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精细化管理?怎样精细化管理?

基于当前的经济形势及公司的发展特点,公司高管层提出了2010年精细化管理的战略方针。

1、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社会分工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

2、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等等。

扩展资料:

精细化管理的本质意义就在于:

1、它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让企业的战略规划能有效贯彻到每个环节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提升企业整体执行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2、企业管理更重要的是以实现提高企业运营绩效为目的,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就是要向科学管理要效益、要能力。

3、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企业有强大的执行能力和运作水平,所有这些都依赖于精细化管理的强大支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精细化管理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关于精细化管理的定义: 关于精细化管理已经有不少定义,有专家认为精细化管理是“五精四细”(即精华、精髓、精品、精通、精密,以及细分对象、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落实环节等等),“精”可以理解为更好、更优,精益求精,“细”可以解释为更加具体,细针密缕,细大不捐,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 也有专家认为精细化管理是精、准、细、严;又有专家认为精细化管理是管理者用来调整产品、服务和运营过程的技术方法,以专业化为前提,系统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还有专家认为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再有专家认为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更有专家认为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 上述专家的种种定义或描述了精细化管理的结果、或提到精细化管理的方法、或总结了精细化管理的特征,或谈到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技术,应该说都从某一个层面触摸到了精细化管理的部分实质,但它们都忽略了一点——这也是所有想了解精细化管理的人所迫切想知道的,那就是:“精细化管理与我何干、我如何去实现、我应该做什么”,我们在这些定义中似乎难以看到这些。所以,笔者斗胆在这里给精细化管理做一个定义: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由目前现状通往更精确、更细微、更协同、从而更有竞争力的一个持续优化的管理推进过程,它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的管理科学和先进技术,在对效益与效率的不断评估权衡中实现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由此可见,精细化管理是因企业而异的,是因企业的发展阶段而异的,但其追求数字化、精致、细微、协同的最基本的理念则是一而贯之的。 零售业推进精细化管理的路径和方法 从笔者前面对精细化的定义——精细化管理是企业由目前现状通往更精确、更细微、更协同、从而更有竞争力的一个持续优化的管理推进过程,它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的管理科学和先进技术,在对效益与效率的不断评估权衡中实现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我们不难理解,精细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持续的漫长的管理优化的推进过程,那么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如何来把握节奏呢,就像在马拉松赛跑中一样,我们如何来科学合理地分配自己的体能呢?显然采用“循序渐进、厚积薄发”的过程控制方式要比“激情四射、虎头蛇尾”更可取;在推进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利用先进的管理和技术,而在利用现代的管理科学和先进技术时,也存在是创新好呢还是消化继承好的选择,最佳的选择应该是兼顾传承与创新、步步为营;同时在推进精细化管理时还需要平衡部门之间、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这方面应该是平衡和谐、共同成长为佳。 1、循序渐进、厚积薄发 管理的优化其实是一件非常艰辛的工作,如果把管理的优化与打针吃药和保养健身做比方的话,打针吃药虽然能够迅速治好我们的病,但是充其量只是使身体恢复到正常状态而已,打针吃药是无法提升我们的体质的,要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必须靠保养健身,也就是靠饮食起居运动健身来调养,而这种调养的过程将是伴随一生的,所以我觉得,精细化管理的推进,也就是管理的优化,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更像是保养健身,而保养健身的最佳境界应该就是循序渐进、厚积薄发。 我常常看到一些企业在推进一项新技术新管理方法时,往往并不去仔细考虑企业目前的基础是什么,由目前的状态通达目标状态有多远,而是一厢情愿地头脑一热就一拥而上,一开始时激情四射、热情高涨,但没多久就发现事情远远没有想象的那样简单,要取得预期的效果竟然还有那么多的琐碎的事情要做,而这些琐碎事情的解决是无法立竿见影的,但是却耗费着大量的时间精力,一想到这里,原先急功近利的迫切愿望一下子消失了,工作的激情也象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没了底气,工作的热情迅速地从热8度降到了冷8度。 