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 曹植 曹丕怎样的诗文风格

如题所述

1、曹操

曹操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它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为其特色。

慷慨悲凉,这本来是建安文学的共同基调,不过在曹操的诗中,它表现得最为典型,最为突出。在诗歌体裁上,曹操的乐府诗并不照搬汉乐府成规,而是有所发展。

如《薤露行》《蒿里行》,在汉乐府中都是挽歌,他却运用旧题抒写了全新的内容。曹操开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影响深远。

2、曹植

曹植的创作以220年(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后期的诗歌则主要表达由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

他的诗歌,既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窈窕深邃的奇谲;既继承了汉乐府反应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曹植的诗又有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3、曹丕

曹丕诗歌形式多样,而以五、七言为长,语言通俗,具有民歌精神;手法则委婉细致,回环往复,是描写男女爱情和游子思妇题材的个中能手。

代表曹丕诗歌最高成就的《燕歌行》,据考写于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三郡乌桓期间,采用乐府体裁,开创性地以句句用韵的七言诗形式写作,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燕歌行》从“思妇”的角度,反映了东汉末年战乱流离的现状,表达出被迫分离的男女内心的怨愤和惆怅。

全诗用词不加雕琢,音节婉约,情致流转。曹丕的一些为后人称道的作品都在担任五官中郎将至魏太子期间所作,他的诗歌细腻清越,缠绵悱恻。

扩展资料: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汉沛国谯(今亳州)人曹操组建青州兵,挟持汉献帝,统一北方,社会有了比较安定的环境。曹操父子皆有高度的文学修养,由于他们的提倡,一度衰微的文学有了新的生机。

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都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后人合称之为“三曹”。

在当时建都的邺城(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境内),聚集了一大批文人。诗、赋、文创作都有了新的突破。尤其是诗歌,吸收了汉乐府民歌之长,情词并茂,具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汉末的社会现实以及文人们的思想情操。

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曹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4
1、曹操

曹操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它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为其特色。

慷慨悲凉,这本来是建安文学的共同基调,不过在曹操的诗中,它表现得最为典型,最为突出。在诗歌体裁上,曹操的乐府诗并不照搬汉乐府成规,而是有所发展。

如《薤露行》《蒿里行》,在汉乐府中都是挽歌,他却运用旧题抒写了全新的内容。曹操开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影响深远。

2、曹植

曹植的创作以220年(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后期的诗歌则主要表达由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

他的诗歌,既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窈窕深邃的奇谲;既继承了汉乐府反应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曹植的诗又有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3、曹丕

曹丕诗歌形式多样,而以五、七言为长,语言通俗,具有民歌精神;手法则委婉细致,回环往复,是描写男女爱情和游子思妇题材的个中能手。

代表曹丕诗歌最高成就的《燕歌行》,据考写于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三郡乌桓期间,采用乐府体裁,开创性地以句句用韵的七言诗形式写作,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燕歌行》从“思妇”的角度,反映了东汉末年战乱流离的现状,表达出被迫分离的男女内心的怨愤和惆怅。

全诗用词不加雕琢,音节婉约,情致流转。曹丕的一些为后人称道的作品都在担任五官中郎将至魏太子期间所作,他的诗歌细腻清越,缠绵悱恻。

扩展资料: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汉沛国谯(今亳州)人曹操组建青州兵,挟持汉献帝,统一北方,社会有了比较安定的环境。曹操父子皆有高度的文学修养,由于他们的提倡,一度衰微的文学有了新的生机。
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都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后人合称之为“三曹”。

在当时建都的邺城(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境内),聚集了一大批文人。诗、赋、文创作都有了新的突破。尤其是诗歌,吸收了汉乐府民歌之长,情词并茂,具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汉末的社会现实以及文人们的思想情操。

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曹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曹操 曹植 曹丕怎样的诗文风格

  曹操:

  悲凉沉雄的独特艺术风格,他的诗特别能表现出他的个性,有政治领袖人物的宏大气魄,本色质朴大抒情浓郁,表现了他高远的志、坚定的信心、卓越的毅力和雄伟的气势,悲歌慷慨,气韵沉雄。

