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
1、对象不同
社会刻板印象是指对各类人持有的一套固定的看法,并以此作为判断评价其人格的依据。
晕轮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2、弊端不同
晕轮效应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以偏概全。而刻板印象过于笼统,忽略个别差异,或者是基于同一种团体感情,刻板印象多与事实不符,甚至是错误的。刻板印象的分类多趋向于两种极端,或是偏好、或是偏恶。社会刻板印象的形成大多与知觉者所受的社会教育有关。
3、形成原因不同
晕轮效应的形成原因,与我们知觉特征之一整体性有关。我们在知觉客观事物时,并不是对知觉对象的个别属性或部分孤立地进行感知的,而总是倾向于把具有不同属性、不同部分的对象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是因为知觉对象的各种属性和部分是有机地联系成一个复合刺激物的。
刻板印象形成本身包含了一定的社会真实,或多或少地反映了这类人群的实际情况。所以,利用刻板印象可以简化我们的认识过程,使我们能迅速地适应某种环境。
扩展资料: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这就好象刮风天气前夜月亮周围出现的圆环(月晕),其实呢,圆环不过是月亮光的扩大化而已。据此,桑戴克为这一心理现象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晕轮效应”,也称作“光环作用”。
我们通常通过两种途径获得社会刻板印象。一种是我们直接与某种人接触,然后将这些人的特征加以概括和固定化。比如,我们从生活中可以直接获得关于老干部、工人、教师、知识分子、商贩的印象。另一种是通过间接材料来获得的,如他人的介绍、大众媒介的描述。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为我们塑造了大量的社会刻板印象。我们从电视和其它媒介中,看到了我们不可能实际接触到各种类型的人,并且当我们需要更多的了解社会时,我们会越来越依赖大众传媒的描述。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沙莲香《社会心理学》 J.A.舍伦伯格:《社会心理学的大师们》
社会刻板现象 晕轮效应 的 区别
区别1:对象不同 社会刻板印象是对各类人持有的一套固定的看法,以此作为判断和评价其人格的依据。而晕轮效应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区别2:弊端不同 晕轮效应的最大弊端是以偏概全。社会刻板印象过于笼统,忽略个别差异,或者是基于...
刻板效应和晕轮效应
2. 影响因素的差异:刻板效应的形成通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的经历、媒体刻画、文化背景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人们对某些群体产生了固定的看法。而晕轮效应更多地受到社会文化环境和个人经验的影响。评价者对一个人的整体评价可能会受到周围人的观点、社会规范以及个人历史经验的影响。
刻板印象和晕轮效应的区别
1. 对象不同:- 社会刻板印象是对整个群体的一般化看法,它忽略了个体差异,并以偏概全。- 晕轮效应则是在对个体某种特征形成判断后,倾向于据此推断其他相关特征,同样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2. 弊端不同:- 晕轮效应的弊端在于以偏概全,即根据对个体的部分信息做出全面的判断。- 刻板印象则可能导致...
刻板效应和晕轮效应的区别
1、定义不同:刻板效应是指人们对某一方面的特征形成一种固定的印象。当人们对某个群体或事物有一种固定的看法时,就会产生刻板效应。如认为某个国家的人都很吝啬或某个职业的人都很无聊。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往往会受到某一显著特点的影响,由此产生一种光环作用的现象。当一个人在某个方...
理解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晕轮效应,社会刻板印象,移情效应,心理定势等概 ...
1. 晕轮效应:这种效应表现为当人们在对某人的一个特质有了积极评价后,会倾向于认为该人在其他方面也同样优秀。例如,一个外表吸引人的人可能会被错误地认为具有优秀的个性特质。这种认知偏差忽略了个体差异,导致评价失去客观性。2. 社会刻板印象:这是人们对不同群体成员持有的固定化、简化的看法。
刻板效应和晕轮效应的区别
1. 刻板效应和晕轮效应是心理学中的两种重要现象,它们在影响和作用对象上存在差异。2. 刻板效应指的是对某一类人或事物形成固定的印象,忽视个体差异和实际情况,常常导致对某个群体的偏见或歧视。3. 晕轮效应则是指对某个人的某种特质形成强烈的印象,从而影响到对其其他特质的认识和评价,常常导致过度...
晕轮效应和刻板效应的区别
晕轮效应和刻板效应是两种常见的认知偏差,它们在心理学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以下是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1. 晕轮效应: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是指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某个特质产生了强烈的正面或负面印象后,这种印象会扩散到该人的其他特质上。换句话说,晕轮效应是一种以点带面的认知偏误,...
什么是晕轮效应、刻板效应、近因效应?
1、晕轮效应,又被称为“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或“日晕效应”,是指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往往基于局部信息形成对整体的片面或绝对印象。2、首因效应描述了个体在形成社会认知时,最初获得的信息如何对后续的认知产生显著影响。这种现象通常与“第一印象”有关,其中最先接收的信息搭建了认知框架,...
首因效应,刻板印象,晕轮效应的区别是什么?
晕轮效应指在人际知觉,对方的某个特别突出的特点、品质就会掩盖人们对对方的其他品质和特点的正确了解,具体表现在这样三个方面:遮掩性、表面性、弥散性。社会刻板印象指人们对社会环境中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固定、概括、笼统的看法。常使对其他人或事物的认知评价失于主观、片面。首因效应具有先入性、...
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和社会刻板的印象的表现
首因效应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人们倾向于重视最初接收到的信息,这种优先效应会影响后续信息的处理。晕轮效应的成因与知觉的整体性特征有关,即人们倾向于将某个突出特点视为整体特征,从而忽视其他信息。社会刻板印象的形成则是因为人们在相似环境中往往具有相似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以及不同群体间存在共性。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