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台湾2002年度的高考“国文”考试作文题目是“对镜”
文:
台湾近十年高考作文试题发展浅析
樊新龙(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台湾省和祖国大陆的国文教学同宗同源,而两岸的考试制度和形式却有很大不同,相应地,高考作文的命题内容和形式也显示出了各自的特性,因此,研究台湾高考作文,对促进大陆高考作文的命题工作也会有所裨益。
一、台湾近年的高考制度改革
台湾自1954年起实行联考到2002年取消联考,期间跨度长达47年。联考为台湾的社会发展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但是,由于联考存在着“一考定终身”及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弊端,因而也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批评。鉴于此,台湾大学考试中心在2002年全面实施“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
“新方案”主要采行“甄选入学制”(包括申请入学及推荐甄选)和“考试分发入学制”(由联招改制而来),而考试则采用学科能力测验(简称学测)和指定科目考试(简称指考)。学测和指考均采取统一考试,由考试专职机构大专中心办理。其中,学测的主要目的是评鉴考生在学习了国文、英文、数学、社会与自然五大学科后是否具备了这些学科所要求的基本能力;相应地,指考的日的则在于评量考生在某些具体科目上的专业素养。
由于台湾早在1994年就开始试行“推荐甄选”,因此,学测其实自1994年起就部分地担负起了高考选拔的重任,也就是说启1994年起,台湾每年都要进行两种高考,只是联考的影响范围更大一些罢了。鉴于上述原因,我们可以将台湾近十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分为两个阶段,即1994年至2001年联考和学测并行阶段,以及2002年至今,学测和指考并驾齐驱的新阶段。
多样化的考试决定了多样化的作文命题。尽管十年间(1994-2004)台湾出现了三种高考作文试题,并且每种试题都或多或少地显示着自己的特色,但是,十年间联考已经走向本路,指考才实行了三届;发展还不成熟,只有学测是最早秉承“多元入学”理念开办的,无形中也担当着台湾高考试题改革试验田的重任,因此,为了便于论述,本文主要以学测试题为依据,同时兼及联考和指考的内容。
二、台湾近年高考作文试题的特色
1.大小结合,题型稳定
在学测试行的最初两年,仍旧以《论污染》(1994)、《荣与辱》(1995)这样传统单一的命题形式出现。而同期的学测却一改台湾作文考试的旧有形式,采用一大一小两个作文题,1994年的小作文是文章缩写,1995年的小作文是短文扩写。这两年的大作文均采用二选一的命题形式,1994年要求在《梦》和《两代之间》任选其一,1995年是在《网》和《青春》之间任选其一。由于学测作文试题形式活泼,深受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推崇。迫于压力,1996年后,联考作文的命题形式也发生了很大变革,并在此后逐渐形成了和学测基本一致的命题形式,即一大一小两个作文题,并将此形式稳定下来。
小作文对知识点的考查比较具体灵活,可以和日常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就学生日常作文技巧、阅读鉴赏能力的某一个侧面进行考查,引导学生注重作文基础训练。比如,为了考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1997年联考要求用300字左右的篇幅描写一段“街景”;1999年联考竟出现了一道以“联想题”命名的作文题,要求在“车站”“夏天的骤雨”“深夜的犬吠”三种意象中任选其一,展开联想,写一百字短文。而1999年学测的短文写作题更富新意:
以下是有关“鱼”的两种不同情景,请选择其中一项,写一段散文,可以从“人”的角度写,也可以从“鱼”的角度写,文限二百字至三百字之间。
(一)餐桌上的鱼;(二)水族箱中的鱼。
钟情于小作文的写作并将其固定为高考的一种作文题型,这种命题取向与台湾近几年在作文教学中倡导多元化和弹性化是分不开的。比如近年台湾作文教学流行漫画作文、接力作文、即兴作文、想象作文等,这些类型的作文篇幅短小精致,形式活泼,它们关心的不是如何使学生获得一整篇作文写作的能力,而更注重作文过程中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激发与培植。从这个意义上说,台湾高考作文命题依然秉承了“教什么就考什么”的优良传统。这种题型上的稳定性对稳定高中教学,鼓励教师教研有积极作用。