出现这种现象的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对于管理的优化不是抱定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心态,而是指望象打针吃药一样一蹴而就,殊不知,打针吃药是解决身体由机能紊乱状态转入正常状态的,而无法解决身体的健康状况由基本正常到良好再到优秀这样一个提升转变的,良好与优秀是关系到身体的活力与抗压力水平的,只有活力强、抗压力水平高,才能够代表一个人的身体水平棒。 同样的,对于一个企业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企业管理混乱,有流程没人执行,关键环节没流程乱执行的话,此时如同打针吃药一样,通过明确职责梳理流程,也许就能够使这个企业恢复到常态,但是,到了常态以后不等于这个企业抗击打能力就强,也许原先自己作为某个商圈的老大日子过得很滋润,突然来了一个大块头的竞争对手,一下子软肋尽现,毫无招架之力,这就属于身体虽然还正常但是抗击打能力差的。 对于企业的抗击打能力的提升,也就是企业的竞争能力的提升,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持续优化改进的过程。比如零售企业在推进精细化时,就需要从品类管理、品项管理、品客管理这样一个序列逐项推进,而且必须是每一个阶段都推进得很扎实,后面的推进才会看到真正的实效。 比如品类管理,它的核心目标其实就是帮助企业在商品管理时梳理工作重点和重心的,相对于以前的胡子眉毛一把抓,通过品类管理的推进,企业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二八原则是品类管理的核心,所以,尽管品类管理包含了品类定位、商品采购、定单管理、商品促销、货架陈列等几个部分,但是它的最有价值的部分还是品类定位,即品类分析,难点是货架陈列与调整,如果能够将品类分析贯穿于商品采购、定单处理、促销效果监控等环节上,品类管理就可以比较好地摆脱象某些跨国公司这样的大供应商的控制,同时在实际的管理提升中也可以发挥较好的效果。 2、传承创新、步步为营 一提起创新,很多人就眼光放亮,而一提起传承,很多人就毫无兴致,觉得那是保守的表现,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过攀岩或者高难度的登山的话,我们会发现运动员们永远是固定3/4,伸出1/4去探索,然后逐渐登上顶峰的,这固定的3/4就相当于传承,而那伸出的1/4就相当于创新。 也许有人会问,我们的企业也没有所有的资源都花在创新上啊,投在创新上的资源还不到5%呢,那为什么大家还是感觉我们创新多传承少呢? 其实,创新的多寡绝不仅仅在于投入创新的资源的占比,比如我们国家的研发投入(R&D)占GDP的比重还不到2%,发达国家最多也不过5%,这部分的资源占比永远是不高的,而即便像华为这样的创新型企业,其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也只有10%左右,可见仅仅从投入的比重上来判断传承与创新的分量是不充分的,关键要看企业在实现了某项创新以后,其后花了多大的精力和代价来消化这些创新成果的,研究这个比例就很有价值了。 有些企业,创新投入与随后的消化吸收的比例为7:3甚至8:2,甚至还要更高,也就是当一项新技术、新软件、新设备采纳了以后,领导就不再过问了,不去问它使用的效果怎么样,有哪些地方制约其效果发挥的,通过哪些小的改进可以发挥更大功效的,新技术新软件引入以后现有流程有哪些不配套不适应的地方,这些传承性的工作往往是琐碎的,出不了什么亮点的,也是很难在工作汇报时引起高层领导的兴趣的,但是却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实效最好的。 比如很多企业在引入品类管理以后,在引进新品的时候还是按照老的流程,从来不问问这个新品是不是属于重要的品类或者目标品类,该品类是否需要引进新品,引进的商品是否能够改进现有的子类商品的商品结构,是否该扩充的品类的商品都及时引进进来了,引进商品之前有没有进行过品类分析,如果进行过品类分析,分析结果是怎样的?这些本来应该随着品类管理的引入而改进的新流程统统没有被引入被消化吸收传承下去,还是按照老一套的流程来运作:供应商给的价格怎么样啊、通道费愿意出多少啊等等,把品类管理的精华丢到了九霄云外,这样的创新其实是价值不大的,企业象这样引入品类管理的实效就必然会大打折扣了。 还有,我们很多的软件系统引入以后为什么功效甚微,也是同样的道理,开发商卖出一套软件以后就不再考虑这套软件的使用效果如何了,最多是做一些被动的常态化维护工作,而主要精力就摆在下一家企业或者下一套软件的推销上了,而零售企业自身呢,也如同大功告成一般,除了抱怨一下软件不好使之外,很少去想:如何做些小改进,让软件更好用,是哪些因素制约着软件发挥作用,如何让软件发挥更大的功效等等,这些统统不在这些零售企业的考虑之列,这就是没有处理好创新与传承关系的典型特征。 中国移动在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方面做得就非常出色,尽管每过1年左右中国移动就会升级一次他们的经营分析系统的版本,但是他们在系统的应用推进上却是不遗余力的,通过系统的日常完善、立体化的培训、经分应用案例的交流、厂商资源的融合、经营分析师团队的培养打造等等手段实现了经分系统应用水平的快速提升,也正是因为这些在经分系统创新以后的传承消化吸收工作做得非常深入细致,中国移动的经营分析系统才在市场竞争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支撑作用。 3、平衡和谐、共同成长 一个企业要想持续地顺利地推进精细化管理,还要考虑如何在投入产出的效益上、把事情如何做快的效率上、不同部门之间配合协同上的平衡,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精细化管理也是系统性管理,是需要整体配合才能够发挥很好的实效的,它的短板效应是很明显的,也就是精细化管理的成效不是依照某一个先进部门的高水准的精细化程度而定的,而往往是由企业内精细化程度最差的落后部门和环节而定的,如果我们细细地去体验一下,应该是不难得出这一结论的。 比如,如果某企业的商品管理部门已经做到非常精细化非常量化了,商品部内部的运作流程已经制定得相当科学规范了,而且也确实在规范地运作着,但是如果营运部门还处在比较粗放式的管理状态下,那么商品的展现力和商品的销售力就会大打折扣,商品部门煞费苦心做的一些设计安排就会效果甚微甚至毫无效果,此时,整体的商品管理的绩效自然就是由这个相对落后的营运部门这块短板来决定的了。 所以,要想持续性地推进精细化管理,做好部门之间的配合平衡,使得部门之间能够基本保持相互协同平衡的步伐就非常重要,这也就像一个人走路一样,一定要两条腿协同走路才会走得远,否则单独一只脚一直往前迈,另一支脚不动或步伐相对小很多,那么这个人就不可能走远了。此外企业投入产出的效益权衡、如何做快的效率权衡等等都是我们在推进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中需要认真权衡的,只有做到平衡和谐,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才能够持续高效地推进。

