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写古诗

如题所述

学习写古诗的方法如下:
一、捕捉和创造诗的形象
(一)诗用形象思维写作
写诗要用形象思维。所谓用形象思维,首先指的是深入生活时,要对生活进行形象的感受,形象地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分析生活。
进行形象思维,要在形象感受的基础上,善于进行形象的捕捉。艾青指出:“形象思维的活动,在于使一切难以捕捉的东西,一切飘忽的东西固定起来,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象印子打在纸上样地清楚。”因此他说:“写诗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能捕捉到新颖的形象,也就有了写诗的素材。那么怎样才能捕捉到形象呢?这就要靠灵感。
马雅可夫斯基举过一个捕捉形象的例子:大约在1913年,他从萨拉托夫回到莫斯科。为了对一个在火车上同路的女人表示他对她完全没有邪念,诗人就说道:“我不是男人,而是穿着裤子的云”。说了这句话之后,他立即考虑到这话可以入诗——但他又担心这句话口头上传出去白白地滥用掉了。那怎么办呢?他十分焦急,差不多有半小时,诗人用许多问题问那少女,直到他相信自己的话已从少女的另一只耳朵飞了出动之后,他才放心。两年之后,他用了“穿裤子的云”作为一首长诗的标题。
(二)诗是“想象的表现”
雪莱:“一般来说,诗歌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现’。”
布莱士列特:“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
艾青:“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诗人最重要的才能就是运用想象。”
诗人的想象和科学家的想象不同。诗是一门学问,在文学的韵律方面大部分有限制,但在其他方面极端自由,并且和想象有关系。想象因为不受物质规律的束缚,可以随意把自然分开的东西联合,把联合的东西分开。这就造成了不合法的配偶和离异。诗使它触及的一切变形。
安徒生在他的童话《创造》中写道:一个爱写诗的青年人,因为写不出好诗来而苦恼,于是去找巫婆。巫婆给他戴上眼镜,安上听筒,他就听到了马铃薯在唱自己家庭的历史,野李树在讲故事,而人群中,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在不停地旋转。这里说的其实是,要做一个诗人光凭常人的听觉还不够,还得有诗人变形的眼镜和听筒。所以,我们写诗,既要对生活特征观察得很精确,而同时又不缺乏把这些特征加以变化的勇气。由于变形,诗的形象往往具有象征的意义。例如臧克家的《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把头沉重的垂下!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
这里写的并不仅仅是一匹可怜的老马,而主要是写三十年代北方农民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的精神素质。“老马”是个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三)诗歌形象的创造
创造形象就是“寻找思想的客观对应物。具体方法很多,例如:虚与实转化;人与物转化;物与物转化;内与外转化;大与小转化;远与近转化;少与多转化;部分与整体转化;历史与现实转化;现实与未来转化等。
需要强调的是:诗中的诗人形象和景物形象都是为表现情感、情绪、情趣服务的。诗的情感性重于形象性,离开抒情需要去胡乱堆砌形象,只能损害诗歌。
二、巧妙地进行诗的构思
(一)诗的灵感
构思是诗歌创作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阶段。构思是什么引起的?简单的回答是:创作的冲动——灵感的爆发。
艾青说:“所谓灵感,无非是诗人对事物发生新的激动,突然感到的兴奋,瞬即消逝的心灵的闪耀。所谓灵感是诗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最愉快的邂逅。”
对于一首诗来说,灵感是因;对于客观世界而言,灵感是果。由客观世界获得灵感,由灵感开始创作。这是诗人写诗的过程。在“灵感”爆发之后,创作就进入具体的构思。
(二)诗的构思
诗歌构思十分重要。关于诗的构思的内容,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首先关于适合于诗的构思的内容,我们可以马上把纯然外在的自然界事物排除在外,至少是在相对的程度上排除。诗所特有的对象或题材不是太阳、森林、山川风景或是人的外表形状如血液、脉络、筋肉之类,而是精神方面的旨趣。
诗纵然也诉诸感性观照,也进行生动鲜明的描绘,但是就连在这方面,诗也还是一种精神活动,它只为提供内心观照而工作。什么是诗的构思方式呢?诗的构思方式是内心体验。
黑格尔说:“诗既然能最深刻地表现全部丰满的精神内在意蕴,我们就应该要求诗人对他所表现的题材也有最深刻最丰富的内心体验。”诗人必须从内心和外表两方面去认识人类生活,把广袤的世界及其纷纭万象吸收到他的自我里去,对他们起同情共鸣,深入体验,使它们深刻化和明朗化。

