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的公车标准

如题所述

公车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公车开支费用惊人职务消费中车辆消费占单位行政经费约为80%左右,这笔费用占到全部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比例,分别为10%和38%。有些地方用车费用更是惊人,如我市一个经济欠发达县有各类公车近200辆,以每辆车年耗费6万元计,需开支1200余万元,而这个县的财政收入才刚刚超过一个亿。
公车司机成为一个特殊群体市直35个单位有专职驾驶员136人,占这些单位全部人员的8.8%,还不包括临时雇用的驾驶人员。
公车私用滋长不正之风一些群众认为,现在有的公车三分之一司机用,三分之一领导私用,三分之一用于公务。一些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违规驾车、公车私用,导致交通事故频发。

公车成本高效率低调查表明,出租车的运行成本为8200元/万公里,而公务车辆则高达36600元/万公里,相差3.5倍。富康、奥拓等档次较低的出租车行驶70—80万公里才报废,而桑塔纳、红旗、奥迪等档次相对较高的公车却很少能超过30万公里。而不少单位作为领导干部的公务用车,闲置的时间多于运行时间,造成国有资产的无形浪费。
公务接待问题
公正地说,全市绝大多数公务员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能以身作则,依规自律。但是,公务接待作为职务消费仍是财政经费支出的一个“黑洞”。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公务接待费支出为1.1亿元,其中市直83个单位的公务接待费支出1238万余元,相比还不富裕的财政收入,这个数字是相当惊人的,从执行公务接待制度的情况看,少数地方和单位存在的问题还较突出,主要是:接待费总额超标;接待费支出混乱;村级变相公务接待费用惊人。如瓯海区瞿溪镇某村一年的接待费11余万元,其中该镇土地所干部用各种名义吃喝的费用就达3.6万元。
公务差旅费及公费旅游问题 由于目前规定的出差补贴标准明显偏低,公务员下乡出差一般都由接待方安排食宿,致使上级职务消费的差额部分负担向下级转移,一些基层单位对此叫苦不迭。至于在差旅费中做手脚、弄虚作假、假公济私,更是屡见不鲜。目前,公务员明目张胆用公费出国(境)旅游的歪风已基本遏制,但借学习考察之名、行公费旅游之实的大有死灰复燃之势。一些部门和单位以工作需要为由,外出“学习考察”、“招商引资”,途中擅自改变路线,把公费旅游巧妙地隐藏在公务活动之中。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