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常识:“菩萨”到底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菩萨是"菩提萨埵"之略称。菩提萨埵,梵语bodhi-sattva,巴利语bodhi-satta。又作:菩提索多、冒地萨怛缚,或扶萨。意译作:道众生、觉有情、大觉有情、道心众生。意即求道求大觉之人、求道之大心人。菩提,觉、智、道之意;萨埵,众生、有情之意。与声闻、缘觉合称三乘。又为十界之一。即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勇猛求菩提者。对于声闻、缘觉二乘而言,若由其求菩提(觉智)之观点视之,亦可称为菩萨;而特别指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则称为:摩诃萨埵(梵maha^ -sattva ,摩诃,意即大)、摩诃萨、菩萨摩诃萨、菩提萨埵摩诃萨埵、摩诃菩提质帝萨埵等,以与二乘区别。此外,由于菩萨是佛位的继承人,因此也称之为"法王子",这个语词的音译为"究摩罗浮多",意译又称为"童真"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佛学常识:“菩萨”到底是什么意思
菩萨是"菩提萨埵"之略称。菩提萨埵,梵语bodhi-sattva,巴利语bodhi-satta。又作:菩提索多、冒地萨怛缚,或扶萨。意译作:道众生、觉有情、大觉有情、道心众生。意即求道求大觉之人、求道之大心人。菩提,觉、智、道之意;萨埵,众生、有情之意。与声闻、缘觉合称三乘。又为十界之一。即指...

佛学中“佛”、“菩萨”、“尊者”、“罗汉”、“护法”、“金刚...
由唐代高僧玄奘所译,难提密多罗是梵语音译,意译为“庆友”,十六罗汉即宾度罗跋惰、迦诺迦伐蹉、迦诺迦跋厘惰、苏频陀、诺讵罗、跋陀罗、迦里迦、伐罗弗多罗、戊博迦、半托迦、罗怙罗、那迦犀那、因揭陀、伐那婆斯、阿氏多、注荼半托迦十六尊者。

佛学常识十地菩萨是哪十地呢
欢喜地。菩萨既满初阿僧祇劫之行,初窥心性,破见惑证二空理,成就檀波罗蜜,生大欢喜,故名“欢喜地”;离垢地。菩萨断思惑,除毁犯之非,使身清净,成就戒波罗蜜,离一切垢,故名“离垢地”;发光地。菩萨灭无明暗,而得三明,成就忍波罗蜜,心光开发,故名“发光地”;焰慧地。菩萨于三十七...

佛学的佛学常识
3、三世佛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依时间意义而划分的燃灯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称为竖三世佛;另一种是按地域划分的东方净琉璃世界之佛(药师佛)、娑婆世界之佛(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之佛(阿弥陀佛),称为横三世佛。 4、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第一为摩诃迦叶,苦行第一;第二阿难陀,...

佛学常识十地菩萨是哪十地呢
十地菩萨分别是「初地欢喜地、二地离垢地、三地发光地、四地焰慧地、五地难胜地、六地现前地、七地远行地、八地不动地、九地善慧地、十地法云地」。十地是大乘菩萨道的修行阶位,代表了菩萨在修行中断除烦恼的程度,也标志着菩萨成就功德的程度。大地能生长万物,故佛典中常以‘地’来形容能...

佛学常识十地菩萨是哪十地呢?
四焰慧地 (华严经云:菩萨摩诃萨第四焰慧地。菩萨住此地。多作须夜摩天王。)三发光地 (华严经云:菩萨第三发光地。菩萨住此地。多作三十三天王。)二离垢地 (华严经云:菩萨摩诃萨第二离垢地。菩萨住此地。多作转轮圣王。)一欢喜地 ( 华严经云: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初地。多作阎浮提王...

推荐几本佛经看看
第一次读《金刚经》时,读到「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多少是困惑的,掩卷沉思,菩萨到底是什么模样的呢?百思不得其解,所以只好继续往后看,看看经书上怎么说,读到后边,渐渐地懂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原来,我们所看到的一切「相...

常识:佛学入门内容简介
太虚法师以菩萨的慈悲胸怀,践行菩萨的修行方式,致力于教导世人,以减轻众生的苦难,为人们寻求内心的安宁和快乐。他的思想深邃而平易近人,被鲁迅赞誉为"思想通泰",即使面对他人的误解,他依旧坚守自己的信仰,坚定地走在弘扬佛法的道路上。他的作品《常识-佛学入门》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佛法的入门知识,...

佛学常识:无著和世亲是怎样的人物
无著:菩萨名,生于佛灭后九百年间的健陀罗国,先从弥沙塞部出家,后信大乘,每夜升兜率天,听弥勒菩萨讲瑜伽师地论,白天则对众宣讲,为法相宗之祖。世亲:菩萨名,为无著菩萨之弟,生于佛灭后九百年的印度阿逾陀国,先信小乘谤大乘,后经哥哥引导,改信大乘,造俱舍、唯识等大小乘论五百部,...

佛学常识:什么是三界
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所谓三界唯心是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