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山居秋暝》中的“诗中有画”

如题所述

这首山水名篇,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啊!又由于这里人迹罕到,“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了。“空山”二字点出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清幽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贤咏》曾经称赞两位贤隐士的高尚情操,谓其“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挥洒,毫不着力。象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非一般人所能学到。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竹林里传来了一阵阵的欢歌笑语,那是一些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笑逐着归来了;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中,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追求过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同时也从反面衬托出他对污浊官场的厌恶。这两句写得很有技巧,而用笔不露痕迹,使人不觉其巧。诗人先写“竹喧”、“莲动”,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真情实感,更富有诗意。

诗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时,二者又互为补充,青松、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既然诗人是那样地高洁,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本来,《楚辞·招隐士》说:“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诗人的体会恰好相反,他觉得“山中”比“朝中”好,洁净纯朴,可以远离官场而洁身自好,所以就决然归隐了。

这首诗一个重要的艺术手法,是以自然美来发现诗人的人格美和一种理想中的社会之美。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1-21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共四联八句。
  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一联点明了季节(秋天)、时间(晚上。“晚来”行动词后加“来”字,构成时间词组)、地点(空山)、天气(刚下过雨)。可以说是围绕题目《山居秋暝》写的,故首联点题。“空山”侧重写宁静;“晚来秋”、“新雨后”侧重写清幽。注意“空”字,它不当一无所有讲,是由虚空引申为深远、宁静,是“心空”,意味深长。这空字既写出了环境的寂然、幽邃,也抒发了诗人清悠、静穆的情怀。语言平淡,但给人产生一种凉爽、清新之感。这山中傍晚是洁净清新的,它为该诗定下了清新幽静的基调。]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对仗工整、熨帖。前句写静景,为目之所见,以月色透过松林针叶的清冷、朦胧,侧重描绘山村月夜的清幽;后句写动景,既有目之所见,又有耳之所闻,静中有声,静中有动,动静相衬,以泉水流过石板发出的潺潺声响,反衬山村月夜的宁静。虽然画面是清冷的,但又流动活泼,没有死一样的寂静感觉,是静而不死,是一种恬静的自然生命。
  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前句写所闻,但在所闻中有所见,由声音而猜想竹子的动,归家的浣女的穿林行动。后句写所看到的,从莲花的摇动推想出船的划行,还可以想象船划过水面,触动莲花菏叶的声音。这是以洗衣女的喧声笑语和荷叶摇动的沙沙声响,反衬出山村月夜的宁静、清幽,使读者在喧闹与动感中,更加感受到山中的空寂。这一联主要是写人的活动。这两句仍然是静中有动,静谧中透露出生气。
  从“明月松间照”到“莲动下渔舟”这四句诗,前两句是先写无声之态,后写有声之态;后两句是先写有声之态,再写无声之态。这是有声与无声的交错特点。这里不仅描绘出清新优美的画面,传达出了画面的音响,而且赋予画面以动态。视听觉与想象交互作用,以声响和动态构成一种静谧的画面,既清新静谧而又生动活泼,富有生机。
  总的讲,前六句是借景抒情,最后两句是直抒胸臆。诗人在写出这清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之后,最后发出了一种表达自己意向的感慨:
  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里反用了《楚辞.招隐士》的意思,“王孙游兮不归,春草深兮萋萋”、“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留。”古人说山中不可以久留,我认为山中是完全可以留下来的,山中不可以久留那是一种入世的思想,而我认为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了,而秋天的山里也很愉快,自可以久留。我并不认为春天那种繁华热闹就一定是好的,秋天也自有秋天之美。因此我还是愿意留在山中。这两句由上面写景转入抒情。它是由外物指向内心,“可留”二宇,明显暗示出诗人向往空寂山林的高洁情怀与乐于归隐的生活情趣。这不以春光消逝为疑,竟以秋山空色为喜,山中自可留,不正是一种远离官场的繁华,自养清高的思想表现吗?我们说王维有逃避现实的思想情绪,但也有洁身自好的一面,不应一概否定。
  这首诗所展现的画面,都是诗人在静观中所捕捉到的景象,是静中见动。诗人将一些动态、声响捕捉入诗,以动写静,以声状静,从而创造出恬静优美的意境,“以动写静,愈见其静。”这里所写的静并不是虚空死寂,也不是萧条枯寂。诗人笔下的秋景,完全洗掉了那种悲凉伤感的情调,也完全洗掉了那种灰暗低沉的色彩。绝不同于“俘云悲晚翠,落日泣秋风”“草色萧条路,槐花冷落风”的情调、色彩。它是一种清新而富有生气的情调,“清新”是该诗的基调。
  王维不但是诗人,也是画家,还是一位能妙解音乐的音乐家,这就使他常常能够以诗人的心灵、画家眼光、音乐家的耳朵去体察客观世界,并对自然美有着特殊的感受。王维善于把声、色、态组织在一起,描写形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的诗中有画,这“画”还常常有声,是有声的画。诗的头两句给这幅画定下了略淡而清新的色调:秋天的傍晚,刚刚下过雨;二联写景,月光从松间的缝隙照到地上,清泉从石上流过。三联写景和人,竹林中的女子,莲花中的渔船。诗中既有总体色调的渲染,又有具体的景物刻画,山月、清泉、竹林、莲花、浣女、渔船,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现结合《山居秋暝》归纳如下:
  1、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的有机结合,层次分明。在这首诗里,诗人是眼、耳并用,既再现了优美的景色,又传达了动人的声响,那淙淙的泉水声,那脆亮的喧笑声,给本来就诗意盎然的画面增添了无穷的生气。如颔联的先静后动,自然景色一见(“照”的状态)、一听(“流”的动态),一静一动,错落有致,含蓄蕴藉。颈联的一听七一见,一静一动,化平直为曲折,饶有趣味。
  2、以动态为静态服务,以声息为宁静服务。这首诗里的动静辩论关系处理得很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泉水流石上,既有动态又有声息,它给人以空灵、静谧之感。以声写静,以动写静,更能逗引起人的情绪,更能使人感到那种静谧感。王维是深得其三昧的。
  而且这种手法,运用起来非常熟练。“夜静群动息,蟪蛄声悠悠。庭院北风响,日夕方高秋”(《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忠》)它是以蟪蛄鸣叫的悠长声,风吹庭槐的沙沙声来衬托秋夜的寂静和凄凉。“闭门秋草色,重日无车马,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树下。”(《过李楫宅》)它是以犬吠声来衬托李家的僻静,从而显示出主人的潇洒。这类例子在王维诗中随处可见。
  3、镜头的衔接和跳跃,构图和谐,意境完整。二三联四句诗,给人感觉就好像几个精彩的镜头剪辑而成的一小段电影,清幽而有情趣。这一个个巧妙的镜头表现出诗人那安适、隐逸的情怀。场景在变、人物在活动、镜头从一个动点跳到另一个动点。这与完整的意境、、错落有致的章法和变换灵活的句形有关联。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上句写无声的动态,镜头由远而近;下句写有声的动态,镜头由近而远。再看“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与上联不同,上句写有声的动态,镜头由远而近,由隐而显;下句写无声的动态,镜头由近而远,由显而隐。这种错落有致的安排,使得画面的景深显出层次来。
第2个回答  2006-09-25
山居秋暝①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②,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③歇④,王孙自可留。

【注解】
①螟:夜色。
②浣女:洗衣服的女子。
③春芳:春草。
④歇:干枯。
【评析】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颈联写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舟。末联写此景美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
��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明月松间照,清泉石 上流”实乃千古佳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