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原因:
1、自古以来人心的向背是决定战争成败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当时汉朝长达400多年的历史沉淀还是很深入人心的,所以汉献帝虽然是个公认的傀儡皇帝,但还是一面很重要的政治旗帜。曹操就及时的抓住了历史机遇挟天子以令诸侯,最终统一了中国的北方。
2、关羽大意丢失荆州和蜀汉在夷陵之战的惨败,造成诸葛亮着名宏伟的隆中对计划无法实现其伟大的战略意图,并且以此为转折点,蜀汉政权开始由鼎盛时期走下坡路了。
夷陵之战表面上是东吴取得了巨大胜利,并且从此确立了三足鼎立的战略形势。但实质上是一场吴蜀两家两败俱伤的战争,造成了蜀弱吴孤的困难局面,从此曹魏政权在北方经过多年平静的休养生息之后,确立了相对于吴蜀的绝对优势局面。
3、虽然益州从区域上来说是当时汉末十三州中最大的州之一,而且地势也是最为险要的,但蜀汉政权的实际统治区域却就只有这一个州。益州是相对闭塞落后的西南偏远地区,所以蜀汉政权无论从人口、文化、资源、军力、人才等等方面,实力都远远的不如占据中原地区并经营多年的曹魏政权。
4、蜀汉政权后期由于地方偏于西垂相对闭塞,初期蜀汉政权建国时候的人才到后期又逐步的凋零了,出现了严重缺乏人才的局面。所以也就出现了后人常说的“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这样的成语。而曹魏政权地处中原地区地大物博,人才是一代接着一代不断的涌现,所以到了三国的后期,无论是在人才的质量还是数量上,曹魏政权都要远远的超过了蜀汉政权。
5、蜀汉政权在战前的军事上和心理上的准备都很不充分。自从公元244年蜀汉大将王平在汉中击退曹魏大将军曹爽之后,曹魏已经快20年没有进攻蜀汉的边境了。而且曹魏政权一直以来的战略方针都是先吴后蜀,所以蜀汉君臣上下对于曹魏的入侵确实是没有做很认真的准备。
6、蜀汉后期在政治上已经趋于腐败了,尤其是在后期的贤臣蒋琬、董允和费祎先后去世之后,姜维又长期带兵在外主持北伐曹魏的事宜,朝廷中已经没有贤臣能够管得住刘禅了。刘禅也是慢慢的长大了,自主权也越来越大了,也就逐步开始信任一些庸臣甚至是奸臣,最后形成了大家知道的刘禅愚暗、黄皓窃权的局面。
7、到了蜀汉政权的后期,蜀汉政权内部的政治矛盾已经非常激烈了,尤其是益州土着势力和外来势力之间的历史矛盾一直就很深。刘备在巧取豪夺益州的时候,起主要作用的就是荆州带来的军队和人才,所以很自然的就形成了外来势力集团。
8、东吴方面没有全力和及时的救援蜀汉政权。其实在这里面也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曹魏在出征蜀汉之前大造声势要出兵东吴,使得东吴方面也不敢随便轻举妄动。另一方面东吴屯驻重兵在蜀吴的边境,其真实意图是在观望形势和想趁乱吞并一部分蜀汉益州的土地,而不是真心的来帮助蜀汉抗敌。
主要战役:
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猇亭[Xiāotíng],古地名,在今湖北宜都北),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
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三个月后,刘为了给关羽报仇,挥兵攻打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决定一面向曹魏称臣,避免两线作战,一面任命陆逊为总指挥率军应战。陆逊与刘备相持七八个月后,最终于夷陵一带打败蜀汉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关羽失荆州后又一次实力大损。
剑阁道之战:
剑阁道,作为通往蜀汉首都成都的主要通道,剑阁在这场战役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魏以倾国之力遣十八万魏军分三路南下:西路军由邓艾所率的三万多人,出狄道向甘松、沓中直接进攻姜维;中路军由诸葛绪率三万多人马,自祁山向武街、阴平之桥头切断姜维后路;
而东路军由钟会率主力十余万人,再分三路分别从斜谷、骆谷、子午谷进军汉中;而与此同时,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
蜀汉炎兴元年(263年),在蜀汉接连失去汉中,阳平关,乐城,汉城等城池后,姜维退守剑阁,与魏将钟会对峙于剑阁,使10万魏军终不能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魏灭蜀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夷陵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剑阁道之战
蜀国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和主要战役是什么?
