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娘家是回自己家还是走亲戚

如题所述

回娘家是回自己的原生家庭,也就是自己出生并且长大成人的那个家庭。所以说回娘家不是回自己家,而是回爸妈家,更不是走亲戚。

回娘家时要携带礼品,名为带手或伴手。必备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

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它表达了姑娘对乡亲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儿,当姑母的必须再掏腰包,尽管在初一日给压岁钱时已经送了,可这一次意义不同。

“回娘家”习俗

回娘家,在中国北方又称走娘家。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汉族岁时风俗。每年正月初二、初三,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

这一天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探访乃至小住。因为女儿在出嫁后,在婆家要操持家务,伺候公婆,还有应付各种妯娌、姑嫂关系,甚是辛苦,所以娘家会赶在节庆时接女儿回家来住几天,名为探亲,实则休息。

回娘家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是“礼轻情意重”,姑娘对乡亲的切切的思念。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回娘家 (传统习俗)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13

回娘家叫 走亲戚

亲戚,是一个汉语词汇。基本字义是指和自己有血亲和姻亲的人。中国古代唐朝学者孔颖达对亲戚的注解为:亲指族内,戚言族外。

亲戚一词通常用于称呼与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亲属。最初的亲戚是指“内亲外戚”,主要是对母亲、妻子一方亲属的称谓。亲戚一词泛指与自己的家庭关系比较疏远的亲属。因其含义模糊而不被用作法律术语。

亲属的概念比家庭成员要广得多,家庭成员是指法律上具有权利义务关系的亲属。如妻夫、母父,女男、祖孙、姊妹兄弟等,我国法律规定他们相互间具有权利和义务.因此他们都是家庭成员。判断是否家庭成员并不以共同生活为标准。如果还不明白看图这就是亲戚

第2个回答  2018-03-13
如果比较专业的回答应该是:回自己的原生家庭,也就是自己出生并且长大成人的那个家庭。所以说回娘家不是回自己家,而是回爸妈家,更不是走亲戚。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