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如题所述

摘要:应收账款是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正确运用赊销,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显得非常重要。不断完善收账政策,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定完善的收账计划,对应收账款不正常的原因进行分析。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关键词:应收账款;经济效益;赊销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对外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所形成的尚未回收的,被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所占有的本企业资金,它具有流动性、时效性强的特点。一个企业的应收账款增加,使得流动资产增加,于是企业的总资产必然增多,这就造成了所有者权益大,负债低的假象。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重点,就是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客户的信誉情况制定企业合理的信用政策,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为达到应收账款管理的目的必须合理制定的方针策略。一、制订合理的信用政策所谓信用政策,是指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所采取的原则性规定,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信用额度三方面。首先,确定合理的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企业决定授予客户信用所要求的最低标准,也是企业对于可接受风险提供的一个基本区别标准。信用标准较高,能使企业遭受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减小,但会不利于扩大销售。反之,如果信用标准较宽,虽然有利于刺激销售增长,但有可能使坏账损失增加,得不偿失。其次,采用合理的信用条件。信用条件是指企业赊销商品时给予客户短期付款的若干条件,主要包括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等,信用期限是企业为客户规定和付款期限。企业在制定信用政策时,要在增加的成本与收益之间做出权衡,不能为了增加销售而置应收账款风险于不顾,也不能为了减少应收账款的风险而影响了企业的正常销售。二、加强销售、财务的监管首先要在销售合同中明确各项条款,在与经销商签订销售合同时,要注意以下事项,以避免日后处理应收账款与经销商产生分歧而带来经营风险。明确各项交易条件,如:价格、付款方式、付款日期、运输情况等,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违约责任,确定合同期限,合同结束后视情况再行签订,加盖经销商的合同专用章。其次,必须同经销商核对账款项目,以下几种情况容易造成单据、金额等方面的误差,大家要尤为重视:产品结构为多品种,多规格;产品的回款期不同,或因经营条件的不同而同种产品回款期不同;产品出现平调、退货、换货时;经销商不能够按销售单据或发票回款;要主动拒绝用货款垫支其他款项。以上情况会给应收账款的管理带来困难,因此要制订一套规范的、定期的对账制度,避免双方财务上的差距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造成呆、死账款现象,同时对账之后要形成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书,而不是口头承诺。再次,对产品铺货率的高低进行合理的配置。产品铺货率高,增加了应收账款的风险,反之,产品铺货率低,经营风险虽然降低了,但达不到规模销售的目标。所以正确、合理的解决产品铺货率问题,对降低应收账款,保证货款的安全性是有帮助的。因此建议在产品不同销售阶段,或根据产品不同的销售策略或根据市场推广的强弱而采取不同的产品铺货政策。三、建立完善经销商的评估制度要建立完善的经销商开户制度,当大家开拓新的市场或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时,对经销商选择进行充分、科学的评估是必要的,这不仅为将来的销售寻找一个合作伙伴,同时也降低了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所带来的经营风险。当我们面对着“买方市场”这个实际情况时,这是一个事半功倍的工作。因此,合作前对经销商进行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如:办公地点由高档向低档搬迁;频繁转换管理层、业务人员、公司离职人员增加;公司财务人员经常性的回避;多次破坏付款承诺。四、应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信用标准是企业同意向用户提供商业信用而提出的基本要求。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作为判别标准。如果企业的信用标准较严,只对信誉很好、坏账损失率很低的用户给予赊销,则会减少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但这可能不利于扩大销售量,甚至是销售量减少;反之,如果信用标准较宽,虽然会增加销售,但会相应的增加坏账损失和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信用条件是指企业要求用户支付赊销款项的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信用期限是企业为用户规定的最长付款时间,折扣期限是为用户规定的可享受现金折扣的付款时间,现金折扣是在用户提前回款时给予的优惠。提供比较优惠的信用条件能增加销售量,但也会带来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成本、现金折扣成本等额外的负担。如果采用较消极的收账政策,则可能会增加应收账款成本,增加坏账损失,但会减少收账费用。在制定收账政策时,应权衡增加收账费用与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和坏账损失之间的得失。合理的信用政策应把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结合起来,考虑三者的综合变化对销售额、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成本和收账成本的影响。根据应收账款管理制度,针对在企业应收账款分析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办法,解决公司在应收账款回收中出现的问题,加快公司的资金循环,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实现企业的效益目标。如果应收账款账户中子公司欠款额占总额的比例偏高,应加强公司内部的财务管理和监控,改善应收账款核算办法和管理制度,解决好公司与子公司间的账款回收问题,下面从几个方面给出一些建议:1.加强管理与监控职能部门。按财务管理内部牵制原则,公司在财务部下设立财务监察小组,由财务总监领导配置专职会计人员,负责对营销往来核算和监控,对每一笔应收账款都进行分析和核算,保证应收账款账账相符,同时规范各经营环节要求和操作程序,使经营活动系统化规范化。2.建立健全公司机构内部监控制度。针对应收账款在赊销业务中的每一环节,健全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制度,努力形成一整套规范化的对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程序。总之,应收账款对于每一个企业都起到重要作用,如果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就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必然使企业资金周转发生困难,资产的流动性下降,甚至陷入财务危机,因此不得不引起企业管理当局的重视,这就需要企业建立切实可行的对账制度,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建立起适合自身特点的信用管理制度,促使企业正常经营,稳定发展,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2]许文珍.《浅析应收账款管理》,税收与企业.2002.5[6]朱从敏.《应收项目与应付项目核算》.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浅谈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制订合理的信用政策所谓信用政策,是指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所采取的原则性规定,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信用额度三方面。首先,确定合理的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企业决定授予客户信用所要求的最低标准,也是企业对于可接受风险提供的一个基本区别标准。信用标准较高,能使企业遭受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减小,但...