主要原因:1、自古以来人心的向背是决定战争成败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在东汉末年的时候,当时汉朝长达400多年的历史沉淀还是很深入人心的,所以汉献帝虽然是个公认的傀儡皇帝,但还是一面很重要的政治旗帜。曹操就及时的抓住了历史机遇挟天子以令诸侯,最终统一了中国的北方。2、关羽大意丢失荆州和蜀汉在...
蜀国灭亡的责任,是蜀后主比较愚暗的原因吗?
因此,姜维自以为是的改变汉中防御战略,是蜀国灭亡的第一军事败因。 2、当魏军大举进犯时,没有迅速增援阳平关,是造成汉中最终丢失的原因之一。这个军事责任应由谁来承担呢? 大量意见均采纳了这段记载——六年,维表后主:“闻锺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
夷陵之战蜀国惨败,罪魁祸首是谁?为何会惨败呢?
夷陵之战蜀国惨败,罪魁祸首当然是刘备。蜀国之所以惨败,主要原因是因为刘备的军事能力不如陆逊,而且还犯了轻敌大意的毛病。一、夷陵之战的经过 公元219年,关羽从荆州出兵北伐曹魏,在襄阳樊城一线与曹军激战。然而,孙权作为蜀汉的盟友,此时却背信弃义,突然出兵奇袭荆州,端了关羽的老巢,导致关羽兵败身...
三国中,蜀国衰败的原因
1 最重要的是荆州的失守,关羽太傲,与吴国的关系僵硬。导致魏吴联手,直接引发了后来的刘备伐吴及兵败,数十万军队惨死。这一战不仅刘备死去,蜀国多年征战的最精锐的军队也败亡。2 后继无人 从关 张 的死亡 再到后来黄忠死亡 马超早死。蜀国武将只剩赵云和魏延。后来赵云病死和魏延的不得重用,...
三国中蜀国失败的原因
蜀国之败笔其实就是不善于利用兵力的缘由,在荆州和夷陵之战,关羽弃荆州集兵攻樊城,夷陵刘备分兵而守狭长路口;后两个战役是蜀国无重兵而以攻为守的,孔明北伐曾感叹,军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可叹可叹北伐缺将少兵。诸葛亮北伐失败,经过荆州之战和夷陵之战,蜀国基本国力已变成三国中最弱的一个,...
西蜀灭亡谁之过?
西蜀的灭亡,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我个人认为主要应该有以下几点:原因1 刘禅宠信宦官,以至无心朝政。原因2 诸葛亮在刘备死后总揽大权,没有注意培养好后备人才。原因3 关羽自大傲慢,轻敌兵败,自己被杀不说,还赔上了荆州。原因4 姜维屡次伐魏,已经到了穷兵黩武的地步。以上4点应该是西蜀灭亡的主要...
蜀国是怎么灭亡的?
蜀国灭亡的真正原因历来对姜维的北伐贬多褒少,像《三国演义》篇末的长诗就有“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空勋劳”之说。《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他的评价并不高,说他是“玩众黩施”,也就是浪费人力物力的意思,而《资治通鉴》的评注者胡三省更是斥责姜维“屡败而不止,为亡蜀张本”,而大多数人也认为姜维的北...
三国时期,蜀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我认为蜀国真正走向灭亡的根本原因是英才的逝世,有着一个昏庸无能,坐享其成的皇帝,以至于最后在战乱时都没有智者出谋划策,武者顽强拼搏出来抵抗,蜀国也就真真正正名存实亡了。其中蜀国地位稍次皇帝的是被刘备三顾茅庐的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都在为蜀国操心,真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早期的诸葛亮...
追根究底蜀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蜀国灭亡的原因颇多,诸如诸葛亮早逝、后主无能等,但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蜀汉集团综合国力的弱小。东汉末年三国鼎立,魏国占据了整个北方,其辖区大约包括冀州、幽州、青州、徐州、兖州、凉州、豫州、并州及洛阳中央直辖区等九个地区;东吴占据了扬州、荆州、交州三个地区;而西蜀则偏居西南一角,只拥有益州...
三国蜀国为什么会灭亡?
蜀国的灭亡,更应该怪罪的是关羽和刘备。诸葛亮的隆中对的中心思想是,占有益州为根据地,占据荆州为战略要地,还有结交孙权,强于治国,安抚彝,越。那我们看看关羽,在刘备称王之后没多久,关羽发动了襄樊战役,连连获胜,志在拿下荆州地盘,威胁东吴所占领荆州的江夏,长沙,桂阳。而关羽最后因为小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