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的教育允许跨专业吗

如题所述

今年11月,57名南大本科生迎来了一场特殊的结业典礼。

由南京大学跨学科研究平台——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发起的“本科生驻院研修项目”,首期培养尝试正式结束。

在硕博培养本科化的“量产”大潮中,南大逆流而上,全力打造小班教育、精致化培养,将本科教育硕博化。南大,甚至整个高校教育界,都对这一新教改成果寄予厚望。

一年前,南大面从全校各院系中选拔了59名本科生,以举校之力,调集多位著名学者对这些学生进行小班制、针对性的指导。这些本科生在完成正常课业之余,还需开展“跨专业研习”。

顶着巨大的课业压力,南大在各方面自然也有“优待”:

南大联合境外高校,提供全额资助,让该研修项目的首期学生赴港台、美国短期访学。

优先享有列席“学术午餐会”及南大各类高级论坛的“特权”。

有机会与各领域顶尖学者直接对话。

在多年前,国家便已在本科专业实施学术培养试点。从1991年起,国家教委逐步在一些高校建立了83个“理科基地”,1994年又批准建立51个“文科基地”,并投入专项资金,下达专项培养通知。这些“基地”也成为高校的教育重镇,也是某一方向、学科学术人才的摇篮。

然而,极少有“基地”能达到南大“研修项目”的推进水准。

为什么?一句话:综合沿革、经验、高校实力,很少有大学能和南大相提并论。

小众遴选,严进严出,打通各科,聚力培养 —— 南大在培养专项学术人才方面,不仅经验丰富,而且层次极高,生源优秀,资源富足。这样的培养,成果往往极为突出。

近代以来,南京大学硕博及青年学者培养,成就之大有目共睹。硕博培养,有程门“8大金刚”;一个《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大系,老前辈携新面孔,即便存在不少学养问题,南大一代青年学者的孵化亦因之鹊起。

很显然,这回南大盯上本科教改了。

南京大学高研院院长周宪教授表示,选拔本科生进驻高研院开展研修,是该校“本科生学术研修计划”的首项创举。他们的目的很明确:“集全校之力,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

本月,首期“驻院研修项目”正式结业。在这场“全凭兴趣,不给学分”的教改实验中,除2名同学因故退出外,57名同学坚持到了最后,顺利结业。

多学科打通,会是大师的摇篮吗?

在南大“驻院研修项目”中,跨专业学习是既定的培养方式,这57名本科生在完成本专业学习任务的同时,还需跟导师在另一专业中摸爬滚打,个个都是跨界好手:

历史系的学地理
中文系的学生物
搞环境科学的去学外语
钻研马克思理论的去学诗词
……

当下的学科,已不是当年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一人能钻研一个时代所有知识的情形了。学科分得那么细,各领域挖掘那么深,个人除自身领域之外,对其它学科知识的钻研还有必要那么深吗?

19世纪末,一位跨界奇才呱呱坠地。

他是当时首屈一指、不断否定与挑战自我的画家;还是一位颇有创作、艺术涵养的文学读者,更是一位杰出的设计师 —— 军队的迷彩服、独特的和平鸽等等 —— 这其中,任何一件作品都足以令他不朽,他是一位真正的集大成者和开拓者。

他的名字,巴勃罗·毕加索。

在中国,跨界的杰出学者也不在少数:

陈寅恪、章太炎、钱锺书、郭沫若 …… 这些新旧学之交的学者,时常在语言学、历史学、文献学、哲学、文学等各领域“跨界”,且水平造诣极高,着实令后人眼红,且匪夷所思 —— 他们学养为啥这么深,记忆力为啥这么好 ……

著名学者季羡林曾一再强调掌握多种知识的重要性:

“没有钻研便没有精深的知识、独到的眼光,就不能被称为‘大师’;而‘约’也必须转‘博’,许多专业在知识和技能上是共通的,只有专没有博,创造性的根源亦会逐渐枯竭,同样不能被称为‘大师’。”

多学科打通,会是大师们共同的学习方式吗?

跨专业学习,本科生论文获诺奖得主赞扬

蒋元秋是南大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的一名学生。2015年6月,他通过教务处和高研院的联合选拔,成为高研院驻院学生。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为他一名南大弟子撰写的亲笔推荐信

“理科生”蒋元秋,用英文完成的一篇古典诗歌论文,而且还得到导师 —— 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的高度评价。在为蒋元秋撰写的推荐信中,这位76岁的法国文学巨匠,赞扬他的中国弟子“对翻译的分析、用词的考究和对诗歌哲学蕴含的独到思考,令人十分信服”。

一位理科生的跨专业导师,居然达到诺奖级。

这些师资来源,绝大部分是南大的特聘教授、往届驻院学者。研修项目一共配备了12位导师,他们都是文、史、哲等各个领域的著名学者,每位导师指导4-5人。其平台之高,实力之雄,可见一斑!

