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朝开始,主要的关口

从秦朝开始,主要的关口

(一)山海关

山海关位于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是河北明代长城的东端,也是明代蓟镇长城的重要关隘。因其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山海相济,地势天成,故称山海关。山海关紧锁华北通往东北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
山海关为明代开国大将徐达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所筑。当时,明王朝刚刚建立,元朝残余势力虽退到塞外,但仍不甘心失败,经常派骑兵南下骚扰。徐达以非凡的气度和眼光,在此要冲设关屯兵,发动燕山等卫的屯兵15000多人,建筑和修缮山海关一带长城,并建筑了千古流芳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山海关是一座威武雄壮的大关,关城呈方形,周长4公里多,城墙为土筑砖包,高12米,厚6米。
(二)黄崖关

黄崖关长城位于天津市蓟县城北28公里处的崇山峻岭之巅,是我国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东与遵化市马兰关接壤,西与平谷县将军关相连,全长41公里。其始建于北齐天宝七年,明代包砖大修。黄崖关山雄水秀,枕山带河,壮美的自然景观,在万里长城沿线实为少见。荟萃水陆关隘、寨堡城墙、墩台、敌楼、敌台、烟墩等多种类型的防御工事,水关、八卦城和北极阁是万里长城沿线上仅有的。
(三)居庸关

居庸关在距北京市区50余公里外的昌平县境内。居庸关的名字,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后取‘徙居庸徒’之意,故名居庸关。汉代沿称,三国时代名西关,北齐时改纳款关,唐代有居庸关、蓟门关、军都关等名称。此后各代称居庸关,关口这里山峦间花木郁茂葱笼,仿如碧波翠浪,故有「居庸叠翠」之称。
居庸关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它有南北两个关口,南名‘南口’,北称‘八达岭’。居庸关两旁山势雄奇,中间有长达18公里的溪谷,俗称‘关沟’。这里清流萦绕、翠峰重迭、花木郁茂、山鸟争鸣,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四)紫荆关

紫荆关位于河北省易县西北45公里处,地处太行山北段紫荆岭上,由于其北接居庸关和外长城相连,西临雁门关和黄土高原,东下华北平原,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是内长城第一重关,也是与山海关、嘉峪关等齐名的历史最悠久的名关之一。为河北平原进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
  紫荆关是著名的天下九塞之一。秦汉称上谷关,北魏称子庄关,隋唐称白壁关。后来改称为浦阴陉,自宋朝中期至今改称紫荆关。相传当时关城内外遍布紫荆树,盛夏荆花绽开,香飘万里,故荆关紫气被古人定为易州十大胜景之一。
紫荆关有城门9座,水门4座,里外城相连,城门则环环相套,不了解紫荆关城结构布局的敌兵,即便攻进关城 ,也像入了迷魂阵,最后只能被歼灭。由南向北而来,进入紫荆关城,第一道门建在今坡下村西山峡谷。关墙由关门向两翼伸展,直达顶峰绝壁,此关门现已塌毁仅存遗址。过此关门,便是通向关城的十八盘古道了。在盘道顶端两山相间的谷地建有南天门。城墙东起万仞山顶经南天门至奇峰山山顶。
  南天门西侧有通向军营的关门一座,关门东南侧额题‘阳和门’,东北侧为‘草场门’。关城池布局复杂,纵横交错,原关城总长10516米,现部分残缺。主城分为东、西两部,中间以墙相隔。东城较小,设有文、武衙门,西城较大,为驻兵之地。阳和门外有黄土岭城,拒马河北岸有小新城,与西城隔水相望,中有铁索相连,呈犄角之势,为北关城的前哨。
(五)倒马关

倒马关长城‘内三关’之一,又名常山关、鸿上关。倒马关在河北唐县西北60公里,山路险峻,马为之倒,故而得名。倒马关位于太行山东麓,北临内长城,背靠唐河。东南为险要的十八盘岭。自古以来,倒马关就为战略要冲。
  倒马关处于一条古老的通道上,这条道称为‘灵丘道’。是当时山西高原北部通向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道,倒马关就是这条道路上的重要关隘。
(六)平型关

