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型人格障碍能康复吗?

我有边缘人格障碍,而且很严重。但经过两个月的调整我发现自己变化很大,虽然脾气还是很暴躁,但真的没有以前那么极端了。前几天在家,家里没人时我就感到特别空虚,于是就乱丢东西,现在开学了,我真的好害怕我又会像原来那样…那样的日子太可怕了,真的,反反复复的很多次一次比一次严重…我几乎对自己失去信心了。据说这种病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好转,是不是其实这种病就是任性?

  ...不是的,问一下你是医生确诊还是自己看了相关的资料认为自己是BPD?
  如果不是得到权威性精神病医院的对bpd有资深经验的医生确诊的就不要给自己下贴标签,这个病很可悲,被贴上标签就会跟其一生的,希望你不是.
  边缘人格障碍患者是医生也不喜欢的一类人...如果不是,才好
  边缘性人格障碍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简称BPD)。
  边缘性人格障碍是精神科常见人格障碍,主要以情绪、人际关系、自我形象、行为的不稳定,并且伴随多种冲动行为为特征,是一种复杂又严重的精神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典型特征有学者描述便是“稳定的不稳定”,往往表现为治疗上的不依从,治疗难度很大。
  引言
  边缘型人格障碍通常是一种破坏性的精神状态,无论是对病患本身还是他周围的人。
  它的成因可能是不健康的童年经历或者是脑机能障碍,被诊断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被发现他生活在内心世界平静而外外部疯狂的状态下。他们很难调节自己的情绪,并且经常处于一种起伏不定的状态。他们扭曲对自己的印象,常常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根本不好或者很坏。并且当他们渴望爱时,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患通常发现他们的愤怒、冲动、起伏不定和频繁波动的情绪将别人推开。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诊断实体开始进入精神科诊断,是1948年的DSM-I,当时的名称叫做“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Emotionally Unstableper sonality disorder),在1968年的DSM-II中取消,因为它与当时的另外一个诊断,循环型人格障碍有很大重叠。1980年DSM-III出台,一直到现在的DSM-IV-TR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诊断一直保留,取代了循环型人格障碍。
  在最近十年中,越来越多的认识和研究正帮助提高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和了解。同时,它仍然处在一个倍受争议的情况下,尤其当女性病患远远多于男性病患时,质疑了性别偏见。尽管缺乏确切的数据,但是在美国有1~2%的成人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病患(BPD)。此项数据来自于一项统计:每33个妇女中有一个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病患,而男性是每100个中有一个此种病患,并且通常是在刚成年阶段。
  此类人格障碍患者——主要为女性——在自我形象,心境,行为和人际交往中表现不稳定。病征在成年早期即已显露,但随年龄增长趋于缓和或稳定。患者相信自己由于在童年被剥夺了充分的关爱而感到空虚,愤怒,有权要求抚爱。因此他们无休止地寻求关爱。在精神科和其他各类卫生保健机构中,此类人格障碍最为多见。当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感到他人的关心时,他们表现得犹如孤独的弃儿,为抑郁,物质滥用,饮食障碍和过去遭受的虐待寻求帮助。但当他们害怕失去别人的关心时,其心境会发生戏剧性改变,往往表现出不适当的,强烈的愤怒。与此同时还伴有对世界,对自身以及对他人看法的彻底转变——从黑到白,从恨到爱。反之亦然。他们的观念永无折中之时。当他们感觉被抛弃时(亦即彻底孤独),他们会自我隔离或极度冲动。有时因为对现实观念的贫乏,他们会表现出精神病样思维的短暂片段,例如偏执性想法和幻觉。这些人在人际关系上要比A组患者更加紧张和戏剧化。他们比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患者更多思维过程障碍,而且更多地把攻击性转向自身。他们比戏剧性人格障碍患者更愤怒,更冲动,对身份认识陷入混乱。他们试图唤起保护人强烈的,发自内心的抚爱。但患者病情的反复,虚构的不满以及违反治疗计划,常使保护人——包括医生——对其沮丧失望,视其为拒绝帮助,怨天尤人。常用的应对机制是分裂,显露,疑病与投射。
