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汇报展示的形式有哪些

如题所述

1 首先通读短文,弄清全文的意思 2.找明关键问题 3.找到问题所在句段 4.找出关键词语 5.分析词语 6.什么描写 7.修辞手法 8.生动形象 9.说明什么 10.表达什么感情。
  具体参参照下列内容:
  阅读技巧
  一. 阅读理解的答题宗旨:
  1.尽量用原文。
2.将题目带到原文中,寻找答题区域,结合上下文思考,不可脱离原文凭空想象。
 3.做完以后再读读自己的答案,多从“为什么、什么和怎么”的角度来加以思考。
  二. 写人记事文章的段意的基本格式:
  1.什么人这么样干什么事(,结果怎样)。
  2.写了谁的什么方面(事)。
  三. 写景文章的段意的基本格式:
  1、景+特点;
  2、景物+某方面的内容。
  三、说明文的段意的基本格式
  1、说明了什么(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
  2、说明了什么(说明对象)的某方面内容。
  四. 概括段意的基本思路:
  1.找中心句和概括性语句。
  2.挑词组合而成。
  3.将相同的内容,用概括性的词语来表示。
  五. 概括主要内容:
  1.记叙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时候,……人,在……地方,做了……事
  2.小说:人物、事件、环境。……人,做了……事,怎样做的。
  六. 中心思想:
  通过记叙……,抒发了……感情\\赞美了……精神\\揭示了……道理。
  七. 分析人物精神的基本思路
  1.议论抒情句。
  2.根据具体事例思考挖掘精神品质。
  八. 回答人物心情:原因+心情。
  九. 提炼寓意:从不同人物和成败双方分别思考原因,可出看法。
  十. 标题的作用和含义:
(一)作用 1.文章的线索 ①以人或人的某种感情为线索 ②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③以活动为线索。     ④以实物为线索。
  2.点明(暗示)中心。      
  3.吸引读者。
  (二)含义:结合文章中心分析人物精神、词语含义
  十一. 解释词语的语境义:1.描绘情景。
  2.词语替换。
  3.写出比喻义。
  十二. 形容词、副词的表达作用:
  1.判断词性。       
  2.从什么方面修饰了什么。
  3.生动形象(准确)的写出了什么的什么特点。 
  4.表现了什么
  十三. 记叙文中词语的表达作用:
  1.解释词语——这次词语的意思是……
 2.这一词语所描述出来的情形——生动形象(准确)的写出了…….(场景、心情、环境……)
  3.这一情形所体现出来的人物(动物)的情感、精神品质——表现(表达)了……(情感)
  十四.说明文中词语能不能去掉
  1.解释词语。  
  2.结合句子,思考该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3.增强了语言的准确性 (表现了作者严谨的写作态度)。
  4.如果去掉就会(结合句子分析不准确的原因);与实际情况不符。
  十五. 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思考角度:
  1.解释词语。
  2.结合句子思考该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3.增加了语言的准确性(表现了作者严谨的写作态度)。
  十六、品味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的方法:
  (一)品味词语 1.解释词语。
  2.结合句子思考该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3.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二)分析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十七、句子的表达作用:
  1.是什么修辞手法。
  2.把什么比喻成什么\\把什么赋予了人的动作、心理。
  3.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场面。
  4.表达了作者对这个形象的情感。
  十八、排比的表达作用:
将这些……排列在一起,形象的写出了什么场面,表现谁的什么感情,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十九、分析句子含义、作用的基本答题思路:
  1.从内容上看:①分析原因
  ②靠中心
  ③分析修辞的表达作用
  ④抓重点动词和形容词分析其作用
  ⑤思考它象征了什么
  2.从结构上看:①过渡
  ②呼应
  ③铺垫
  二十、环境描写的作用:
  1.表现了什么精神、性格、特点。
  2.烘托了人物的什么心情。
  3.渲染了什么气氛。
  4、为人物的出场作了铺垫。
  二十一、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
 1.打比方:把什么比做什么,生动想象的说明了原因或目的/说明对象的特点。
 2.列数字:通过列举准确的数字,准确具体的说明了……
 3.作比较:把什么同什么进行比较,鲜明突出的说明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