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共时性是什么?

如题所述

共时性这个词用在文学这个大的概念上还是比较少的,至少目前还没有任何权威这样用过。
另外,从共时性的在场性的特征来思考,文学的时代性特征更明显,共时性应该是在文学的具体作品中的语言情境中的一个要素。我们都知道任何文学在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解读,如果按照共时性的表达方式,这应该是历时性,是解释学的特征。
就像语言的最小单位是语素,我们在研究或者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组成这些句子的语素是否在共时性的状态之下的表达,使得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应该是比较清楚明白的。
关于共时性确实有不同的理解,研究易经的人说,儿子山上砍柴,母亲在家手指被刀割破了,儿子就会产生感应。他们将这种情境也用共时性解释,我们从字面上当然可以如此理解。
就我个人的理解而言,文学的共时性应该在时间上跨度更大一些,至少应该是一个时期内相同的文化观念、相同的语言理解,这种理解就如同网络语言的流行,而大家都能会其意那样。中国的语言环境比较恶劣,具体表现就是在这种随意性上,而非创造性。语言在这个时期其实是僵死的,文学在这个时期的共时性我想应该就是这个时期的文化因素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1-13
语言学中的共时性是指审美意识能够在撇开一切内容意义的前提下把历史上一切时代的具有形式上的审美价值的作品聚集在自身之内使它们超出历史时代、文化变迁的限制在一种共时形态中全部成为审美意识的观照对象。而神秘现象学中的共时性指“有意义的巧合”。
①语言学中的共识性:所谓“共时性”是指审美意识能够在撇开一切内容意义的前提下把历史上一切时代的具有形式上的审美价值的作品聚集在自身之内使它们超出历史时代、文化变迁的限制在一种共时形态中全部成为审美意识的观照对象。共时性和历时性相对,是索绪尔提出的一对术语,指对系统的观察研究的两个不同的方向。
共时语言学研究同一个集体意识感觉到的各项同时存在并构成系统的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和心理关系。历时语言学,相反,研究各项不是同一集体意识所感觉到的相连续要素间的关系,这些要素一个代替一个,彼此间不构成系统。
②神秘学中的共时性(又译同时性,Synchronicity) 共时性是对神秘现象的一种解释,指“有意义的巧合”。例如,你正在想自己的朋友,朋友就来了;或者你梦见一些事,后来就听说,就在你做梦的同时,就发现了这些事;等等诸如此类的所谓的神秘现象。你会怎么来解释呢?大家通常会用“巧合”来解释这些现象。不过有一个人却提出了自己对这些现象不同的理解,这个人就是瑞士籍精神分析学家荣格。
1930年荣格首先使用“共时性(Synchronicity)”一词来对这些超自然的现象进行描述。促使他对这些现象进行关注的原因是因为荣格发现在其一生中发生相当多“有意义的巧合”事件,用“巧合”来解释往往不能令人信服。尤其是如果一个人一生中多次经历类似的巧合时,这种概率解释就更加缺乏说服力了。荣格本人的经历使得他无法接受这种巧合论的解释。他曾写道:“众多事情难以预料地凑合在一起,使得视概率为唯一决定性的因素之观点,很难成立。”这使得他一直寻求一个理论性的概念来说明这种超自然现象。于是他用“共时性(Synchronicity)”来描述这种心理状态与客观事件间的非因果关系。1952年荣格在《论共时性(On Synchronicity)》一文中详细定义其所要处理的概念。他认为共时性是一种巧合现象,并不局限于心理的领域,可以从“心灵母体内部”与“我们外在世界”,甚或同时从这两方面跨越进入意识状态。当两者同时发生时便称为“共时性”现象。
现实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说曹操曹操到”这个俗语描述的就是“共时性”现象。
但是这个概念很难用科学方法证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