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位教授表示,“其他高校也有本科导师制,但南大培养制度基本和硕士水准持平,导师的标准则更高。项目的原生设计就已经超过了本科、甚至硕士培养范畴。”

每位导师指导的研修小组,都由好几位来自不同院系的学生组成。从一开始,这些学生的跨专业学习,就能和领域中的顶级学者直接对话。

▲勒·克莱齐奥

勒·克莱齐奥指导的一名哲学系女生张怀远说:“研讨间隙,勒爷爷也会跟我们讲故事、唠家常。”导师的博学令她印象深刻,有次她忍不住发问:“您好像什么都读过,是什么时候读的呀?”勒·克莱齐奥回答:“17-24岁,在公共图书馆,从早到晚。很多都忘了,现在重读。”

古典文学学者张伯伟,是著名教授程千帆的杰出弟子之一。

他指导的四名驻院学生,分别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全都是跨专业。这4名驻院学生,可以与他门下的硕博士生一起参加2、3周举行一次的师门论学会。驻院学生的跨专业学术交流对象,均高于本科水准,真正做到“往来无白丁”。

“曾经有学者说‘给本科生常识,给硕士生方法,给博士生视野’,我看也不完全如此。”张伯伟告诉他的驻院弟子,“本科生也要有方法和视野”。

“福利”诱人:全公费出境访学等“特权”直接下发

在现代学术环境中,闭门造车已不可能。学术交流已成为学者提升认识,促进合作,增进科研水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南大给予高研院驻院学生的一大“福利”,无疑是全公费出境访学。

今年5月,南大21名高研院驻院学生来到台湾政治大学进行短期访学,参与课堂、旁听会议。据报道,在一位教授“中国大陆经济社会变迁”的任课老师直言:“头一次见到教室里一半是大陆学生,一半是台湾学生。”

此前的出访学者、交换生基本是个人,而现在20多名学生同时访学,在这种“群体”对“群体”的文化碰撞中,驻院学生对二者差别的体会也更为深刻。

回想起台北之行之行,如今正在剑桥大学深造的南大毕业生丁慧琳仍感叹不已。她认为,团队访学,为双方提供了一个学问、生活上相互了解的宝贵机会。“一个人过去交换,只能算单向体验,组团过去才会产生双向互动,实在很难得。”

▲南大首批“高研院驻院学生”组团赴台访学交流

当然,“福利”还远不止这些。

高研院为每个研修小组配备了专属教室,用于日常学习、讨论、学术讨论;为促进知识吸收,高研院还为每位驻院学生发配了“买书经费”;若南大校内举办高级学术会议、沙龙、讲座等,驻院学生还将收到专门的邮件通知;即便是不对外开放的学术活动,驻院学生也可破例旁听 ……

在南大高研院内部,每周会举行一次“学术午餐会”,届时会邀请一位校内外学者发言,给与会人员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因之,该会的学术质量往往非常高。

在过去,这种高规格的午餐会,连老师都很少有机会参加。

而启动“本科生驻院研修项目”以后,便新增了5个本科生名额。换句话说,每次将有1/12的驻研学生获得参会资格。在为期一年的研修中,每位同学理论上将获得4次参与机会,别说硕士生,就是博士生也未必能获得这么多的机会。

高规格培养,成果如何?

“研修班的培养模式,和香港各大高校的书院制还不太一样。”华中师大的一位教授坦言,“南大研修学生的专门培养,绝不是在训练正规军,而是在锻造特种兵。”

坦白说,这样的培养规模恐怕很难复制。“平台、师资、金额等方面实力没那么强的,搞不了;自身学科、所跨学科学术水准不高的,也搞不了,不是具有规模的综合性大学,跨不过文理科的坎儿。”这是南大自主探索的教改方法,它也是目前仅有的几个具备如此运营实力的高校之一。

这一大刀阔斧的高标准教改,前景究竟如何?

南大向来极为重视本科教育。在恢复高考后的各校本科毕业生中,它培养的中科院院士人数雄踞各大高校榜榜首。此次南大高研院推出的“本科生研修项目”,其规格甚至高于一般硕士生培养,它的目的绝不仅是培养一位合格,甚至优秀的本科生,它的着眼点在于更遥远的未来。这一项目,不仅仅是南大在摸索新的本科培养方式,从全国高校范围上看,此举更是在为日益“量产”的本科——甚至硕博培养“探路”。

发生在南京大学的“从无到有”的探索型培养,让人很自然地联系到程千帆先生。

南京大学给了程千帆20年的学术生命,他不仅带领南大古代文学专业进入全国高校前列,门下也诞生了中国了最早的一批优秀博士。多位水平极高的“程门弟子”集群性出现,轰动了当时整个高校教育界。程门弟子之中,莫砺锋、张伯伟、张宏生、巩本栋、曹虹、程章灿等优秀学者,均直接留在南大任教,也就是说,程千帆培养的徒弟们,水平完全足以代表今日南大中文系学术造诣的巅峰,他留给南大的“遗产”,是一支多么可怕的新生力量!

