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律诗的仄起平收句算不算犯了孤平呢?

在百度百科中查到的孤平解释:除了韵脚,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孤平”。所谓“孤平”,是专指平收句(也就是押韵句)而言的,如果是仄收句,即使整句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
那么,五言的仄起平收句:仄仄仄平平,首先,这句是平收句吧!其次,它除了最后那个押韵的平声字以外,就只一个平声字吧!那么为何这五言的仄起平收句不算是犯了孤平的大忌?还被当作五言的一个基本句型?

楼主你没有看仔细。

你可以再百科一下“孤平”的定义,我帮你原文摘过来:

孤平
诗律术语。律语大忌。指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型第一字用了仄声,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型第三字用了仄声,全句除了韵脚外只剩下一个平声,故称。唐人律诗最忌“孤平”。倘在上述句型五言第一字或七言第三字位置上遇到必须用仄声字,绝对无法换平声字时,则要采取“拗救”的办法。

其实说的很清楚了,孤平的定义只专用在五言“平平仄仄平”句型里,其他句型是不适用的。只有“平平仄仄平”句型才会出现孤平出律,其他任何一种句型都没有“孤平”出律,即便那一句符合“韵脚句”“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的条件。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5-12
这是在律诗的规定中特定的一种平仄格式,即:
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第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
比如杜甫《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一首诗只有两个句子是应该用“平平平仄仄”的,这里都换上了“平平仄平”了。
这种现象在唐宋诗中比较多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