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学改革的方面

关于《教育学课程》专题式教学的利与弊的论文

《教育学课程》专题式教学的利与弊
【 作 者 】陈伏琴
【作者简介】陈伏琴,华中理工大学高教所
【 正 文 】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迫使各国把竞争的焦点放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创新教育势在必行。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体系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一、创新教育需要创新的教育体系
1、创新及创新教育的必然性。
1)历史的选择。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实质上是一部创新史。 人类社会从野蛮简陋的原始社会发展到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其间充满着一系列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创造,而科学的本质则是创新。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的推陈出新,创造出一些更适合于时代发展需要的新事物,才能迎来今天的辉煌。因此,创新是历史的选择。
2)时代的呼唤。知识经济时代,人类面临更多的挑战, 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和急剧变革,竞争更加激烈,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各种严重社会问题也越来越严峻,因此仅仅依靠对现有可利用资源的有效配置已经行不通。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就是创新。知识经济赋予我们的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创新,才能最好的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3)社会的需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进行的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改革的模式无路可循,唯有自己在探索中开辟自己的路,因此社会主义事业实质上走的是一条创新之路。“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发展中国家,要赶超世界发达国家,立足于世界之林,只有依赖于大量创新人才的贡献。
创新已是一种趋势一种必然。但与世界一些伟大的民族相比,与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相比,我们全民族的创造精神和创造力还是相当不相称的,因此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成当务之急。个人的创造潜力,虽系先天的禀赋,可是人人具有。个别差异的存在,只表明程度上的高低与类型的不同;且每个人的发展都不充分,还有余地接受教育,使之尽量发展。创新能力可因教育教学而发展。史坦(stein )在其《激发性的创造能力》(1974)中,认为创造性思维能力,唯须适当的教育。因此我们应努力改革传统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扩大学生创新的最近发展区,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
2、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改革课程体系。
课程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
创新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是教学,课程则是教学活动中内容和实施过程(或方式)的统一,因而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课程的设置合理与否,课程质量的高低,其实施是否有效,都直接关系到人才的质量,对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人们常说,课程居于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的“心脏”,有人甚至提出高等教育学逻辑起点以课程为起点。同时,课程又是把教育思想、观念、宗旨等转变为具体教育实践之间的中介,没有这个中介,一切教育目的、思想、观念、宗旨等都不可能得到落实。因此,要实现创新教育目的,优化课程体系应是首当其冲。
二、现有课程体系的弊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曾指出“教育可以培养创造性,也可以扼杀创造性”,而我国的传统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方面实在不可恭维,从某种意义上说,已大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而不合理的课程体系对形成这一缺憾无疑是起了雪上加霜的作用。因此,实施创新教育,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找出现有课程体系的种种弊端,然后对症下药。
现有的课程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弊端:
1)知识分割过细。由于课程大多按不同专业设置, 有些专业口径狭窄,课程局限于狭窄的知识面内,因此各门课程之间分割的很细。教学内容划分过细,各门课程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许多教材面面俱到,教师讲授又照本宣科,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必然会导致对许多重要内容的舍弃,舍本逐末。而各个专业之间又泾渭分明,隔行如隔山,学科之间难以迁移,由于知识分割过细,各自为政,缺乏整体考虑,其结果一方面造成学生知识和能力不必要的重复和产生某些漏洞,另一方面,又造成学生单向的、刻板的、片面的知识结构,不利于他们多维的、灵活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2)课程内容陈旧。许多教材都还是七、八十年代的产物, 有的甚至更早,很少涉及科学发展前沿的东西,缺少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新内容,如生态环境问题等,教材内容缺乏时代性,新颖性,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尤其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更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3)课程过于求同。课程内容大多属于定论的东西,不容置疑, 缺乏对学生的启发性,致使学生习惯于接受书本已有的结论。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求同思维的训练,而忽视求异思维。课程设置强调统一性,一味地讲求整齐划一,忽视个性的培养,其结果是学校无特色,学生无特长,不利于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的成长。4)教师单向灌输。教学以灌输知识为主, 片面强调知识传承以及应试技巧的训练,教学中过分偏重讲授的方法,强调按部就班的教育方式,多采用演绎法,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5)实践环节薄弱。课程大多注重理论的学习,而忽视实践环节。从理论到理论,课程显得既枯燥无味,又空洞乏力,导致学生虽满腹经纶,却只能纸上谈兵,动手实践能力较差。
