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和汉族有多大的差别

如题所述

1、信仰

汉族传统上为以祖先信仰为主,并且具有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宗教信仰传统和特点,同时存在其它多种宗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官方奉行无神论,其后曾经发动过文化大革命对各种宗教造成破坏,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开始转变。 

彝族的宗教信仰基本上还处于原始宗教的阶段,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万物有灵的观念普遍存在于社会当中。

2、服饰发式

在服饰上,汉族有自己悠久华美的服饰,即汉服。各个朝代,对服饰的颜色,各有崇尚,一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服色黄,旗帜赤,到了明代,取法周、汉、唐、宋,定为赤色为宜。

彝族支系繁多,居住分散,自然环境复杂,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其服饰在质地、款式、纹式等方面形成了明显的地域特征。

3、语言文字

汉族的语言为汉语,使用汉字书写。汉语属汉藏语系,按学术界较常见的划分方法,可分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闽语、粤语七大方言。

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种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25个土语。

4、文学

在汉族古代汉文文学发展中,诗歌的发展占显著地位,如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等都有许多艺术成就极高的作家与作品,而屈原、李白、杜甫、柳永、苏轼、陆游、辛弃疾等人的名字与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大放异彩,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公认的名家。

彝族民间文学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诗歌、神话、传说、童话、寓言、谚语、谜语。绝大部分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口头文学。

扩展资料:

彝族的历史起源

彝族的来源众说纷纭,主要有北来说、南来说、东来说和云南土著说等,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北来说。据汉文和彝文历史资料记载,彝族先民与分布于西部的古羌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彝族主要源自古羌人。

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初期,彝族先民活动的中心大约在滇池、邛都(今四川西昌东南)两个区域。在这些地区居住着称为“邛都”、“昆明”、“劳浸”“靡莫”和“滇”等从事农业或游牧的部落。根据彝族的历史传说,其祖先在远古时代居住在“邛之卤”,后来才南下到“诺以”、“曲以”两水沿岸(即金沙江和安宁河流域)。

大约在公元3世纪以后,彝族的先民已经从安宁河流域、金沙江两岸、云南滇池、哀牢山等地逐渐扩展到滇东北、滇南、黔西北及广西西北部。由于彝族先民定居西南后,曾不断与其他民族融合,如古代南方的濮人后裔就有许多成为了今天的彝族。

贵州古彝文典籍《西南彝志》中就有许多关于“濮变彝”的记载。同时,古代彝族居住的地区,又分布着彝语支的其他许多部落。因此,彝族在历史上的名称十分复杂。

大约在2000多年前,彝族先民已经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据彝文典籍记载,彝族的祖先“仲牟由”有6个儿子,这6个儿子就是彝族尊称的“六祖”。

“六祖”为武、乍、布、默、糯、恒六个支系的祖先。根据贵州彝族水西土司安氏世传的父子连名谱系,自仲牟由至清康熙三年(1664年)的水西土司安坤,历传85代,由此上溯,“仲牟由”约为战国初期人。六祖分支标志着彝族先民由氏族、部落走向部落联盟阶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彝族