所以,诗人写诗虽然并不是每首诗都在写自己。但是,每首诗都由自己去写——就是通过自己的心去写。遵循这个构思方法,在写作抒情诗时,由于抒情的真正源泉就是创作主体(诗人自己)的内心生活,诗人应该只表现单纯的心情和感想之类,而无须就外表形状去描述具体外在情境。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4
操作方法
01
首先就是要多阅读,可以买一些市面上的唐诗集和宋词集,感受诗词的魅力和氛围,可以选择带有注释的但不可过多。

02
然后要加深记忆,可以选择喜欢的诗词加以背诵或朗读,培养对诗词的感觉和韵律的把握,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和一些用词。

03
学习创作诗词最重要的就是学习格律,可以到市面上买一些关于格律的参考书或者请教专业老师,掌握后就可以试着自己创作几句。

04
此时需要再去分析以前看过读过的诗词,熟悉如何运用格律和思考,同时也事寻找创作灵感的一种方法。

05
诗词分为不同的种类,每类都还有对应的特点,了解熟悉各类诗歌的特点可以让创作更容易一些,不断学习后还可以增加一些技巧哦。

特别提示
学习诗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切忌急功近利,不可浮躁。

近期不少朋友私下问我如何学习写诗作词,不敢以师和教学自居,毕竟我只是兴趣爱好使然,没有经过专业和细致的考究,所以只能分享一下我写诗填词的经过和感想,如有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最开始尝试自己写诗是通读了几遍红楼梦之后开始的,因为太喜欢林黛玉了,尤其是林黛玉教香菱写诗那几回文字,我前前后后读了很多遍。只不过那阶段我自己写的诗词现在看来都是拿不出手的打油诗,但是因着浓浓的爱好,好处是写了很多很多的打油诗,为我以后写诗奠定了基础。

那时我正值高中,心态一直处于低谷,受红楼梦影响太深,整个人都比较阴郁和悲观,写诗的风格也比较偏向林黛玉化,总是有意识无意识地模仿着她,那时一直到上大学,我一直保留着一个习惯: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二,我都会很认真地写一首很长的诗,因为这天是书里林黛玉的生辰。我写的第一首长诗便是在第一个二月十二这天写的,模仿《葬花吟》,占了A4纸本子的整整一面。可惜那时候我没有电脑,只在本子上有记载,如今已经丢失,也无法判断质量如何,但是自认为这首诗开始终结了打油诗的历程,接下来的阶段开始注重诗词的美感。

印象中高中一次诗词课上,语文老师让我们在“轻风”和“细柳”,还有“淡月”与“梅花”之间填一个字,组成一句诗,我当时和语文课代表同桌,她主动上黑板填的是:轻风舞细柳,淡月弄梅花。隐约记得语文老师给她的点评是舞字还可以,弄字少了些韵味,她自己也认同,下来问我填的是哪两个字,我告诉她我填的是:轻风梳细柳,淡月拭梅花。她对我填的大肆赞赏,后来语文老师给我们讲了这个典故,说这是苏东坡、苏小妹等人年少时的雅兴,东坡原作: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而后又改为: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然而都被苏小妹摇头否定了,苏小妹最后吟出的诗句是: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不知道为什么,我刚开始听得津津有味,听到最后这个答案的时候,略微有些失望。因为,我发现我还是最喜欢自己的版本:轻风梳细柳,淡月拭梅花。我跟苏轼兄妹自是无法比,但是我手写我心,也许有时候评诗并无好坏,只在乎自己当时心境吧。诗心合一,我到现在依旧是这个观点。

