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含油性特征

如题所述

(一)充满度特征

张厚福(1999)等应用充满系数,即含油高度与圈闭的闭合高度的比值来评价油气藏的含油量大小。武守诚(1994)将油气充满度定义为含油面积占圈闭面积的百分数。曾溅辉(2002)利用油气充满度来评价砂体的含油量,将砂体油气充满度定义为砂体含油体积与砂体体积之比。

需要注意的是,砂岩透镜体的体积就是砂岩圈闭的体积。针对透镜体岩性油气藏类型,计算其充满度时主要考虑透镜体的特殊几何形态,各参数计算采用算术平均值;上倾尖灭型岩性圈闭由于其砂体形态的特殊性及东营凹陷实际砂体的具体特征,单砂体沿构造上倾方向岩性尖灭,计算充满度时以砂体尖灭线为准;断层-岩性型油气藏计算充满度时以砂体尖灭线和侧向封闭的断层边界线为准,分别计算参数值。

1.充满度总体分布

如图1-6所示,统计结果表明,东营凹陷岩性圈闭充满度分布范围较广,差别大,在0~91%之间,平均值为37.6%;图1-6中对应圈闭编号无数值的为充满度值缺失的圈闭。充满度最大的油气藏坨143砂体,其充满度达到91%,充满度为0的砂体是指无油气显示或者纯水层等不含油砂体;充满度主要分布在25%~55%区间范围内,充满度>80%的圈闭仅有2.3%(图1-7)。

2.不同类型油气藏充满度特征

从砂体类型看,构造-岩性油气藏的平均充满度为42.4%;砂岩透镜体油气藏的充满度集中在30%~80%之间,平均值为48.6%(图1-8)。

图1-6 东营凹陷岩性圈闭充满度分布柱状图

图1-7 东营凹陷岩性油气藏圈闭充满度分布频率图

3.不同埋深及层位圈闭充满度变化特征

在不同埋深条件下圈闭充满度的大小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埋深2000~3700m之间的圈闭,砂体的分布频率及充满度随埋深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充满度最大范围分布在2600~3400m埋深,超过3400m以后,充满度逐渐减小。岩性砂体的个数在3000~3200m 埋深之间最多(图1-9)。

从岩性油气藏分布的层位来看,东营凹陷沙二段下亚段、沙三段上亚段、沙三段中亚段、沙三段下亚段以及沙四段上亚段均有分布,但主要分布在古近系沙三段中亚段、沙三段下亚段以及沙四段上亚段,占90%以上,其中沙三段中亚段圈闭平均充满度为30.1%,油气藏的平均充满度为45.6%,沙三段下亚段油气藏充满度为43%,沙四段上亚段油气藏充满度为46%(图1-10)。无论是圈闭充满度还是油气藏充满度,沙四段上亚段的数值都是最高,其次为沙三段下亚段,再次为沙三段中亚段,这种分布特征与烃源岩的分布有直接影响关系。

图1-8 东营凹陷不同圈闭类型岩性油气藏圈闭充满度分布直方图

图1-9 东营凹陷岩性圈闭充满度随埋深变化关系

图1-10 东营凹陷岩性圈闭平均充满度及油气藏个数与层位分布之间的关系

(二)含油饱和度特征

储层原始含油饱和度是岩性油气藏含油气性评价的重要指标。对济阳坳陷典型岩性圈闭进行统计时,依据胜利油田对油气储层的物性、岩性及测井曲线等特征,川建立的油气储层的导电模型来确定储层含油饱和度,并借用油田进行储量计算时的平均含油饱和度对济阳坳陷岩性油气藏进行评价。就整个东营凹陷来看,圈闭含油饱和度平均值为36.2%,最大为79%,最小为1.5%。岩性油气藏含油饱和度分布不像充满度那样差异性大,大体分布比较均匀,主要集中在50%~70%之间,均小于80%(图1-11,图1-12)。

图1-11 东营凹陷岩性油气藏含油饱和度分布柱状图

图1-12 东营凹陷岩性油气藏含油饱和度分布直方图

构造-岩性油气藏含油饱和度平均值为54.7%,一般为50%~60%。透镜体油气藏含油饱和度平均值为54.0%,一般为60%~70%(图1-13)。上倾尖灭油气藏的含油饱和度平均值为60%,比其他两种类型砂体高。不同层位及深度,含油饱和度变化不是很大。

图1-13 构造-岩性油气藏与透镜体油气藏圈闭含油饱和度分布直方图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