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的历史、形成

赶快啊!急死了!!!!!!!!!!!!!!!!!!!!!!!!!!!!!!!

1.历史早期的杭州还是海潮出没的沙洲

远古时期,今杭州西湖以东地区,是一片潮汐出没、土地斥卤的茫茫海滩,在西湖西北广阔的冲积平原上,则是原始居民栖息繁衍的地方。1935年,在杭州城西北二十多公里的良渚,发现有约当公元前三千三百年到前二千二百五十年的新石器晚期的文化遗址。考古学家从中发掘出斧、■、刀、戈、镰、铲、镞等石器工具,以及壶、豆、盘、簋等造形规整、质地匀净光泽的黑色陶器,考古学上称它为“良渚文化”。以后,在良渚以西半山附近的水田畈遗址中,发现了碳化的稻谷凝块,在比良渚更接近市区的老和山麓,解放前后又发现堆积有红烧土、灰烬、兽骨烬和陶器残片的五座灶基,以及大量石器、玉器①。以上的考古发现,反映了在距今五千年前后,杭州的原始居民在老和山麓及其迤西一带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情况。

先秦时期,今杭州市区仍是海潮出没的沙洲,当时属于吴、越的领地。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楚灭越后,又成了楚国的属地。

2.秦代的钱唐县

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在吴、越旧地设置了会稽郡(治吴县,今苏州)。汉会稽郡统辖二十六县,其中之一的钱唐县是杭州历史上最早的建置。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南巡会稽时,“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②。浙江即钱塘江,由于当时西湖仍与江、海相通,和烟波浩淼的钱塘江连成一片,波涛汹涌,只好再溯江西行一百二十里到今富阳境内江面较狭处过渡去绍兴。相传在今宝石山下,还有“秦始皇缆船石”的遗迹,元人陶宗仪记载此事云:“父老相传云,此石乃秦始皇系缆石。盖是时皆浙江耳,初无西湖之名,始皇将登会稽,为风浪所阻,故泊舟此处”③。又据传说,今将台山为当年秦始皇因渡江而登山了望的地方,故名“秦望山”。以上说明秦时钱唐县附近的浙江水面颇为辽阔。

关于钱唐县的地理位置,最早见于记载的为南朝刘宋元嘉年间(424—453年)曾任钱唐县令的刘道真所著《钱唐记》:“昔一境逼近江流,县在灵隐山下,至今基址犹在”①。其后,北魏郦道元为《水经》作注亦云:“浙江又东迳灵隐山。……山下有钱唐故县,浙江迳其南”②。他们所说的位于灵隐山下的钱唐废址或钱唐故县,当指六百多年前秦代初建县的遗址。今西湖群山中并无名灵隐山者,但北高峰东南的灵隐寺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在刘道真撰写的《钱唐记》之前,根据以山名寺的惯例,可以推断其时灵隐山可能即今灵隐寺所在。又秦时武林湾(西湖的前身)深入今西湖以西,近北高峰东麓,这与县治“在灵隐山下”,县境“逼近江流”也是符合的。

西汉时,钱唐县一度成为会稽郡西部都尉治所。汉武帝元狩年间(前122—前117年),更上升为会稽郡治。王莽时(9—23年),更名泉亭县③。东汉光武时,又恢复钱唐故名④。据《汉书·地理志》,会稽郡钱唐县下载:“武林山,武林水所出,东入海”。武林山指西湖群山,其时发源于西湖群山的诸水(武林水),入海而不入湖,可见西汉时期武林湾仍与海相通,杭州地区尚未成陆。

3.西湖的形成与杭州市区的成陆

刘道真《钱唐记》云:“防海大塘在县东一里许,郡议曹华信家议立此塘,以防海水”⑤。华信为东汉时会稽郡的地方官,刘道真追述他所创建的海塘“在县东一里许”,说明了当时钱塘县治已从灵隐山下向东迁徙到距江边或海边约一里处。《钱唐记》又云:“明圣湖在县南二百步,县西有石姥山”⑥。按明圣湖即西湖,石姥山即宝石山,说明东汉时钱唐县治乃迁于西湖北面宝石山的东麓今武林门内。华信在县东一里许所修建的海塘,约当今杭州市区中河一线。

