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蜀道难写于什么时间啊

如题所述

蜀道难,李白此诗大约是在长安送友人入蜀而作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注释】

蜀道难: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它传统的题材便是写蜀中山岭险阻的。

噫吁嚱:惊叹声,蜀方言。

危:即高。

蚕丛、鱼凫:传说中古蜀国的两个国王。

茫然:指远古事迹,渺茫难详。

尔来:此来,指开国以来。

秦塞:今陕西省,古秦地。

太白:山名,属秦岭,也称太乙。在秦都咸阳的西南。

横绝:横渡到。

地崩山摧壮士死:《华阳国志·蜀志》:“秦惠王知蜀王好色,许嫁五女于蜀。蜀遣五丁迎之。还到梓潼,见大蛇入穴中。一人揽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拽蛇。山崩时,压杀五人及秦五女并部从,而山分为五岭。”

天梯:陡峭的山路。

石栈:山间架木凿石而成的栈道。

六龙:传说羲和给太阳赶车,由六条龙来拉。

回日:日车也要回转或绕道。

高标:高峰,望而可作标识的。

猱:猴子的一种。

青泥:岭名,山势高峻,靠近陕、甘、蜀交界处,为秦地入蜀要道。

盘盘:屈曲的样子。

萦:指山路回绕。

扪参历井:参、井是两星宿名。古时根据天上的星宿位置,定地面区域的分野,参对应蜀地,井对应秦地。

胁息:屏气不敢呼息。这句是说自秦入蜀山路高峻,行人好象能摸到参星,跨过井星,使人仰望屏息。

膺:胸。

巉岩:高峻的山岩。

子规:即杜鹃。相传古蜀帝杜宇,号望帝,死后其魂魄化为杜鹃,啼声哀切,听似“不如归去”,故又有杜鹃啼血之说。

凋朱颜:夸张地形容蜀道之难能使人因发愁而变老。

去天不盈尺:离天不到一尺,夸张形容山之高。

湍:急流的水。

喧豗:喧闹声。

砅:水冲击岩石声。

胡为:何为,为什么。

剑阁:地名,在今四川剑阁县北,乃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一条栈道,又名剑门关

峥嵘、崔嵬:都是指形容山势险峻的形容词。

一夫四句:说剑阁地势险要,若守者非可信赖之人,他就会利用地形之便,独霸一方,为害人民。匪,同“非”。

朝避四句:从蜀地蛮荒,猛虎长蛇伤人,极写其难。兼喻人事险恶,说虐害百姓者多。

锦城:即成都,也叫锦官城

虽云:虽然说。

咨嗟:叹息。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05
对《蜀道难》的写作背景,从唐代开始人们就多有猜测,主要有四种说法:甲、此诗系为房(王官)、杜甫二人担忧,希望他们早日离开四川,免遭剑南节度使严武的毒手;乙、此诗是为躲避安史之乱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劝喻他归返长安,以免受四川地方军阀挟制,丙、此诗旨在讽刺当时蜀地长官章仇兼琼想凭险割据,不听朝廷节制:丁,此诗纯粹歌咏山水风光,并无寓意。
第2个回答  2016-01-21
  对《蜀道难》的写作背景,从唐代开始人们就多有猜测,主要有四种说法:甲、此诗系为房琯、杜甫二人担忧,希望他们早日离开四川,免遭剑南节度使严武的毒手;乙、此诗是为躲避安史之乱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劝喻他归返长安,以免受四川地方军阀挟制,丙、此诗旨在讽刺当时蜀地长官章仇兼琼想凭险割据,不听朝廷节制:丁,此诗纯粹歌咏山水风光,并无寓意。
  这首诗最早见录于唐人殷璠所编的《河岳英灵集》,该书编成于唐玄宗天宝十二年(753年),由此可知李白这首诗的写作年代最迟也应该在《河岳英灵集》编成之前。而那时,安史之乱尚未发生,唐玄宗安居长安,房(琯)、杜甫也都还未入川,所以,甲、乙两说显然错误。至于讽刺章仇兼琼的说法,从一些史书的有关记载来看,也缺乏依据。章仇兼琼镇蜀时一直理想去长安做官。相对而言,还是最后一种说法比较客观,接近于作品实际。
  一般认为,这首诗很可能是李白于公元742年至744年(天宝一年至天宝三年)身在长安时为送友人王炎入蜀而写的,目的是规劝王炎不要羁留蜀地,早日回归长安,避免遭到嫉妒小人不测之手。
第3个回答  2013-11-05
四川平武一学者曾维益经过十多年对李白文化研究发现,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成名作《蜀道难》的时间是在其二十岁之前,而且该诗作于古江油关(今平武县南坝镇)。在此之前,历代学者都把《蜀道难》的创作时间视为千古之谜,且“诸解并起,众说纷纭”。
曾维益在其新著《李白〈蜀道难〉新探》中认为,李白少年早慧,“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在四川江油生活近二十年中不可能不写诗,而诗中“所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是对开元四年吐蕃第三次攻松州的关注与表现,李白时年十六岁。曾维益认为李白十六岁时即有了《蜀道难》草稿,其后(开元八年)才有“路中投刺(递名片)”,献佳作给益州(今成都)长苏之举,而获“天才英丽”的赞誉。再后,李白携稿自蜀赴京师(长安),才有贺之章读后,称为“谪仙”之美谈。
  
  四川省社科联副主席李绍明对曾维益的治学精神及科学研究态度表示赞赏,认为曾氏一说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