  曹丕
  语言绮丽工练,抒情深婉细腻,形成了便娟婉约的纤丽清新风格。曹丕的抒怀之作,写得清俊悲凉,带有拟作性质,然更主要的是借以抒发战乱中的一种苍凉情怀。抒发志向记叙军旅的作品,如《黎阳作》气势高昂却亚于曹操。

  曹植
  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快乐、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后期主要表达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

  三曹的评价及作品分析

  曹操:

  诗歌的突出成就:

  ①曹操诗是学习汉乐府结出的硕果。他采用乐府古题写时事,比如《蒿里》本是挽歌,曹操却用来写当时的社会现实。既反映现实又有很深的感慨。

  ②语言古朴率真,所以胡应麟说《短歌行》等诗“汉人乐府本色尚存。他的诗于悲凉之中含跌宕慷慨之气。锺嵘说:曹公骨直,甚有悲凉之句。

  ③就艺术形式而言,曹操的四言诗也为已经板滞僵化了的四言诗体注入了活力。

  作品:

  《蒿里行》

  找出诗中名句并说明?

  答:“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大幅度地勾画出了战乱时代百姓悲惨的生活画面深刻反映了战乱破坏的严重,控诉了军阀的罪行。

  你认为锺惺〈古诗归〉评此诗说“汉末之实录,真诗史也”的评论如何?

  答:诗歌首写群雄起兵,次叙军阀混战,末言人民遭殃,真实而概括地记录了东汉末年诸侯拥兵自重,为争夺权利而互相残杀,至使百姓遭殃的受沉重灾难的黑暗的社会现实。特别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大幅度地勾画出了战乱时代百姓悲惨的生活画面深刻反映了战乱破坏的严重,控诉了军阀的罪行。

  《短歌行》

  举例说明诗中比兴手法的运用,及此诗的语言特点?

  答:以“朝露”比喻人生易逝,以“明明如月”比喻才德高盛。以山、海比喻胸怀宽阔,招纳人才越多越好;语言质朴自然,在深沉的忧郁之中激荡着一股慷慨激昂积极向上的情绪。

  本诗主旨(思想感情)?

  答:诗歌开头便抒写自己对时光流逝功业未成的深沉感慨,接着通过思念贤才,宴饮嘉宾的描写,表现了他求贤若渴的急切心情,最后用周公吐脯的典故,抒发其延揽贤才以完成统一大业的宏大理想。

  艺术特点?

  答:①这首诗在表达感情上运用诗经成句②诗中运用典故表达③运用比兴手法贴切恰当④语言质朴自然,在深沉的忧郁之中激荡着一股慷慨激昂的向上情绪。

  曹丕

  诗歌分类:1、宴游诗 2、抒情言志诗 3、征人思妇的相思离别及思乡之情。

  作品:

  《燕歌行》

  前四句景物描写的作用?

  答:前两句比兴手法领起下文造成气氛的作用。后两句增加气氛,大雁南飞更能勾起对子女丈夫的思念之情。全诗于写景抒情为一体,秋天的悲凉气氛为少妇的孤独寂寞情怀起了烘托和渲染的作用。

  简析这首诗的感情内容?

  这首《燕歌行》着意描写出一幅萧条寂寞的深秋景象,接着用第一人称的口吻,拟闺中少妇在秋夜思念出门未归的丈夫,倾诉自己独处空房,对月伤感的怀抱,最后以牛郎织女的故事比喻自己相思的衷肠。

  艺术特点?

  答:全诗于写景抒情为一体,秋天的悲凉气氛为少妇的孤独寂寞情怀起了烘托和渲染的作用。而一韵到底,句句押韵的形式,更适合于婉转抒情的舒缓旋律,流畅的语言,抑扬的节奏,使全诗产生出一种感伤的情调和音韵和谐的美感。

  曹植

  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快乐、浪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后期主要表达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

  内容可分四类:一对自己和朋友遭遇迫害的愤瞒。代表作《赠白马王彪》

  二:用思弃妇寄托身世,表白心迹。

  三:述志诗。

  四:游仙诗

  如何理解锺嵘《诗品》对曹植诗歌的评价?

