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音乐的差别(论文用)10000字

请高手指点

网上找的,希望帮到你...

中西音乐之渊源各异,除了因民族性所
产生的色彩差异之外,主要表现于中国音乐
注重的是情韵,而西洋音乐注重的是和谐。
溯本求源,西洋的和谐源于古希腊、古
罗马的数学与几何学的科学性及数理协调
性;而中国的情韵则可说是源于先秦诸子的
哲学,甚或是源于古代钟鼎的花纹及原始壁
画的动物飞腾之象。因为,“飞舞跃动”之美
始终是中国诸艺术的主要特色,当代美学巨
擘宗白华也认为:“舞”是中国艺术意境的灵
魂。
归根结底,中西方的宇宙观、世界观的
不同,是中西音乐风格形成各异的根本原
因。
西洋人看世界,是采取科学的、数理性
的态度,是“物我对立”的。而中国人则全然
相左,如老、庄,认为宇宙是个虚灵的空间,
其间只有鼓动“万物”的“气”才是实在的。
因此,中国人的宇宙空间意识是人在“虚、
空”中,是宇宙的造化;人自在虚空中,“伏仰
自得”,尔我不分,浑化为一。
中国历史沿袭下来两种美学观点,即
“错采镂金”之美与“初发芙蓉”之美。汉以
前,艺术美还是“错采镂金”之美;时至魏晋
发生了一个变革,提出“初发芙蓉”与“错采
镂金”并列。至宋,美学观点转移为“初发芙
蓉”较之“错采镂金”更为美。这也是对中国
古代哲学的一个发展———既然一个“虚灵的
空间”充满了“鼓动万物之生气”,又何必再
“错采镂金”呢?还“宇宙”的本来面目吧。
所以艺术不再是装饰性的了,而加入了进步
的思想色彩了。也因此,建立在以重情韵基
础上的中国单音音乐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
发展(尽管在唐时有向复音音乐发展的萌
芽)。
“和谐”的概念,中西方也不尽相同。如
纯指对感观的刺激来说,中国人认为单音是
最和谐的(指乐音),八度叠置其次,然后是
四、五度叠置。这从中国传统民间乐器上也
能看到:胡琴的定弦一般是四、五度,特别值
得一提的是笙,它的传统发声指法决定了一
个“主音”和一、两个“辅音”同时发声,从而
形成一个四、五度叠置的和弦。对于和弦西
洋人则认为,三度叠置才是最和谐的,至少
是半和谐的,而四、五度叠置的和弦反而是
不和谐的!其实,和谐应该是相对的。我
想,三度叠置的效果并不旨在追求其和谐,
而是旨在追求其丰满。
如果说,“形式”美是艺术中很重要的一
环,对于中国则不然了。固然,也需要和谐,
也需要科学,但一切都要服从于“韵味”,服
从于“情”。对西洋音乐来讲,“形式”美才是
主要的一环。“摹仿自然”与“形式美”本是
西方美学思想的两大中心。
西方音乐从浪漫主义晚期起,写作技法
日趋繁富。其对传统的叛逆大致从斯特劳
斯开始,经过德彪西的“质的飞跃”,勋伯格
的“异化”,一直到斯特拉文斯基、梅西安、斯
托克豪森,技法愈来愈精细,其装饰性因素
之多,正可说是前述之“错采镂金”。而中国
人更习惯于音乐的韵味,“情”和“韵”始终贯
穿于中国音乐的指导思想之中。因此,一切
技法(包括写作、演唱、演奏)都围绕着“情、
韵”二字进行。
是否可以提中国音乐只注重“空灵”,不
注重“充实”呢?我认为这个问题需要辨证
地看。中国音乐基于中国艺术意境中的空
间意识,所以它要“空灵”,重“情韵”。虽然
道儒两家“实、虚”分歧很大,但最终都表现
了“虚”是最“实”的,是“实”的升华。如此说
来,中国音乐是重虚不重实了?否!中国音
乐在其发展中,为不断臻于至美,一直在努
力克服其音响“不厚实”的缺憾;从民间乐器
的沿革看是这样,从民间戏曲演唱的发展道
路来看也是这样。唐代的宫廷音乐,其乐队
编制之庞大,恐怕今天的西洋人见到也要惊
叹不已。但这种“厚实”的音乐到了宋朝就
销声匿迹了。当然,在充实方面,西洋音乐
更注重科学,无论在管弦乐队的组合音响方
面,还是在声乐的发声共鸣方面,均较中国
音乐更容易表现。但是,中国音乐却另辟蹊
径,没有单在音响等方面下功夫,而是转向
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意境上面。中国的一
个小姑娘用二胡演奏了阿炳的《二泉映月》,
直令一位国际音乐大师当场拜伏的事例,就
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如此说来,中国音乐
也不是不注重“充实”的。
中国音乐能否表现“壮美”的事物?的
确,从音响丰厚来说,西洋音乐更适合于表
现“壮美”的事物。贝多芬的《爱格蒙特》序
曲,开始的一个F音是乐队全奏。凡听过此
曲的人都不会忘记,这个全奏的F音是何等
地震撼人心啊!假若用中国的传统乐队演
奏,其音响厚度远远达不到。可以说,中国
的传统乐队,无论从音域上,还是从音色的
融合性及音响的平衡上,均比不上西洋管弦
乐队,但“壮美只是人的心理感受,只要能引
起这种感受都可以说是壮美的”。比如说柴
可夫斯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中
冲突一段,与中国古曲《十里埋伏》,同样表
现格斗时的刀光剑影,你能说谁表现得更激
烈些吗?同样,听完全曲后,你又能说出哪
个引起的心理感受更“壮美”些吗?
诚然,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中国的音乐
毕竟不符合这门艺术的原始含义。因此,止
于至美,还需继续“充实”,当然还是在继承
传统(注重情韵)的前提下去“充实”。
一个注重“情韵”,一个注重“和谐”,从
理论到实践自始至终走的就是两条路,这就
是中西音乐差别的根本所在。
责任编辑 潘小平
三皖讲堂

安徽文学
ANHUI WENXUE 三皖讲堂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