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内涵

如题所述

春节的风俗习惯:

春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春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春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祭灶、扫尘、购置年货、贴年红、洗头沐浴、张灯结彩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也是人们抒发对幸福和自由向往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

过春节前,别井离乡的人们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年节期间,亲朋好友之间相互走访拜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春节也是敦亲祀祖、祭祝祈年的日子。祭祀是一种信仰活动,是人类在远古生存活动而创造出来的期望与天地自然和谐共生的信仰活动。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人们在春节祭祀上天神灵(祖先),是在重温先祖们构建的“天人合一”生态世界基础上,缅怀和感受天地神灵(祖先)好生之德的神圣与威严,不忘肩负“天道秩序”赋予今人维护人伦向善的责任与使命,心怀敬畏,方行之高远。

春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日。元日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烟花照天、辞旧岁、迎新年等等各种庆贺新春活动活动达于高潮。年初一早上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元日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一体的盛典春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

而时至今日,大部分地方除祀神祭祖活动有所淡化以外,春节的其它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传统节日仪式与相关习俗活动,是节日元素的重要内容,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内涵。

春节的文化内涵:

春节民俗深刻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自然伦理价值。岁首大年,时值立春节气,为四季循环之首,大年在民国时期得名春节,与大年所在节令时段有着密切关系。虽然传统社会大年以元日、元旦、正日、新正命名,但大年节俗中早就包含了与立春节气相关的元素,如大年的春联、宜春帖、春酒等,王安石《元日》诗中的“春风送暖入屠苏”就形象地歌咏了元日与新春的内在关联。

而春节民俗以祭祀祖先的方式,促进人们与历史对话,增强人们的历史责任感与传承文化的使命意识。同时,春节民俗以家人团聚为核心,以隆重的年夜饭仪式,召唤散在四方的家人回归故乡,享受亲情盛宴,并以围炉守岁、夜话家常与拜年祝福的方式,强固家庭人伦。

对于家庭价值的坚守,是春节走向世界的积极因素。春节除了家庭团聚外,还是亲邻交往的重要机会,城乡社区居民春节之际以人情往来、拜贺新年、欣赏年戏与庙会社火等活动形式,增进社区成员的相互理解与沟通,实现社区有机团结与文化认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节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20-02-18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但是,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汉武帝刘彻感到历纪太乱,就命令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

  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废除旧历改用阳历(即公历),用民-国纪年。并决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民-国元年1月1日。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称元旦。但民间仍按传统沿用旧历即夏历,仍在当年2月18日(壬子年正月初一)过传统新年,其他传统节日也照旧。有鉴于此,1913年(民-国二年)7月,当时的袁世凯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并同意春节例行放假,次年起开始实行。自此夏历岁首称“春节”。 现行“春节”称谓只有95年历史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

  地球绕太阳一周,历法上叫一年,循环往复,永无止境。但是,人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节气的不同,就以夏历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岁首。每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半夜子时(十二点)过后,春节就算正式来到了。

  临近春节,人们采办年货,除夕时,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贴年画、春联;迎接新的一年来临。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春节庆祝活动更为丰富多彩。不仅保留了过去民间习俗,剔除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的活动,而且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使春节具有新的时代气息。1949年1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三天。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年糕、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耍龙的,也有踩高跷、跑旱船的。在有些地区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丰收。古代的蒙古族,把春节叫做“白节”,正月叫白月,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过藏历年。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是过“古尔邦节”。春节也是苗族、僮族、瑶族等的盛大节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1-03
春节是中国及一些亚洲民族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因此春节的习俗也多种多样。因为相传年兽怕红色,怕火光和怕响声,所以人们便有了贴红色纸类制品(贴红春联、红窗花)、放鞭炮、敲锣打鼓等习俗。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习俗都不相同。
1小年