平型关在雁门关之东,今山西省繁峙县东北与灵丘县交界的平型岭下,古称瓶形寨,以周围地形如瓶而得名。金时为瓶形镇,明、清称平型岭关,后改称平型关。历史上很早就是戍守之地。明时为内长城重要关口。正德六年(1511)筑岭口堡城,嘉靖二十四年、万历九年都曾增修,这就是后来的关城。
  平型关城据平型岭之口,城周长1公里余,今残高6米。关门坐西朝东,门洞用券栿相间的方法筑成,高4米,宽2.7米,墙厚2.7米,今关楼已毁。城内匾额上书‘平型岭’三字,两侧岭上明长城遗迹尚存。
  平型关北有恒山如屏高峙。南有五台山巍然耸立,海拔都在1500米以上。这两山之间尽一条不甚宽的地堑式低地,平型关所在的平型岭是这条带状低地中隆起的部分,所以地势很险要。由于恒山和五台山都是断块山,十分陡峻,成了晋北巨大交通障壁,因此这条带状低地便成为河北平原北部与山西相通的最便捷孔道。一条东西向古道穿平型关城而过,东连北京西面的紫荆关,西接雁门关,彼此相连,结成一条严固的防线,是北京西面的重要藩屏,明清时代,京畿恃以为安。
  明代国力衰弱,蒙古骑兵频繁侵边,抢掠财物,尤其嘉靖年间为烈。最严重的一次是嘉靖三十二年(1553),蒙古鞑靼部俺答又率兵大举南侵,从大同深入浑源攻平型关,明军不能抵挡,遂陷平型关。接着由此直趋灵丘、广昌(今河北涞源),进逼紫荆关。途中遇明将陈凤率军抵抗,蒙古兵便分头掠繁峙,犯蔚县并屠掠延庆诸城,后因连日下雨才引军北归。
平型关在现代战争史上曾写下辉煌的一页。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战争初期,1937年9月下旬,日本侵略军在占据了华北大片土地后,冀中一路沿平绥线方向西进。当占领了大同以后,便以精锐兵团进攻南面的雁门关及其东西关口,企图南下欧太原。这时刚开到山西抗日前线的八路军,决定利用平型关的险要地形,给日本侵略军一歼灭性的打击。八路军以三个团的兵力冒雨埋伏在平型关至东河南镇(在平型关之东)公路附近的山地上,另以一个团和一个骑兵营的兵力出平型关向灵丘、涞源、广灵方向前进,以钳制敌人,保障侧翼安全。当日军约4000人,军车10O余辆,大车20O余辆,由灵丘向西前进时,八路军埋伏部队突然发起猛攻,迅速将敌军分割,展开白刃战。经过一天激战,八路军歼灭日军1000多人,击毁敌全部军车。缴获各种枪支1000余支,还有野炮、机枪以及战马50匹。平型关战役是抗日战争开始后我国打的第一个大胜仗,它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七) 雁门关

雁门关(现属山西省代县)距山西省山阴县广武城10公里。该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历朝历代都视为拱卫京都、屏护中原的兵家重地。其以要塞、险峻和历史上多战事闻名全国,并被列为万里长城九大著名关口之一。《吕氏春秋》记载:‘天下九塞,勾注其一’,春秋到唐,此处以勾注塞闻名。唐开始设关,勾注塞由雁门关所代替。宋代雁门关为防御契丹之重地。元曾取消关隘设防。明洪武七年(1374年)因元废古雁门关,遂移置,始修筑关城于今地。古雁门关在勾注山巅,岭前为大和岭口,后为白草口,距现在雁门关数里,古今雁门关截然两道:古雁门关道,由大和岭到白草口;今雁门关道,由南口到新广武。雁门关东、西山崖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之西陉关,亦日雁门关。自宋以来,18个隘口,傍山就险,屹为巨防,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势控中原,对山西、京冀、中原之安危关系极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军事价值。雁门关与新、旧广武唇齿相依。
(八)偏关

偏关位于山西省偏关县,其东衔管涔山,西逼黄河,北连内蒙古,南通雁门、宁武,自古便为兵家争战、屯兵驻防之重地。偏关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外三关’,是外三关中最西边的一座。因关城东仰西伏,状如人首之偏,故称为偏头关,后来人们习惯简称其为偏关。
五代至宋,在这里设立偏头寨,金时亦用此名,到元朝始名偏头关,不过那时的关城,在今偏关县城西的玉皇梁上。此城已毁,仅存遗址。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偏关城,为明朝所修筑。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设太原五卫,偏关属镇西卫。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 0年),镇西卫指挥使张贤在偏关置偏关所,始筑新城。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山西镇总兵由宁武关移驻偏关之时,又展拓了关城的南面。以后经天顺、成化、弘治年间的几次扩建,偏关城才最后成为今天所见的规模,城周围约2.5公里,高11.7米,东、西、南三面各开一门。不过当时的关城还仅是座土城,直到明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兵使范大儒才将新旧两座关城全部用青砖包砌了一遍。偏关关城,从40年代开始,逐年扒拆,现在仅城南门砖砌券拱门洞尚存,城墙仅城西侧有30余米砖墙残存。
(九)嘉峪关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西结合部,距今已有631年的历史。‘嘉峪关’意为‘美好的山谷’。它比山海关早建九年。明初,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在班师凯旋途中,选址在河西走廊中部,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关。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历时168年,于公元1540年建成完工。正如史料《秦边纪略》所记:‘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可守也’。嘉峪关关城布局合理,建筑得法。关城有三重城郭,多道防线,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并守之势。它由:内城、瓮城、罗城、城壕及三座三层三檐歇山顶式高台楼阁建筑和城壕、长城峰台等组成。内城是关城的主体和中心,其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内城东西二门外,都有瓮城回护,面积各有500余平方米。瓮城门均向南开,西瓮城西面,筑有罗城,罗城城墙正中面西设关门,门楣上题“嘉峪关”三字。关城内现有的建筑主要有游击将军府、官井、关帝庙、戏台和文昌阁。
嘉峪关关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宽约15公里的峡谷地带,该峡谷南部的讨赖河谷,又构成关防的天然屏障。嘉峪关附近烽燧、墩台纵横交错,关城东、西、南、北、东北各路共有墩台66座。嘉峪关地势天成,攻防兼备,与附近的长城、城台、城壕、烽燧等设施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又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无其他回答

