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面蜀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刘备有诸葛有5虎,有民心,为什么还会输了。为什么啊,根本原因是什么啊

导致蜀国灭亡的几个重大军事错误 1、最大的错误是战略性的,这是大将军姜维一手造成的。 ——《三国志姜维传》记载:初,先主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及兴势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此制。维建议,以为错守诸围,虽合周易“重门”之义,然适可御敌,不获大利。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使敌不得入平,且重关镇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 在此之前,自魏延、诸葛亮、王平等人防御汉中,均采取依托秦岭谷口险要地形,使敌人不能攻入的防御战略。而姜维轻易放弃险要,致使敌军顺利进入,使得蜀地的大门——汉中很快失守。 汉中对于蜀地的重要性,在法正当年建议刘备全力夺取汉中时说的非常清楚:“举众往讨,则必可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杨洪也向诸葛亮说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因此,姜维自以为是的改变汉中防御战略,是蜀国灭亡的第一军事败因。 2、当魏军大举进犯时,没有迅速增援阳平关,是造成汉中最终丢失的原因之一。这个军事责任应由谁来承担呢? 大量意见均采纳了这段记载——六年,维表后主:“闻锺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皓徵信鬼巫,谓敌终不自致,启后主寝其事,而群臣不知。(姜维传)——从而把增援不利的责任推到了后主、黄皓的头上。 但是,不要忽略了后面紧跟着的记载——及锺会将向骆谷,邓艾将入沓中,然后乃遣右车骑廖化诣沓中为维援,左车骑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等诣阳安关口以为诸围外助。(姜维传)——这说明在锺会和邓艾即将发起进攻之前,后主实际上是按照姜维的意见及时派出了增援部队。因此,这个增援不利的责任并不应由后主、黄皓来承担。 那么,既然后主已经及时派出了增援部队,为何后来仍增援不利呢?《姜维传》其实也有记载——比至阴平,闻魏将诸葛绪向建威,故住待之。月馀,维为邓艾所摧,还住阴平。——是张翼、董厥等大将在到达阴平之后,擅自停留此地月余时间,而不及时增援关头。 这里的阴平,应是指阴平桥一带,因为姜维在阴平的沓中,增援军并没有与姜维会合。这里到阳平关不过170公里,合390汉里。就是一天走30汉里,半个月也可以走到了。 为什么几位大将带领援军停留在此呢?因为听说魏军向建威进攻的缘故。可能有人不太明白魏军进攻建威,为何援军就要停留在阴平桥头。原因是这样的,魏军进攻建威一线,就表示可能南下直接夺取阴平桥头。由于此时姜维主力依然滞留在沓中,一旦阴平桥头被敌人占领,姜维主力就将被切断而全军覆没。这些援军就是因为这个担心才滞留此地月余而没有及时增援阳平关的。 因此,很清楚,增援阳平关不利的责任应由张翼、董厥两人承担,间接地姜维也有责任,因为其长期滞留沓中,造成援军不敢离开阴平桥。 3、蜀军主力长期滞留偏远的沓中不回援,这个责任完全由姜维承担。 我们知道,沓中位于偏远的阴平郡西北,乃蜀军进攻魏国西北的前进基地,也是姜维后来避祸之处。这个地方,对于蜀国的防御可以说是毫无用处。 我们知道,蜀国对于北方的防御,依赖于: 东北部的汉中,依托秦岭谷口的险要,可以达到以弱胜强的目的; 中部的剑阁、白水关,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过之势; 成都正北依托崎岖、险要、渺无人烟的岷山山脉阻隔。 而阴平被岷山隔断在北面,只有一条路线相连,一旦被敌人切断,将彻底完蛋。 因此,我们一直不明白,姜维既然已经知道魏军将大举进攻,为何还要带领主力滞留在沓中这个对蜀国防御毫无用处的地方呢? 我们要问: 姜维要求后主派援军增援阳平,为何不自己带领主力直接回撤关头组织防御? 姜维不仅自己不回撤防御,反而要求后主单独派出廖化军到阴平桥保护自己的后路,这不仅分散了增援兵力,也耽误了组织防御的宝贵时间。 