自华信修筑钱塘后,原武林湾终于与海隔绝,西湖由此形成。杭州城区的成陆亦自此始。以后,随着钱塘江口泥沙的淤积而不断向东扩展。

4.六朝后期钱唐县上升为郡

六朝时期,钱唐县因有山川湖泽之利,北人南迁有不少在此定居。南朝萧齐永明四年(486年),桐庐县唐寓之领导的起义军攻占钱唐县时,由“抑(柳)浦登岸,焚郭邑”①。柳浦位于凤凰山下的钱塘江岸,为南北往来的重要渡口。说明钱唐县城以南新淤涨的大片地区已得到开发。唐寓之在钱唐县建都称帝,“以新城戍为天子宫,县廨为太子宫”②。当时钱唐县已建有城郭,约当今杭州市区西北部中山北路与环城西路之间,范围虽较狭小,但已粗具规模。其后,梁太清三年(549年),即改钱唐县为临江郡,陈时改置钱唐郡,从此上升为郡一级的治所③。
二、隋、唐时的杭州

1.隋代的杭州城与余杭郡

隋初废郡存州县,开皇九年(589年)平陈,钱唐郡改州时,移置余杭县,因名杭州,杭州之名始见于此④,钱唐县成为杭州的属县。次年(590年),又移居钱唐城。十一年(591年),隋文帝派杨素平定杭州杨宝英的叛乱后,“移州于柳浦西,依山筑城”⑤,即由凤凰山东麓逶迤而北。其范围大约东至盐桥河以西(今中山中路),西濒西湖东岸(今湖滨路、南山路),北及钱唐门(今六公园附近)。城垣南北狭长,“周回三十六里九十步”⑥,当时鉴于吴山逼临江

浒,而隔其山于城外①,因而东墙在吴山地段呈向内凹进的弧形。

杨素筑州城于柳浦后,钱唐从此成为地当交通要冲的大县,并上升为州的治所,这也是杭州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州城。

隋炀帝即位后,复改州为郡。大业三年(607年),改杭州为余杭郡,钱唐又成了余杭郡的属县。隋炀帝开凿以洛阳为中心的运河网,杭州成为江南运河的终点,东南交通的枢纽,其地位起了显著的变化。所谓“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②,为日后杭州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唐代杭州六井的开凿与西湖的整治

唐太宋贞观初(627年),杭州属江南道。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改为江南东道。肃宗时(756—762年),在杭州设置了江东防御使。唐末昭宗时(888—904年),又升杭州为大都督府。

唐时的杭州,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而开始繁荣。唐政府对杭州地区的水利建设极为重视。玄宗开元元年(713年),在海盐重筑海塘六十二公里,以抗御海潮对杭城的冲击。代宗年间(762—779年),杭州刺史李泌为解决杭州因成陆未久,地近江海“水泉咸苦”,不宜饮用的困难,在城内开凿六井:相国井(今解放路井亭桥西,因李泌后升任宰相,后人称它为相国井)、西井(今延安路南口)、金牛井(在西井西北)、方井(俗称四眼井,在金牛井西北)、白龟井(在今龙翔桥之西)、小方井(俗称六眼井,在今小车桥附近)③。这六处水井,都不是穿地而成,而是用“开阴窦”的方法,即在涌金门至钱唐门之间,沿湖分置水闸,掘地为沟,用竹管引湖水入井。所谓“井”,也就是容积较大的地下蓄水池。因为井水引自西湖,西湖的水源出自山泉,水质很好,从而保证了城市居民的饮水需要,从此,“民足于水,井邑日富”①。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对李泌所修六井作了疏浚,并在钱塘门外石函桥附近(今少年宫一带),修筑了一条湖堤,以增加西湖蓄水,进一步保证了六井的水源。

