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好的方法,能让新员工快速的成长起来?

如题所述

最近我们公司来了很多非常优秀的新伙伴,周一刚做了一次新员工欢迎会,主要就是介绍公司和欢迎新同事。

其实很多关注我的朋友,包括部分铁粉小伙伴,可能知道秋叶大叔这个人,但是并不知道【秋叶】这个公司具体是干什么的。

我在内部讲话风格简单粗暴,整合了我司部分员工的复盘,也原汁原味给大家分享一下。

你好,我是【秋叶】。

——秋叶大叔


新员工内部培训,如何让自己快速成长?秋叶大叔告诉你

这次的新员工培训,主要讲了4个方面:

【1】公司的使命和价值观;

【2】秋叶大叔的身份;

【3】公司的发展;

【4】公司的组织架构,业务架构和合作资源。

【1】公司使命是让学习变得简单有趣。

只有我们更好的理解什么叫让学习简单有趣时,才能让公司成为一家受人尊重的教育公司。

我们要站在时代变化的角度去思考,不要以我们自己的视角看,而是以当代年轻人喜欢什么的角度来看。

拥抱年轻人,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来教学,在哪里看?去年轻人喜欢去的地方,比如B站,看年轻人喜欢看的东西,感受他们想要透过什么来表达自己的与众不同。


【2】公司的价值观和文化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

①客户第一

我从产品品质、用户生命周期、马斯洛原理角度告诉团队什么叫客户第一。

检验自己东西质量高不高,先反问自己,产品做出来愿意推荐给你的亲朋好友吗?

你的服务质量到底好不好,先反问自己,如果你是客户,你愿意被这样对待吗?

我们需要研发出对客户真正有价值的产品,并且用大家能接受的方式来做教育。比如现在很多手机品牌、内衣品牌都换了新的品牌代言人,都是目前最新的小鲜肉,就是在贴合大家更愿意接受的方式。

我们需要在用户不同生命周期中,找到适合用户的产品进行研发,大学生需要什么,他们需要这个是为了拿到什么?职场人需要什么,他们需要学这个是为了得到什么?要带着这样的角度去思考研发产品。

另外我们需要做好服务体验,服务有几点基本原则:

第一点:出现问题,应该是以解决用户问题为出发点想解决办法,而不是找自己没有错的理由。

第二点:在不影响公司口碑的情况下,拥有一定的自主权安抚用户,无须事先请示,事后再优化流程,形成规范。

第三点:产品本身除了满足用户底层需求外,是否还能够通过服务创造更高层的需求,比如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

很多问题经过反问就更加有同理心,能够换位思考。

但是很多时候,也不是自己不愿意做好,而是当下可能只能做到这个程度,那么这就涉及到下面两个关键词。

②专业第一

你所在的领域,最高的绩效标准,到底在什么位置?

你所在的领域,你能不能做分享、直播、培训、推文、写书?

我们要做行业的标杆,得知道标杆的具体标准是怎么样的,为了达到标准,我们该做哪些准备,要用数据来说话。

如果答案是不知道,意味着你还没入这个门,需要不断的去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2014-2016年,整个平台都缺产品,是个课程就能卖。但目前是平台产品泛滥,不好的产品太多了,消费者选择成本很高。平台现在只要更好的产品,否则市面上产品那么多,平台为什么要选择你的产品推广,因为你的产品足够专业。

专业要从三个方面来表现:

a、明白自己所在领域顶尖水平是什么样;

b、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通过搭建自己领域的知识框架,模型,网站解决业务中复杂的问题;

c、有输出能力,通过让自己输出工作日志,内外分享,干货文章,网课、训练营策划、图书的方式倒逼自己输入。

我们需要用数据来衡量顶尖水平的高低,数据是最直观能反应进步情况的工具,新人要主动问,主动了解自己离行业合格水平还差多少距离?

数据也不见得完全能概括一个行业的全貌,很多业务情况的发生可能就是某一个变量变化,导致整个事态也发生的变化,我们只有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搭建起领域知识框架地图,才能不陷入问题中,站在更高的维度去解决问题。

③持续精进

产品能不能继续优化?

服务能不能继续优化?

