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下,数学教学设计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如题所述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即复习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巩固。即使在学习环节中注重了“预习”,也是为了更好地“讲授新课”,为了更好、更快地让学生接受“新知”。久而久之,客观上导致了学生思维的依赖性和惰性,因而也就根本谈不上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以致于丧失了创造力。因此,新的数学课程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1、教学设计的特征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设计过分强调预设、封闭,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师生的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而现在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以实现结论与过程,认知与情感、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因此,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教学设计应该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1整合性
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应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有机整合;在设计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应紧紧围绕目标,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1.2交互性
课堂师生交互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完整化。教学本是师生双方在同一时空中共同参与的传授活动,双方互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贯穿着教学的全过程。一份好的教学设计不仅应体现教师如何教,同时也应体现学生如何学,以促使师生之间的知识互动,情感互动和思维的碰撞,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1.3开放性
教学设计在教学内容上,应从传统的书本知识向学生的生活数学开放,把学生的个体知识,直接经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在教学过程上,应从单向的教师教,学生学向师生交往,互动开放,让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开放地纳入学生的直接经验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在教学方法上,应从灌输式、填压式的教学向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开放;在练习的设计上,应从答案唯一、解法唯一、向条件、问题算法和结果的不唯一开放,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4实效性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实效。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所有的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媒体的选定,教学情境的创设,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等,都必须注重实效,并摒弃与实现目标无关的内容,方法和形式,扎实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2、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策略
课堂教学设计反映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反映着教师教学的轨迹。在新的课改实验中,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课堂教学结构,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角色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无疑教学设计应与时俱进。其主要策略是:
2.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参与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份。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促使各种感官包括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可见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参与学习的前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形成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以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教学中,教师可采取讲故事、猜谜语、念儿歌、开展游戏等形式,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实际内容联系起来,激起学生心理上的需求。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别具匠心地创设了情境,使学生在愉快而又紧张的氛围中学会这一抽象的知识。刚上课,教师给学生讲一个“猴子分饼”的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一天,做了3个大小同样的饼,先把第一个饼平均分成4块,给猴甲1块。猴乙看到说;“太少了,我要2块”,猴王把第二块饼平均分成8块,给他2块。猴丙更贪心,说:“我要3块”,猴王又拿出第三个饼平均分成12块,给他3块。“小朋友,你们知道哪只猴子吃得多?”不一会儿,学生都说:“同样多”。于是,教师追问:“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的要求,而且又分得公平呢,你们想知道吗?”正当学生聚精会神地听完故事,而又百思不得其要领时,老师说:“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就知道了!”在学生最佳的心理状态之下进行了新课。在教师引导下,大家通过比较、综合、抽象、概括,逐步得出分数基本性质的内涵后,教师风趣地激活学生的思路:“现在你们知道猴王是用什么规律来分饼了吧!”“如果猴丁要4块,你们想猴王该怎么办?要5块呢……”学生们信心十足地回答出来,此时老师充分表扬大家:“你们真比猴王还聪明!”既巩固了新知识,又满足了学生求知欲望,整个40分钟学生始终在愉悦、欢乐但又紧张的气氛中学习,体现在“在愉快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愉快。”
2.2精心设计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新课标主要的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合作—探究”的互动式教学,教师通过相互矛盾的事件引起学生认识的不平衡,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2.3注重过程,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现成的知识结论,更重要的目的是将可得的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让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下,数学教学设计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呢?
一、 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所谓“全”的问题,就是要全面落实各类小学数学课程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为此,结合国家课程改革的总体要求,结合自身学科特点,确立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四维目标.但是这一四维目标,属于引导课程设计和教学...

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下,数学教学设计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应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有机整合;在设计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应紧紧围绕目标,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1.2交互性 课堂师生交互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完整化。教学本是师生双方在同一时空...

在实施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时,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并结合具体教材内 ...
①主体性原则;②过程性原则;③现实性原则;④直观性原则;⑤活动性原则;⑥发展性原则。以“主体性原则”为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

【新课程标准下谈运用系统性原则进行数学教学】德育原则的记忆口诀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系统性原则,全面透彻地理解数学内容,把握知识连贯性,绝不能将数学各部分内容割裂、孤立,违背数学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一、教材体系和备课的系统性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是教学的依据,课程标准规定了教学的目标、要求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内容,阐述了教材的编排体系、教学的指导思想、基本的...

【浅谈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新课程改革数学教学原则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强调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宽松的民主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差异性;教师应采取个别化、探究性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唤醒他们尘封的潜质、潜能,诱发他们的创新欲望,使...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原则是什么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不仅要以新课程标准界定的课程理念为指导,而且还要遵循下列课堂教学的设计原则,来逐步实现新课程标准的各项目标,让学生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应用、学会创新。 一、学习方式的建构性原则 以怎样的方式和途径来获取知识,这是一个学习方式的问题。新课程倡导建构...

新课标的的基本原则与特点有哪些?
1、发展而学。新课程标准首先把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到首先关注人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同时获得作为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1)情感发展。小学数学情感包括三个方面:①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对...

新课程标准对数学课堂教学有哪些要求
新课程标准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几个主要要求包括:(1)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2)围绕明确的教学目标,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 (3)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有效的思维训练来提升学生能力。 (4)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组织参与式和体验式学习活动。 (5)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如何教学设计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直接与教师的教学质量有关,同时一节课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 键看你的课堂设计是否具有科学性,现根据我的教学实践来看,应着重抓住以下几个环节。一、注意处理好课堂教学内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处理好教材,学生要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 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数学教学--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如何有效运用严谨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来进行教学:(1)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明确把握教材的严谨性要求;(2)在具体的概念和定理等内容的教学中,不要一下子和盘托出所要学习的概念和定理等全部内容,要体现出逐层逐步严谨的过程;(3)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学生言必有据、思考缜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