为什么说姜维带领的是蜀军主力呢?因为姜维的兵团乃进攻兵团,姜维一直以此部队反复进攻魏国边防。 所以,我以为,合理的部署是:当姜维得到敌人将大举进犯的情报后,应主动放弃阴平(或仅留少量轻装快速部队),回撤阳平关一线防御。这样,成都的援军也不会在阴平桥滞留等待月余,而阳平的防御也将大大加强,也不会有后来在强川口被敌人追击打败的损失。 4、阴平小道的防御漏洞,这个责任应由负责全面军事的姜维承担。 可能有人以为,此时姜维已经说话不管用了,其实不然,从后主和其他将领对其轻易改变汉中防御战略毫无反对,就可看出,在军事方面,姜维还是说话管用的。像改变防御战略这样的大事都说了算数,如果部署三千人防御阴平小道,恐怕也不会有人反对吧? 但是,实际上对于这条小道,蜀军疏于防备,才导致后来被邓艾偷渡成功。 如果在江油城堡有三千蜀军严阵以待,那不敢说邓艾将全军覆没,至少依托城堡险要,邓艾根本不可能进入成都平原。 5、没有及时分兵增援诸葛瞻,导致诸葛瞻孤军奋战被消灭,成都也就彻底完蛋。这个责任主要也在姜维。 《三国志钟会传》记载:会上言曰:“贼姜维、张翼、廖化、董厥等逃死遁走,欲趣成都。……维等所统步骑四五万人,擐甲厉兵,塞川填谷,数百里中首尾相继,凭恃其众,方轨而西。 因此,我们知道,姜维在强川口战败之后,虽然损失了部分人马,但在会合了张翼、廖化、董厥各军并与钟会军激战若干时间之后,兵力依然有4-5万人。 我们知道,蜀国在册的兵力不过102000人,大致减去汉中损失2万,强川口损失1万,东线和南边各留5000,再加上姜维这近5万人,诸葛瞻最多也就1万人,此时成都已经是空城了(大概有2千皇宫禁卫军)。 而诸葛瞻实际上并没有实战经验,因此,姜维派出部队回援诸葛瞻,应是最后唯一的机会。 姜维能否回援?我们都知道剑阁天险,守剑阁这种天险完全不用5万人,2万足以。因此,姜维至少可以分兵2万回援诸葛瞻。 连邓艾在偷渡阴平前,也预测了姜维回援:艾上言:“今贼摧折,宜遂乘之,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馀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军志有之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邓艾传) 当然,可能有人以为时间不够,其实不然。阻击邓艾是位于涪县(今四川绵阳),此地距剑阁168公里(380汉里),距成都125公里(284汉里)。如果急行军,剑阁的援军也就晚一天到达涪县。 那么只要诸葛瞻在涪县坚持一天时间,就可以达到蜀军3万攻击邓艾军1万的局面。 那么,为何姜维手握重兵却不能出一兵一卒来回援呢?没有答案(我不想把姜维想的太坏)。但是这个责任只能由姜维来承担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2-31
如果按照演义的说法,就是“汉室气数已尽”,没有什么理由了。 如果按照史实,蜀国根本不是“名将数不胜数”,而是真正的“蜀中无大将”,后期只有姜维勉强摆得上台面,而且还不是蜀地培养出来的。 可以说,整个三国时期,益州基本上没有出过像样的人才。刘璋的那批所谓的“蜀中文武”,几乎都是在外地成长,然后迁入益州的;益州土生土长的人才,基本上没有。这么说不是贬低四川人。四川当时基本上还没有开化,文化教育显著落后于中原,靠自身的能力培养人才相当困难,只能依赖于“外来的和尚”。 所以诸葛和姜维孜孜不倦的北伐,空耗国力也在所不惜,因为倘若能够侥幸拿下关中地区,蜀汉就可以获得持续的人才供给,从而有可能与魏晋长期对峙下去而不被拖垮。当然,N多次的北伐全部以失败而告终,并且因此而加速了蜀汉的衰落。但这是没办法的,以弱击强本来就是冒险。北伐固然是在找死,但好歹还有一点成功的希望;不北伐则是彻底的等死。 蜀中无大将,你说它还能怎么办? 追问: 难道诸葛亮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吗?还一味的 北伐 回答: 诸葛亮是想完成先帝遗志, 北伐 收复中原,他其实有信心的,但是没想到遇到强劲的对手,这是诸葛亮失败之处,就算不北伐,早晚也要被魏国灭掉

三国中为什么蜀国最后被灭了?
第一个原因,诸葛亮长期掌权,刘禅昏庸无能,自己没有治国经验,慢慢开始只想享乐。蜀国土地很小,不管人民多富有,钱粮也超不过曹魏和孙吴。蜀国缺少将领,许多大将慢慢死去,渐渐可用的将领很少。才被魏所灭。第二个原因,根本原因是国力差距,早晚要败。人口都不是一个量级。古代打仗打的就是人口。蜀...

