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办

如题所述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21
青春期,是孩子的烦恼期。他们的身体发育趋于成熟,但他们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又知之不多;思想上要,经济上又不了;充满对异性的渴望,心理又很封闭;理想与现实经常冲突…… 烦恼很多,特别是异往的困惑、亲子间的矛盾与冲突,常常使青春期的孩子苦恼。假如我们父母能与之沟通并正确引导,那么孩子的心理冲突、心理困惑就会少得多。

青春期的孩子渴望与异往,喜欢上一个异性同学,又往往怯于表白;表白了又害怕反而尴尬、疏远,更担心父母的不理解……孩子因此烦恼无比。

确实有不少父母担忧孩子在异往中出问题,主要是:无心学习,成绩下降;偷尝禁果,少女怀孕;沉迷网恋,遭受性侵害……然而,所有这些是否表明孩子缺乏的恰恰是"爱"的教育?

爱,是最美好的情感,从这个角度来说,青春期学会如何进行异往,就是一种"爱的修炼"。孩子进入青春期渴望与异往,是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如果没有这种心理需要,反而要打个问了。再说,异往并非必然陷入恋情,更可能是同学、师生、朋友、合作伙伴等多种人际关系。学会与异性和睦相处,是对未来婚姻家庭的准备,也是对未来事业发展和社会人际关系适应的必要准备。

那么如何引导青春期的孩子进行"爱的修炼"?如何预防各种行为偏离,进行健康的异往?

第一,要认识到青春期孩子向往异往,是青春期身心发育的必然。

一方面,青春期结伙倾向明显,加入同龄人行列有助于青少年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喜欢小组和集体活动是正常的。异往,是培养正确的性别角色和健康性心理的必修课。另一方面,青少年情感丰富,情绪容易起伏波动,主要是由于思春心理出现。表现在注重自我形象,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渴求得到异性伙伴的肯定与接纳。

因此,父母要关注孩子,应经常询问孩子对周围异性伙伴的印象如何,以了解孩子的情感倾向和所思所想。同时,父母可讲讲自己的青春期异往经历与故事,让孩子说出自己的看法。要注意,最好避免用"早恋"这样的字眼,因为这一时期的异往大多只是出于一种朦胧的爱慕心理。

第二,要引导孩子懂得爱别人是一种神圣责任,而不是仅仅以自我为中心。

异往,意味着学会对异性的尊重和爱护,意味着对异性的责任和义务。正如不能因为可能发生车祸而不让汽车上路,也不能因为可能出现空难而禁止飞机上天。作为家长,不能总向孩子灌输异往的"害处",要公正地承认异往的益处和"异性间互补"的不可替代性。这样才具备与孩子谈论异往问题的前提,也才谈得上对孩子进行引导。

父母应支持孩子与异性伙伴的交往,并可帮助他策划一些自发的小组或集体活动,也可让孩子邀请异性同学到家里共同学习或聊天。但父母要态度鲜明地指出:中小学阶段,都应尽量避免"一对一"的异性相处。父母还应与孩子协商约定异往的具体规则。

第三,青春期是学习自律的关键期,成功的异往取决于自觉遵守规则。

青春期异往有许多益处,家长应支持。而对孩子最大的支持,是制定交往的规则,提醒孩子学会自律。遵守交通规则可避免车祸;遵循异往的规则,则能够避免各种烦恼、危机、事故、犯罪等,使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父母可以与孩子共同讨论媒体报道的案例或某些电视剧的情节,发表各自的看法,增强孩子自我控制的意志力。在异往中善于自我控制,可有效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被性侵害的不良后果。另外,自控能力是建立在正确的知识观念基础之上的。家长还应该开诚布公,与孩子讨论与异往有关的问题。不必有什么禁忌,凡是孩子感兴趣的话题,都可以摆到桌面上进行讨论和争论,必要时还可以查阅书刊或请教专家。

第四,教导孩子学会抗拒诱惑,明辨是非,正确选择自己的成长道路。

社会环境复杂多变,青少年在异往中也会面对形形的人和事,如果缺乏分辨力,或是被表面现象迷惑,就可能被社会上负面的东西欺骗或侵蚀。怎么办?一方面,父母在对待婚姻家庭、异往的态度行为上应该为孩子做出榜样;另一方面,要对孩子"信息透明",不要以为孩子看到、听到的都是正面的东西,就不会出问题,关键还是引导孩子学会自主地选择,要有能力自我保护。