所以,这一阶段的我写诗的重点在于斟字酌句,将眼前之景、心中所想以自认为比较美的语言表达出来,比如看到荷花,会想到古时荷花的别称还有:莲花,芙蓉,芙蕖,菡萏等等,再根据全诗风格或者心境加上修饰:粉荷,白荷,翠荷,嫩荷,细荷,碧荷,残荷,枯荷等等随意取用,然后再用下一个眼前之景形成对仗。对,这一阶段,写律诗会比绝句多。建议刚开始学写诗的同学可以用我这一招,屡试不爽,“推敲”二字的典故就不用多说了吧,还没听过的朋友请自行查阅。值得一提的是:用我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一阶段我写诗因为过于追求字句美感,特别喜欢故意使用生僻字,好像越让人看不懂就越厉害似的,不过是空糊弄完全不懂的人罢了,比如大众并不知道“菡萏”为何物,也不知道这两字怎么认,朋友们都觉得“木樨”这两个字看起来好美,却并不知道其实就是桂花。现在的我刻意去回避这个问题,开始追求用最平白的语言写出比较有韵味的诗句。

一边写律诗,一边喜欢研究对联,网上四处找人对对子,后来才开始学着写绝句和词,绝句写得较少,后来某个时期写词特别多,但是风格偏向婉约,一直想学习苏东坡的豪放风,但是暂时学不来,不知道是才学所限,还是性情原因,只有偶尔出的一两首诗还是有比较大气的,只是至今没有填过比较豪放的词,很遗憾暂时还没有突破。

小时候在不懂诗的年纪里背了太多诗,却不知其意。现在有时候重新去读那些小学时学的诗,会觉得齿间留香,细细品味才知道大有意趣。杂学旁收太多,现在才开始学着系统、全面地去读诗、领悟诗,也找到了比较符合自己的风格,近两年性格平淡豁达了许多,价值观也开始慢慢形成,写诗的风格也开始向山水田园诗转变,也有意识地多读王维的诗。而这一阶段也减少了斟字酌句和使用生僻字,更多的时候是由某一事物想到一整句比较有意思的诗句,也许就是俗称的“灵感”吧,然后再记下来,慢慢去填补成一整首诗。比如某天我在骑自行车上班的路上,空气很好,我的心情很好,路上行人很少,只有清洁工阿姨在扫大街上的落叶,经过她的时候,我猛然想到了一句诗:春风扫落叶。好吧,其实扫落叶的不是春风,而是阿姨,但是我经常写诗“自欺欺人”,以比较诗意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一些稀疏平常之事,最后经过修改之后的全诗成句如下:

春夜即事
三月雨初霁,榆柳倦倚门。
舒心闲棋毕,雅韵素琴闻。
清泉石上饮,鲈脍月下分。
东风扫落叶,明镜照玉人。

(备注:这首诗颔联两句的首字舒和雅是我一个朋友的名,她正好三月生日,这首诗是为她庆生所作,我下的是象棋,不是围棋;我弹的是吉他,不是古琴;我们庆祝生辰喝的是饮料,不是清泉,更没有在石头上饮酒;我们吃的不是味美的鲈鱼,而是普通的烤鱼。但是就是这些俗物构成了这一首我自己比较满意和喜欢的诗作之一)

