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数学大师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的疑问!

我只是初中文化,请问:
1:哥德巴赫猜想是高中,还是大学的数学课程?
2:1+2能代表什么?
3:1+2用在数学上有什么用处?航天?计算机?电脑?
4:1+2到底是什么鬼东西?不就等于3吗?
5:哥德巴赫猜想,1+2到底是怎么回事,谁说得明白给我听?
补充一下:就算你懂得“哥德巴赫猜想”1+2的原理,跟我说、列出一道题目我也不懂什么意思,不如你告诉我“哥德巴赫猜想”1+2有什么用吧。

科学知识在前期很多时候是看不出来用处的 比如爱因斯坦以前搞很多物理研究 后来花了很多时间搞出来的一些成果 在他了解相关数学知识之后才发现其实根本不用那么多时间
但是人的精力毕竟有限 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是全能的 做研究的人需要很多知识 但是没有一个人全部都学过 需要就可以拿出来 这种情况还没有先例 现在的模式就是各方面的精英凑到一起来搞研究 需要什么的时候相关方面的专家拿出来意见
科学萌芽时期很难看到他的作用 比如火药初期就是放炮引火用的 孟德尔数豌豆的时候谁能看见以后的遗传学?牛顿提出万有引力的时候谁能知道他以后对于人造卫星等等近代的伟大成就有这么重要的作用 ?功利的科学 最后结果只有失败 因为大部分后来起到重要或者启蒙作用的科学方法理论不是打眼一看就看出来了 以前说明朝一个傻瓜叫万户 飞天梦没成 自己把自己玩挂了 如今又是航天鼻祖 月球上的万户山 几百年前谁能看懂这些 看懂的人可以影响事件的进程吗?
功利的话 这些项目从一开始就肯定要被删除
国外的一些做法很让人不解 比如美国一个教授花了大把的钱研究茶壶倒水的问题 有部门拨款 而且一直在拨款 一些人作为个笑话引进国内 其实很难说
国内一般的共识是中国文化最辉煌的时期是在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 那个时候很多人 的思想这里不能用可以换个地方用 相对兼容的思想要多的多 蔡元培出名的四个字 兼容并包 其实都是一个原因 朦胧的管理科学才是王道
一个人的成功在于他可以听取不同意见 容纳其他思想 一个重要科学成就的出现是有人支持至少不反对他 至于说谁谁支持某个项目的时候如何如何坚决支持都是后人做出来的传奇 科学的初期没几个人看的出以后的发展 没有一个人可以看全这些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1-10
http://baike.baidu.com/view/1808.htm?fr=ala0

