挥了笔墨技法,富有创造力。
  区别:四王一派主张临古,又在身份地位上具有代表性,收受到统治者的重视确立了正统地位。四僧非正统画派,具有较强的反清意识,不限于临摹,而带有丰富的情感色彩,重视观察自然和感受灵性。
  12.徐渭写意花鸟画风格:
  兼收吴门派与林良写意花鸟之长而不为所集,大胆变革,极具创造力,赋予花卉以强烈的主观情感,并且一反吴门恬适的意趣,直抒愤世嫉俗激荡难平之情,赋予作品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一狂草的笔法纵情挥洒,泼墨淋漓,在似与不似的花木形象中着眼于生韵的体现,具有磅礴奇崛的气势和雄肆豪放的格调。徐渭把中国花鸟画推向能够强烈抒写内心情感的极高境界,成为中国写意花鸟画发展中的里程碑。
  13.吴昌硕花鸟画特征:
  画面有机结合,其用浓墨淡干湿,各得相宜,表现出物体的内在气质和生命力,并传达出超乎形似的神韵,给人以出神入化的艺术享受。在色彩上大胆使用强烈,鲜明的重色,如西洋红,在强烈的对比中生机盎然,浑厚古拙而不乏书卷气,形成了个人独特的新风格。
  中国美术史重点第三部分
  1.扬州画派画风及其社会原因:
  画风:分为三类;首先有丢官后卖画的文人,这一类人受个人情感的驱使,画风非温文尔雅,而是清刚跌宕,泼辣奔放,不守规范。其次有一生布衣的画家,他们抒个性,尚创造的文人画传统,注重金石书法古朴自然,画面中时而流露不满,但大多数还是表现不同流合污的高洁。最后有一类人是有文人修养的职业画家,他们有广而深厚的功力,适应民间欣赏习惯,受扬州风气影响,汲取人文画的主张,讲求人品,擅三绝,放笔写意,题材广泛,画法精熟。总体来说:接受与发展石涛等人的革新精神,顺应时代审美要求,注重艺术自身发展,重视师造化和个人的独特感受,抒发个性,自法成家。
  社会原因:
  1>商业城市的繁荣,市民阶级的扩大及其对艺术的要求。
  2>民族矛盾下降而社会矛盾包括封建阶级内部矛盾加剧,带有初步民主色彩的思想文化抬头。
  3>商品市场扬州云集了各家各派。
  4>在石涛以及另外一些清初富有创新精神画家画风的影响下,发展了重视生活感受,强烈书法性灵的阔笔写意花。
  2.对中国古代花鸟画的认识和作品评述:
  认识:花鸟画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传统画,是以写生作为创作基础,牺牲是在真实描绘客观对象基础之上,表现出花鸟的生命力和其各不相同的特征,它不以外部的形似为目的。而是重视传神,花鸟画借物传情,善于抓到动植物与人的某种思想情感的联系,再加上艺术的夸张强调。花鸟画技法主要有工艺重彩花鸟画和水墨写意花鸟画,表现出精工富丽的宫廷院体风格和水墨写意的人文风格。
  作品评述:结合简答“徐渭的花鸟画风格”即可,并阐述一下其代表作。
  3.对中国传统人文画的理解与作品评述:
  特点:在朝在野的文人,表现作者对情趣和心灵的感受,山水花木、梅兰竹菊为主要题材,追求笔墨效果,不求形式强调神韵,讲述笔墨情趣。形成诗书画三者统一与一体的整体,及文学,书法,篆刻于一体,突出画家的文学素养。
  作品评述:结合文徵明的作品加以阐述,具体见课本,突出其绘画特点。
  4.对中国古代重彩人物画的理解与作品评述:
  理解:工笔重彩画法是一种造型工整细致,色彩浓艳而略带装饰性的画法,用笔朴实,气韵古雅。以线造型是中国画技法的特点,也是工笔画的基础和骨干。工笔画对线的要求是工整、细腻、严谨。一般中锋用笔比较多。以固有色为主,一般设色艳丽,明快,沉着,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意趣。关于装饰性的一方面是来源于传统的程式化手法,一方面是作者对生活中的形象通过提炼、夸张、创造而形成的美感效果。
  作品评述:结合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理解。
  5.《韩熙载夜宴图》的题材,内容,与表现特点:
  题材:人物画,刻画失意官僚的心理矛盾和腐朽生活面貌,表现其放荡不羁的夜生活。
  内容:夜宴图以长卷形式分为夜宴、观舞、休息、演乐、宾客酬应等五个场面。聆听琵琶演奏,席中所有人物沉溺在乐声之中。观舞一段韩熙载亲自敲鼓伴奏,在场人也拍掌击声,与舞蹈节奏相吻合。
  表现特点:画中人物形象生动的传神,不同的身姿容貌以至手的表现都处理的较为成功,特别是韩熙载的形象富有肖像画的特点,衣着也表现了放纵,情态动作刻画的合情合理、恰如其分。画中的细节也都起着烘托主题的作用,屏风把各个场景加以分割又连成一个整体,笔致细劲,用笔缜密,线条细腻而圆劲,设色浓丽而沉着,整体效果同统一和谐。取得很好的效果。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6-08