青春期是渴求爱的季节,爱是纯洁的、美好的!父母可用自己的情感和行动,引导孩子将"爱的修炼"进行到底,让每一个孩子都成长为爱的天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30
常听到一些父母抱怨,说孩子越来越不好管,你说东他往西,原本孝顺、听话的好孩子变成了整天和自己顶牛、对立的冤家。其实,顶牛是孩子青春期情绪的必然反应,也称逆反心理。既然是生理和心理的必经阶段,父母大可不必过于惊恐。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正确方式从容应对。
溺爱型逆反
现在城市中有很多“421家庭”,即家庭中有4个老人、1对父母和1个孩子。孩子是6个大人的生活重心,大人们对孩子宠爱有加,即使犯了错误,依然无原则地迁就。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错觉,认为无论对错,别人都会顺从。进而变得自私自利、蛮横无理。当孩子的错误倾向严重而父母想管教时,不良习惯已经养成,自然会出现不服管和与父母对抗的状况。
父亲如果意识到孩子的这种逆反是由于溺爱所致,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纠正自身的问题做起。
关爱但不溺爱 过分的溺爱,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遭受适当挫折、困难的权利。这样的孩子从小只会享受,不知奉献;只关注自己,不体谅别人。
满足要求要适度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所有要求来者不拒,甚至预先准备好一切。这会让孩子误以为,所有的东西都是唾手可得的,所有的事情都是轻而易举的。父母应该适当地延迟满足孩子的某些需求,尤其在物质方面,让他明白来之不易的道理,学会珍惜和尊重。    
第3个回答  2017-04-21
1 不要随便指责孩子
2 多跟孩子心平气和的交流
3 不要动不动就打孩子
4 应该给孩子鼓励
第4个回答  2017-04-21
给老师一起协同管理孩子,把孩子当朋友,别把他当小孩。

孩子现在的年龄正处于青春叛逆期,聪明的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
一、控制情绪,允许孩子犯错 青春期的孩子正在形成自己的主见,因此,家长应保持冷静,让孩子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犯错和经历挫折。不要过度限制孩子的自由,同时,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因为孩子在这个阶段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家长的行为会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不束缚孩子的同时,家长应默默关注孩子的成长,...

孩子进入青春期作为家长该怎么做
孩子进入青春期作为家长该怎么做1、改变教育方式首先家长要根据孩子青春期的表现,要改变以前的教育方式。以前是关心,多半是安排好的,而对于青春期的孩子,给他更多的独立空间。2、尊重孩子很多家长看到孩子的变化,一时无法适应,还用过去对待孩子的方式,那一定会引起孩子的反抗。父母被意外的反应吓了...

步入青春期的孩子家长该如何对待
1. 提供支持和理解。青春期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他们需要感受到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他们的感受被认可和尊重,并建立良好的亲子沟通。2. 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需要逐渐独立思考和掌控自己的生活。家长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权,鼓励他们自己做决定,并帮助他们...

家长如何面对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1.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理解孩子的情绪波动和行为变化。2.与孩子沟通,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并给予相应的回应。3.在家庭教育中,注重平衡,既要施加适当的压力,又要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4.尝试理解孩子的行为背后的意图,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从而更好地了解他...

青春期孩子叛逆父母该怎么做父母面对青春叛逆期的孩子该怎么办?
1、认真思考孩子提出的要求,谨慎回应。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匆忙答应而又反悔,会让处于叛逆期的孩子很恼火,更难信任家长。有些家长习惯性否定,再与孩子谈判,使孩子一开始就与家长对立。正确的做法是先告诉孩子我要认真考虑一下,然后再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来回应。2、如果孩子不愿意沟通,你不要着急,也...

孩子到了青春期,家长该怎么办?
1.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与孩子建立开放、诚实和尊重的沟通,让孩子感到自己的声音被听到和重视。2.提供正确的信息:家长应该向孩子提供关于青春期的准确信息,包括身体变化、情感波动、性教育等方面的知识。3.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隐私权,不要过度干涉他们的生活和私人空间。4.给予支持和...

对待青春期的孩子,家长要做到这几点
青少年叛逆期家长该怎么办? 1.接纳孩子真实的自我 青春期的孩子处于幼稚与成熟之间依赖与独立之间有些行为我们虽然不能认同却需要去接纳, 只有拥抱变化允许孩子去探索、去试错孩子才能在客观真实中构建完整独立的自我。 2.尽量不干涉孩子的决定 孩子不求助 ,家长不施助,青春期的孩子不再像幼年那样乐于接受父母的建议...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家长应该怎么做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家长可以按着以下方法去做:1、多陪伴孩子 尽可能抽时间跟孩子呆在一起,就算什么事情都不做,静静的享受亲子时光也好。2、冷静耐心地讲道理 论是3岁左右的孩子,还是已经18岁的孩子,都已经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不要总是以为孩子理解不了大人说的道理。当孩子做错了...

家长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
1、最好以同龄人的身份和孩子交流 家长们在与青春期孩子交流时要摒弃高高在上的心态,以值得信赖的朋友的身份去和他们攀谈,让孩子感受到满足的尊重和关心。一起家长也要给予他们必要的鼓舞和引导,在孩子学习日子中遇到困难时及时赋予支撑和必定,多鼓舞孩子与同龄人交朋友和参与聚会活动,训练他们的社交...

家长应该怎么教导青春期的孩子?
与学校合作:学校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家长应该与学校保持密切合作,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通过与学校的合作,可以更好地指导孩子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总之,教导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家长的耐心和智慧。通过建立信任关系、设定期望值、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关注心理健康、培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