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13条

如题所述

《刑法》第13条所规定的“但书”在刑事司法中具有和谐司法的理念功能。从我国《刑法》的一些法条理解的犯罪,可能会与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的规定相冲突。依据我国《刑法》第13条的但书规定,情节
显著轻微
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我国《刑法》此条规定很模糊,公安机关不好把握,但体现了我国和谐司法的理念,且符合我国《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刑法13条是什么内容
【法律分析】刑法第十三条内容,可以根据其具体内容概括为以下四个方,一、危害国家和社会的政治基础,也就是对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 权的社会主义制度构成了危害。二、危害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基础,也就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公私财产所有关系的破坏和侵犯。这一方面...

我国刑法中关于罪与非罪的界限是怎么规定的
1.我国《刑法》第13条明确规定的犯罪的定义: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2.根据《刑法》其他条文的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认为是犯罪。3.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行为实质上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因而属于合...

下列对于我国刑法第13条中“……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
《刑法》第13条规定的犯罪定义既包含定性要求又含定量要求,对于合理认定犯罪及处罚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书”表明认定犯罪不仅仅需要正确“定性”,还需要合理确定危害的“程度”或“量”。“但书”是区分“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宏观标准,可以缩小犯罪或刑事处罚的范围,避免给一些轻微的危害行为...

下列对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但书”的理解,正确的是( )。
《刑法》第13条规定的“但书”,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对其正确的理解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由于其危害性没有达到犯罪的程度,所以法律认为不构成犯罪。既然不构成犯罪,自然也不存在刑事处罚问题。可见,选C项。不选A、B项。“但书”的意义在于缩小犯罪或刑事处...

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刑法13条规定是指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但情节轻微,不足以达到刑事处罚的行为。采纳谢谢

应当如何理解我国《刑法》第13条犯罪概念的但书规定?
(1)《刑法》第13条规定了犯罪的概念,是对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的科学概括,也是区分罪与非罪的基本标准。该犯罪概念是形式定义与实质定义的统一,既表明了犯罪的法律性质又揭示了犯罪危害社会的政治属性。在对犯罪进行定性规定之后,“但书”又对成立犯罪设置了定量的要求,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1,即具有刑事违法性,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我国《刑法》13条将“应当受刑罚惩罚”这一特征明确写进了犯罪的定义。3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特征,也是划分犯罪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的基本界限,严重的社会危害性。2,也不可能构成犯罪,我国刑法中。3,它揭示了国家将某种行为规定为犯罪...

我国刑法中关于罪与非罪的界限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刑法》对于罪与非罪的界限有着明确的规定。首先,《刑法》第13条中指出,如果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对社会没有造成实际危害,这种行为不被视为犯罪。其次,根据其他相关条文,《刑法》指出,如果行为虽然导致了损害结果,但并非出于故意或过失,而是因为无法抗拒或预见的原因所引起,同样不被视为犯罪。...

关于《刑法》第13条“但书”的理解错误的是
—犯罪。与《刑法》第13条犯罪定义的定量要求相呼应,分则条文对有些犯罪特意规定了程度方面的限制要件,如盗窃、诈骗、抢夺、敲诈勒索、故意毁坏财物罪等,在通常情况T有“数额较大”的限制;侮辱、诽谤罪等,有“情节严重”的限制;寻衅滋事、遗弃、虐待罪等有“情节恶劣”...

我国《刑法第13条所规定的但书在刑事司法中有什么功能
《刑法》第十三条是关于犯罪的概念的规定。此条的但书,是对犯罪概念从不认为是犯罪的例外情况说明什么是犯罪,进一步划清了罪与非罪的界限。是对犯罪概念的重要补充。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