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如题所述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最大的困惑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太差。在课堂上遇到阅读理解,课堂气氛就会变得沉闷;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只要有阅读理解题,绝大部分学生都无法完成作业;而在平时的检测中,他们更害怕阅读理解,甚至有的学生已经到了反感的地步,一遇到阅读理解题他们就无从下手,要么等,要么空白、要么答非所问,要么敷衍了事,得分率极低。经过分析,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学生对阅读理解缺乏兴趣;二、是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词汇量低,对基本的词语、句子掌握不牢;三、是学生缺少训练;四、是学生缺少丰富的课外阅读;五、是学生还没有掌握答题的方法和技巧;六、是学生害怕出错。针对上述问题,我觉得我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一、要给予学生自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我们班学生的情况来看,我觉得兴趣是以 自由为前提的,事实也证明了,只有在无拘无束的阅读环境中,带着无忧无虑的阅读心情,无欲无求的阅读心态,孩子才有可能进入无我无他的阅读境界,才能自然地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事物、感受人,并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感知方式。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给予学生自由,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一,给予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自由,选择课外读物时,教师和家长应该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更应该积极引导孩子择真而读,择善而读,择美而读。第二,我们要给予学生自我感悟的自由。尊重学生的理解,而不是将我们的理解告诉他。阅读是一种独立的个性化的心智行为,靠理性分析或他人言传是行不通的,好比对于冷暖的感觉,必须由学生自己来感受。由于知识背景和理解水平的差异,我们对文本的理解往往超出了孩子的接受能力。因此,我们必须摒除,贴标签式的教学方法,学会用孩子的眼光去阅读,以儿童的心灵去感受,在阅读情感上和孩子多一点共鸣,做学生阅读交流的知音,才可能找到学生阅读能力的生长点,引导他们读出个性,读出收益。第三,给予学生选择阅读方法的自由。规定学生使用指定的阅读方法,不仅会使学生感到不习惯,重要的是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不愉快,阅读变得毫无乐趣可言,而是痛苦地应付,我们应尊重学生选择适合他自己的阅读方法。第四、给予学生享受阅读快乐的自由。三年级的学生处于小学阶段的一个转折点,应以享受阅读快乐、培养阅读兴趣为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感受到的是愉悦,而不是疲于训练的痛苦和被评价的厌倦;在享受阅读中喜欢上阅读,发展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掌握阅读的成功感觉,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将会使他们受益终身。阅读需要平和独立的心情,更需要一种温馨幽静的环境。老师一定要为学生的潜心阅读提供一段适宜的时间和空间。如果老师不停地以问促读,一味要求学生用语言来证明自己的阅读成果,这样的阅读课就过于浮躁与虚假。二、要注重基本功训练,打好阅读基础。学生害怕阅读理解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词汇量低,对基本的词语、句子掌握不牢。阅读理解就是对学生基础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而在平时是我们又往往忽略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必须要加强字、词、句、段的积累与训练,打好阅读基础。三、要加强训练。俗话说熟能生巧,能力是实践的产物,是训练出来的。很多时候,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不高的原因,往往还在于教师缺少训,学生缺少练,所以教师必须有训,学生必须有练,并力求做到每一个能力点的学习和使用基于不同的语境,只有这样持之以恒地学、练,学生的能力才能真正形成。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加强阅读理解的训练,无论是在课堂上问题的提问,还是在课外作业的布置与设计上都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加强训练,使阅读理解成为学生的家常便饭,达到熟能生巧,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四、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与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适量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确定不同的目标,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久而久之,当学生养成读书思考的习惯时,教师要给予学生多种形式的鼓励,这样,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读书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五、要教学生答题的方法和技巧。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答题。首先要教学生答题的方法和步骤,第一步,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即,文章讲了什么?)通读文章;第二步,让学生有目的地阅读文章(即,带着具体问题进行阅读),并使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做标记;第三部,抓住关键字、词、句进行答题;第四步,认真检查。其次要教给学生答题的技巧,答题时要按顺序一一作答,因为问题的设计一般是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的,并要引导他们学会取舍。六,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帮助他们克服怕错心里。很多时候,并非是学生不能理解文章,而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缺少信心,他们害怕出错,害怕被老师批评,更害怕被同学讥笑,所以,他们选择保持沉默,选择静静等候。等候老师的讲解、等待同学的汇报,久而久之,他们就产生了依赖心理,养成了不敢动笔、动嘴的习惯,最后导致他们害怕思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无论孩子们的想法是否正确,我们都不能直接否定,更不能对指责他们。相反,我们要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只有这样,孩子们才有可能慢慢克服怕错心理,逐渐养成敢思考,爱思考,敢说,敢写的好习惯。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也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适应每一位学生,需要时间加上适合学生的方法。学习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兴趣,所以我们要努力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激发他们的兴趣。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
1、指导学生养成利用零碎时间阅读的习惯。2、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3、指导学生养成“读说结合”的习惯。4、指导学生养成用“心”读书的习惯。三、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1、精读与略读相结合。2、交流与讨论相结合。四、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 1、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读物。2、中外名著。...

怎样让小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扩展知识面?
1.选择合适的书籍:为小学生挑选适合他们年龄和兴趣的书籍,如科普书籍、童话故事、历史传记等。确保书籍内容有趣且易于理解。2.设定阅读目标:与学生一起制定阅读计划,设定每周或每月的阅读目标。这将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3.定期讨论:在学生阅读完书籍后,安排时间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

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1、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设法运用一定手段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有了阅读兴趣对提高阅读能力是很有利的。2、故事制造悬念,激发阅读兴趣。小学生爱听故事,特别是一些童话、寓言等更是百听不厌。因此,可以利用读物本身的特点,如果从讲故事入手,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故事中体验...

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

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答:一、转变观念,重视课外阅读。要真正开展学生的课外拓展阅读,首先要求教师能真正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放开手脚让学生投身到课外阅读的海洋中。二、激发兴趣,鼓励课外阅读。要取得好的课外拓展阅读效果,教师就要善于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
一、营造温馨的课外阅读氛围。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营造温馨的课外阅读氛围是非常重要的。班内可以设立快乐读书角,引起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走进书籍,走进报刊,会阅读思考,想与书中人物对话,想与名人对话,想领略读书的乐趣。二、激发强烈的课外阅读兴趣。低年级学生识字量较少,阅读能力较低...

如何培养孩子课外阅读兴趣
1、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意义 2、根据儿童的性格特征来调动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3、借助童话故事、成语故事来激励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识字少,阅读能力低,但富于幻想,可以多给他们推荐内容短浅的童话、寓言、儿歌等。小学中年级的学生知识面有所扩大,阅读能力有所增强。...

如何提高孩子的课外阅读能力
如何提高孩子的课外阅读能力如下:一、抓住特点,激发兴趣 小学生识字不多,感知能力有待完善,对带有卡通系列的图书有浓厚兴趣。因此,开始要引导他们读一些感兴趣的书。家长不妨采取以下方法:(一)榜样激励法:小学生都爱听故事,告诉孩子,要想在别人面前讲出精彩的故事,就要多读书;孩子大多仰慕英雄...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的要点:课内积极引导,培养读书能力、课外循序渐进,为孩子们创造阅读条件、家校结合,营造良好读书氛围。一、课内积极引导,培养读书能力。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中低年级的孩子读书能力还没有形成,需要老师积极引导。因此,老师在日常的备课中,应结合教材特点,...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 一、寓教于"趣",使学生爱读书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打开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1、树立榜样。榜样的作用很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经常将一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