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佛教,孔子,三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孔子的思想很多都是从道教上得来,然而佛教的很多思想又受到了孔子思想及中庸观点的影响,谁能为我解释一下?

1、发展方向不同;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儒家治世、儒者言性,儒者劳心,儒者贪著,儒者有为,儒者分别,儒者治外。

道家治身。

佛家治心,佛者见性,佛者安心,佛者解脱,佛者无为,佛者平等,佛者治内。


2、发源地不同;

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道教和儒家思想都是起源于中国,老子和孔子是代表人物。


3、主张不同;

儒学主张“正人先正己”,认为应该自己遵守礼法,然后再要求别人这么做。而且往往是高级别的“礼”,如父、夫、君,要求级别低的“礼”,如子、妻、臣。而且特别要求低级别的“自律”。即尽量作出服从的样子来。


道教则从“相对”的观点,认为佛教所说的“苦”就是“乐”。作为“意识形态”的道教,与要谈的《老子》存在根本的区别。

道教不等同于道家,道教传承了道家养生的思想,体现了真我的意识。而道家的思想范围更广大,强调无为,无为,即出世,其更强调的是顺应自然,探求人和自然的关系。

佛教比较特别。佛教认为“四大皆空”,“生即是苦”等等。

道教,佛教,孔子思想,三者的联系:

1、“孔子的思想很多都是从道教上得来”这句话不太妥当。

孔子在世时曾多次向老子求教,求的是礼。道家是老子创建的一个学说,道教与道家是不同的。

道教是以道家思想,黄老思想为基础,杂糅神仙精怪,练丹求药的宗教,成形于东汉末年。所以,孔子的思想并不是从道教中得来的。

2、关于“佛教的很多思想又受到了孔子思想及中庸观点的影响”。

因为两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在这时期占了统治地位,后来兴起的佛教不可避免地收到孔子思想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造成人们对宗教信仰的渴求,道教,佛教相继兴盛发展。

道教中讲求修练养生,佛教中因果轮回等观念流传开来,人们烧炼丹药追求长生,或写经造佛,修建寺观,以求冥福,如唐代诗人杜枚所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教合一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1

1、道教,佛教,孔子思想,三者的联系:

(1)“孔子的思想很多都是从道教上得来”这句话不太妥当。

孔子在世时曾多次向老子求教,求的是礼。道家是老子创建的一个学说,道教与道家是不同的。

道教是以道家思想,黄老思想为基础,杂糅神仙精怪,练丹求药的宗教,成形于东汉末年。所以,孔子的思想并不是从道教中得来的。

(2)关于“佛教的很多思想又受到了孔子思想及中庸观点的影响”。

因为两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在这时期占了统治地位,后来兴起的佛教不可避免地收到孔子思想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造成人们对宗教信仰的渴求,道教,佛教相继兴盛发展。道教中讲求修练养生,佛教中因果轮回等观念流传开来,人们烧炼丹药追求长生,或写经造佛,修建寺观,以求冥福,如唐代诗人杜枚所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道教,佛教,孔子思想,三者的区别:

道教不等同于道家,道教传承了道家养生的思想,体现了真我的意识。而道家的思想范围更广大,强调无为,无为,即出世,其更强调的是顺应自然,探求人和自然的关系。

佛教,从印度传来,原本注重慈悲,平等,演变为节欲,众生平等,众生皆可成佛。超脱轮回,成就佛果,讲求解脱自我的认识。

孔子提倡出世,有所作为,如“学而优则仕”,强调的是参与社会,不重视客观规律,主观性强,探求人和人以及社会的关系。

扩展资料:

“三教合一”——儒教、道教、佛教的相互融合与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道佛两教的兴盛,儒学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危机。三教之间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

到唐宋时期,调和之风尤其兴盛。“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为了重兴儒学,解决“三教合一”氛围下人们在观等方面提出的问题,唐宋儒学家不断思考探索,儒学体系更深受佛,道哲学影响。

新兴的儒学思潮不仅要回答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也要把这些思考同传统儒学对现实人生的关怀结合起来。到宋代,逐步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也就是现称的“理学”。

儒、道、释“三教合一”的史实,促成后世对三者思想的及大关连。不仅佛教的思想受儒家影响,儒家思想也是倍受佛教影响。

参考资料:三教合一_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关于你说 "孔子的思想很多都是从道教上得来 "这句话是有问题的。 道教是以道家思想为基础 ,成形于东汉末年。所以孔子的思想并不是从道教上得来的。孔子在世时曾多次向老子求教,求的是礼。 道教与道家是不同的。道家是老子创建的一个学说,道教是以道家思想,黄老思想为基础,杂糅神仙精怪,练丹求药的宗教。

  至于佛教很多思想受到孔子思想的影响,那是因为,两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因而儒学在这时期占了统治地位。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造成人们对宗教信仰的渴求,道教,佛教相继兴盛发展。道教中讲求修练养生,佛教中因果轮回等观念流传开来,人们烧炼丹药追求长生,或写经造佛,修建寺观,以求冥福,如唐代诗人杜枚所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随着道佛两教的兴盛,儒学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危机。
  三教之间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到唐宋时期,调和之风尤其兴盛。“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为了重兴儒学,回答“三教合一”氛围下人们在观等方面提出的问题,唐宋儒学家不断思考探索。儒学体系更深受佛,道哲学影响 。
  新兴的儒学思潮不仅要回答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也要把这些思考同传统儒学对现实人生的关怀结合起来。到宋代,逐步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也就是现称的“理学”
  儒、道、释“三教合一”的史实,促成后世,三者思想的及大关连。不仅佛教的思想受儒家影响,儒家思想也是倍受佛教影响。
  而这里的儒家已经不仅仅是孔子思想,而是经后世现实需求不断发展壮大的儒家。孔子的中庸思想是儒家的基础而已。佛教所受到的孔子思想也并不是孔子的思想,而是被后世儒家学者理解解释后的孔子思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8-28
认识上有误。
别人跟你说孔子思想很多从道家来大概也就是“孔子问道于老子”,但实际上差别很大。简单讲,《老子》一书不过5000多字,其核心思想是提出与现实世界的“有”相对的“无”的概念,无就是“道”。它主要还是本体论的。孔子学说则是着眼于现实世界,偏重于伦理,提出了“仁”“礼”“中庸”“正名”等范畴。
说佛家受“中庸”观点的影响也不对,我想,别人跟你这么说大概意指佛学中观思想和儒家中庸思想的联系。但事实上,佛家中观讲的“不落两边”和儒家讲的中庸之道也是本质上不同的,儒家的中庸从本质上讲是指导道德实践的理论,而佛家的中观是免于落入常见和断见,即是非有非非有。

这三家实际上的核心思想是很不同的,基本上没什么联系。
第4个回答  2010-08-27
道教讲的是清净无为,修仙修真
佛教讲的是众生平等,众生皆可成佛。超脱轮回,成就佛果
孔子讲的是中庸之道,仁心天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