相对小作文而言,大作文可以放开手脚,从整体上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这种一大一小的稳定搭配,可一定程度地解决话题作文考查点相对模糊与课程教学联系不紧密的状况,从而有效督促师生加强日常的作文基本功训练。
2.读写结合,注重应用
近年台湾高考作文还呈现出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命题形式,就是强调读写结合。1996年学测的小作文要求阅读给定的资料,综合各则要点,重新组织,撰写一篇400字以内的白话短文,而这篇给定的阅读材料竟长达1240字左右。2003年学测作文题《香米碑》的给定阅读材料也在1200字左右。鉴于篇幅有限,兹举2000年学测的小作文题为例:
【文章赏析】请依指示作答,答案务必写在“答案卷”上。(占18分)
老浓溪营地附近,雪深数尺。溪水有一段已结冰。冷杉林下的箭竹全埋在雪下。冷杉枝叶上也全是厚厚的白,似棉花的堆积,似刨冰。有时因枝叶承受不住重量,雪块哗然滑落,滑落中往往撞到下层的枝叶,雪块因而四下碎散飞溅,滑落和碰撞的声音则有如岩石的崩落,在冰冷谧静的原始森林间回响。
这是陈列《八通关种种》里的一段文字,其中没有任何晦涩的词句,可是写得非常精彩。请细细咀嚼,加以鉴赏分析。
【提示】请就上引文字,由“遣词造句”“气氛营造”“文章风格”三方面综合赏析。
可见,这种读写结合的作文题,融合了大陆高考阅读试题的特点和材料作文题的优点,既避免了客观性选择题对学生鉴赏能力的评价局限,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对材料进行综合、评价、再创造的主观能动性。
另外,注重情景营造和对实际生活、工作问题的解决也是台湾高考命题的一大特点。如 2003年学测的非选择题第一题:
阅读下列资料,依要求作答。(占24分)
近年来,在高科技时代、e化浪潮中,传统式阅读却重新成为许多国家教育改革的重点。在美国,无论是克林顿任内“美国阅读挑战”运动或现任总统布什的“阅读优先”方案,均见国家元首大力提倡。“9·11”恐怖事件发生时,布什总统正在小学为小朋友说故事,情景令人记忆犹新。在英国,布莱尔首相在施政报告中连续重复三次“教育、教育、教育”以表达其迫切性,政府更订定“阅读年”,与媒体、企业、民间组织合作,要打造“一个举国皆是读书人的国度”。在澳洲,小学生的家庭作业包括念一本书,“至少念二十分钟才能停”。芬兰的学生在PISA调查中名列前茅,不但阅读能力最强,18%的芬兰中学生每天花一二小时,单纯只为了享受阅读的乐趣而阅读。台湾虽未参与PISA评量,但据文建会调查:十五岁以上民众从不看书或几个月才看一次的比例达38.7%,半年内不曾买书或杂志者占51.2%,而46%小朋友的休闲活动是玩计算机、看电视。……
有一所偏远地区的小学,全校师生约两百人,图书欠缺、设备老旧、经费短绌,且家长对学校的参与度甚低。现在假设你是这所小学的校长,看了上列资料,决心推动全校阅读,请写下你的《阅读推动计划》,文长至少200字。(占12分)
由于台湾近年的课程改革深受英美教育思潮的影响,因此,在课程设计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均比较注重社会因素的设计,即“着眼于使学习者掌握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术、技能”。①反映在高考作文命题上,类似这样提供真实的作文情景,并要求提供解决问题途径的题目正逐渐呈现上升趋势。
3.题材广泛,关注生活
在实行联考一考定终身的年代,台湾的高考作文命题内容十分单一。从思想内容看,那个时期台湾联考作文试题多偏重于传统伦理道德观点的阐述,其中,代“圣人”立言的作文题占了相当高的比例。对此,台湾一些兼具教学经验的作家曾斥之为“不脱八股与策论的老套”。②在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中,台湾将“生活化”列为课程教学的一个基本指导思想,从而给高中的作文教学带来了巨大变化。
尤其自1994年学测实施以来,台湾的高考作文试题可谓日新月异。反映在题材上,其内容涉猎之广前所未有。从1994年至今,联考、学测、指考的命题内容至少涉及环保、科技(1994联考、1996学测)、人生(1995、1998、1999联考和学测)、教育(1997联考、2003学测)、哲学、价值观(2000联考、2002指考)、农业(2003学测)、就业(2004学测)等近10个方面。
与祖国大陆的高考作文命题相似,台湾的高考作文在拓宽题材内容的同时,尽量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努力达到学生有话说的目的。但是,从近年台湾作文命题的实际效果来看,不加限制地为学生创造话题空间并不见得是好事。过度宽泛的作文命题等于没有命题;没有核心概念的发散联想等于没有联想,关于这一点下面还要论及。