6)课程结构不当。专业课比例过大,而对基础课重视不够; 必修课过多,选修课较少;重课堂教学,而轻活动课程;重视显性课程而忽视隐性课程等。其结果是课程门类多,课时多,学生负担重,自学时间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特长,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才能。
现有的课程体系造成综合教育的削弱,创新教育的忽视,实践观念的淡薄,使得学生的知识面狭窄,科学与人文分离,动手实践能力差,个性发展受到忽视,最终阻碍学生创造性发展。
种种弊端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受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思想的影响。即重共性轻个性,重理论轻实践等;二是受系科分割的影响。“大学被狭隘的系科利益所分割,造成了扩大学习领域的障碍。”
三、课程设置的依据
英国哲学家洛克曾经告诫人们:“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如配错了药一样,绝不能错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要改革不合理的课程体系,首先要清楚课程设置的依据。
课程设置要考虑众多因素。其中社会与时代要求、科学知识发展的需求及个性发展的需求是几个主要方面。
1)社会与时代的需求。社会结构一般包括经济、 政治和文化结构,他们对课程的发展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其中经济结构的影响是主要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展示其巨大的魅力。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人类将会更深刻地体会到“吾生也有涯,而学也无涯”的矛盾性,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大势所趋,因此创新教育的内容要在课程中得到 深刻反映。面临信息社会,高新技术的发展也应在课程中得到体现。
2)科学知识发展的需求。 科学知识是人类认识成果的特殊形态和高级形态,课程总是从科学知识总和中根据一定的标准精选出来的,因此课程内容一般体现着人类文化的基本要素和精华。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各个独立学科之间已由单线联系走向多维联系,从而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相互渗透、多层次的、综合的科学体系。设置一门新的学科,必须懂得与此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要建立和设置较完备的较科学的学科体系和课程门类结构还必须把握和理解整个科学体系中,各个分支学科的具体内容。
3)个性发展的需求。 课程是为促进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而设计的,因此受教育者个性结构发展的需求对课程的发展同样具有制约作用。总的来说,大学生应该处在科学知识发展的前沿,要设置合理的大学课程,就必须了解大学生的已有发展水平及其发展需求。大学生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表象和形象思维能力;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也发展到较高水平,促使他们能超出有形的物质条件的束缚而思考问题;他们的思维富于独立性、批判性、组织性和深刻性。与此相关的是,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以及注意力,都已经达到基本成熟的程度,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另一方面,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正经历着一个明显的分化、矛盾和统一的过程。通过自我意识,大学生常对自己的整个心理特征进行评价,分析自己的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特征等的优势和特点,并力求使之趋于完善。非智力因素在大学生的创造活动中起着始动、定向、引导、维持、强化、调节与补偿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作用。由此可见,大学生认知过程和自我意识方面的心理发展水平,表明大学生要求独立,要求发展个性的愿望更加强烈,大学阶段也是创造性发展的“关键期”。
大学课程的设置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协调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努力设置最优化的课程体系。
四、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
课程体系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本文仅从课程内容与课程结构方面谈一下一孔之见。
1、课程改革的总目标。
教育应促进人的全面的和谐发展,课程应该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教育改革的总目标应是构建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优化的课程体系应促使人才从以下几方面的提高。
1)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统一, 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的统一,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统一等。
2)自学能力的增强。 课程改革必须有利于大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因为独立思考是创新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首先要从时间上保证,如缩减课时,留给学生足够的自学时间;另外,从物质上保障,如图书馆、实验室等设施的建设。
3)人格品质的塑造。大学生不仅要学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 课程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品质。
4)实践能力的提高。
5)学生个性的发展。2、课程内容的改革。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是确立课程内容首先要明确的问题。任何知识都有价值,但“最关重要的问题不在于哪个知识有无价值,而在于它的比较价值”(斯宾塞语)。课程内容是价值实现的载体,功利主义者以“有用”为最高价值,但有用的价值标准往往具有近视性、片面性,不利于人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选择知识的标准应从“有用”转向“有效”。有效知识指对学生新的或具有新意的观点、材料。
