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沟通越来越不交心,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了?

如题所述

小的时候孩子总爱缠着父母聊天,即便父母无法及时回应他们,他们也能够自娱自乐、乐在其中。可是随着他们长大,话反而越来越少了,有的时候父母们主动找他们聊聊天、谈谈心,却只能得到他们简短的回答、冷漠的回应。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大部分的父母们都会把责任推到孩子身上,其实孩子之所以会从无话不谈变成沉默不语主要原因还是出在父母身上。


像我朋友家的小孩,小时候叽叽喳喳像只小麻雀一样可会说了,但是上学之后因为她妈妈只看重她的学习成绩,每天聊天的内容除了成绩还是成绩,有的时候她和小区里的小朋友聊聊天都会被她妈妈指责浪费时间、不爱学习,所以渐渐地她就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人。讽刺的是她妈妈最近还和小区里的宝妈抱怨说孩子和她不亲近,和她说话也不给一点反应,就像一个闷葫芦一样,都不知道怎么教育她。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她完全没有反思过自己的问题。


这样的家长在生活中并不少见,与其指责孩子“十棍子也打不出个响屁”,不如反省一下自己以前的言行举止是否妥当。在和孩子聊天的时候,下面几种坑是父母们最容易踩的,很容易就会被孩子“拉黑”。

 父母和孩子聊天容易踩的“坑”

第一、说话变说教,聊天变批评

很久以前看过作家梁实秋写的一篇散文,名叫《谈话的艺术》,文中写道:谈话不是演说,更不是训话。仔细回想一下,似乎绝大多数的父母都是以这样一个“上位者”的姿态不停的说教孩子的,明明是要和孩子进行你来我往的对话,到最后却变成了父母一个人的“主场”,这不禁会让孩子怀疑和父母聊天的意义。有的时候前几句还是聊天,后几句就是批评了,如果次数多了,孩子就会知道一和父母聊天就要被批评,试问这种情况下他们还怎么愿意和父母聊天呢?


第二,枯燥又乏味,走嘴不走心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聊天都会挑自己喜欢的话题讲,这样才会让人有兴趣聊天,这种想法没什么问题,可问题是很多父母把它用在了和孩子聊天的过程中。不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自己想聊什么就聊什么,这在孩子眼里可是非常枯燥乏味的,试问这种情况下还怎么聊的起来呢?还有的父母虽然也是围绕孩子的话题进行聊天,可因为自己不重视,往往聊天的时候会表现出心不在焉的状态,嘴上应承着却没往心里去,久而久之孩子肯定是能够察觉到的,当他们发现不能够从父母那里获得积极的反馈时,他们就会变得不爱和父母聊天、谈心。


 父母该如何让孩子变得愿意和自己沟通?

第一,兴趣入手

俗语说:“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有时候我们成人觉得无趣的话题恰恰是孩子很感兴趣的话题,比如今天在学校做了什么?发生了什么有意思的事?又认识了哪位新朋友?等等,尤其是对年纪小的孩子来说,让他们讲一讲今天一天发生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他们铁定是滔滔不绝的,因为学校发生的这些事对他们来说还非常新鲜,自然兴趣就会很浓厚。

而对于高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校园生活,所以这些话题可能不是他们感兴趣的,那么父母不妨从他们对某件事的看法入手,或者从他们新发现的爱好入手,比如说一本书、比如说一个游戏、再比如说一项技能等等。一旦从兴趣入手挑起了某个话题,孩子们就能够滔滔不绝的把自己知道的都说出来,到时候只怕父母们会应接不暇,又哪里会存在“话不投机半句多”的情况呢?


第二,感同身受

人有喜怒哀乐,并且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所以孩子不可能每一天都遇到让自己开心的事,父母们除了要为孩子的快乐而快乐之外,还要为孩子的难过而难过,要学会和孩子“同甘共苦”,这就要求父母们要能够做到感同身受。有的事情对父母而言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然而对于孩子来说却是举足轻重的大事。

比如说和班级里的某位同学吵架了,所以回家一直闷闷不乐,虽然父母们会觉得这是孩子之间的打闹所以持无所谓的态度,但是这种态度对孩子来说就是父母一点都不关心自己,要是父母次次都这样,孩子以后又怎么肯和父母谈心呢?因此父母们不能表现出一副“针不扎在自己身上感觉不到痛”的样子,而是要学会将心比心,从孩子的角度和感受出发来安慰孩子、和孩子进行谈心。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4
我觉得问题是出在他本身就不想交流,对父母不是很信任,自然就会这样。
第2个回答  2020-10-05
第1点就是太强硬和孩子沟通,孩子没有打开心里的想法和你说,最后就是沟通越来越不好,第2点就是在沟通的时候,家长可能是语气太重了,孩子心里就会叛逆。
第3个回答  2020-10-04
和孩子沟通越来越不交心,其实问题就出在于你们对他的忽视和冷淡,还有你们总是批评他。其实这让孩子会非常自卑的,而且也会渐渐的远离你。
第4个回答  2020-10-04
年龄的代沟,因为孩子是年轻人,思想很潮流,只有同龄人才会和他们相交甚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