这是百度百科,自己看吧。
第2个回答  2009-11-11
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一、引子
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正式提出了以下的猜想:a、任何一个大于 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B、任何一个大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素数之和。 这就是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大于6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
这里大于6的偶数,是指大于或等于6的任意偶数,直至∞。
大于或等于6,直至∞的任意偶数,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奇素数是必然支持的必要条件,意思是说奇素数,从3至∞必须有奇素数的存在,必须满足大于6的任何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相加。
即:1、要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必然首先证明素数,永远存在。
2、孪生素数,孪生素数与素数有关。科学界把孪生素数纳入与“哥德巴赫猜想”等同的地位,即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时,也可以顺便证明孪生素数。
3、本文证明的重点:素数、哥德巴赫猜想、孪生素数是否成立。并不计算在某一个范围内的具体个数,若要计算具体个数,请参看我在《三思论坛》城隍庙中的其它文章。
二、依据
1、素数,除能被1和自身数整除外,不能被其它任何数整除的整数为素数。
2、素数对非素数的删除规律(自己编写,欢迎举例反驳):设素数删除因子为N,素数删除因子N对N个相差不是N的倍数的连续数,必须删除一个,并且只删除一个;当N个连续数的相差数字是素数N的倍数时,这N个连续数或者全部都是素数N的删除数,或者全部都不是素数N的删除数。
三、证明
(一)、素数的证明
证明一、
∵:素数是除1和自身数外,不能被其它任何数整除的整数。
故:在自然数中,不能表示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素数乘积的整数(除0和1),叫素数。
又∵:在自然数的无限扩大中,永远存在不能表示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素数乘积的整数。
∴:在自然数无限扩大时,永远有素数的诞生,素数永远存在。
证明二、
说法一、我们把自然数看作一个整体。素数2的出现,将大于2的自然数删除1/2;素数3的出现,将自然数删除1/3,减去素数2与素数3的重复删除数,即1/2*1/3=1/6;素数5的出现,将自然数删除1/5,减去素数5与素数2、3的重复删除1/10、1/15;………。这是素数删除的准确计算方法,再此不细说。
说法二、我们把自然数看作一个整体。素数2的出现,将大于2的自然数删除1/2,剩余的1/2为奇数;素数3的出现,将奇数删除1/3,剩余2/3的奇数;素数5的出现,将素数3删除后的剩余奇数删除1/5,剩余4/5;………。这是素数删除的近似计算方法,再此不一一列出。我们举例说明这种近似计算的近似程度。
我们将自然数所取的范围用M表示,则删除因子为√M以下的素数,设最大的删除因子为N,即删除因子为2、3、5、7、11…N。
那么自然数M以内的奇素数≥M*1/2*2/3*4/5*6/7*10/11*……*(N-1)/N。
举例说明如下:
当M为10时,10以内的奇素数≥10*1/2*2/3=3.33个,实际为3个;(这里是因为非素数1所占的比例所致)。
当M为100时,100以内的奇素数≥100*1/2*2/3*4/5*6/7=22.85,实际为24个;
当M为1000时,1000以内的奇素数≥1000*1/2*2/3*4/5*6/7*10/11*……30/31=152,实际为167个;
当M为10000时,10000以内的奇素数≥10000*1/2*2/3*4/5*6/7*……96/97=1214,实际为1229个;
……………。
按这种计算方法,继续计算下去,实际素数永远大于所计算的素数。是因为两种原因:①素数的删除是从素数的平方以后,才进行删除,这里的计算没有排除这种因素;②这种计算同样没有完全排除重复删除,所以,实际素数个数永远大于计算个数。
∵:自然数M*多个(素数删除因子-1)/素数删除因子的乘积,永远不等于0,≥1说明有素数的存在;大于一个定数,说明必然有素数的诞生。
这里所说的“一个定数”,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我们设三个素数删除因子为:A,B,C。且A<B<C。C-B-A=2,4,6,………,素数A及<A的素数的删除范围为<B*B+2的自然数;素数B及<B的素数的删除范围为<C*C+2的自然数。也就是说素数B不会对B*B+2之内的自然数进行删除,素数C不会对C*C+2之内的自然数进行删除,(C*C+2)-(B*B+2)这一段自然数之内是否有素数的诞生,分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第3个回答  2009-11-10
哥德巴赫是德国一位中学教师,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生于1690年,1725年当选为俄国彼得堡科学院院士。1742年,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的数)之和。如6=3+3,12=5+7等等。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任何一个>=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
(b) 任何一个>=9之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奇质数之和。
这就是着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欧拉在6月30日给他的回信中说,他相信这个猜想是正确的,但他不能证明。叙述如此简单的问题,连欧拉这样首屈一指的数学家都不能证明,这个猜想便引起了许多数学家的注意。从哥德巴赫提出这个猜想至今,许多数学家都不断努力想攻克它,但都没有成功。当然曾经有人作了些具体的验证工作,例如: 6 = 3 + 3, 8 = 3 + 5, 10 = 5 + 5 = 3 + 7, 12 = 5 + 7, 14 = 7 + 7 = 3 + 11,16 = 5 + 11, 18 = 5 + 13, ……等等。有人对33×108以内且大过6之偶数一一进行验算,哥德巴赫猜想(a)都成立。但严格的数学证明尚待数学家的努力。
从此,这道著名的数学难题引起了世界上成千上万数学家的注意。200年过去了,没有人证明它。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 人们对哥德巴赫猜想难题的热情,历经两百多年而不衰。世界上许许多多的数学工作者,殚精竭虑,费尽心机,然而至今仍不得其解。
