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被判了缓刑,说让他去司法所报到并接受社区矫正,这个一定要去吗

如题所述

按规定是一定要去的。一般缓刑期间,不仅仅是没有犯罪就可以,还应该接受一定程度的思想教育。社区矫正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教育手段,国外早已经有成功经验,而且,具有中国特色的是,传统的缓刑期间的定期思想汇报也仍在同时适用。总的来说,缓刑期间的社区矫正不仅要去,还要好好表象,这涉及到缓刑期满,监控机构对你朋友的情况总结鉴定,好的话就不用服实刑,如果表现不好,有可能会取消缓刑、适用实刑的。
事关重大,不可不慎重对待。
温馨提示:内容为网友见解,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26
缓刑人员必须定期去司法所报到并接受社区矫正,对此我国法律有严格的规定。
法律分析
相关法律规定缓刑人员必须定期去司法所报到并接受社区矫正。缓刑,全称暂缓量刑,一种法律刑罚和改过制度,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缓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缓刑适用于3年以下有期徒刑(数罪并罚时决定执行的有期徒刑刑期到中期的情况下,若其中一罪有判处缓刑的量刑,应附加吸收原则,使缓刑不再执行),中期和长期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累犯、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适用缓刑是在犯罪分子已经被判处刑罚的前提下,再考虑犯罪分子的悔罪表现,认定其放在社会上是否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决定是否执行刑罚。如何准确把握适用,关键在于怎样来认定已被判刑的罪犯“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审判实践中,是否适用缓刑完全由人民法院作出决定,由于“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没有统一的考量标准,因而有的考虑被告人犯罪的情节和案发后的悔罪表现、受害人的态度等等,在认定悔罪表现方面也大都将被告人是否具有法定从轻情节(如自首、立功、从犯、未成年人)、是否退赃退赔或赔偿受害人损失、是否缴纳罚金等作为考量因素,有的甚至将被告人不适宜监禁的因素(如疾病)、家庭因素(如需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等一些与被告人相关联的不合法的客观因素作为适用缓刑因素考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五条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第七十六条 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第2个回答  2010-09-07
缓刑就是对那些罪行比较轻的,暂不适用监禁刑。是对矫正对象的从轻判决,主要靠你自觉遵纪守法。你如果不去,当地司法所就会找你的。还是主动点好!
第3个回答  2010-08-24
不去,就坐牢,你和你朋友说吧,觉得那好让他自己选择,一个是在家的社区矫正,另一个是在监狱啃窝窝头
第4个回答  2010-08-26
2009年6月,中央综治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下发了一个文件:《关于加强和规范监外执行工作的意见》(高检会〔2009〕3号)。

15条中规定,被宣告缓刑、假释的罪犯在缓刑、假释考验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与原裁判人民法院同级的执行地公安机关提出撤销缓刑、假释的建议:
(1)人民法院、监狱、看守所已书面告知罪犯应当按时到执行地公安机关报到,罪犯未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到,脱离监管三个月以上的;

这就是说超过三个月不去报到将会被收监执行。
相似回答