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改革的目标

三楼的你对我也不给你 什么态度

中国教育改革的三大目标

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概言之就是要“去三化”:去功利化;去行政化;去政治化。
1. 教育要去功利化
一些大学功利化,什么都和钱挂钩?这是个要命的问题。
教育的功利化是一种狭隘的功利主义,它只追求眼前利益而不顾将来利益,只重视短期目标而放弃长期目标,甚至为了实现短期目标而牺牲了长期目标。

教育功利化在基础教育中集中表现为应试教育。从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到对教师的考评,以及重点与非重点学校的排名等等,一切都与学生的升学率挂钩,升学率几乎成了衡量教育的唯一标准。结果是搞得学生、教师、家长都苦不堪言,而最苦的还是学生。

在高等教育阶段,功利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在学生教育上把“就业至上”作为学生的发展方向,重应用学科与技能培训而轻视基础与人文学科的现象非常普遍,有的干脆把“实用型”、“应用型”作为培养人才的模式,把本科教育降低为职业教育。反映在管理方面则是各种门类的没完没了的考核,从对各级部门的考核到对教师的考核,所有考核指标都被简化为一组数字,为了凑足这些数字,于是就有了“被就业”和各种作弊和抄袭行为。

功利化对中国教育的危害有目共睹,早就受到批评,可这些年来不但没有改变,反而越演越烈。请看看那些被逼得自杀的孩子,还那些几乎被逼疯了的、或是早逝的老师,我们还能坐等下去吗?
2. 教育要去行政化

大学必须有办学自主权。
要以教学为中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教育的行政化倾向。
教育行政化即教育官僚化,这本是中国计划经济中的特有现象,但奇怪的是,随着计划经济在中国的逐步消退,行政化却在教育领域大行其道,并且得以巩固和壮大,现在已经到了不得不对其加以革除的地步了。

教育行政化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主管教育部门权力过大,往往一纸文件下达下来,学校都要贯彻执行。学校的自主权越来越少,从招生人数,专业设置,到某些课程的开设都要受到政府行政部门的控制,甚至一所普通大学校名的更改也必须报经教育部批准。

二是大学内部的高度行政化使得行政权力高高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学术委员会权力被虚化”,“教代会权力被弱化”(九三学社《关于改变高等教育行政化趋向的建议》)。“管理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向教师发号施令,甚至要求教师们要对他们的权威表示敬畏,教师们却几乎没有质疑和反对的余地”大学行政化从“事实上否定了教师和学术在大学中的主体地位,使真正追求教育工作和学术创新的人才在大学中不断边缘化。”学术理想与官位权力形成“倒挂”现象,使得部分教授对行政职务产生羡慕的心理,甚至达到迷恋的地步(《建议》)。所以,教育行政化不去除,教师的主导地位就不能确立,学术自由也就无从谈起。这里有一个教育的主导权问题。温总理明确提出要改变教育的行政化倾向,就是要让教育的主导权和话语权真正掌控在广大教师和真正的教育家手中而不是在行政官僚手中。
3. 教育要去政治化
教育的政治化倾向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在中国有着很深的社会与历史的根源。南方科技大学校长在谈到党的领导问题时说,“在现行体制内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南大从校到院当然会设大大小小的党委书记,他们在学校的治理过程中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现在也只能让人胡乱猜想”朱校长这里说的还是学校行政化中的一个问题。这里所涉及的是教育内容上的政治化倾向,不是不要政治,而是不要把政治抬得高于一切。准确地说,教育应该是“淡政治化”的。政治只是“德育”中的一个内容。无论怎么看,教育的政治化倾向都是不利于学术自由的。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03
中国教育改革的目标:教育公平化,教育资源均衡化,这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个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也只有这样最优秀的人才才能选出来。
第2个回答  2010-09-13
中国教育改革的目标?
最佳答案;
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向钱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未来花朵。

中国教育改革最终目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提升教育质量。这一改革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适应社会需求。提高教育质量不仅需要注重教学过程,更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确保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的重点转向强化教学环节。为此,规划提出了具体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

中国教育改革最终目的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新增劳...

“十三五”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 )。
本题考查的是“十三五”时期的教育目标。“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总目标是: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推动我国迈入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行列,为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远景目标奠定坚实基础。表现为:(1)全民终身学习机会进一步扩大;(2)教育质量全面提升;(3)...

教育改革发展目标
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旨在实现更高的普及教育。首先,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提升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毛入学率将达到90%。高等教育也将进一步大众化,毛入学率计划提升至40%。同时,要扫除青壮年文盲,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升至13.5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至11.2年,其中接受高等教...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目标、战略和方针
90年代,教育发展具体目标包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增加高中阶段职业技术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专门人才培养质量,扫除青壮年文盲并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各地区和部门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阶段发展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采取的策略包括深化教育改革、协调发展、增加投入、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以及实行分区规划和...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是什么?
一是加强科研教育,建设人才强国。大力发展科学教育,注重增强国家创新力;提高国家人才强国能力建设;加大科学创新领域人才培养力度。二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完善教育资源配置体制,地方加大对教育投入力度,形成分级支持,坚持以改革求发展、以...

教育改革路线图改革目标
中国教育改革的路线图描绘出了一幅令人期待的未来景象。朱之鑫对十年后的教育愿景进行了展望,目标是实现全民享有、高水平且更加公平的普及教育。关键指标之一是幼儿入园将更加便捷,义务教育将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将达到90%,高等教育入学率将达到40%,标志着教育向大众化迈进。到2020年,劳动力...

中国教育改革的目标
中国教育改革的三大目标 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概言之就是要“去三化”:去功利化;去行政化;去政治化。1. 教育要去功利化 一些大学功利化,什么都和钱挂钩?这是个要命的问题。教育的功利化是一种狭隘的功利主义,它只追求眼前利益而不顾将来利益,只重视短期目标而放弃长期目标,甚至为了实现短期...

中国教育改革方向
中国教育改革方向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推进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2. 加强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更多技术技能型人才。3. 推进教育均衡:加强农村和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缩小城乡和地区教育差距,实现教育...

我国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1. 1952年:新中国第一次教育改革。这次改革主要是为了解决当时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实行了“大跃进”式的教育发展策略。通过整合、调整和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使高等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2. 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的教育改革。这次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恢复和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