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 阅读答案

有一年八月,郑板桥从扬州回家过中秋节,因手头没多少钱,他就搭了一只顺便回家的船。这船不但小,而且篷帆破烂,百孔千疮。夜晚,皎洁的月光透过篷上的破洞落到船上,倒也别有一番情趣。郑板桥兴奋不已,脱口而出篷破船装零碎月”,可下句怎么也想不出来。 转眼中秋已过,郑板桥收拾衣物准备回扬州。这天夜里,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他家住房的土墙轰”的一声倒了下来。大风立刻横扫而过。坏了!”郑夫人接着这下完了!”......当郑板桥说明缘故后,郑夫人哭笑不得,说倒:"你呀,你呀,真是......"
请问 郑夫人哭笑不得,说倒:"你呀,你呀,真是......"。真是后面省略了什么话?请写出来。

不对的 并不是书呆子 而是书迷 因为你们想一想 郑板桥是什么人 如果不知道就看下面↓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扬州八怪”之一。历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人称三绝。有《板桥全集》。
所以 看到这些,你明白一点了吗?是很有名的人。说他是书呆子岂不是给他抹黑吗?对不对要是你们还不懂,我就再给你们讲一讲↓(下面有详细记载的)

读书教书
  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
  他的先祖于明洪武年间由苏州阊门迁居兴化城内至汪头,至郑板桥已是第十四代。父亲郑之本,字立庵,号梦阳,廪生, 郑板桥故居品学兼优,家居授徒,受业者先后达数百人。
  1693年11月22日子时郑板桥出生,其时家道已经中落,生活十分拮据。三岁时,生母汪夫人去世,十四岁又失去继母郑夫人。乳母费氏是一位善良、勤劳、朴真的劳动妇女,给了郑板桥悉心周到的照顾和无微不至的关怀,
成了郑板桥生活和感情上的支柱。郑板桥资质聪慧,三岁识字,至八、九岁已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联对。
少时随父立庵至真州毛家桥读书。十六岁从乡先辈陆种园先生学填词。大约在二十岁左右考取秀才。二十三岁娶妻徐夫人。是年秋郑板桥首次赴北京,于漱云轩手书小楷欧阳修《秋声赋》。二十六岁至真州 之江村设熟教书。三十岁,父亲去世,此时板桥已有二女一子,生活更加困苦。作<<七歌>>诗,慨叹“郑生三十无一营”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
  卖画扬州 由于生活困苦,郑板桥在三十岁以后至扬州卖画为生,实救困贫,托名”风雅”。在扬州卖画十年期间,也穿插着一些旅游活动。不幸 的是徐夫人所生之子去世,郑板桥曾作诗以致哀。三十二岁出游江西,于庐山结识无方上人和满洲士人保禄。出游北京,与禅宗尊宿及其门羽林诸子弟交游,放言高论,臧否人物,因而得狂名。在名期间,结织了康熙皇子、慎郡王允禧,即紫琼崖主人。
  三十五岁,客于通州;读书于扬州天宁寺,手写《四书》各一部。三十七岁时作<<道情十首>>初稿.三十九岁,徐夫人病殁。郑板桥十载扬州,结论了许多画友,金农、黄慎等都与他过往甚密,对他的创作思想乃至性格都有极大的影响。
官宦生涯
  1732年,郑板桥四十岁,是年秋,赴南京参加乡试,中举人,作《得南捷音》诗。为
求深造,赴镇江焦山读书。现焦山别峰庵有郑板桥手书木刻 对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1736年,乾隆元年,四十四岁,在北京,参加礼部会试,中贡士,五月,于太和殿前丹墀参加殿试,中二甲第 八十八名进士,为赐进士出身”,特作<<秋葵石笋图>>并题诗曰我亦终葵称进士,相随丹桂状元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1737年,四十五岁,滞留北京一年左右,以图仕进,未果,南归扬州.得江西程羽宸资助,娶饶氏。乳母费氏卒。1739年,四十七岁,作七律四首赠淮南监运使虞见曾。1740年, 四十八岁,为董伟业《扬州竹枝词》作序。1741年,四十九岁,入京,候补官缺,受到慎郡王允禧的热情款待。
  作吏山东
  郑板桥五十岁时,即1742年春天,为范县令兼署小县朝城,始订定诗、词集。1743年,五十一岁,将<<道情十首>>几经修改,至是方定稿,刻者为上元 司徒文膏。1744年,饶氏生子。郑板桥宰范期间,重视农桑,体察民情、兴民休息,百姓安居乐业。
  1746年,乾隆十一年,五十四岁,自范县调署潍县。是年山东大饥,人相食。潍县原本繁华大邑,然自是年灾荒连年,救灾便成了郑板桥主持潍县政事的一项 重要内容,他开仓赈货,令民具领券供给,又大兴工役,修城筑池,招远近饥民就食赴工,籍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食之。尽封积粟之家,活万余人。秋以歉收,捐廉 代轮,尽毁借条,活民无算。潍县饥民出关觅食,板桥感叹系之,作逃荒行。
  1748年大学士高斌和都御史刘统勋为特使到山东放赈,板桥随之。秋大熟,潍县灾情 渐趋缓解,饥民也由关外络绎返乡,板桥作还家行纪其事。为防水浸寇扰,捐资倡众大修潍县城墙。秋末,书修潍县城记。
  1751年,海水溢,板桥至潍县北边 禹王台勘灾。郑板桥作官意在得志则泽加于民,因而他理政时能体恤平民和小商贩,改革弊政,并从法令上、措施上维护他们的利益,板桥宰潍期间勤政廉政,无留积,亦无冤民, 深得百姓拥戴。潍县富商云集,人们以奢靡相容,郑板桥力倡文事,发现人才,留下了许多佳话。1747年,满洲正黄旗人、侍讲学士德保主试山东,板桥同在试院,相与唱和。1748年,乾隆 出巡山东。郑板桥为书画史,参与筹备,布置天子登泰山诸事,卧泰山绝顶四十余日,常以此自豪,镌一印章云乾隆柬封书画史”。
  1749年,五十七岁,饶氏所生之子又于兴化 病殁。与御史沈延芳同游郭氏园。重订家书、诗钞,并手写付梓。1750年撰板桥自序。同年,重修文昌祠,倡建状元桥,作文昌祠记。1751年,五十九岁,作难得湖涂横幅。1752年,主持修潍县城隍庙,撰城隍庙碑记,在文昌祠记和城隍庙碑记里,板桥力劝潍县绅民修文洁行”,在潍且百姓间产生了 相当大的影响。同年,与潍县童生韩镐论文,并作行书七言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郑板桥在潍县任上著述颇多,其《潍县竹枝词》四十首尤为脍炙人口。
  你们懂了吗?请采纳。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1
郑板桥作诗