有效知识不同于有用知识,它既包括一部分有用知识,也包括一部分“无用”知识。有些知识当时对学生个体来说,也许无用,或者表面看起来无用,但就学生的长远发展看却是大有用处的。同样的,有用知识也不一定都是有效的,有些知识虽然有用,却对学生来说并无新意,因此也不能算有效知识。
有效知识也不同于科学知识,它也包括一部分非科学知识,有些科学知识就现实意义来讲,逐渐陈旧、老化,它的价值越来越低,直至接近为零,而沦为无效知识。如气象台“预报”“昨天”的气象。即使正确也无效了。非科学知识也不能笼统的认为都是无效知识。如神学、宗教等是非科学,它为什么经久不衰,说明它有一定的有效性非科学知识可以启迪人们的思考,努力“证伪”,从非科学走向科学,从而形成更牢固的科学世界观。因此课程内容应尽可能选择有效知识,主要是那些科学而又有用的有效知识。
在确立了这一指导思想后,我们认为大学课程的具体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是使学生形成某种职业定向以及用较短的时间胜任某一专业领域的工作的保证。专业赋予人们谋生的技能,是社会发展和人口发展都需要的生存与发展的手段。
2)人文、社会课程。 高等教育目标应当是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需求出发,达到两点:一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二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事。专业课程主要教会我们做事,而教学做人的课程却常常被忽略了。而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成为社会人,使人区别于禽兽。因此人文社会课程的开设是必不可少的。人文社会课程主要包括文、史、哲、艺术、经济学、社会学等。尤其是艺术教育还没受到应有的重视,而它对开发人的右脑,陶冶人的情操及对创造性的培养方面所能起的潜在作用还远远没有开发出来。
3)科学方法论课程。现代社会是科学高度发达的产物。 大学生理应处于科学知识发展的前沿,而且许多大学生将来都会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即使不如此,科学方法的掌握也有利于他们的学习,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因此应开设诸如科学研究方法、创造学等方法类的课程。
4)现代信息技术、工具类课程。现代社会知识急剧膨胀, 而且日新月异。知识的获取与选择日益重要,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加速人们对知识的获取。当代大学生要及时地了解科学发展的新形势,就必须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与工具。因此计算机网络知识也应扩充到课程中来。
5)实践课程。针对我国大学生动手能力差的特点, 实践课程更应受到重视。光有理论,缺乏实践是很难取得更大突破的。理论不付诸于实践,就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应加强实验课、第二课堂等活动课程的建设。
3、课程体系的三个转变。
实施课程体系改革,无论从观念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应当实现三个转变。
1)认同性课程转向“创造性”课程。
与工业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其职责在于把个体训练成为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操作者,因此课程具有“认同性”的属性。课程传授“有用”的知识、技能及行为规范,学生在掌握知识的数量上达到高效率及行为变化上达到高质量,学生只是处于被动接受知识地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创造性的“构想”及技术更新构成了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为宗旨的“创造性”课程必将成为学校课程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而进行改革的方向。“创造性”课程与“认同性”课程的主要区别在于课程的出发点及学习的心理水平不同。“创造性”课程将学生的学习由感知、记忆水平提高到想像、思维高度。主要特征是学生在课业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意识、态度及创造性地掌握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创造性”课程并不否定对知识掌握的必要性,但却不止于认同式的掌握。现代社会知识激增,各行各业变化加剧,掌握一门技能便一劳永逸的传统逐渐被打破。要解决知识无限膨胀与学习能力有限的矛盾,要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就必须掌握最基本的、系统的、方法的知识,因为只有这些知识才具有更强的迁移力。另外,应该教给学生科学前沿的东西,扩大学生的新视野,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2)“专业化”课程转向“综合化”课程。
传统教育只注重“专业化”课程,学生视野局限于狭窄的知识领域,难以有新突破。现代社会,各行各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局限于某一狭窄专业的孤陋寡闻者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创新往往产生于各专业之间的交叉处。因此,实施“综合化”课程是现代科学向协同化和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人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性,客观世界的有机统一性等因素影响的必然结果。通过实施综合课程,有助于给学生提供完整的世界图景(知识结构);可以消除课程繁多、学生负担过重的倾向,有助于应付知识的激增,利于学生的学习和个性的发展。综合化课程一般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的内容糅合在一起而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叫作融合课程(fused curriculum),如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一种是合并数门相临学科的内容形成的综合性课程,叫做广域课程(broadfields curriculum)。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教育学》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一, 实施素质教育——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题。实施素质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需要。如何做改革?四个并重。1, 面向结果与面向过程并重。2,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重。3, 教师指导与学会学习并重。4, 一般能力培养与创造品质并...