  相反对于挥之不去的印象,新的证据表明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们过一段时间往往可以好转并且他们过着幸福、平静的生活。
  [编辑本段]研究进程
  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这个疾患从发现到确定为临床诊断名有一段很长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01年的Pinel的观察,他发现有些精神病患者仍然保持着理性。1837年,Prichard提出其实人们认为的很多“无理由的疯癫”的人其实是有精神疾患,只不过这种精神疾患主要以情绪、习惯、气质的不同体现出来。他们观察到的很多患者其实就是今天所说的边缘性人格障碍者。1890年,美国人Rosse第一次使用“边缘”这个词来形容介于神经症和精神病之间的一组患者。1907年,Kraepelin描述了边缘状态,并认为这种情况和体质性的病态人格性低劣有关。1909-1919年,Pelman和Clark也分别讨论了边缘心理状态,边缘性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关系。1921年,Kraepelin提出,边缘类型是一个广阔的但无一定标志的领域,这一状态介于疯癫和正常人的各种离奇表现之间。1928年,Reich强调,性格障碍,尤其是有冲动性格的人,都是边缘患者。1930年,Partridge研究了“体质性病态人格低劣”中的社会病态人格(sociopathicpersonality)并提出排除这个诊断。同年,美国人Oberndorf注意到美国很多精神病学家在使用精神分析理论研究治疗边缘精神病的患者,而这种倾向其实是和当时的国际主流不一样的。1938-1957年,精神分析家Stern研究治疗了很多“边缘”患者,并且开始初步描述、总结了边缘人格的症状。1942年,精神分析师Deutsch描述了“好像”人格(as-ifpersonality),其实便是今日所言的边缘人格。1949年,HochandPolatin用“假性神经症性精神分裂症”来描述一组患者,后Schmideberg把他们命名为“边缘”者。
  1954年,Knight结合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和客体关系的理论来描述、分析、治疗边缘患者。1955年,Glover也提出,性格障碍是一种边缘状态。这个时期,美国的精神病学家已经走在全世界研究边缘患者的前沿,而且他们主要是接受精神分析的观点来研究这些案例。从50年代末一直到70年代中期,对边缘状态的研究开始大规模展开,积累了很多的案例。精神分析师Kernberg总结了精神分析界的研究结果,提出了“边缘人格结构”(borderlinepersonalityorganization)术语,并且理清了其诊断要点。Gunderson等人把精神分析界的这些描述性案例经验工作进一步整理,变成了可操作的定义。DSM-III的诊断标准基本上就是按照他们的工作框架来进行的。
  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后至今,是边缘性人格障碍的研究迅猛发展的时期。有关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流行病学、病因学、诊断学、治疗学等各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成为国际精神病学界的主流研究课题之一,和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研究齐头并进。
  [编辑本段]体征和症状
  根据最新版的《DSM-IV-TR》的定义,BPD放在Axis II。 边缘性人格疾患的主要征状如下:
  1、疯狂努力以避免真实或想像中的被放弃。
  2、不稳定且紧张的人际关系模式,特征为变换在过度理想化及否定其价值两极端之间。
  3、认同障碍:自体形象(self image )或自体感受(sense of self)持续明显不稳定。
  4、至少两方面可能导致自我伤害的冲动行为。
  5、一再自杀的行为、姿态、威胁,或自伤行为。
  6、由于心情过度易于反应,情感表现不稳定。
  7、长期感到空虚。
  8、不合宜且强烈的愤怒,或对愤怒难以控制。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患更在乎自己给别人的印象、自己和别人的关系以及自己的表现。
  边缘性障碍患者经常对自己是谁得感觉很不确定。因此,他们的自我印象或者自我意识经常变换很快。通常他们认为自己是邪恶的或者很坏,并且有时可能觉得他们根本不存在。这种不稳定的自我印象可能导致频繁的更换工作、朋友、目标、价值观和性别意识。