有一年八月,郑板桥从扬州回家过中秋节,因手头没多少钱,他就搭了一只顺便回家的船。这船(既 )小,(又)篷帆破烂,百孔千疮。夜晚,皎洁的月光透过篷上的破洞落到船上,倒也别有一番情趣。郑板桥兴奋不已,脱口而出:“篷破船装零碎月”,可下句怎么也想不出来。
转眼中秋已过,郑板桥收拾衣物准备回扬州。这天夜里,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他家住房的土墙“轰”的一声倒了下来。大风立刻横扫而过。“坏了!”郑夫人接着,“这下完了!”说罢便愁眉紧锁。“这下有了!”郑板桥倒喜形于色。随后郑夫人就失声痛哭,郑板桥(却)放声大笑。郑夫人以为丈夫经受不了这一打击,突然发疯,连忙擦去眼泪劝慰道:“这不要紧的,别急,别急。”不料郑板桥推开她:“快,快拿纸笔来。”郑夫人莫名其妙,只得找来文房四宝,只见了板桥提笔就写:“篷破船装零碎月,墙倒屋进整齐风。”
当郑板桥说明缘由后,郑夫人哭笑不得,说道:“你呀,你呀,真是书呆子”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6-07
有一年八月,郑板桥从扬州回家过中秋节,因手头没多少钱,他就搭了一只顺便回家的船。这船(既 )小,(又)篷帆破烂,百孔千疮。夜晚,皎洁的月光透过篷上的破洞落到船上,倒也别有一番情趣。郑板桥兴奋不已,脱口而出:“篷破船装零碎月”,可下句怎么也想不出来。
转眼中秋已过,郑板桥收拾衣物准备回扬州。这天夜里,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他家住房的土墙“轰”的一声倒了下来。大风立刻横扫而过。“坏了!”郑夫人接着,“这下完了!”说罢便愁眉紧锁。“这下有了!”郑板桥倒喜形于色。随后郑夫人就失声痛哭,郑板桥(却)放声大笑。郑夫人以为丈夫经受不了这一打击,突然发疯,连忙擦去眼泪劝慰道:“这不要紧的,别急,别急。”不料郑板桥推开她:“快,快拿纸笔来。”郑夫人莫名其妙,只得找来文房四宝,只见了板桥提笔就写:“篷破船装零碎月,墙倒屋进整齐风。”
第3个回答  2010-07-18
郑板桥作诗