六井的修建和西湖的整治,为城市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杭州经济日渐繁荣,人口也迅速增加。据《乾道临安志》记载:“自陈置钱唐郡,隋废郡为杭州,户一万五千三百八十;唐贞观中,户三万五百七十一,口一十五万三千七百二十九;开元中,户八万六千二百五十八”。在一百多年间,户口增加了近五倍。当时城北武林门一带,由于大运河的通航,成为重要的货物集散地;城东南的江干一带,成为海外贸易的码头,江中海舶云集,市区内商铺众多,所谓“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①,俨然成为东南一大都市。到宪宗时期(806—820年),杭州已是“户十万,税钱五十万缗②,占全国财政收入一千二百万缗的二十四分之一。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1
  1.西湖文化名字由来:
  杭州西湖的名称,最早据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记载:“武林山,武林水所到之处出。东入海,行八百三十里”。 一般认为,武林山即今灵隐、天竺一带群山的总称,而发源于这一带的南涧,北涧等山涧汇合为金沙涧,东流注入西湖,是西湖最大的天然水源。因此“武林水”之名是最早见于记载的西湖的名字。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县南江侧,有明圣湖,父老传言,湖有金牛,古见之,神化不测,湖取名焉”。此时衍生出西湖较早的另外两个古称:明圣湖和金牛湖。
  出现“西”湖之称,是由于早前的钱塘县城,隋以后从位处西湖之西,迁建到西湖之东,也就是原来在城东的钱塘湖,现在位于城西了。湖居城西,故名西湖,这和全国其他地方同名西湖者是一样的。至迟在唐代,“西湖”这个称呼已经被频繁使用,同样是白居易诗文,就经常用“西湖”一词,如其诗题有《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西湖别》等等。
  北宋诗人苏轼(东坡)在他的名篇《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咏“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千古绝唱后,西湖又有了西子湖的美名。
  除上文提及的名称外,西湖尚有众多别名,如:龙川、钱源、石函湖、放生池、上湖、高士湖、明月湖、美人湖等等。每个别名,各有来历。
  2.数朝的景点变化:
  自从南宋的迁都,给西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华,出现了名传千载的“西湖十景”。
  元人效仿宋代设:“六桥烟柳、九里云松、灵石樵歌、孤山霁雪、北关夜市、葛岭朝暾、浙江秋涛、冷泉猿啸、两峰白云、西湖夜月”的“元十景”。
  清代添设:“湖山春社、功德崇坊、海霞西爽、梅林归鹤、鱼沼秋蓉、莲池松舍、宝石凤亭、亭湾骑射、蕉石鸣琴、玉泉鱼跃、凤岭松涛、湖心平眺、吴山大观、天竺香市、云栖梵径、韬光观海、西溪探梅的“清十八景”。
  直到现代的“新西湖十景”之后,又由2007年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评选出“西湖新十景”。
  西湖的优美传说及地质成因:
  1.优美的传说:
  关于杭州,关于西湖,历来就有很多很美好的传说。这其中最优美动人的当属于“白蛇传”,以致于长久以来,雷峰塔与断桥,一直都是游人们最为诗意的去处。但其实关于西湖的来历,也有个广为人知的传说。
  据说远古时期,天河东边石窑里住着一条玉龙,天河西边树林中住着一只金凤,它们有一次在银河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璞玉,于是一起琢磨璞玉,多年后,璞玉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明珠的光芒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
  这个消息后来传到了天宫,贪心的王母娘娘为了得到这颗宝珠,派下天兵把明珠偷走。玉龙和金凤得知后,赶往天宫向王母索取,王母誓死护珠,争夺中,明珠由天宫滚落到人间。这颗明珠一落地,立刻变成晶莹碧绿的西湖。
  2.地质成因:
  西湖古称武林水、钱塘湖,又名西子湖,西湖原本为海湾,因江潮挟带泥沙长期堆积,日积月累,使海湾与大海隔绝,形成泻湖,又经历代不断疏浚建设,最终成为半封闭之浅水风景湖泊。西湖形态为近于等轴的多边形,湖面被孤山及苏堤、白堤两条人工堤分割为5个子湖区;湖中有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岛。子湖区间由桥孔连通,各部分的湖水不能充分掺混,形成各湖区水质差异的特点。大部分径流补给先进入西侧3个子湖区,再进入外西湖。湖水总面积6.145平方公里。总容积0.1247亿立方米,平均水深1.235米。
  3.人为因素:
  西湖从形成迄,也就是两千年的历史。然而在西湖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有三个人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公元822年,年过半百的白居易来到美丽的杭州任刺史,官场失意的他在看到西湖山水时,精神为之一振。到杭州的当天,他就迫不及待地写了《杭州刺史谢上表》,从此开始了伟大诗人与美丽山河的千古绝恋。白居易在杭州的政绩多不胜数,但其中最突出的是疏通六井和筑西湖湖堤。他首先疏通的是李沁四十年前开凿的六井,其次便是整治西湖,筑建白堤。
  苏东坡。在杭期间,他赈灾安民、治理河道。公元1090年,他亲自为西湖请命,上书宋哲宗,写下历史性的文件《乞开杭州西湖状》,那著名的断言:“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便出于此。这之后,一场前所未有的西湖整治行动开始了。从夏到秋,苏东坡发动全城募捐,动用了20万民工,用淤泥葑草,便筑就了今天的这道举世闻名的——苏堤。 苏东坡在杭期间,筑堤一条,吟诗千首,从这时起,才真正成为人们流连忘返的风景胜地。
  1508年3月,元朝贤太守杨孟瑛动用民夫八千,历时152天,拆毁田亩3481亩,恢复西湖旧观。所挖的葑泥,一部分给乡党先贤苏东坡的苏堤,将其填高了二丈,拓宽了五丈三尺,两岸遍植杨柳,苏堤重新恢复了“六桥烟柳”的固有景色。另一部分淤泥,便另筑一堤,与苏堤并驾齐驱,从栖霞岭起,绕丁家山直至南山,杭人感激郡守对西湖山水百姓的一片厚爱,遂呼之为“杨公堤”。
  西湖,从一个大海湾,再一个泻湖,再到一个风景湖泊,我们的祖先临湖而居,生生不息。可以说西湖的历史,就是一部保护与治理的历史。这其中贯穿了中国传统山水文化的精神和理念,体现了西湖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525.htm?fr=ala0_1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杭州西湖的成因
1、在距今两千多年前,西湖还是一个浅海湾,除个别山岭外全部淹没在海水之中。随着海水的冲刷,海湾四周的岩石逐渐变成泥沙沉积,使海湾变浅,钱塘江也带来泥沙,在入海口沉积。2、之后泥沙越积越多,最终将海水截断,内侧的海水就形成了一个湖。这种现象在地质学上称为泻湖。3、最后泻湖随着潮水出没,...