企业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1.建立相对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坚持信用评估制度\\x0d\\x0a 为了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大中型企业应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建立相对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同时配备专业的信用管理人员,专门负责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确保信用管理职能的实现。信用管理部门一般由财务总监领导,是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的桥梁。信用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能包括建...

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请结合所在公司实际情况谈谈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对于无力偿付与故意拖欠,以及欠款期不同的企业要采取不同的收账策略进行收账,如:暂不打扰、信函催收(电子邮件等通讯方式)、电话催收、上门催收、双方协商解决、借助于有权威的第三者调解、由仲裁机关仲裁解决、上诉司法机关,加强司法执行力度,还可通过“债转股”,将应收账款置换为股权;通过资产置换,将应收账款置换为...

浅析企业赊销政策的管理…论文怎么写…帮帮忙…
所以,为了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二、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1、应收账款数额大,坏账率高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应收账款额占流动资产额的比率达50%以上,我国企业平均坏账率是5%-10%,账款拖欠期平均是90多天,而市场经济发达...

如何管理经营性应收账款
首先,企业应该加强应收账款的风险评估,以确保账款的有效管理。其次,企业应该加强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包括实施定期审计、实施定期报告等,以确保账款的有效管理。此外,企业还应该加强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包括实施定期审计、实施定期报告等,以确保账款的有效管理。4. 加强应收账款的财务管理 企业应该...

如何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致谢
4.设置应收账款明细分类账 为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企业会计工作在总分类账的基础上,应按信用客户的名称设置明细分类账,详细地、序时地记载各信用客户的往来情况,并设专职人员负责核算工作,随时反映每个客户的赊欠情况;另外,应收账款明细分类账与总分类账还要定期核对,保证记录的准确性。5.合理地使用...

应收账款管理改善措施
目前,库存管理的先进方法是日本首先提出的“零库存”。零库存,具有降低库存管理成本,减少资金占有量的优点。倒是企业万万不可为了追求减少库存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库存,企业的相关部门必须事先对市场和客户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4、建立完善的客户信用评价制度:合理的应收账款会带动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浅谈如何加强会计监督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要对应收账款加以全面管理,在发挥应收账款强化竞争,扩大销售功能效应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坏账损失与应收账款管理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应收账款投资的收益。财务部门应加强和业务部门协作,根据企业有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信用政策,对外加快资金结算、回收,对主要的应收款大户实行合同化管理,采取超额逾期...

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一方面,应收账款的形成,有利于扩大销售,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减少库存,降低存货风险。另一方面,应收账款形成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资金被客户所占用,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使企业效益下降;(2)虚增了账面上的销售收入,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账面上利润的增加并不表示能如期实现现金流入;(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