  答:1、这一评价准确而高度概括指出了曹植诗歌最突出的特点,也就是说其诗内容充实而丰富,多慷慨多悲愤之气。艺术表现形式上注意辞藻的华美从而形成了既华丽绮焕的浑厚雄健艺术风格。曹植一生热爱于功名,追求理想遭遇挫折后,壮志不衰,对抗迫害面对迫害转而有和多悲愤之情。所以诗歌充满追求与反抗,富有气势和力量,这就形成了他诗歌骨气奇高的一面,骨气奇高的一面。骨气奇高主要指他诗歌的内容。

  2、在艺术上他继承了汉乐府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汗末文人古诗的成就并加以改造和创新,描写细致,辞藻华美,使诗歌逐渐文人化,从而造成了他的诗歌辞藻华茂的一面。

  谈曹植对五言诗发展的贡献?

  答: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写作无言诗的文人,他现存诗歌九十馀首,他的诗歌既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涵了《楚词》窈窕深邃的奇橘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他的诗又有自己的风格,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这是一个时代的事业,却通过曹植一个人完成了”。

  诗歌分析:

  《白马篇》

  中心内容?为什么说这也是他的自况诗?

  答:这首诗热情赞颂了边塞游侠儿驰骋沙场,奋勇杀敌,保卫边疆的英雄行为和忧国忘私、视死如归的爱国思想。曹植“生乎乱,长乎军”又素以国仇为念,所以此诗写来情意昂然,显然寄托着自己建功立业的宏伟志愿。朱乾〈乐府正义〉说“此寓意与幽并游侠,实自况也”

  此诗是怎样用铺陈的手法描写游侠儿的?

  答:1、开头两句烘云托月的表现出游侠儿的高超骑术,豪迈气概。

  2、借问四句以自问自答的方式补叙游侠儿来历。

  3、以下8句刻意描绘了游侠儿的超群武艺,用了“破”“摧”“接”“散”四个动词,从不同的方位,表现了他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又以“猴猿”“豹螭”为喻说明他的敏捷灵巧和勇猛。

  4、‘边城’以下四句写了游侠儿驰骋沙场杀敌的情形,

  5、最后8句表达了游侠儿报效国家,视死如归的内心世界总之这首诗既有外在形象描绘又有内在心理刻画,成功地塑造了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

  《赠白马王彪并序》

  曹植后期作品,一首五言诗。

  写作背景:1、京城会节气

  2、曹彰暴死了

  3、使者不允许他们手足同行

  4、使曹植内心愤恨因此作了此篇文章

  思想内容:它以赠别的形式,抒写了诗人悼死痛生、手足离异的愤恨,全诗紧扣“愤恨”这一中心,以曲折的笔触,分析描写了自己对京都的的眷恋,在途中的艰难,对自身的感伤,对任城王的哀悼,对白马王的劝慰以及对前途的忧惧。字里行间流露出哀伤、苦闷、恐惧的情绪,揭露了曹丕骨肉相残的狠毒与阴险,深刻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权利斗争的尖锐复杂和冷酷无情。

  艺术特点:全诗叙事、抒情、议论有机结合在一起,叙“归番”之事,状残秋之景,抒亲爱离居之情,发小人离间,人生无常之论,移情于事、理之中,成功地传达生死离别的沉痛感情。造成特有的阴郁悲怆的气氛,真切动人。

  结构特点:借鉴《诗经·大雅·文王》的蝉联顶针手法,造成特殊的章节结构和层层递进的抒情气氛,不仅使情感得以绵密细致地表达,而且加强了诗的音响节奏,从而使作品结构更加紧密,内容和形式谐统一。语多对称,辞藻华丽,开启了文人诗歌“辞藻华茂”的风气。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5-01
曹操诗文气势恢宏大气,有一种俯瞰天下的豪情壮志,求贤若渴,渴望建立霸业
曹植以赋见长,辞藻华丽,比喻排比运用很多,但个人认为有种堆砌之感
曹丕风格清丽,温婉沉郁,也常写平凡事物,常流露出真实细腻的感情
第4个回答  2010-04-21
建安风骨······
军人和诗人的结合····一种骄傲,一种气质·····

