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如题所述

班主任教育学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因为孩子的发展有很多规律,不仅有生理规律还有心理规律。从学生的行为习惯特点角度讲,有良好习惯和不好习惯之分,不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后应怎样去改正。班主任要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也要改变学生不好的行为,涉及很多规律性的东西,包括学生爱不爱学习、怎样才能爱学习,都要在掌握和理解这些规律的基础上,才能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有效措施。否则,花了很大的力气,效果并不是很好,甚至事与愿违。
学生作为一个“个体”,不仅仅是个孩子,还是一个人,有自己的做事想法和动机,班主任应该正确了解学生的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地做好教学工作,班主任在日常工作时的做法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能否达到预想的效果。学生是班主任工作最直接、最重要的对象,认识学生各个方面的特点,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一、要认识到学生的需要是多方面的
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是学习活动并不是学生的全体,学生是一个普通的人,他有情感的需要、有被尊重的需要、有和同伴交往的需要,在交往过程中有喜怒哀乐,一个学生在学校的多种需要,能不能得到满足,是每个班主任都应该关注的问题。学生只有得到老师的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更有积极性,更有上进心。所以,学生多种需要的满足是班主任工作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老师非常关注学生的学习,希望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但是很多情况都会由于方法不当,效果不是很好。仔细分析,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比较少。记得魏书生老师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一名学生语文考了8分,学生从魏老师的多次关心和谈话中,得到了老师的信任,对他的尊重,对于8分,老师和学生的看法是不同的。做一个好的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习效果的本身,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建立的自信和产生前进的动力。
二、要认识到学生的内在动机是什么
当班主任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时,需要思考,学生的需要究竟是什么。比如,有些调皮的学生,老师和同学不关注他们,他们就在上课时通过违反课堂纪律达到被老师和同学关注的目的。这样的学生,老师只有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动机后,才能更好地端正他们的态度。
比如,有的学生很喜欢学习,当他们解决了一道数学难题,或从一篇课文中都能得到享受;有的学生参加一些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很愉快;很多学生玩电脑、看动漫,都能获得乐趣。这种活动是一个持续的内在动机。有一些学生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或者在一些活动中取得了好的成绩或评价,这样的学生动机叫做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是不同的,每一个学生都要通过外界的表扬和赞赏才会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样的过程不会持续很久。所以,教师要会运用两种动机的转化,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魏书生老师就是这样的例子,他通过两种动机的结合,很好地把握尺度,引导学生自我学习和活动,从你让我学,变成了我想学、我要做。
三、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是很大的
学生的兴趣习惯不同,身高和长相不同,导致了性格爱好差异很大。这些和在不同层次学校的教育经历有关,还与养成的习惯有关。老师面对着一些性格、行为习惯等都不一样的学生,怎样改变他们的行为习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还要适应学生差异的多样性,进行个性化教育,要关心学生基础差、有行为问题的学生。比如,在我们教学中很常见的是: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听话的学生,我们给予的鼓励很多,而对学习不好、品质坏的学生,我们甚至从来都不理会。教师的这种状况如果不很快改变,那么学生自身的状况也就很难改变。而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有缺点,不能因为他们突出的优点,就忘记他们的缺点,或掩盖他们的缺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怎样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更好地做好教育工作才是一个难点,也是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我们不是要千差万别的学生去适应一个班主任的模式、一个统一的教育,而是要一个班主任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去适应千差万别的学生。
四、认识到班集体对学生的作用
班主任、父母是学生每天都要接触的人,他们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学生在每一个层次的学校中,同伴的影响是存在的。不同的学习阶段,同伴对学生的影响会有所不同。同伴对学生的压力有时也很大,学生不仅要得到老师的认可,同时也要得到同伴的认可。教师如果想建设一个好的班集体,不能只照顾几个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要使每个学生的任何方面都要有好的发展。如果一个学生的某个方面优秀了,也会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这样慢慢就会多出一批优秀的学生。
所以,如果想做好班主任工作,就要认真研究我们的教育对象,研究他们的情感、内在需要、行为形成原因等。科学地设计教育方法会逐步改变他们,使学生不仅仅是在学习上,在其他方面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这样,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也会得到充分的体现,班主任自身也会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03
注意和家长的沟通,放平心态,有耐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