  关系经常处于动荡中,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通常都有过对他人的爱恨经历,他们可能在某时理想化一个人,然后突然急剧转向愤怒和仇恨,那是超过轻视甚至误解的。这是由于此类病患又难以接受的灰色地带——事情只有黑色和白色两种。举例来说,在边缘型人格障碍病患的眼中,一个人要么是善要么是恶。同一人也可以一天好一天邪恶。
  另外,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患经常从事冲动和冒险行为。这种行为经常伤害到他们,无论是在感情、金钱或是身体方面。比如,他们可能鲁莽驾驶,可能进行不安全的性行为,使用非法药物或去狂热消费或赌博。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患为了放松情绪经常有自杀行为或者进行自我伤害。
  型人格障碍的其他体征和症状还包括:
  ·强烈的情绪起伏频率
  · 激烈但短暂发作的焦虑或抑郁
  ·不适当的愤怒,有时升级到肢体冲突
  ·害怕孤独
  [编辑本段]临床表现
  边缘性人格障碍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症状:
  第一,紊乱自我身份认同(Self-identity)。缺乏自我目标和自我价值感,低自尊,对诸如“我是谁?”、“我是怎么样的人?”、“我要到哪里去?”这样的问题缺乏思考和答案。这种自我身份认同的紊乱往往开始与青春期,而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显然出现了自我身份认同的滞后,长期停留在混乱的阶段,其自我意象不连续一致且互相矛盾。这反映为他们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
  第二,不稳定的、快速变化的心境。患者往往有强烈的焦虑情绪,很容易愤怒、悲哀、羞耻感、惊慌、恐惧和兴奋感和全能感之间摇摆不定。往往会被长期的、慢性的、弥漫的空虚感和孤独感包围。心境状态有快速多变的特点。特别在遭遇到应激性事件时,患者极易出现短暂发作性的紧张焦虑、易激惹、惊恐、绝望和愤怒。但是其情绪往往缺乏抑郁症所特有的持久悲哀、内疚感和感染力,也没有生物学特征性症状如早醒、体重减轻等。
  第三,显著的分离焦虑。他们被形容成“手拿脐带走进生活,时刻在找地方接上去”。非常害怕孤独和被人抛弃。对抛弃、分离异常敏感,千方百计地避免分离情景,如乞求甚至自杀威胁。对孤独非常害怕,缺乏自我安慰能力,往往需要通过各种刺激性行为和物质如饮酒,滥交、吸毒等来排遣空虚孤独感。
  第四,冲突的亲密关系。他们在亲密关系中会在两个极端间摆动。一方面非常依赖对方,一方面又总是和亲近的人争吵。一会觉得对方天下第一,一会又把对方说的一钱不值。反复的关系破裂,人际关系中冲突不断。和他们相处的人经常会感觉很累,但是又无法抽身而出。
  第五,冲动性(impulsivity)。常见的冲动行为有酗酒、大肆挥霍、赌博、偷窃、药物滥用、贪食、淫乱等。50%~70%的患者有过冲动性的自毁、自杀行为,8~10%的患者自杀成功。是一种高自杀率的疾病。突发性的暴怒、毁物、斗殴、骂人也是常见的冲动行为。
  第六,应激性的精神病性症状。在应激情况下,容易出现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牵连观念,如短暂的或情景性的、似乎有现实基础的错觉或幻觉等,一般来说这些症状
  比较轻微,历时短暂,精神压力解除后能很快缓解,抗精神病药物也有效。
  针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最具有权威性的诊断标准是DSM-IV(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这个诊断标准首先是起源于1967年时,在精神分析师Stern和Knight的工作基础上,Kernberg提出了边缘人格结构(borderlinepersonalityorganization,BPO)的概念。边缘人格结构包括了多种的严重人格障碍,这些人格障碍的共有特点是:1)身份认同弥散(identitydiffusion);2)原始防御机制,如分裂、理想化、否认、投射、付诸行动和投射认同;3)现实检验能力一般来说是好的,但是很难承受变动和失败。
  在这个基础上,1975年,Gunderson&Singer回顾了以往有关边缘人格的临床观察的研究,并提出了几个描述性的标准,包括情绪烦躁,冲动行为,人际关系不佳,精神病样的认知,社会不适应。并发展了一个半结构性的研究工具DIB(theDiagnosticInterviewforBorderlines)。1978年,Gunderson&Kolb等利用DIB对33例边缘人格患者进行统计研究,确定了7条诊断标准。1979年,Spitzer,Kernberg,Grinker等人又进一步进行了大样本的研究,确定了BPD的八条诊断标准,供1980年的DSM-III使用。到了1994年,对DSM-III的诊断标准进行了300多项研究,终于确定了现在的边缘性人格障碍BPD的九条诊断标准。