百度百科—汉族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5
  “彝族穿着重头部, 藏族穿着重腰间, 汉族穿着重脚部。” 我们知道人类的服饰形形色色,种类繁多, 人类从自然界竭力索取各种可以穿戴的东西。
  各个族群在服饰上的差异是明显的, 彝族的服饰偏重于头部装饰, 藏族偏重于腰部的装点, 汉族则偏重于脚上的打理。这节“尔比”为我们勾画出了三个族群在服饰特征方面的主要差异。“彝区是美酒, 汉区是茶水”。
  酒在彝族社会生活中尤其特别, 婚丧嫁娶、社会交往都离不开酒。“一个人值一匹马, 一匹马值一杯酒”。在彝族社会不论多大的事情或纠纷, 只要有美酒为媒介, 就能大事化小, 小事化了。
  中国是茶的故乡, 汉族的茶道和茶文化更是举世闻名。“汉族再忙见肉就不忙, 彝族再忙见酒就不忙”, 从另外一个角度告诉我们彝汉两个族群对饮食偏好的不同态度。彝族人可以豪饮美酒, 在食肉方面特别讲究客气, 绝对不可挑肥拣瘦。彝族人在别人家做客, 吃饭夹菜都特别客气, 更有甚者, 一些姻亲对象相互走动, 一方招待另一方时, 被招待方有意只喝一口汤, 即告知已吃好, 随后却在返家途中再进食。“彝族来客就递烟, 汉族来客就泡茶”。
  烟在彝族生活中也举足轻重, 传统观念认为烟是子孙的烟, 抽烟预示着人丁兴旺, 彝族社会很多成年男女都有抽烟的嗜好。汉族家庭泡茶待客则是普遍的现象。“彝族无奈烤荞饼, 汉族无奈熬米粥”。
  彝区盛产荞麦, 汉区盛产大米,两样农作物作为各自的主食, 都有一系列烹制方法。烤荞饼和熬米粥是生活紧张拮据的具体表现。对于人居的自然环境, “尔比”有这样的表述: “彝族依山居, 汉族傍水住”。两个族群因生存空间、居住环境不同, 向来各自适应和调适自己与自然的关系。
  彝族人相互见面通常会问:你们那里不会缺柴和水吧? 可想木柴和水对彝族人的重要性, 因而彝族世代居住在打柴和取水方便的山区一定与此有关, 故有“汉族靠森林居就亡, 彝族临大河居就绝”的“尔比”。
  彝族世居高寒山区, 靠山吃山, 放牧和狩猎成为其主要的生产经营方式, 形成了一套适应自然环境的生活方式; 汉族一般都居住在河谷和坪坝地区, 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同时形成了相应的一套生产生活方式。生存环境对于每个族群的文化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两节“尔比”认为, 若要轻易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就会遭遇灭顶之灾。
  “彝族在彝区操彝语, 汉族在汉区操汉语”。两个族群都有自己的语言, 语言作为思想的表现, 是文化的载体, 更是区分族群的重要标志。“跟彝族操彝语流利有加, 跟汉族操汉语地道有加”。多会一门语言就多一双眼睛, 拥有双语或多语能力的人在任何社会都会受到欢迎。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精通彝汉两种语言, 在彝汉族群社会中能够入乡随俗, 做到应付自如、游刃有余者, 受到彝族“尔比”的特别肯定和赞赏。另有诸如“跟着汉族留胡须, 跟着彝族拔胡须”; “说是汉族没胡须, 说是彝族没英雄结”的“尔比”。这两节“尔比”从外貌特征上指出了彝汉族群的不同,彝族人以无须为美, 语言中经常用“有胡子的人”指称汉族, 认为是汉族就应该有胡须, 是彝族就应该裹头巾留英雄结。“尔比”指出: “彝区寻肥羊, 汉区找亮衣。”彝区多半以牧业为主, 兼营农业, 自然呈现出羊儿肥牛马壮的局面。汉族地区农业手工业发达, 精美的布匹和衣裳只能在这里寻觅到。
第2个回答  2010-03-04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服饰,信仰毕摩教。一般不能与别族人通婚。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3-04
彝族是古羌人南下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在六七千年前彝族少女,居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到3000多年前,这支向西南游弋的古羌人以民族部落为单位,在祖国的西南地区形成“六夷”、“七羌”、“九氐”,即史书中常出现的所谓“越嵩夷”、“青羌”、“侮”、“昆明”、“劳浸”、“靡莫”等部族。当古羌人游弋到西南时,西南地区已有与其先后到达的两大古老族群——百濮族群了百越族群。古羌人到西南后,他们和百濮、百越长期相处、互相融合,并吸收和百濮、百越的南方文化。魏晋以后,昆明人与焚(濮)的融合发展为对僚人的融合。汉至六朝,汉文史籍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四川南部的主要居民称为叟人,有时则以叟、濮并列。 今天的羌族正是古代羌支中保留羌族族称以及最传统文化的一支,与汉族、土家族、藏族、彝族、纳西族、白族、哈尼族、僳僳族、普米族、景颇族、拉祜族、基诺族等为兄弟民族,皆出自古羌。
隋唐以来,彝族先民地区有乌蛮与白蛮的分化,乌蛮系由昆明部落发展而成,白蛮系以叟、濮为主体,并与其他民族融合而成。
彝族先民在长期形成与发展中,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腹心地带及广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区应是三省毗连的广大地区。
彝族历史上一个重要特征,是长时期保持着奴隶占有制度。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及其以前,彝族先民社会已出现游牧部落与定居农业部落的分化。东汉至魏晋时期,各彝族先民地区继续分化出一批叟帅、夷王,表明在征服濮人等部落的基础上,昆明部落已基本完成从原始部落向奴隶占有制度的过渡。
8世纪30年代,蒙舍诏统一六诏,云南彝族、白族先民联合各族上层建立了南诏奴隶制政权,统治中心在今云南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统治范围达到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与四川南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区。
南诏奴隶制王朝曾长期统治彝族先民地区,不能不对当地奴隶制的存在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唐天复二年(902),南诏奴隶制王朝的覆灭,不意味着彝族先民地区奴隶制随之消亡。两宋300多年中,戎(宜宾)、泸(泸县)、黎(汉原)3州的彝族先民,处在宋王朝与大理政权的相互争取之中,出现了奴隶制经济相对繁荣的局面。与之相配合,奴隶制生产关系出现了强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情况。
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骑兵自四川分三道进攻云南,经彝族地区,促使处于分裂状态的各彝族地区出现比较松散的反蒙古联合,开始统一于罗罗族称之下。与之相对应,蒙古贵族加强了对各地彝族兹莫即土长的争取工作,发展为在部分边疆民族地区分封各族首领世袭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土司制度。自1263~1287年,相继在今越西、西昌、屏山、大方、昭通、威宁等地设立彝族土司。
彝族人明代276年间,地跨云、贵、川三省的水西(大方),乌撤(威宁)、乌蒙(昭通)、芒部(镇雄)、东川(会泽)、永宁(叙永)、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兹莫)连成一片,相互支援,保持着基本上相同的奴隶制度,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各彝族地区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土司及黑骨、白骨与家奴3个等级。在上述等级关系的基础上,明代水西、建昌、乌蒙等地彝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隶制的上层建筑。
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在彝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给土司、土目、奴隶主势力以沉重打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部分地区比较迅速地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第4个回答  2019-10-09
彝族和汉族从祖上拔开来看,也就是夏朝后裔和汉朝后裔的区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