高校教育改革方向之我见的论文
高校教育改革方向之我见的论文 摘要: 从高校发展的社会环境出发,探讨高校教育现在的发展状况和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关于高校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希望可以作为相关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参考。 关键词: 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大学生;人才培养 一、高等教育现状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和人们对教育重...

护理教育学应如何改革
3、重视实践教学,培养教学技能 护理教育学实践环节教学共18学时,分四个阶段安排,包括撰写教案、小组“说课”与互评、大组正式讲课与评比、全班内讲公开课等。教案撰写主要安排在课余时间进行,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护理专业课程选择一段内容,撰写一份20分钟的教案(含教学设计和详细讲稿)。小组“说课...

关于教育学改革的方面
课程体系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本文仅从课程内容与课程结构方面谈一下一孔之见。1、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教育应促进人的全面的和谐发展,课程应该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教育改革的总目标应是构建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优化的课程体系应促使人才从以下几方面的提高。1)创造性思维的培...

学前教育的改革有哪几项?
根据教育学理论和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我认为学前教育改革应该有以下几点:1. 推广幼儿园普及,提高教师素质。2. 建立学前教育制度体系,规范学前教育课程和教学方法。3. 开展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例如家庭式、社区式、幼儿园式等。4. 推行全面素质评价制度,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社交能力、语言发展、学习能力...

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转变教育观念是当前我国教育的最主要的方向。一、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在21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候,我们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的对手将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现在正在学校里学习的中小学生,将是参与这场竞争的中坚力量。所以,我们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就决定着将来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成败。近年来国外大量心理...

教学方法改革与发展趋势有哪些
一、由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由以传授知识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打好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为重心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只注重教师的教,不研究学生的学。针对这一弊端,国内外的教学改都把重心从"教到学,从传授知识转移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教育观念的这一变化,引起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不论是暗示法...

教育学试题 现代学制变革的趋势
由于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对各类高级人才的需要,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其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高等教育机构的多样化趋势。多样化又表现为多层次和多类型两个特点:多层次是指传统大学向下延伸为专科层次,向上延伸为硕士、博士两个层次。这一现象在美国体现为初级学院(社区学院)、...

高校教学方法如何改革
高校教学方法如何改革 1 高校课程教学方法研究现状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学方法研究引起了众多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家与教育学家的广泛兴趣。姚利民对高校教学方法研究进行了综述,他与其合作者从教学方法研究的重要性出发,阐述国内的教学改革的现状,认为尽管政府和高校在教学改革上做...

举例说明如何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当前高等教育研究在宏观领域与微观领域的重点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宏观研究领域。宏观研究主要指有关高等教育发展中带有指导性、全局性、影响较大、意义深远的相关问题研究。主要涉及高等教育发展的哲学层面研究,如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人才观、质量观、发展观,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研究;高等教育与新时期政治、经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