有一年八月,郑板桥从扬州回家过中秋节,因手头没多少钱,他就搭了一只顺便回家的船。这船(既 )小,(又)篷帆破烂,百孔千疮。夜晚,皎洁的月光透过篷上的破洞落到船上,倒也别有一番情趣。郑板桥兴奋不已,脱口而出:“篷破船装零碎月”,可下句怎么也想不出来。
转眼中秋已过,郑板桥收拾衣物准备回扬州。这天夜里,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他家住房的土墙“轰”的一声倒了下来。大风立刻横扫而过。“坏了!”郑夫人接着,“这下完了!”说罢便愁眉紧锁。“这下有了!”郑板桥倒喜形于色。随后郑夫人就失声痛哭,郑板桥(却)放声大笑。郑夫人以为丈夫经受不了这一打击,突然发疯,连忙擦去眼泪劝慰道:“这不要紧的,别急,别急。”不料郑板桥推开她:“快,快拿纸笔来。”郑夫人莫名其妙,只得找来文房四宝,只见了板桥提笔就写:“篷破船装零碎月,墙倒屋进整齐风。”
当郑板桥说明缘由后,郑夫人哭笑不得,说道:“你呀,你呀,,住房的土墙都倒了,还在想你的诗句呢。真是个十足的书呆子
第4个回答  2019-04-21
1、
(1):3
(2):4
(3):1
(4):2
2、
(1)他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
(2)郑板桥一生在诗书画方面有着杰出的成就
3、热爱老百姓、帮助老百姓
(1)当官时,闹荒灾,私自开仓,被罢了官。
(2)他有个怪脾气:一些财主……(中间省略,照抄即可)他偏不画
(3)郑板桥卖字画得来的钱,大多数给了穷人。
4、谦虚、有节、坚强、刚硬、不与世人争名
5、自己找吧,注意梅兰竹菊都要写一句。

《郑板桥》阅读答案_记叙文阅读(实用7篇)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其画竹、兰闻名。曾担任范县令,爱护百姓如同子女。后来调任潍县,正值荒年,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有人阻止,燮说:“现在是什么时候,如果辗转申报,百姓如何能活下来?如果受到上天谴责,我一人承担。”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离任之时,百姓沿路相送。【...

《郑板桥》阅读答案_记叙文阅读
郑板桥,曾任范县令,以案无积牍、爱民如子著称。后调任潍县,适逢荒年,民食艰难。板桥毅然开仓赈济,面对反对,他力主迅速行动,曰:“今何时,待申报再行,民岂得生?若上谴,我自担当。”板桥当即发放谷物,救活万余人。任满时,父老沿途相送。注释:迁,调动官职;谴,责问或责备。解释加点词...

《郑板桥》阅读答案_记叙文阅读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其画竹、兰技艺精湛闻名。他不仅担任范县令,更将爱民如子的观念贯穿于为官之道。在范县任上,他为官清廉,公余时间常与文人雅士畅饮赋诗,甚至有人几乎忘记了他是地方长官。后调任潍县,正值荒年,百姓相食,郑板桥立即打开粮仓赈济灾民。有人劝阻,他坚决表示:“这...

《郑板桥开仓济民》阅读答案
郑燮,号板桥,清朝乾隆元年时考中进士,他的特长是画竹和兰花。他曾担任过范县的县令,爱护百姓如同子女,家中没有贿赂,办公桌没有积压的公文。公余时间经常与文人畅饮吟诗,以至于人们忘记了他身为县令的身份。后来调任至潍县,恰逢饥荒年,人吃人现象严重。郑燮开仓赈济灾民,有人阻止他,郑燮说:“...

阅读短文 郑板桥 ~回答问题~
1、① 第四声 ② sàn ③ bēi hào 2、杰出 财富 3、① 独树一帜 ② 妙趣横生 4、他认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年长青,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歌颂的。5、第一件:郑板桥开仓救济老百姓。 第二件:郑板桥散发卖画的银子 给穷苦老百姓。6、 从“郑板桥是清朝的一位书画...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___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4、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三点及以上得2分。参考答案:1、B 2、1)遇到,正赶上2)、有的人 3、(郑板桥)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4、郑板桥是一个有才、清廉、勤政、爱民的好官。

阅读文言文郑板桥
1.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阅读答案 1.字词 长:擅长。 室:家。 贿赂:别人送的东西。 案:桌子。 无留牍(dú ):没有没办完的公事。 辄:就。 至:至于。 迁:工作调动。 值:遇到。 或:有人。 任:负责。 活:使……活。 岂:怎么 去:离开 余:空闲 为:作为 食:吃 2....

《郑板桥集》阅读理解
4.比较阅读选文(一)和选文(二),举例谈谈郑板桥与陶渊明在思想品格上有哪些相同点。(只谈一点即可)___参考答案:1.(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描述作者清贫的`生活,并表明作画是为给辛苦劳作的人欣赏。2.(1)详细地知道 (2)宽慰 3.(他)喜欢读书,不求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阅读答案
(郑燮)后来被调任到潍县作官,恰逢荒年,百姓饥饿的吃人。郑燮打开官仓发放粮食来赈济灾民,有人阻止(他)。郑燮说:“这都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能活命?上级降罪,我来承担。”于是打开官仓赈济灾民,上万人得以活命。任命到期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相送,百姓对其的爱戴...

郑板桥爱子阅读及答案
5、文中写了郑板桥爱子的哪些事?6、简要写出文中划线的句子给你的启发。答案:1.让    时 2.Y    光  14    ② 3.冷静    富有  悲痛 4.一天,小宝哭着说饿,他肚子很饿。5.我52岁才生一个儿子,肯定爱。6.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