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有人开始向它靠近。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朗用一种古老的筛选法证明,得出了一个结论:每一个比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99)。这种缩小包围圈的办法很管用,科学家们于是从(9十9)开始,逐步减少每个数里所含质数因子的个数,直到最后使每个数里都是一个质数为止,这样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目前最佳的结果是中国数学家陈景润于1966年证明的,称为陈氏定理:“任何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仅仅是两个质数的乘积。”通常都简称这个结果为大偶数可表示为 “1 + 2”的形式。
在陈景润之前,关於偶数可表示为 s个质数的乘积 与t个质数的乘积之和(简称“s + t”问题)之进展情况如下:
1920年,挪威的布朗证明了‘“9 + 9”。
1924年,德国的拉特马赫证明了“7 + 7”。
1932年,英国的埃斯特曼证明了“6 + 6”。
1937年,意大利的蕾西先后证明了“5 + 7”, “4 + 9”, “3 + 15”和“2 + 366”。
1938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5 + 5”。
1940年,苏联的布赫夕太勃证明了“4 + 4”。
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证明了“1 + c”,其中c是一很大的自然数。
1956年,中国的王元证明了“3 + 4”。
1957年,中国的王元先后证明了 “3 + 3”和“2 + 3”。
1962年,中国的潘承洞和苏联的巴尔巴恩证明了“1 + 5”, 中国的王元证明了“1 + 4”。
1965年,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和小维诺格拉多夫,及 意大利的朋比利证明了“1 + 3 ”。
1966年,中国的陈景润证明了 “1 + 2 ”。
从1920年布朗证明"9+9"到1966年陈景润攻下“1+2”,历经46年。自"陈氏定理"诞生至今的30多年里,人们对哥德巴赫猜想猜想的进一步研究,均劳而无功。
布朗筛法的思路是这样的:即任一偶数(自然数)可以写为2n,这里n是一个自然数,2n可以表示为n个不同形式的一对自然数之和: 2n=1+(2n-1)=2+(2n-2)=3+(2n-3)=…=n+n 在筛去不适合哥德巴赫猜想结论的所有那些自然数对之后(例如1和2n-1;2i和(2n-2i),i=1,2,…;3j和(2n-3j),j=2,3,…;等等),如果能够证明至少还有一对自然数未被筛去,例如记其中的一对为p1和p2,那么p1和p2都是素数,即得n=p1+p2,这样哥德巴赫猜想就被证明了。前一部分的叙述是很自然的想法。关键就是要证明'至少还有一对自然数未被筛去'。目前世界上谁都未能对这一部分加以证明。要能证明,这个猜想也就解决了。
然而,因大偶数n(不小于6)等于其对应的奇数数列(首为3,尾为n-3)首尾挨次搭配相加的奇数之和。故根据该奇数之和以相关类型质数+质数(1+1)或质数+合数(1+2)(含合数+质数2+1或合数+合数2+2)(注:1+2 或 2+1 同属质数+合数类型)在参与无限次的"类别组合"时,所有可发生的种种有关联系即1+1或1+2完全一致的出现,1+1与1+2的交叉出现(不完全一致的出现),同2+1或2+2的"完全一致",2+1与2+2的"不完全一致"等情况的排列组合所形成的各有关联系,就可导出的"类别组合"为1+1,1+1与1+2和2+2,1+1与1+2,1+2与2+2,1+1与2+2,1+2等六种方式。因为其中的1+2与2+2,1+2 两种"类别组合"方式不含1+1。所以1+1没有覆盖所有可形成的"类别组合"方式,即其存在是有交替的,至此,若可将1+2与2+2,以及1+2两种方式的存在排除,则1+1得证,反之,则1+1不成立得证。然而事实却是:1+2 与2+2,以及1+2(或至少有一种)是陈氏定理中(任何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和,或一个素数与两个素数乘积的和),所揭示的某些规律(如1+2的存在而同时有1+1缺失的情况)存在的基础根据。所以1+2与2+2,以及1+2(或至少有一种)"类别组合"方式是确定的,客观的,也即是不可排除的。所以1+1成立是不可能的。这就彻底论证了布朗筛法不能证"1+1"。
由于素数本身的分布呈现无序性的变化,素数对的变化同偶数值的增长二者之间不存在简单正比例关系,偶数值增大时素数对值忽高忽低。能通过数学关系式把素数对的变化同偶数的变化联系起来吗?不能!偶数值与其素数对值之间的关系没有数量规律可循。二百多年来,人们的努力证明了这一点,最后选择放弃,另找途径。于是出现了用别的方法来证明歌德巴赫猜想的人们,他们的努力,只使数学的某些领域得到进步,而对歌德巴赫猜想证明没有一点作用。
歌德巴赫猜想本质是一个偶数与其素数对关系,表达一个偶数与其素数对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是不存在的。它可以从实践上证实,但逻辑上无法解决个别偶数与全部偶数的矛盾。个别如何等于一般呢?个别和一般在质上同一,量上对立。矛盾永远存在。歌德巴赫猜想是永远无法从理论上,逻辑上证明的数学结论。
然而,在全世界,作为一个数学家,尤其是研究数论的专家,谁不梦寐以求地希图摘下这颗无比耀眼的明珠?尤其在中国,在陈景润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又有多少数学家像陈景润那样,为证明这个"猜想"而废寝忘食,昼夜不舍,潜心思考,探测精蕴?连一些年轻的非数学专业人士,也热衷于钻研歌德巴赫猜想。有些人把他们的"研究成果"寄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机构或数学学术杂志,声称证明了"1+1"。
陈景润去世以后,面对纷纷宣称自己"证明"了歌氏猜想这情况,杨乐院士等大数学家通过媒体语重心长地告诫盲目的年轻人,让他们别做无用功了。
中科院数学院每年都会收到大量信函,宣称自己完成论证"歌德巴赫猜想"。事实上,这些论证者大多数连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都没搞清楚。他们付出心血和汗水,却浪费在徒劳无益的所谓"证明"当中。
相传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晚年曾认为自己证明出来歌德巴赫猜想了,后来他的几个学生看了,知道不对,不好直说,就劝说:您老休息休息吧。试想连华老都曾误认为自己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数学爱好者误认为自己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也就更是不足为怪之事。
奉劝那些梦想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人,先要弄明白什么是素数,素数有什么规律,随便给你一个自然数,能否快速判别它是否是素数。例如1234567可以被7整除吗?
算了,不要想了,还是干点别的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什么是陈景润说的1+2???
他一直认为陈景润是他们学校里最好的学生。他不同意他所听到的意见。他认为这是分配学生的工作时,分配不得当。他同意让陈景润回到厦门大学。 听说他可以回厦门大学数学系了,说也奇怪,陈景润的病也就好转了。而王亚南却安排他在厦大图书馆当管理员。又不让管理图书,只让他专心致意的研究数学。王亚南不愧为政治经济...