三、台湾高考作文试题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命题形式上看,台湾的高考作文命题存在引导语不科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引导语偏少,学生审题缺乏根据,致使学生作文大而不当,洋相百出,给阅卷和评分带来困难。比如 2004年学测的短文写作试题:
下图中人与蛙的神情、姿态十分有趣,请细细玩味后,(一)各以 50字左右之文字描写他们的神情、姿态,(二)各以一两句话拟写他们当下的内心所想。(图略)
【注意】神情、姿态之描写,与各自内心之所想,二者之间应相关、呼应,不可风马牛不相及。
按照上述作文要求,只要学生将人和蛙的神情姿态及各自的内心所想呼应起来就算成功作文,而事实上,学生的联想和创造力实在让命题者大跌眼镜。比如,有的同学以武侠小说为背景,化身为“西毒”欧阳锋说:“这就是我要的蛤蟆功,我要暗暗演练,以对付王重阳、黄药师。”而青蛙的反应又如何呢?除少数天赋聪颖的青蛙具有“黄金无敌腿”之外,多数青蛙则以哀求人类为解脱之道。有的说:“放了我吧,我一家老小等我回去吃饭呢!”有的说:“我还没有结婚生子哩!”最让人敬佩的是,竟然还有青蛙在面对人类的追捕时大声疾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③……千奇百怪的联想内容,让阅卷老师一筹莫展,更无法准确把握评价的尺度。
另一种情况是引导语多而不精,前后矛盾,误导学生作文。如2004年学测第二个作文题:
陈先生今年50岁,他的太太来自越南,两名子女分别就读小学、幼稚园,一家四口仅靠他的薪水度日。一年前,陈先生失业了。……他迫切需要一份工作,但因文笔不佳,寄出的求职信往往石沉大海,因此拜托你帮他写一封求职信。他特别强调,工作、地点都不挑剔,希望待遇是4万元。
在写这封求职信之前,你必须仔细衡量上述陈先生的状况,从中选择若干,作为诉求重点,以便打动雇主的心。那么你会选择哪些重点呢?请逐项列出,并说明所以选择其作为诉求重点的理由。
【注意】本题用意,并不在要求写成完整的求职信,作答时,请逐项列出重点并说明理由即可。
在这个题目中,给定的材料中提到“拜托你帮他写一封求职信”,而“注意”项却“不要求写成完整的求职信”,并且引导语中并没有禁止学生写出完整的求职信,因此,考生在此题的写作中,出现了十分混乱的局面。竟有半数以上的同学以第一人称陈先生自居,还有相当多的同学将之写成求职信。④这些学生固然有审题不明之嫌,但引导语的模棱两可却是不争的事实。与此对应的是,2003年学测作文试题《香米碑》因为给定的阅读材料过于仔细,而引导语中又未对引用材料做出限制,以致很多学生大段大段地抄录给定的材料,连试卷的背面也抄满了文字。
其次,从命题内容来看,台湾近年作文试题有庸俗化导向。就拿2003年指考作文题《猜》来讲,由于题目引导语中有一句“上课中猜想暗恋的人会不会经过门外?”于是引发了很多考生都以猜“对方”的恋情为写作主题。由于学生缺乏生活和感情的积淀,因此有同学的“猜想”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如有考生陈述自己在公车上受到美女的注视,心中飘飘欲仙,猜想对方一定是对自己颇具好感,后来才猛然发现原来是自己的裤子拉链没有拉好。⑤
而2002年学测试题竟然要求考生改写情书。这封“充斥俗滥与错误的成语”的情书,出题者写得十分“爆笑”:“上个礼拜六在校刊编辑会议首度看到你,就被你煞得很惨。你长得称得上是闭月羞花,声音也像莺啼燕啭。从此,你在我心中音容宛在,害我卧薪尝胆、形容枯槁。我老妈看不下去,斥责我马齿徒长、尸位素餐,不知奋发图强,难道要等到名落孙山、墓木已拱才甘心吗?……”情书内容像个语文表达能力颇差的新新人类所写。⑥
难怪很多研究台湾教育的有识之士指出:“台湾教育发展中的一大痼疾是青少年问题日益增多,且有世风日下之势。……在台湾党派竞争和商风日盛之下,如何整顿学校德育已成为当前一个重大课题。”⑦看来,台湾高考作文命题中的价值取向问题也需要好好整顿一下了。
注释:
①钟启泉、李雁冰著《课程设计基础》,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五版,P4-8。
②倪文锦著《语文考试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P164-166。
③黄培青《人与蛙的狂想、失业者的悲歌与胡子变奏曲》,《国文天地》2004年4月号。
④同③。
⑤汪文祺、林淑云《“猜”不完的故事》,《国文天地》2003年9月号。
⑥台湾高考作文竟要求改写爆笑情书》,《每周文摘》总第124期。
⑦冯增俊著《走向新世纪的粤港澳台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P234-246。
参考资料:http://www.591sw.com/zuowen/timu/gkzwst/200605/31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