杭州西湖的历史、形成
西湖从形成迄,也就是两千年的历史。然而在西湖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有三个人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公元822年,年过半百的白居易来到美丽的杭州任刺史,官场失意的他在看到西湖山水时,精神为之一振。到杭州的当天,他就迫不及待地写了《杭州刺史谢上表》,从此开始了伟大诗人与美丽山河的千古绝恋。白居...

杭州西湖历史简介杭州西湖有什么历史
1、西湖原是一个海湾,由海湾而演化成为一个泻湖,由泻湖而形成一个普通湖泊。西湖原是个天然湖泊,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淹废。西湖是钱唐县境内的一个湖泊,所以称为钱唐湖(从唐朝开始,“钱唐”改为“钱塘”),又因为在它的北部还有一个与它连接的湖泊,水位比它低,称为下湖,故西湖又相应称为...

杭州西湖的历史
1、历史早期,杭州是海潮出没的沙洲远古时期;2、杭州西湖以东地区,为潮汐出没的海滩,西湖西北广阔的冲积平原,为原始居民栖息处;3、1935年,杭州城西北二十多公里的良渚,发现有公元前三千三百年到前二千二百五十年的新石器晚期的文化遗址,从中发掘出斧、刀、戈、镰、铲、镞等石器工具,以及壶、豆、...

杭州西湖是怎么形成的?有详细介绍吗?
其中,一般认为西湖是由海湾逐渐演变而来的泻湖。3.中华民国9年(1920年)科学家竺可桢调查西湖地形后发表《杭州西湖生成的原因》,说西湖原是钱塘江左侧的一个小海湾。后来由于钱塘江的淤积,湾口慢慢堵塞,变成了泻湖。4.竺可桢还从沉积速率推断西湖在12000年前开始形成。朱认为,西湖形成之初,面积比现在...

杭州西湖有多少年的历史了?
1500多年的历史了 西湖生成的原因,据记者去岁(一九一九年)夏间的观察,加以东西书籍的参考,西湖生成原因,可以断定是一个泻湖。西湖的地形,南、西、北三面均为山所围绕,惟有东面是一个冲积平原,浙江省城就在这个冲积平原之上,所有泥土,统是钱塘江带下的沉淀积成。大凡河流所带泥沙到了河口,一...

杭州西湖是怎样形成的?为何那么多传说?
浙江省水文地质队1977年在今断桥一带钻孔取样分析后,也主张西湖原先确是一个泻湖。汪品先等推断西湖进入晚泻湖阶段,则“始于2500年前。至于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则是美丽的风景再加上历代文人的喜爱与赞美赋予的文化之美,形成了历史上和至今都非常有名的西湖。

杭州西湖的前世今生
1. 西湖原是一个海湾,演化为泻湖,最终形成湖泊。这个天然湖泊在历史发展中逐渐被淹没。2. 西液陪湖位于钱唐县境内,因其北部的下湖而被称为上湖。西湖名称的由来与钱唐县的历史和地理变迁有关。3. 自秦设置钱唐县以来,历经多个朝代,县治迁离山区,进入平原。隋文帝时期,钱唐县升为杭州州治。4...

谁了解杭州西湖的历史
杭州西湖的历史:2000多年前,西湖还是钱塘江的一部分,由于泥沙的淤积,在吴山和宝石山山麓逐渐形成沙嘴,此后两沙嘴逐渐靠拢,最终毗连在一起成为沙洲,在沙洲西侧形成了一个内湖,即为西湖,此时大约为秦汉时期。自从隋朝大业六年开凿江南运河,与北运河相接,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西湖是怎样形成的?
西湖是一个泻湖。远在秦朝时,西湖还是一个和钱塘江相连的海湾,西湖南北的吴山和宝石山环抱着这个小海湾。后来由于潮汐的冲击,泥沙逐渐堆积变成沙洲,日积月累,泥沙把吴山和宝石山的沙洲连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冲积平原,把海湾和钱塘江分隔了开来,原来的海湾变成了一个内湖,西湖就由此而诞生了。关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