蜀国为什么会灭亡?
3、根本原因在于,蜀国地处偏远,人口不足,战争潜力不够,再加上蜀国人才后期凋零,政治腐败无能,失败是必然的。

蜀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政策是错误的,那时的蜀国已经是疲于兵战了,应该休养生息,但诸葛亮却一意孤行地进行北伐,这是其亡国的原因之一。2、后主刘禅昏庸无能,又受听小人——太监之言,不知道三多二少的笨蛋,这对于诸葛亮来说肯定是一个令他头痛的家伙。事事掣肘,不败才怪。3、还是老诸葛的错误...

三国里面蜀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导致蜀国灭亡的几个重大军事错误 1、最大的错误是战略性的,这是大将军姜维一手造成的。 ——《三国志姜维传》记载:初,先主留魏延镇汉中,皆实兵诸围以御外敌,敌若来攻,使不得入。及兴势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此制。维建议,以为错守诸围,虽合周易“重门”之义,然适可御敌,不获大利。不若使闻敌至,诸围...

三国演义中蜀国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3.【人才匮乏】蜀国成为三国中最先灭亡的一方,人才匮乏也是蜀国颓败的原因之一。刘备将死之际把蜀国和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而诸葛亮事事亲力亲为,不能放手让他人去做事,因为他唯恐别人做不好。他不相信别人,不能放手让别人去做,手下的人就得不到锻炼和施展,自然很难出人才。因为就算有人才,你不...

蜀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蜀国灭亡的原因如下:三大军事惨败使蜀国大伤元气。穷兵犊黩武使本就弱小的蜀国国力耗尽。不用“人谋”和“人谋”上的失策为蜀国的灭亡增添了变数。人才的匮乏为蜀国的灭亡埋下了伏笔。后主刘禅的昏庸无能加速了蜀国的灭亡。孙、刘联盟的有名无实让蜀国孤立无援。魏国的强大也是蜀国灭亡的原因,在魏、...

蜀国是怎么灭亡的?
3、根本原因在于,蜀国地处偏远,人口不足,战争潜力不够,再加上蜀国人才后期凋零,政治腐败无能,失败是必然的。4、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不能审时度势,贸然出击导致全军覆没,成都门户绵竹失守。蜀汉(221年5月15日 [1] —263年),三国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

历史蜀国退出了三国争霸,这背后究竟是何原由呢?
蜀国退出三国争霸是因为其国力逐渐损耗,日渐衰落。蜀国是三国鼎立的国家之一,由东汉末年刘备建立。刘备历经多年辗转奔波,在赤壁之战后收复荆州各地,而后进取西川、攻下汉中,最终建立了蜀汉政权。蜀国逐渐衰落的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1、长期征战 蜀国初期,刘备长期组建很多军队不断北伐,对于蜀国这样一个...

蜀国灭亡的真正原因?
3.至于彝陵之战,刘备原意是想夺回荆洲.否则,以蜀一地之力,根本就无法对抗曹操的.这点.刘备是看得很准.包括诸葛亮,但按照历史来说,那个时候法正死后,诸葛才总领蜀国的,而不是,三国演义上说的诸葛总领蜀国 不幸,刘备失败了,同时,损失的还有蜀80%的兵力.最后,加上南征孟获,最后北伐的兵力只有8W,...

为什么蜀国最后会惨败?
蜀国最早灭亡的根本原因有三个。前两个是客观原因,第三个是主观原因。我先说前两个原因,第一是夷陵之战的蜀国大败。这是第一个原因,当时夷陵之战。刘备几乎动用了蜀国的全部兵力。结果反而被吴军陆蒙打得几乎全军覆没。这次战争的惨败!极大地削弱了蜀汉的兵力与国力,很多人都认为,蜀国的地理位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