祭灶 趣闻
吃灶糖 2腊月二十四

3腊月二十五

做豆腐 接玉皇
赶乱岁
照田蚕
千灯节
4腊月二十六

5腊月二十七

6腊月二十八

7腊月二十九

祭祖 小除夕
8腊月三十

除夕
贴门神
贴春联 贴年画
守岁
9正月初一

开门炮仗
拜年 给压岁钱
占岁
贴画鸡
聚财
10正月初二

11正月初三

羊日
烧门神纸
谷子生日
小年朝
12正月初五

迎财神
路头神 送穷
开市
13正月初七

人日 捞鱼生
摊煎饼 踏青
登高
14正月初八

谷日
顺星
15正月初九

16正月初十

石头生日
贺老鼠嫁女
17正月十五

元宵节
灯会
吃元宵
演社火
第3个回答  2018-02-26
习俗
春节我古节全重要节何庆贺节千百历史发展形些较固定风俗习惯许相传至今
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尧舜代春节扫尘风俗按民间说: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除陈布新涵义其用意要切穷运、晦气统统扫门
2.贴春联
春联叫门、春贴、联、、桃符等工整、偶、简洁、精巧文字描绘代背景抒发美愿望我特文形式每逢春节论城市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幅红春联贴于门节增加喜庆气氛习俗起于宋代明代始盛行清代春联思想性艺术性都提高梁章矩编写春联专著《槛联丛》楹联起源及各类作品特色都作论述
3.贴窗花倒贴福字
民间喜欢窗户贴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仅烘托喜庆节气氛集装饰性、欣赏性实用性于体剪纸我种普及民间艺术千百深受喜贴窗户所称其窗花窗花其特概括夸张手吉事祥物、美愿望表现淋漓尽致节装点红火富丽
第4个回答  2014-01-03
感觉春节增肥日

春节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春节的文化内涵和意义如下:1、家庭团圆和亲情:春节是家庭团聚的时刻,无论人们身处何方,都会在这个时间回家与家人团聚,一起欢度新春。这种家庭团圆的传统体现了中国文化中重视家庭、亲情的价值观。2、祈福和祝福:春节是祈求新年平安、吉祥、幸福的时刻,人们会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等,以期迎来新的...

春节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2. 春节的传统习俗富含深意,旨在驱除邪恶,祈求吉祥。放鞭炮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习俗,它象征着驱逐过去的厄运,迎接新年的好运。3. 正月初一是新的一年和春季的开始,它自古以来就与“春”的概念紧密相连。在这个日子里,家庭成为中国人情感的归宿和凝聚点。4. 春节期间,人们追求的不仅是外在世界的和...

中国春节的风俗习惯
中国春节的风俗习惯 一、贴春联、福字与门神 在春节来临之际,人们会在家门口贴上春联、福字和门神。春联一般是对仗工整的对联,寄托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福字则表达了对新年的美好祝愿。门神通常选取一些具有驱邪纳祥意义的形象,如神祇、武将等,以祈愿新的一年平安吉祥。二、年夜饭与守岁 春节期间...

春节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关于春节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2、春节文化内涵:合家团圆,国泰民安。每逢春节,不管是风和日丽的暖冬,还是大雪漫天的寒冬,人们总要从四面八方回到自己的家乡,和父母亲人们团聚,一家围坐在一起吃一顿热气腾腾的年夜饭,为的就是要享受那份家庭的温暖和亲情,不论是北方吃饺子,还是南方吃年糕,其内涵追求的都是团团圆圆,和...

春节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1. 春节,这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节日,象征着家庭的团圆和国家的繁荣。2. 每逢新春佳节,人们都会不顾一切地从各地赶回家中,与家人共聚一堂,共享温馨的年夜饭。3. 无论是北方的饺子还是南方的年糕,这些传统食物都蕴含着团圆和和谐的寓意,表达了对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4. 春节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岁首...

春节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1. 春节,这一传统节日,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不仅体现了“仁义礼孝和”的道德理念,还涵盖了人们对于“福禄寿喜财”的美好向往。2. 春节是对阖家团圆的美好庆祝,也是举国欢庆的热烈展现。从时间的更迭来看,春节象征着新年的到来,取代了旧年。人们在这一时刻,通过各种庆祝活动,迎接新生的时间和...

春节的内涵是什么?
1. 春节的文化内涵体现在家庭团圆和国家安宁上。2. 春节期间,人们不论身处何方,都会回到故乡与家人共度佳节。3. 除夕之夜,家人围坐一堂,共享丰盛的晚餐,象征着团圆和亲情。4. 不论是北方食用饺子还是南方食用年糕,都代表着对完整和谐生活的向往。5. 春节的愿望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6...

春节的"文化内涵"
1、春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从年尾廿三(或廿四日)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祭灶、扫尘、购置年货、贴年红、洗头沐浴、张灯结彩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2、春节是敦亲祀祖、祭祝祈年的日子。祭祀是一种信仰活动,是人类在远古生存活动而创造出来的期望与天地...

春节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2.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从各地聚集回家,与家人共度佳节,共享团圆饭,以此感受家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3. 不论是北方吃饺子还是南方吃年糕,春节的食物都寓意着团圆和和谐,人们期望国家繁荣和个人幸福。4. 春节,亦称农历新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俗称新春、新岁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

关于春节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内涵
1. 春节,这一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2. 在春节期间,人们通过过小年、迎春扫尘、备年货蒸年糕等活动,展现了对新年的热切期待和美好祝愿。3. 年夜饭是家人团聚的时刻,传统座次体现了尊老爱幼的中华美德,而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则彰显了中国的饮食智慧。4. 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