只是以这首诗说明我现在写诗的过程,基本上是先有了一句话的灵感,再扩充成为一整首诗或者词,而不再追求单独的用字是否看起来很美,也许这就是林黛玉说的“立意是第一要义,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林黛玉在书里留下了很多诗句,而我最喜欢的一句是: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都说这句是模仿了: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然而我更喜欢黛玉这一句,还是那句话:诗并无好坏,有时候全看读诗人的心性。想来那白如何偷,魂怎能借,所以我们家黛玉真真是个很有灵性的人,而不是只会哭哭啼啼儿女情长,试想宝姐姐那样的高洁之士,必是写不出此等字句的,还是只有“珍重芳姿昼掩门”“淡极始知花更艳”这样的诗句才符合她的人物个性,这也是曹公厉害之处。因了对黛玉这句诗的喜欢,我自己也模仿写了一句:偷香一缕遗西子, 借才八斗予陈王。自知水平相差千万里,权当供大家玩笑一番吧,全诗如下:

贺掌中珠满岁诗
飞觥献斝为底事, 绕膝稚子生嘉祥。
偷香一缕遗西子, 借才八斗予陈王。
苍鸾倩影袭雅气, 雏凤清声暖熙阳。
萱草依依满庭簇, 报得春晖种北堂。
(备注:此诗是一客户付费找我为其刚出生的朋友之女写的,那女儿名字也在诗中)

另有林黛玉《秋窗风雨夕》里的一句“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我也非常喜欢,所以也模仿着写了一句连续两句疑问句的词:春雨几时休,春燕归不归?其中整首词如下:

菩萨蛮·其二

天阴欲雨湘帘卷,庭前落木东风怨。

对镜懒梳妆,泪痕空断肠。

天涯路漫漫,楼高遮望眼。

春雨几时休?春燕归不归?
(备注:最后两句本是偶然想到,写完之后才猛然发现“休”和“归”其实不押韵,无奈太喜欢这两句,所以也不打算改了)

我下一阶段的目标是出口成章、文不加点,可能还需要很多时日才能达到,但是无妨,总是会慢慢进步的,也还需要多读诗,多读历史和典故,多了解一些自然之色和人文情怀,只有肚子里的墨水多了,日后才能信手拈来。

以上只是我个人学诗、写诗的历程,也希望有更多其他朋友能来分享一下不同的见解。至于如何押韵,平仄、虚实、格律、对仗等问题,本文暂不涉及,真心想学诗的最基本的一些问题也应该自己多查阅一下,现代人写诗也不一定要像古人那样工细严谨,能写出自己的情怀,抚慰自己的心灵也就可以了,这是我的拙见,我并没有一定要追求什么样的境界,但是诗自己会载着我慢慢地走向比较适合自己的路子。

想看看本人以往更多诗作的朋友,可以看看我以前在知乎发过的文章,或者关注我创建的知乎专栏:诗意栖居,以后会不定期更新一些原创诗词,和大家玩一些诗词游戏。
第2个回答  2020-09-25
导致孩子学琴不喜欢有很多种原因,
比如:
1、教学方式方法不符合孩子,特别 是 3—6 岁孩子,他的学习特点、心理特点和成人是完全不一
样的,所以必须用适合他们 的方式方法进行教学,才能让孩子愿意学,喜欢学;
2、最终让孩子坚持学习钢琴的必然 是音乐本身,所以我们在让孩子学钢琴时,首先必须让孩子
学会理解音乐、懂得音乐, 而不是学会弹几首曲子,因为纯粹的钢琴演奏教授是非常枯燥的肌肉
练习,孩子很难坚 持住;
3、还有可能是老师教学方式方法和沟通的问题,如果一个老师不能帮孩子解决问 题,孩子看不
到自己的进步,而且在不断重复同样的问题,也会让孩子对学琴、对自己 失去信心,一样会让孩
子学不下去。 我们会根据导致宝贝不愿意学的不同原因,帮孩子解决学习兴趣的问题。这是很多
家长外面学不下去,选择音卓的原因,而且很多孩子都可以在音卓重新拾回对音乐和钢 10 / 22琴
的兴趣,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第3个回答  2020-09-25

我觉得前提是自己要先学习好中国古诗词

第4个回答  2020-09-24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