简述“三曹”诗歌风格的差异。
曹操:富有抒情化、个性化的特色,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语言占朴苍劲,风格悲凉慷慨、雄健沉郁。曹丕:多写游子思妇题材.兼有年命之悲和行乐之情,充满乱离时代的哀怨之音,诗风清丽哀婉。曹植:既不同于曹操的古直悲凉,也不同于曹丕的便娟婉约,而能兼有父兄之长,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成为当...

“三曹”的诗歌风格有何差异?
1、诗歌风格差异 曹操的诗悲凉慷慨,气韵沉雄;曹丕的诗纤巧细密,清新明丽;曹植的诗则骨气充盈,淋漓悲壮。2、人物简介 (1)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

曹操 曹植 曹丕怎样的诗文风格
1、曹操 曹操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它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为其特色。慷慨悲凉,这本来是建安文学的共同基调,不过在曹操的诗中,它表现得最为典型,最为突出。在诗歌体裁上,曹操的乐府诗并不照搬汉乐府成规,而是有所发展。如《薤露行》《蒿里行》,在汉乐府...

三国时期的三曹是指曹操曹植曹丕三父子是集中体现了什么特点的代表作家...
三国时期的三曹是指曹操曹植曹丕三父子是集中体现了建安风骨的特点为代表的作家。建安风骨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团所表现出的共同的文学倾向,他们高扬政治理想,展示强烈个性,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展现了东汉末年动荡的时代,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所以被称为“建安风骨”,代表人物主要...

三曹诗歌风格异同的比较
曹操的散文最突出地体现了迥异于汉代的清峻、通脱、华美、壮大的风格。他的代表作《让县自明本志令》、《举贤勿拘品行令》都写得朴素自然,清峻简约,不受礼法约束,不加雕饰,直抒胸怀,情真意切。曹丕(187-226),字子桓,是曹操次子,于公元220年废汉献帝自立,是为魏文帝。现存诗约40首,形式...

建安风骨有曹操曹植曹丕还有谁
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

曹丕,曹植,曹操三人的文风有哪些不同呢?为什么曹植一方面有建功立业之...
曹操的诗气势宏伟,强劲有力,境界广阔。曹丕的诗无其父的沉雄悲壮,但娟秀婉约,风华掩映,文士气浓重 。相较之,曹植是要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其贵为公子,得意风发,多豪气喜乐之诗,辞采华丽,笔力酣畅;后期,丕继位称帝,对其迫害防范,后期是主要抒发抱负不能实现的焦灼,和对现实不满的苦闷。...

曹丕的诗词和曹植有什么不同
曹丕、曹植是“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苦短的感慨,使曹植、曹丕诗歌具有一脉相承的共同风格。但人生际遇的迥异,又使曹植、曹丕诗歌在风格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曹丕的诗歌语言绮丽工练,抒情深婉细腻,形成了便娟婉约的纤丽清新风格。他的抒怀之作,写得清俊悲凉,带有拟作性质,然...

国学《“三曹”》赏析
曹操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其作品风格清俊通脱,着有《长歌行》、《步出夏门行》等;曹丕擅长诗文及辞赋,名作《燕歌行》在七言诗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曹植是第一个以创作五言诗为主的作家,他把文人五言诗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辞赋成就也很高,《洛神赋》是他辞赋的代表作。当时,以曹氏父子为...

曹操、曹丕、曹植都有传世名作,他们的文学造诣谁更高?
就文学而论,曹操是四言诗的最后继承者,曹丕是七言诗的首创者,而曹植是全能型诗人,诗歌散文赋都十分精通。从风格上说,曹操的诗苍凉悲壮,曹丕的诗哀婉深沉,曹植的诗幽怨气较重。曹操吧,千百年来在历史的长河里沉淀精品最多的是曹操。曹植才气过人,洛神赋写的也很好,白马篇里捐躯赴国难,视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