  一种表现为人际关系、自我形象和情感的不稳定,同时有明显冲动性的行为模式,开始于成年早期,出现在各种情境中,至少有下述5项:
  ·疯狂地努力以避免真正或想象中的被抛弃(不包括第5项中的自杀或自伤)。
  ·一种不稳定且紧张的人际关系模式,其特征为在理想化和贬低这两个极端之间变化。
  ·身份(认同)的紊乱: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识出现明显的、持续的不稳定。(注:不包括正常的青春期时的不确定性)
  ·至少在两个对自己有潜在损害的方面有冲动性(例如:花钱、性、物质滥用、鲁莽驾驶、暴食)。(不包括第5项中的自杀或自伤行为)
  ·反复的自杀行为、自杀姿态或自杀威胁,或者是自伤行为。
  ·明显的心境反应引起情感不稳定(例如:严重的发作性的烦躁不安、易激惹,或焦虑,通常持续几个小时且很少超过几天)。
  ·长期的空虚感
  ·不恰当的强烈的愤怒,或难以控制愤怒(如:频繁地发脾气,不断地生气,反复地打架)
  ·短暂的、与应激相关的偏执观念或严重的分离性症状。
  原因
  相对于其他的心理疾病,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成因很复杂。这个名字的来源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和五十年代病患处于神经官能症和精神病的边界的理论。但是这种观点并不反映当前的思维。事实上,一些倡导团体有争取改名,比如称之为情绪调节紊乱。
  同时,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产生原因仍然在调查中,并且还没有知道阻止的方法。产生的可能原因包括:
  ·遗传学。一些研究双胞胎和家庭的学者认为人格障碍会遗传。
  ·环境因素。很多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都有一个同年被虐待的经历,被忽略或者强行离开照料或者爱护自己的亲人。
  ·脑部异常。一些研究表明,大脑的某些特定区域控制调节情绪,冲动和侵略。此外,某些大脑化学物质有助于调节情绪,如五羟色胺,功能不一定一样。
  最有可能,结合这些问题导致边缘型人格障碍。
  风险因素
  童年的人格形式。它的形成既有遗传因素也有环境因素,或者还有你的童年经历。一些人格发展相关因素增加了正在发展的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危险性。
  这些措施包括:
  ·可遗传性。如果一个直系的家庭成员-母亲,父亲或兄弟姐妹-有这种疾病的话,那么你处于更高的风险中。
  ·童年虐待。很多患有这种障碍的人都表明在童年时期受到过性或身体虐待。
  ·忽视。一些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患在童年时期严重缺乏关爱,被忽略甚至被遗弃。
  何时应该就医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经常感到被误解,觉得孤独、空虚、无望。他们常常充满了自我厌恶和自我憎恨。他们可能完全意识到他们的行为具有破坏性并且为此很忧伤 。冲动可能造成赌博、违章驾驶甚至触犯法律的问题。你可能会发现你生活的很多地方都受到了影响,包括关系,工作或上学。
  如果你注意到你自己的这些事情,请告诉你的医生或者心理咨询师。正确的治疗能够帮助你感到好转并且帮助你生活的更加稳定、更加有意义。
  如果你发现在你的家庭成员或者朋友中有这些情况,请告诉他们就医或者找心理咨询师。但是切记你不能强迫任何人去寻求帮助。如果你为此关系忧伤过度,你会发现它有助于帮助治疗自己。
  筛查及诊断
  诊断人格障碍立足于体征和症状和完全的心理测评。诊断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必须符合精神失常的诊断与统计手册标准中阐述的特征(DSM) 。这本手册是由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出版发行,被心理卫生专业人员用来诊断心理状况和被保险公司用来报销治疗。
  精神失常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说明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有不稳定的关系情况、自我印象和情绪,也有冲动的行为。这些往往产生于刚成年的阶段。
  对于诊断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至少有下列体征和症状的五条必须要具备:
  ·强烈的害怕被抛弃
  ·不稳定的关系情况