美术教育专业《中国美术史》考试重点是什么??别忽悠我。
1)顾恺之,东晋人,士大夫专业画家,并有三绝之称,艺术成就表现在艺术创作和理论建树。 2)在艺术实践上,师承卫协,注重传神写照,善于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性格特征和眼神描绘,体现人的精神风貌;顾恺之的绘画创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女史箴图》将战国以来形成的“高古游丝描”发展到完美无缺的境地;《洛神赋图》画面中...

美术考研 | 《中国美术史》重点名词解释及重要问题梳理
在研究中国美术史时,学者们特别关注彩陶图腾、秦汉墓葬理念、宋代绘画的政治隐喻、宋元绘画的风格判定、明清赞助人、明清至近代东西艺术的融合历程。此外,建筑、工艺、雕塑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深入研究这些领域,是理解和解读中国艺术的关键。在史前及先秦美术中,陶器如彩陶、黑陶,以及玉石中的碧玉龙和良...

中国美术史最全资料 重点 时间表 口诀
中国美术史重点第一部分名词解释:唐三彩:是在白色的粘土胎的外表,按设计需要,施以含铜铁锰等油料着色剂,加入铅作助溶剂,经低温烧制后,釉色成光鲜富丽的绿蓝赭三色。种类有俑和生活器具、殉葬的俑和驼、马动物是三彩中的精品。绚丽夺目、鲜艳多彩。三才的塑造以丰富多彩的变化,生动感人的形象,成...

考研《中国美术史》核心知识考点分享1-7
《中国美术史》考研核心知识考点 彩陶:“彩陶”是新石器晚期一种绘有黑色、红色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红色陶器,由手捏制而成。它在陶坯上用天然的氧化铁和氧化锰作颜料描绘,入窑烧制后,形成黑、红、白等色图案,橙红色胎底上呈现出多彩纹样。岩画:岩画特指刻或画在岩石表面的图画,其功能可能包...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梳理有哪些?
1、初唐·阎立本:阎立本是初唐时期的人物画家,其传世作品有《历代帝王图》和《步辇图》。《步辇图》描绘了吐蕃使者禄东赞朝见唐太宗的场景,现存作品为宋朝摹本,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2、盛唐·吴道子:被誉为“画圣”的吴道子是盛唐时期的人物画家,其画风以“吴带当风”著称。他创造了“莼菜条”式的...

中国美术史复习提纲
重视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产地主要有三处:北京皇家的“御用监”;民间声场中心苏州与广州。 第八章 近代美术 (一)近代中国画 1、近代中国画的三大分期? 近代美术可分为三个阶段: 1、中国美术的近代化(1911-1927);2、中西美术混流(1928-1937); 3、现实主义美术鼎盛和向现代转型(1938-1949) 近代中国画的三大...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梳理有哪些?
部分美术史知识点梳理:1、唐 初唐·阎立本 初唐人物画家以阎立本为杰出代表,传世作品有《历代帝王图》(又称古帝王图、列帝图、十三帝图、古列帝图卷、古帝皇图卷、古帝王图卷)《步辇图》。《步辇图》,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步辇图》所绘...

中国美术史的复习纲要
隋唐五代美术 (一)隋唐五代人物画 1、阎立本及其代表作品 2、吴道子的作品、风格特征、艺术成就 3、尉迟乙僧的绘画特点 4、张萱、周昉的仕女画作品及画风 5、孙位及其作品 6、南唐著名的代表性画家及其作品 7、中国人物画的“四家样”及各自的风格 (二)隋唐五代的山水画 1、隋展子虔的代表...

中国美术史哪些地方该背?我不需要具体内容,只想知道,比如时间?地点人...
秦汉的画像石、兵马俑;魏晋唐朝的佛像;五代到两宋的书画比较重点,五代:荆关董巨,南宋:李刘马夏。元代:钱选,赵孟頫。明清开始的画家就比较多了,很杂清代四王,六僧。但是本源都是分为北派,南派。这样分类整理思路清晰。书上都有

郑昶:中国美术史内容简介
郑昶的著作《中国美术史》是一部深度探讨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专业学术专著。这部作品共分为六章,每章都以丰富的实证材料为支撑,包括众多传世艺术作品和考古发掘的珍贵文物,全面而简练地阐述了从原初社会到明清时期的雕塑艺术、建筑艺术、书法艺术以及绘画艺术的演变历程和杰出成就。作者以其深厚的研究功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