持续精进才是真正的完美主义。迭代化精进,每天进步一点点。

要做到完美主义,我讲到了两点,一个是持续营销,一个是坚持复盘。

营销的定义是:让消费者了解该产品进而购买该产品的过程,我们在运营的过程就是不断向用户营销的过程。想办法让用户不反感,但又感到新鲜或者有趣的各种形式植入产品卖点,给用户埋下记忆点,争取一想到在线职场教育就想到我们秋叶。

这种形式就是需要运营人不断去创新的点,运营人也是需要去学习如何追热点的。运营要创造新鲜感,像薇娅直播间拉不同的明星,卖火箭,都是在打造新鲜感,给用户不一样的体验,人家才会去不断的看她的直播;

我们不能停留在过去的模式上,要不断变化突破,让别人觉得我们潮,潮的方式很简单,把舞台让给年轻人。

年轻人们的工作是“干掉”秋叶大叔,证明你们能更专业,而不是每天夸秋叶大叔厉害。

有员工在日报里说“关于高效这一点,大叔就是教科书。我总是在好奇为什么大叔能够在相同时间内做这么多事情:看日报,评日报,写微博,看热点,写反思,群分享,看竞品,看助理作业,回复修改,接待,对接外来资源......这种可怕的高效到底是来自于特种训练或者经历?”

对此,我在培训上是这么说的:

“相较来说,我是厉害,我5分钟能秒杀各位的工作成绩,请你用5个小时来超越我好不好?

应该把秋叶大叔当行业内某些工作质量的一个标杆,但记住,标杆是用来超越的。

我精力不够,被各种事务分散,每件事都很难做到我的最高质量,这是你们打败我的机会。

放我出去,让我出圈,链接对公司发展需要的关键资源,才是我最大的价值。

另外要养成复盘的习惯,写工作日志不是写给领导看,是写给自己看。

工作要复盘,项目要复盘,做得好要复盘,做得不好更要复盘,总结成标准化的工作流量,检查清单,这才能让我们沉淀经验,下一次把工作做得更趋近于完美。

我们以后提拔干部,不能只看能不能吃苦,要看有没有流程化,标准化的管理思维。”

我从四个维度表达自己的身份:本职、社会、企业、网络。

本职工作是在职场初期让自己能稳固根基的身份,只有在工作中发挥出价值才能慢慢延伸后面其他的身份。

社会身份需要区分哪些是含金量高体制身份,哪些就是民间组织,不要当真。

公司身份是责任,带着大家做好做大事业是一个企业家的责任,有压力也是动力,靠自己更靠大家,能把人带起来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发展,是公司领导者的责任。

网络身份水分很大,内部当笑话,外部如果对事业有利,也姑且随它。


我做在线网课的起因是看到罗辑思维开始卖会员,就觉得这件事情可以做。

我把罗辑思维当做这个行业的风向标,当行业先锋发出某些信号时,一定要分析动作背后的思考逻辑,是否开始出现利于自己的商机。

反观我最近开了或者要开的好几个业务都是运用这个思维,直播转型、直播卖书等。

秋叶书友会也有风向标,樊登读书会、早晚读书、网易读书会,最近人民邮电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广东分社都做了一个很漂亮的工作,不过保密原因就不在这里说了。

我们做运营的要关注市场,关注行业先锋,及时发现动态,预测可能发生的情况。也许行业先锋的做法未必适合我们,但我们也有了一次观察学习的经验。

未来十年,是一个能量和资源向【央企型企业】集中的时代。

大叔说时代已经变化,未来谁拥有整合供应链的能力,谁就能打赢下一场仗。

①现在教育的两种模式:

A:强管理+强销售 。

比如学而思,网易有道,跟谁学,传统教育做大都是这种模式。

我们团队小伙伴都太佛系,走这条路压力很大。

B:头部效应,也就是打造IP,风险在于IP管控。

为什么快手和辛巴闹矛盾,本质就是IP太大,让平台不愉快。

如果头部掌握了供应链,平台就没有了话语权,平台也会想办法扶持其他的腰部。快手和抖音会通过扶持一部分腰部,发现能冒出来的腰部扶持到头部,让腰部通过竞价排名的形式赚广告的钱,

我们就是要做一家拥有供应链整合能力的公司,在知识IP这个赛道的全供应链是:新媒体-图书-网课-训练营-品牌社群-高端服务-周边文创。

秋叶书友会是我们的品牌社群,但其实书友会可以和其他的链条都产生链接,只要有人的地方就能组织社群,书友会就是目前整个链条中最容易聚集人且长期留住人的地方,是我们整个供应链的核心一环。

有了供应链,就能更好留住IP,一起做大。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5
最好能放权给新员工,给对方单打独斗的机会,然后自己把关,在适当的时候提点一下对方,这样对方就能快速成长起来了。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