  ·自我印象的不稳定
  ·冲动行为和自我毁灭行为
  ·自杀行为或者自我伤害
  ·情绪起伏大
  ·长时间的感情空虚
  ·强烈的愤怒
  ·时段性的偏执,与现实失去联络
  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通常是面向成人的,而不是儿童或者青少年。这是因为边缘型人格障碍出现的体征和症状是和成熟相联系的。
  [编辑本段]并发症
  边缘型人格障碍会破坏一个人生活得很多方面。关系、工作、学习、社会活动、自我印象—所有的都会被消极影响。频繁的失业和婚姻的破裂是很平常的。自我伤害,比如割脉或者焚烧,可导致结疤和频繁就医。在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群中自杀的比率很高,达到了10%。
  另外,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可能有其他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
  ·抑郁症
  ·滥用药物
  ·焦虑症
  ·饮食失调
  ·躁郁症
  ·其他人格障碍
  由于他们的冒险、冲动行为,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也较容易意外怀孕,感染性病,发生机动车事故和打架。他们可能也被卷入虐待关系,成为施虐者或受虐者。
  治疗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治疗近几年通过针对有这个障碍的病人的专门技术已经得到提高。治疗包括:
  ·心理治疗。这是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核心治疗。辩证行为疗法(DBT)是专为治疗障碍疾病的。通常进行个人,集体和电话咨询,辩证行为疗法以教人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忍受痛苦和改善关系为基础。
  ·药物治疗。药物不能治边缘型人格障碍,但它们可以帮助解决相关问题,如抑郁,冲动和焦虑。药物可包括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和抗焦虑药物。
  ·住院治疗。有时,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可能需要在精神病的医院或诊所进行更强烈的治疗。住院治疗还可以使他们免于自我伤害。
  由于治疗可以加强和长期,当人们找到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有经验的心理健康咨询师时,他们面临着获得成功的最好机会,。
  自我保健
  和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一起生活会很困难。你可能会意识到你的行为和思想也都是自我毁灭或者损坏,感觉无法控制它们。治疗可以帮助你学会处理和管理自我情况的技巧。
  帮助你管理你的情况并且对自己感觉良好的其它事情包括:
  ·严格坚持你的治疗计划
  ·如期出席治疗会议
  ·实践健康的方式来减轻痛苦的情绪,而不是进行自我伤害
  ·不要责怪自己有障碍,但明确你的责任以获得治疗
  ·知道哪些事物可能会引发愤怒或冲动行为
  ·不要因为有这种障碍而感到尴尬
  ·获得相关问题的治疗,例如对滥用药物进行治疗
  ·教导你了解这种障碍,所以你能明白产生的原因和更好的治疗方法
  ·和其他有这种障碍的人分享见解和经验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9-09
没有你想的那样简单,不仅仅是任性,我建议你去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治疗,同时服用药物,人格障碍的形成大多和幼年时缺少家庭的关爱以及少年时的习得有很多关系,你主要还是要靠自己去克服同时还要配合家人的照顾。
第2个回答  2013-02-06
你好,关于你情绪反复的问题,是否是边缘性人格障碍,这些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需要去面对现实,采取对策,世界上存在难以解释的现象,所以说,你首先需要有效的努力。我个人感觉有些所谓边缘性人格障碍,使用家庭疗法比较合适,比如海灵格的家庭系统排列,加认知行为疗法,有时候,家庭关系的不和谐,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重要的是,你的父母是爱你的,也许他们也有他们自己的责任,问题也没有解决好,影响到了你,所以家庭动力因素确实会造成一定影响。建议你看专业心理医生,对症下药,不必有太多思想负担,很大心理问题,实际上是可以解决好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