从秦朝开始,主要的关口
(七) 雁门关 雁门关(现属山西省代县)距山西省山阴县广武城10公里。该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历朝历代都视为拱卫京都、屏护中原的兵家重地。其以要塞、险峻和历史上多战事闻名全国,并被列为万里长城九大著名关口之一。《吕氏春秋》记载:‘天下九塞,勾注其一’,春秋到唐,此处以勾注塞闻名。唐开始设关,勾...

古代关禁制度到底是什么样的 究竟是国家安定重要还是商业重要
古代的重要关口——函谷关一、 中国古代对关禁的设置及管理1、宋朝之前关禁的设置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西周时期的文献中便已出现了相关的历史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的关卡设置有了很大的发展,起初关卡只设置在王畿与诸侯国的交界处,后来因为各国之间的征伐战争日益频繁,诸侯国为了保卫本国的安全,开始大兴...

北京万里长城简介
主要关隘 长城关口有:嘉峪关、山海关、居庸关、玉门关、井陉关、娘子关、雁门关、偏头关、平型关、古北口、喜峰口、榆林塞、黄崖关、瓦桥关、虎山长城、鸦鹘关、牛庄城、分水关、宁远城、阳关、平定堡城、清阳关、新安关、镇远关、锦州城、马水口、倒马关、九门口、老龙头、董家口、刘家口、马兰关、新...

天下形胜:为什么秦时的函谷关远胜隋唐后的潼关?
至于关中,也必须从函谷开始往西算起。此外,函谷关南面的崤山多是险峻峭壁,让大军无法穿越。北面紧邻的黄河河道,因地势倾斜而造成顺流湍急,让逆流船只很难前进。所以,想要从东面进入关中平原,非得从函谷关经过不可。 秦国人很早就意识到函谷关的重要性。他们将关口设在这一段只能容数人并排经过的最狭窄处位置,从而完全...

万里长城建立多少年了,有多少人建的!建立人:他们的名字都叫什么_百度...
重要关口由守备把守,次要关口设千总把守。沿长城还有城、堡、障、堠等防御建筑。城是与长城紧密相联的防御性城,不同于州城和县城,面积不大,相距几十里不等。障是比城更小的小城,主要驻兵,也可有居民。堡是驻防的守兵所住,设“百总”或“把总”看守,守兵数目由几十人到上百人不等。...

长城资料简介100字
自秦朝开始,修筑长城一直是一项大工程。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1\/20,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可以想象,没有大量的人群进行艰苦的劳动,是无法完成这项巨大工程的。长城资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

描写万里长城的日记
不过,在秦以后的许多朝代,对长城又不断地进行修建,直至明代。可以说万里长城这项伟大的工程,到了明代后期才算最后完工的,也就形成了长城今天这样的规模和面貌。长城最为突出的特点是:经跨高山峻岭,越过沙漠,穿过草原,经绝壁,随着山势曲折起伏而修筑,因地形隘口险峻峥嵘而立,宛如一条飞舞着的...

万里长城是什么时候建的
根据历史记载,从战国以来,有20多个诸候国家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所修长城的长度都超过了1万里,若把各个时代修筑的长城加起来,大约有10万里以上。 “万里长城”的名称,始于秦朝。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派蒙恬伐匈奴开始,到始皇死后,秦二世赐蒙恬、扶苏死的时候 (前210年)为止,共用5...

1000多年来,西安都是国都的首选,为何唐朝后却输给了北京?
从 外部的环境 上看,中原王朝自古以来就受到外来的侵略,防范少数民族入侵。自从周朝一直到唐朝,中原就饱受外来民族的侵扰。早在秦朝开始,匈奴以及突厥就是影响国家安定的因素。秦始皇时期就专门派蒙恬修筑长城以防范入侵,而汉武帝时期的平城之围也是颇为惊心动魄。唐朝之后,突厥的势力又一度成为威胁...

万里长城简介,越详细越好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