麻烦采纳,谢谢!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5-28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技术,通过运用系统化、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等手段,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最终上升为一种管理理念。

怎样精细化管理:

1、“精”就是要切中要点,抓住运营管理中的关键环节。要以专业化为前提、技术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

2、“细”就是管理标准的具体量化、考核、督促和执行。实行刚性制度,规范人员行为,强化责任落实,最终形成优良的执行文化。

3、量化,是细化的深入,是更精确的细化。

4、流程化,建立横向、纵向工作流程,并不断优化流程。

5、标准化,以系统的标准为依据,减少粗放作业。

6、协同化,强调各部门、各环节、各成员之间要良好衔接配合,协同运作,提高系统的整体效能。

7、经济化,以尽量少的消耗去获取尽量多的产出效果。

8、实证化,求真务实,做深入的调查研究,以获得准确的信息。

第3个回答  2017-08-09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社会分工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
第4个回答  2019-09-18
所谓精细化管理,就是通过各种管理方法和手段将管理工作的每一个执行环节做到精确化、数据化,提高执行力和效率,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效益。1.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意识
在日常工作中,就是做事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严谨细致,追求完美。做人要树立精细意识,将每一天、每一件事都做精、做细,做好,在精细中体现人生的价值,在精细中展示出自己的风采。

  2.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
  精细作为一种理念,是在做事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只要坚持了精细管理和精细操作,任何事情都能做好,再困难的事业能做完美。我们每一位员工都要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持续改进,不断创新,企业就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3.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工作方法
  精细化管理体现在具体工作之中,就是一种科学的、规范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系统思考、目标管理、精细作业等等。
  4.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工作习惯
  就是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做好精细化,自觉精细工作,通过有意识地引导和推行,使精细化逐步成为我们潜意识的行为,形成一种追求精细、持续改进、力求完美的工作习惯和工作作风。

什么是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和模式,其核心在于对管理流程的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强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企业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方面,做到精确、细致、严谨。它注重细节,强调从细节出发,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这种管理模式的核心思想在于通过精细化、系统...

什么是“精细化管理”?怎样进行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社会分工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怎样进行精细化管理:一 、细化过程管理,实行目标激励,以实现制度化、流程化、定量化为标志,以制度检查、考核为切入点,推进精细化管理。二、精细化管理目标 1、精:做精,求精,追求最佳、最优。2、...

什么是精细化管理?怎样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技术,通过运用系统化、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等手段,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最终上升为一种管理理念。怎样精细化管理:1、“精”就是要切中要点,抓住运营管理中的关键环节。要以专业化为前提、技术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2、“细...

什么是精细化管理?怎样精细化管理
1、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源于发达国家(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

精细化管理的四大方法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一种管理文化,其以“精、准、细、严”为基本原则。精细化管理包含了以下四个方面特征:1、精是做精,求精,追求最佳、最优。2、准是准确、准时。3、细是做细,具体是把工作做细,管理做细,流程管细。4、严就是执行,主要体现对管理制度和流程的执行与控制。精细管理...

什么是精细化管理?怎样精细化管理
1、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社会分工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2、精细化管理方法: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

什么是精细化管理?怎样精细化管理
1、精细化管理是管理者用来调整产品、服务和运营过程的技术方法。 它以专业化为前提、系统化为保证、数据化为标准、信息化为手段,把服务者的焦点聚集到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上,以获得更高效率、更多效益和更强竞争力。(见汪中求等着《精细化管理》)2、精细化管理就是要用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取代笼统...

什么是精细化管理?怎样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注重细节、过程、基础和具体落实的管理方式,其核心理念是追求数字化、精致、细微和协同。这种管理方式因企业而异,且随着企业的发展阶段而变化,但其基本理念始终如一。在零售业中,精细化管理的推进路径和方法包括:1. 循序渐进、厚积薄发:管理的优化是一项艰辛的工作,需要像保养健身...

什么是精细化管理?怎样精细化管理?
1、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社会分工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2、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

如何进行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其实就是一种意识、观念。态度决定一切,要想成功推行精细化管理,就必须转变思想,改变态度。2、全员参与 精细化管理需要全员参与,只有每一个人都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中,精细化管理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发挥出成效。3、落实责任 精细化管理要求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计划、事事有总结,用数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