陈景润——听故事证明(+)
陈景润(1933—1996),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1+2),成为一颗璀璨的数学新星。陈景润自幼喜欢数学,在老师的鼓励与帮助下对数学更加痴迷。在进入福州英华书院念高中时,陈景润的班主任是沈元先生。沈元老师学问渊博,在数学课堂讲了整数性质后,又绘声绘色地给大家讲了一段故事:“200...

请证明:1+1=2
这种缩小包围圈的办法很管用,科学家们于是从(9十9)开始,逐步减少每个数里所含质数因子的个数,直到最后使每个数里都是一个质数为止,这样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目前最佳的结果是中国数学家陈景润于1966年证明的,称为陈氏定理:“任何充分大的偶数都是一个质数与一个自然数之和,而后者仅仅是两个质数的乘积。”...

中国数学家谁攻克了世界著名难题"歌德巴赫猜想"中的(1+2)
1966年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陈景润,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他证明了“每个大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

哥德巴赫猜想里的1+2 是怎么证出来的?
你不用看了,全中国也没几个人能看懂,要用到极其复杂的数论知识,高等数学与之相比都是九牛一毛,你记住是陈景润证明出来的就行了.

为何要证明1+2?
1965年,苏联数学家证明了“1+3”。1966年,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攻克了“1+2”,也就是:“任何一个足够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数之和,而这两个数中的一个就是奇质数,另一个则是两个奇质数的和。”这个定理被世界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由于陈景润的贡献,人类距离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后结果“1+1”仅有一...

陈景润是怎么证明1+1=2的?
纪念陈景润纪念陈景润先生诞辰80周年学术报告会召开。陈景润先生因其在数学领域著名难题“哥德巴赫猜想”方面的工作享誉世界,他1966年发表的论文《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时至今日仍是国际上最好结果。数学大师韦伊曾这样...

陈景润对哥德巴赫猜想有什么贡献
1966年,陈景润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1973年,他在《中国科学》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并改进了1966年宣布的数值结果,立即在国际数学界引起了轰动,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是筛法理论的光辉...

数学家的故事手抄报内容资料
1、数学家陈景润的小故事 1966年屈居于六平方米小屋的陈景润,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居然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创造了距摘取这颗数论皇冠上的明珠(1+ 1)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他证明了“每个大偶数都是一个素数及一个不...

数学之星陈景润名人故事
陈景润,福建闽侯人,我国现代著名数学家。他在圆内整点、球内整点、华林问题、三维除数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他的《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的论文达到了世界新水平。特别是在人们公认的,称之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上,他的关于(1+2)简化证明的论文,轰动了国内外数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