如今的驻院学生,能否复制当日“程门弟子”的奇迹?

据著名学者徐有富转述,他与程千帆先生初次见面时,先生就强调:“你们的思想、学习、生活我都管。”以从前的培养方式来看,导师团和学院一手为学生们打造了一系列的校园配套设施、活动,而它们最大的优势之一,在于能做到第一时间全面了解学生的反馈。“学生把他们的全部交给程老,程老把他们全部引向最畅达的学术道路。”如今的问题是,生活、学习手把手教,这样的方式今天还能不能行得通?如果行不通,如何保证培养质量?

此外,还有培养目标的因素。程千帆先生时常感叹自己“最适合做学问的时间,全给放牛放掉了”,所以他将学生、学科培养视为其最最核心的学术工作之一,而他也确实做到了。学校、导师、学生高度合拍,往一个方向使劲儿。如今万一学生中途退出怎么办?这样的际遇还能不能重寻?

事实上,若只是从具体实施角度上说,“让理科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真刀真枪’搞科研,文科学生‘读、写、议’小班研讨”,这更多的是一个行为问题。换句话说,研修项目提供了一个高质量的窗口,有一个高标准的培养过程,它之所以不能立马得到收效,首先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 —— 不仅校、师、生三者协力更难把控,对学生反馈的了解,在时效性、全面性、深刻性上,恐怕都不及昔日的“程门弟子”。

南大这一探索是否能成功复制奇迹,还需时间检验。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关于南京大学的跨专业学习和双学位问题
可以的。没资格的问题吧。修双学位,可以通过跨专业选修课,以及二专(周末)课程修满规定学分。难度不清楚。周末二专的考试多数人说不难。希望能帮到你哈(*^__^*)不明白可以追问的哦 【来自:考试不难团队】(ps:这种问题,去南大小百合网站问就可以了。。。)

南京大学可不可以跨专业考研啊
当然收的啦,这个你可以放心的。只要是符合招生考试要求的都是可以的,基本上所有的本科院校都是接受跨专业考研的。所以你放心吧。对了,我空间里有不少考研相关的内容,有兴趣进我空间看看吧~

南大本科跨专业容易吗
一般不是那么容易,不过在学院内转专业要比在整个学校内转专业容易一些,具体条件要看南大的学校规定。可以去问问你的学姐学长们,或者辅导员。

南京大学招收跨专业考研吗
当然招啊,只要你的分数达到它的复试分数线就能够参加它的复试,在复试中表现可以的话就可以录取的。考研,大部分学校是不会那专业来卡学生的,只要有科研发展前途,老师是不会在乎本科学习什么专业的!~你还可以看看学校的招生简章。里面有具体的招生要求,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有专业要求的,有少部分学校有...

南京大学跨专业课程
不是的,是和该专业的同学一起上的,他们院什么时候上课,你就什么时候上。一般都不会是周末吧。

跨专业考南大的传播学难度大么
英语系跨专业考新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难度有点大。因为现在考新闻的人比较多,所以新闻专业的考研比较难。尤其是南京大学的话,招的人数不是很多,难度还是有的。我有一个同学就是今年考的。不过只要认真准备是没有问题的,扎实的打好基础就没问题了!!从现在开始复习绝对没问题!祝你成功!

跨专业考研,这些注意事项你都清楚吗?
对于跨专业考研,很多大学教授表示欢迎。南大一位研究生导师说,除了一些专业性强的专业需要严谨的专业储备知识之外,不少应用专业同样适合跨专业学生报考。现在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学生有多学科的背景是好事。但也给个提醒,转专业切忌盲从和投机,有的人考研三年,专业换了三次,每次都不成功...

关于考研,跨专业、跨地区,求救~内有详情
呵呵,跨专业跨地区的基本上所有学校都允许的啊,这个没影响的,想不考数学啊,那只有艺术类特殊额专业才不考了,哈哈 其实数学也没你想得那么难搞的,好好把书看两遍,课后习题都做了,这样就会好得很多的,而且现在还有一年多,我一个同学是学英语专业的,数学也不好,但是去年考研,考上了武汉...

你好 我想考南京大学行政管理专业 不过我本科是韩语专业 我要跨专业考...
1.南大考研是有一定难度的,不管什么专业。跨专业考研更有加倍努力。2.考研的参考书目可以在南大的官网上查,若不指定参考书,也可以参照相关学校的书目。

想跨专业考南京大学的地质工程研究生,想知道难度大不大,大概多少分能进...
只要好好复习,跨专业和普通二本也可以考上的,可以报个辅导班,这样复习效率高一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